一种卡片自动装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83097发布日期:2020-09-29 09:40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片自动装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片装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卡片自动装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在袋装产品销售过程中,为了刺激消费,拉动产品的销量,产品厂家往往在生产袋装产品时,在袋装产品内装入奖券或卡片等。传统的奖券或卡片基本采用人工操作将奖券或卡片装入包装袋中,现有人工将奖券或卡片装入袋中的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浪费人力,现有包装袋生产多是拉线生产,每个包装袋开袋工位均需要一名人员进行装卡操作,对人员是极大的浪费。2、存在漏装卡片的情况,人工操作过程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很难保证100%装入卡片,存在漏装的可能性;3、效率低,人工在操作拿取卡片的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因素,会存在一定延迟或不能一次将卡片拿起的情况,需要对卡片或奖券进行多次拿取,效率低,同时也会存在一次拿取两张或多张奖券或卡片而不知的情况,直接将两张或多张奖券或卡片放入同一包装袋的情况,造成奖券或卡片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片自动装袋设备,集包装袋取料、卡片取料、自动开袋、自动装入卡片及下料为一体,其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无漏装,而且一次只装一张卡片至包装袋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卡片自动装袋设备,包括,

包装袋存储取料机构,用于存储和取出包装袋;

卡片存储取料机构,用于存储和取出卡片;

包装袋开袋机构,用于打开包装袋;

双步距移载机构,用于吸取和移载包装袋存储取料机构、包装袋开袋机构处的包装袋;

包装袋下料机构,用于对上述装卡完成的包装袋进行下料和收料;

操作控制器,分别与上述包装袋存储取料机构、卡片存储取料机构、包装袋开袋机构、双步距移载机构、包装袋下料机构连接;

机台,用于安装和放置上述包装袋存储取料机构、卡片存储取料机构、包装袋开袋机构、双步距移载机构、包装袋下料机构以及操作控制器,所述包装袋存储取料机构、卡片存储取料机构和包装袋下料机构自机台的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所述包装袋开袋机构位于卡片存储取料机构的出料端,所述双步距移载机构位于所述包装袋开袋机构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卡片自动装袋设备,由具有存储和取出功能的包装袋存储取料机构,卡片存储取料机构,具有打开包装袋的包装袋开袋机构,以及用于吸取和移载包装袋的双步距移载机构。作业人员分别将包装袋和卡片放入包装袋存储取料机构和卡片存储取料机构,双步距移载机构从包装袋存储取料机构吸取包装袋,将包装袋移载至卡片存储取料机构前方的包装袋开袋机构工位处,包装袋开袋机构将双步距移载机构上的包装袋进行开袋,包装袋开袋的同时,卡片存储取料机构向前端输送卡片至包装袋的上方,在包装袋开袋后,卡片存储取料机构松开卡片,使卡片落入开袋后的包装袋内,卡片装入包装袋内后,包装袋开袋机构停止作业,包装袋在双步距移载机构的作用下自动合袋,合袋后的包装袋由双步距移载机构持续吸取并移载至包装袋下料机构进行下料。本实用新型卡片自动装袋设备实现包装袋自动取料、卡片自动取料、包装袋自动移载、自动开袋、自动合袋和自动下料等全过程,整体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而且整个过程只需要作业人员操作控制台进行开机,然后在也即是整台设备只有在包装袋上料、卡片上料及包装袋移出等事项时,进行上料和移出即可,大大减少了作业量,降低人员成本;本实用新型卡片由卡片存储取料机构将卡片装入包装袋内,其取料精准、且一次只取一张卡片,不会现有人工装卡片出现漏装或多装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包装袋存储取料机构包括,

包装袋存储取料架,由上层架和下层加构成的双层结构架,双层结构架的设置,上层用于存储物料,下层用于取出物料,该结构设置合理,便于操作,而且有效节省机构占用空间;

包装袋储料仓,位于包装袋存储取料架的上层架上,包装袋储料仓内设有一个以上的包装袋储料空间,分别用于储存待装卡片的包装袋,一个以上包装袋储料空间的设置,在空间许可的范围内,可以一次将各储料空间上满包装袋,提升上料效率和加工效率;

与上述包装袋储料空间相对应的各取料吸盘组件,位于包装存储取料架的下层架上,分别用于吸取上述各包装袋储料空间内的包装袋,一个以上取料吸盘组件和一个以上包装袋储料空间的相互配合设置,具体地,可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两个或多个取料吸盘组件和包装袋储料空间,两个或多个取料吸盘组件和包装袋储料空间的设置,使操作一次可同步取出两个多个包装袋至下工序,有效提升作业效率;

旋转机构,位于包装存储取料架的下层架上,与取料吸盘组件的一侧连接,用于驱动两组取料吸盘组件旋转至包装袋储料仓的出料口下方,以吸取包装袋储料仓内的包装袋,取料吸盘组件取料完成后,再由旋转机构驱动回原位,供双步距移载机构移载包装袋至下一工序。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

相对分布在下层架两侧部的两个上下活动块,具体地,两个上下活动块分别套装在下层架两侧的两个导柱上,并可沿导柱上下移动;

活动连接板,位于两个上下活动块之间,用于连接两个上下活动块,并与顶升驱动件连接,由顶升驱动件驱动,并带动两端部的两个上下活动块沿导柱上下移动;

相对分布在下层架两侧部的两组联动组件,包括旋转轨迹通道的轨迹板、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联动板,第一旋转轴位于旋转轨迹通道内并沿旋转轨迹通道移动;第二旋转轴的一端与联动板连接,另一端穿过位于同侧的上下活动块上的轴承孔后与取料吸盘组件固定,

当需要吸取包装袋时,顶升驱动件驱动活动板连接板向上移动,活动连接板带动两端的上下活动块板沿导柱向上移动,上下活动块进而带动安装其上的第二旋转轴随其一起向上运动,第二旋转轴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旋转轴通过联动板和第一旋转轴沿旋转轨迹通道的结合,边向上移动边向内旋转,进而带动安装其上的取料吸盘组件旋转90度并上移至包装袋储料空间的出料口下方,吸取包装袋;

取料吸盘组件吸取包装袋后,顶升驱动件驱动活动板下移,使已经吸取包装袋后的取料吸盘组件回位,取料吸盘组件吸取包装袋的一面位于外侧,供双步距移载机构吸取并移载包装袋至下一工序。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轨迹通道包括,

横向通道和竖向通道,横向通道和竖向通道呈90度分布,

弧形过渡段,位于连接横向通道和竖向通道之间,用于连接所述横向通道和竖向通道,呈90度分布的横向通道和竖向通道,以及弧形过渡段的设计,使第二旋转轴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在联动板和第一旋转轴移动轨迹的约束下同时向内逐步旋转,在第一旋转轴移动至竖向通道内时,第二旋转轴向里旋转90度,使安装其上的取料吸盘组件由竖直变成水平,正好位于包装袋储料空间的下方,顶升驱动件继续向上驱动取料吸盘组件至合适位置,使取料吸盘组件吸取包装袋;取料吸盘组件吸取包装袋后,由顶升驱动件驱动活动连接板,进而带动取料吸盘组件回位,使吸取有包装袋的一面位于外侧,供双步距移载机构吸取并移载包装袋至下一工序。

进一步地,所述取料吸盘组件包括,

吸料盘,吸料盘外侧设有三个以上的第一真空吸嘴,用于吸取和松开包装袋;

吸盘固定架,用于固定和安装吸料盘,吸盘固定架远离吸料盘的一侧两端部设有向里伸出的侧柱,两个侧柱分别与同侧的第二旋转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片存储取料机构包括,

一个以上并行分布的卡片储料仓,卡片储料仓的数量与包装袋储料空间的数量相同,卡片储料仓用于存储待装入包装袋的卡片;

一组以上卡片推料组件,与卡片储料仓相对应,位于卡片储料仓的一侧,用于推送卡片储料仓内的卡片至出料端;

卡片储料仓以及卡片推料组件的数量,均与包装袋储料空间的数量相对应,

取卡片气缸,取卡片气缸的推出杆端部设有第二真空吸嘴,用于吸取和松开卡片;

当卡片推料组件将卡片储料仓内的卡片推送至出料端后,取卡片气缸启动,向出料端推动第二真空吸嘴,使第二真空吸嘴吸取卡片,第二真空吸嘴吸取卡片后,再由取卡片气缸驱动回位至包装袋开袋机构与双步距移载机构之间的上方位置,待包装袋开袋后,第二真空吸嘴破真空,松开卡片使卡片装入包装袋内。

进一步地,所述卡片存储取料机构还包括卡片落料筒,落料筒的设置,使卡片在落入包装袋的过程中不会因环境因素造成落到包装袋外的情况出现,有效确保卡片准确装入包装袋内。

进一步地,所述包装袋开袋机构包括,

开袋支架,所述开袋支架的上部设有包装袋开袋组件,所述包装袋开袋组件包括,

开袋吸盘架,用于安装开袋吸盘组件;

开袋吸盘组件为一组以上,具体数量与取料吸盘组件的数量相对应,分别安装在开袋吸盘架上,各开袋吸盘组件之间的中心距与各取料吸盘组件的中心距一致,开袋吸盘组件上均设有三个以上的第三真空吸嘴,确保第三真空吸嘴顺利将包装袋开袋。

进一步地,所述双步距移载机构为双层步距移载机构,包括上步距移载机构和下步距移载机构,

上步距移载机构上设有与两组取料吸盘组件间距相对应的上步距左吸盘和上步距右吸盘;

下步距移载机构上设有与两组取料吸盘组件间距相对应的下步距左吸盘和下步距右吸盘;

由上步距移载机构和下步距移载机构构成的双层步距移载机构,其在上步距移载机构吸取并移载包装袋至下一工序后,下步距移载机构可以移动至包装袋的取料吸盘组件位置吸取包装袋,上步距移载机构和下步距移载机构可相互交替使用,实现包装袋移载不停机,缩短设备节拍,提升作业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包装袋下料机构包括,

收料组件,收料组件包括,

一个以上并行分布的收料通道,使装有卡片的包装袋从收料通道依次滑落;

一个以上并行分布的收料储料仓,收料储料仓分别位于收料通道出口端的下方,用于存储装有卡片的包装袋,当收料储料仓储满后,将收集的包装袋移出,继续收料。

进一步地,所述收料组件为两个,两个收料组件相对分布,两个相对分布的收料组件之间设有收料切换组件,所述收料切换组件在其中一个收料组件收满料后切换至另一个收料组件继续收料,实现连续不停机收料。具体地,所述收料切换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直线移动机构,所述直线移动机构与两个收料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包括两个支撑柱,两个支撑柱分别位于两个收料组件两侧的中部位置,每个支撑架上均安装有u型状架,所述u型状架的u型空间为直线移动机构的活动空间,所述u型状架的u型空间内设有移动轨迹件,所述u型状架的底板上安装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两端分别与两端u型状架内的移动轨迹件滑动连接,具体地,所述移动架的端部与移动轨迹件之间为导轨幅移动结构或者为直线轴承移动结构,所述移动架的一端与切换驱动件连接,所述移动架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收料组件连接。当其中一个正在收料的收料组件收满料后,切换驱动件启动,驱动移动架带动两个收料组件沿u型状架内的移动轨迹件同步移动,使另一个收料组件移动至下料位置下方进行收料,然后将已收满料的收料组件上的料进行移出,以备下次收料。

本实用新型卡片自动装袋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本实用新型卡片自动装袋设备实现包装袋自动取料、卡片自动取料、包装袋自动移载、自动开袋、自动合袋和自动下料等全过程,整体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

第二、人力成本低,整个过程只需要作业人员操作控制台进行开机,然后在也即是整台设备只有在包装袋上料、卡片上料及包装袋移出等事项时,进行上料和移出即可,大大减少了作业量,降低人员成本。

第三、无漏装、多装,本实用新型卡片由卡片存储取料机构将卡片装入包装袋内,其取料精准、且一次只取一张卡片,不会现有人工装卡片出现漏装或多装的问题。

第四、设备连续运行,不停机,一个以上的两个或多个工位的设置,两个或多个工位可相互交替使用,确保设备连续运行、不停机,大大提高装卡效率。

第五、包装袋移载不停机,由上步距移载机构和下步距移载机构构成的双层步距移载机构,其在上步距移载机构吸取并移载包装袋至下一工序后,下步距移载机构可以移动至包装袋的取料吸盘组件位置吸取包装袋,上步距移载机构和下步距移载机构可相互交替使用,实现包装袋移载不停机,缩短设备节拍,提升作业效率。

第六、收料连续不停机,两个收料组件及收料切换组件的设置,所述收料切换组件在其中一个收料组件收满料后切换至另一个收料组件继续收料,实现连续不停机收料。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卡片自动装袋设备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包装袋存储取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3为附图1中包装袋存储取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4为附图1中包装袋存储取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三;

附图5为附图2至图4中联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2至图4中取料吸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附图1中卡片存储取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附图1中包装袋开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附图1中双步距移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附图1中包装袋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附图10中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卡片自动装袋设备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一种卡片自动装袋设备,包括,

包装袋存储取料机构200,用于存储和取出包装袋;

卡片存储取料机构300,用于存储和取出卡片;

包装袋开袋机构400,用于打开包装袋;

双步距移载机构500,用于吸取和移载包装袋存储取料机构200、包装袋开袋机构400处的包装袋;

包装袋下料机构600,用于对上述装卡完成的包装袋进行下料和收料;

操作控制器700,分别与上述包装袋存储取料机构200、卡片存储取料机构300、包装袋开袋机构400、双步距移载机构500、包装袋下料机构600连接;

机台100,用于安装和放置上述包装袋存储取料机构200、卡片存储取料机构300、包装袋开袋机构400、双步距移载机构500、包装袋下料机构600以及操作控制器700,所述包装袋存储取料机构200、卡片存储取料机构300和包装袋下料机构600自机台100的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所述包装袋开袋机构400位于卡片存储取料机构300的出料端,所述双步距移载机构500位于所述包装袋开袋机构400的前端。

所述机台100为由高工作台110和低工作台120构成的台阶结构,所述包装袋存储取料机构200、卡片存储取料机构300、包装袋开袋机构400、双步距移载机构500以及操作控制器700均安装在高工作台110上,所述包装袋存储取料机构200和卡片存储取料机构300自高工作台110的外侧至与低工作台120靠近的一侧依次分布,所述包装袋开袋机构400位于卡片存储取料机构300的出料端,所述双步距移载机构500位于所述包装袋开袋机构400的前端;所述包装袋下料机构600安装在低工作台120上,所述双步距移载机构500的移载长度覆盖自包装袋存储取料机构200前端至包装袋下料机构600上方。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卡片自动装袋设备,由具有存储和取出功能的包装袋存储取料机构200,卡片存储取料机构300,具有打开包装袋的包装袋开袋机构400,以及用于吸取和移载包装袋的双步距移载机构500。作业人员分别将包装袋和卡片放入包装袋存储取料机构200和卡片存储取料机构300,双步距移载机构500从包装袋存储取料机构200吸取包装袋,将包装袋移载至卡片存储取料机构300前方的包装袋开袋机构400工位处,包装袋开袋机构400将双步距移载机构500上的包装袋进行开袋,包装袋开袋的同时,卡片存储取料机构300向前端输送卡片至包装袋的上方,在包装袋开袋后,卡片存储取料机构300松开卡片,使卡片落入开袋后的包装袋内,卡片装入包装袋内后,包装袋开袋机构400停止作业,包装袋在双步距移载机构500的作用下自动合袋,合袋后的包装袋由双步距移载机构500持续吸取并移载至包装袋下料机构600进行下料。本实用新型卡片自动装袋设备实现包装袋自动取料、卡片自动取料、包装袋自动移载、自动开袋、自动合袋和自动下料等全过程,整体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而且整个过程只需要作业人员操作控制台进行开机,然后在也即是整台设备只有在包装袋上料、卡片上料及包装袋移出等事项时,进行上料和移出即可,大大减少了作业量,降低人员成本;本实用新型卡片由卡片存储取料机构300将卡片装入包装袋内,其取料精准、且一次只取一张卡片,不会现有人工装卡片出现漏装或多装的问题。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包装袋存储取料机构200包括,

包装袋存储取料架210,由上层架211和下层架212构成的双层结构架,双层结构架的设置,上层架211用于存储物料,下层架212用于取出物料,该结构设置合理,便于操作,而且有效节省机构占用空间;

包装袋储料仓220,位于包装袋存储取料架210的上层架211上,包装袋储料仓220内设有一个以上的包装袋储料空间221,分别用于储存待装卡片的包装袋,一个以上包装袋储料空间221的设置,在空间许可的范围内,可以一次将各储料空间上满包装袋,提升上料效率和加工效率;

与上述包装袋储料空间221相对应的各取料吸盘组件230,位于包装存储取料架的下层架212上,分别用于吸取上述各包装袋储料空间221内的包装袋,一个以上取料吸盘组件230和一个以上包装袋储料空间221的相互配合设置,具体地,可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两个或多个取料吸盘组件230和包装袋储料空间221,两个或多个取料吸盘组件230和包装袋储料空间221的设置,使操作一次可同步取出两个多个包装袋至下工序,有效提升作业效率;

旋转机构240,位于包装存储取料架的下层架212上,与取料吸盘组件230的一侧连接,用于驱动两组取料吸盘组件230旋转至包装袋储料仓220的出料口下方,以吸取包装袋储料仓220内的包装袋,取料吸盘组件230取料完成后,再由旋转机构240驱动回原位,供双步距移载机构500移载包装袋至下一工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包装袋存储取料机构200还包括,

包装袋喷码机构250,位于取料吸盘组件230的前面,用于对取出的包装袋进行喷码;

检测机构260,位于包装袋喷码机构250的前面,用于对包装袋上的喷码效果进行检测。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旋转机构240包括,

相对分布在下层架212两侧部的两个上下活动块241,具体地,两个上下活动块241分别套装在下层架212两侧的两个导柱2121上,并可沿导柱2121上下移动;

活动连接板242,位于两个上下活动块241之间,用于连接两个上下活动块241,并与顶升驱动件243连接,由顶升驱动件243驱动,并带动两端部的两个上下活动块241沿导柱2121上下移动,本实施例中的顶升驱动件243选用顶升气缸,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它常规如丝杆模组、滑轨组件等顶升驱动件;

相对分布在下层架两侧部的两组联动组件244,包括开设有旋转轨迹通道2441的轨迹板2442、第一旋转轴2443、第二旋转轴2445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旋转轴2443和第二旋转轴2445的联动板2444,第一旋转轴2443位于旋转轨迹通道2441内并沿旋转轨迹通道2441移动;第二旋转轴2445的一端与联动板2444连接,另一端穿过位于同侧的上下活动块241上的轴承孔后与取料吸盘组件230固定,

当需要吸取包装袋时,顶升驱动件243驱动活动连接板242向上移动,活动连接板242带动两端的上下活动块241板沿导柱2121向上移动,上下活动块241进而带动安装其上的第二旋转轴2445随其一起向上运动,第二旋转轴2445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旋转轴2445通过联动板2444和第一旋转轴2443沿旋转轨迹通道2441的结合,边向上移动边向内旋转,进而带动安装其上的取料吸盘组件230旋转90度并上移至包装袋储料空间221的出料口下方,吸取包装袋;

取料吸盘组件230吸取包装袋后,顶升驱动件243驱动活动板下移,使已经吸取包装袋后的取料吸盘组件230回位,取料吸盘组件230吸取包装袋的一面位于外侧,供双步距移载机构500吸取并移载包装袋至下一工序。

参照图5,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旋转轨迹通道2441包括,

横向通道和竖向通道,横向通道和竖向通道呈90度分布,以及,

弧形过渡段,位于连接横向通道和竖向通道之间,用于连接所述横向通道和竖向通道,呈90度分布的横向通道和竖向通道,以及弧形过渡段的设计,使第二旋转轴2445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在联动板2444和第一旋转轴2443移动轨迹的约束下同时向内逐步旋转,在第一旋转轴2443移动至竖向通道内时,第二旋转轴2445向里旋转90度,使安装其上的取料吸盘组件230由竖直变成水平,正好位于包装袋储料空间221的下方,顶升驱动件243继续向上驱动取料吸盘组件230至合适位置,使取料吸盘组件230吸取包装袋;取料吸盘组件230吸取包装袋后,由顶升驱动件243驱动活动连接板242,进而带动取料吸盘组件230回位,使吸取有包装袋的一面位于外侧,供双步距移载机构500吸取并移载包装袋至下一工序。

参照图6,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取料吸盘组件230包括,

吸料盘231,吸料盘231外侧设有三个以上的第一真空吸嘴232,用于吸取和松开包装袋;

吸盘固定架233,用于固定和安装吸料盘231,吸盘固定架233远离吸料盘231的一侧两端部设有向里伸出的侧柱234,两个侧柱234分别与同侧的第二旋转轴2445连接,所述侧柱234上设有与第二旋转轴2445连接的轴孔235,所述侧柱234设有轴孔235的一端开设有开缝236,使第二旋转轴2445在轴孔235内与侧柱234过盈配合连接。

参照图1和图7,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卡片存储取料机构300包括,

一个以上并行分布的卡片储料仓310,卡片储料仓310的数量与包装袋储料空间221的数量相同,卡片储料仓310用于存储待装入包装袋的卡片;

一组以上卡片推料组件320,与卡片储料仓310相对应,位于卡片储料仓310的一侧,用于推送卡片储料仓310内的卡片至出料端,具体地,卡片推料组件320包括配重块321、承重绳和卡片推板327,所述配重块321通过第一滑块与安装在卡片存储取料机构300固定架上的第一滑轨322滑动连接,所述卡片推板327与推拉块326连接,所述推拉块326通过第二滑块与安装在卡片存储取料机构300固定架上的第二滑轨32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322为竖直设置,第二滑轨324与第一滑轨322呈90度设置,所述承重绳的一端固定在配重块321上,另一端依次通过安装在卡片存储取料机构300固定架的第一滑轮323和第二滑轮325后固定在推拉块326上,卡片推料组件320除了上述配重块321、滑轮、滑轨组合结构外,也可以是其它常见气缸推动或丝杆模组推动结构,

卡片储料仓310以及卡片推料组件320的数量,均与包装袋储料空间221的数量相对应,

取卡片气缸330,取卡片气缸330的推出杆端部设有第二真空吸嘴340,用于吸取和松开卡片;

当卡片推料组件320将卡片储料仓310内的卡片推送至出料端后,取卡片气缸330启动,向出料端推动第二真空吸嘴340,使第二真空吸嘴340吸取卡片,第二真空吸嘴340吸取卡片后,再由取卡片气缸330驱动回位至包装袋开袋机构400与双步距移载机构500之间的上方位置,待包装袋开袋后,第二真空吸嘴340破真空,松开卡片使卡片装入包装袋内。

参照图1和图7,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卡片存储取料机构300还包括卡片落料筒350,卡片落料筒350的设置,使卡片在落入包装袋的过程中不会因环境因素造成落到包装袋外的情况出现,有效确保卡片准确装入包装袋内。

参照图1和图8,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包装袋开袋机构400包括,

开袋支架410,所述开袋支架410的上部设有包装袋开袋组件420,所述包装袋开袋组件420包括,

开袋吸盘架421,用于安装开袋吸盘组件422;

开袋吸盘组件422为一组以上,具体数量与取料吸盘组件230的数量相对应,分别安装在开袋吸盘架421上,各开袋吸盘组件422之间的中心距与各取料吸盘组件230的中心距一致,开袋吸盘组件422上均设有三个以上的第三真空吸嘴423,确保第三真空吸嘴423顺利将包装袋开袋。

参照图1和图9,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双步距移载机构500为双层步距移载机构,包括上步距移载机构510和下步距移载机构520,

上步距移载机构510上设有与两组取料吸盘组件230间距相对应的上步距左吸盘511和上步距右吸盘512,所述上步距左吸盘511和上步距右吸盘512均安装在上步距活动板513上,所述上步距活动板513由上步距驱动件驱动左右移动;

下步距移载机构520上设有与两组取料吸盘组件230间距相对应的下步距左吸盘521和下步距右吸盘522,所述下步距左吸盘521和下步距右吸盘522均安装在下步距活动板523上,所述下步距活动板523由下步距驱动件驱动左右移动;

由上步距移载机构510和下步距移载机构520构成的双层步距移载机构,其在上步距移载机构510吸取并移载包装袋至下一工序后,下步距移载机构520可以移动至包装袋的取料吸盘组件230位置吸取包装袋,上步距移载机构510和下步距移载机构520可相互交替使用,实现包装袋移载不停机,缩短设备节拍,提升作业效率。

参照图1、图10和图11,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包装袋下料机构600包括,

收料组件610,收料组件610包括,

一个以上并行分布的收料通道611,使装有卡片的包装袋从收料通道611依次滑落;

一个以上并行分布的收料储料仓612,收料储料仓612分别位于收料通道611出口端的下方,用于存储装有卡片的包装袋,当收料储料仓612储满后,将收集的包装袋移出,继续收料。

参照图1、图10和图11,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收料组件610为两个,两个收料组件610相对分布,两个相对分布的收料组件610之间设有收料切换组件620,所述收料切换组件620在其中一个收料组件610收满料后切换至另一个收料组件610继续收料,实现连续不停机收料。具体地,所述收料切换组件620包括切换固定架621,所述切换固定架621上设有直线移动机构,所述直线移动机构与两个收料组件610固定连接。所述切换固定架621包括两个支撑柱,两个支撑柱分别位于两个收料组件610两侧的中部位置,每个支撑柱上均安装有u型状架623,所述u型状架623的u型空间为直线移动机构的活动空间,所述u型状架623的u型空间内设有移动轨迹件624,所述u型状架623的底板上安装有移动架622,所述移动架622的两端分别与两端u型状架623内的移动轨迹件624滑动连接,具体地,所述移动架622的端部与移动轨迹件624之间为导轨幅移动结构或者为直线轴承移动结构,所述移动架622的一端与切换驱动件625连接,所述移动架622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收料组件610连接。当其中一个正在收料的收料组件610收满料后,切换驱动件625启动,驱动移动架622带动两个收料组件610沿u型状架623内的移动轨迹件624同步移动,使另一个收料组件610移动至下料位置下方进行收料,然后将已收满料的收料组件610上的料进行移出,以备下次收料。

参照图1至图11,本实用新型卡片自动装袋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本实用新型卡片自动装袋设备实现包装袋自动取料、卡片自动取料、包装袋自动移载、自动开袋、自动合袋和自动下料等全过程,整体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

第二、人力成本低,整个过程只需要作业人员操作控制台进行开机,然后在也即是整台设备只有在包装袋上料、卡片上料及包装袋移出等事项时,进行上料和移出即可,大大减少了作业量,降低人员成本。

第三、无漏装、多装,本实用新型卡片由卡片存储取料机构300将卡片装入包装袋内,其取料精准、且一次只取一张卡片,不会现有人工装卡片出现漏装或多装的问题。

第四、设备连续运行,不停机,一个以上的两个或多个工位的设置,两个或多个工位可相互交替使用,确保设备连续运行、不停机,大大提高装卡效率。

第五、包装袋移载不停机,由上步距移载机构510和下步距移载机构520构成的双层步距移载机构,其在上步距移载机构510吸取并移载包装袋至下一工序后,下步距移载机构520可以移动至包装袋的取料吸盘组件230位置吸取包装袋,上步距移载机构510和下步距移载机构520可相互交替使用,实现包装袋移载不停机,缩短设备节拍,提升作业效率。

第六、收料连续不停机,两个收料组件610及收料切换组件620的设置,所述收料切换组件620在其中一个收料组件610收满料后切换至另一个收料组件610继续收料,实现连续不停机收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诸如“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