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运行切换系统及其运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9516发布日期:2020-11-03 23:38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叉车运行切换系统及其运行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叉车运行切换系统及其运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其中,电动叉车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搬运车辆,常被用来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被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等场合。

目前,电动叉车只能人为控制,若是在一个时间段内需要有多台电动叉车进行运作,就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分别控制电动叉车运动,这样不仅会造成劳动力浪费,还有可能会造成电动叉车工作的延误,进而降低电动叉车的工作效率。

因此,传统方案中控制叉车进行工作时存在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方案控制叉车进行工作时存在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叉车运行切换系统及其运行系统。

一种叉车运行切换系统,包括开关装置、电磁继电装置和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开关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开关装置用于连接电源,以驱动所述驱动装置工作;

所述电磁继电装置与控制主板信号连接,所述电磁继电装置用于向控制主板发送自动运行信号,以使所述控制主板开启电动叉车的自动运行模式;其中,所述电磁继电装置包括线圈,衔铁和触点;

电压供给装置,并联安装于所述线圈,所述电压供给装置用于为所述线圈提供电压,以驱使所述衔铁触发所述触点运动,所述触点用于连接驱动器和所述控制主板,其中,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控制主板生成所述自动运行信号。

本申请提供一种叉车运行切换系统,包括开关装置、电磁继电装置和电压供给装置。所述开关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装置工作。所述电磁继电装置用于使控制主板发送自动运行信号,以使所述控制主板开启电动叉车的自动运行模式。其中,所述电磁继电装置包括线圈、衔铁和触点。所述电压供给装置用于为线圈提供电压,以驱使衔铁触发触点运行,以使驱动器和控制主板通信连接。所述驱动器与所述控制主板通信连接之后可以驱动所述控制主板生成自动运行信号,所述自动运行信号用于使所述控制主板开启电动叉车的自动运行模式,由此可以完成电动叉车切换至自动运行模式。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开关装置不能连接电源时,便不能驱动所述驱动装置工作,也就不能驱动电动叉车切换至自动运行模式,此时电动叉车仍处于人工操控模式。因此,本申请提供的叉车运行切换系统可以减少需要实时操控电动叉车运行的工作人员,减少劳动力浪费,还可以提高电动叉车的工作效率。

其中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电压供给装置包括电阻r1和三极管q1,其中:

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开关装置和所述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阻r1并联安装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

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线圈的另一端电连接。

其中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电压供给装置还包括:

电容c1,所述电容c1并联安装于所述电阻r1的两端。

其中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电压供给装置还包括:

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开关装置电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电阻r1未接地的一端电连接。

其中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电压供给装置还包括二极管d1和电阻r2,其中:

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开关装置、以及与所述线圈与所述开关装置连接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

其中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电压供给装置还包括:

电容器c2,并联安装于所述电容器c1。

其中一项实施例中,所述触点包括:

常闭触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第一触点与手柄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手柄控制器属于所述叉车的人工操控模式;

常开触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所述第三触点与所述控制主板信号连接,所述控制主板属于所述叉车的自动运行模式;

固定触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五触点和第六触点,所述第五触点与所述驱动器信号连接,所述驱动器用于唤醒所述手柄控制器或所述控制主板。

其中一项实施例中,还包括:

二极管d2,并联安装于所述线圈。

其中一项实施例中,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单刀双掷开关,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用于连接电源。

一种运行系统,包括:

如上所述的叉车运行切换系统;

电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叉车运行切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继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运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叉车运行切换系统10

开关装置100

单刀双掷开关110

电源120

电磁继电装置200

线圈210

衔铁220

触点230

常闭触点231

第一触点2311

第二触点2312

常开触点232

第三触点2321

第四触点2322

固定触点233

第五触点2331

第六触点2332

电压供给装置300

稳压二极管310

控制主板20

手柄控制器30

驱动器40

运行系统50

具体实施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其中,电动叉车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搬运车辆,常被用来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被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等场合。目前,电动叉车只能人为控制,若是在一个时间段内需要有多台电动叉车进行运作,就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分别控制电动叉车运动,这样不仅会造成劳动力浪费,还有可能会造成电动叉车工作的延误,进而降低电动叉车的工作效率。因此,传统方案中控制叉车进行工作时存在效率低的问题,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叉车运行切换系统及其运行系统。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叉车运行切换系统10,包括开光装置100、电磁继电装置200和驱动装置。

所述开关装置100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开关装置100用于连接电源120,以驱动所述驱动装置工作。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开关装置100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当所述开关装置100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时,所述开关装置100可以将电流传输至所述驱动装置,以使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电磁继电装置200工作。

所述电磁继电装置200与控制主板20信号连接,所述电磁继电装置200用于向所述控制主板20发送自动运行信号,以使所述控制主板20开启电动叉车的自动运行模式。其中,所述电磁继电装置200包括线圈210,衔铁220和触点23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动叉车包括控制主板20、手柄控制器30和驱动器40。其中,所述驱动器40可以通过所述电磁继电装置200与所述控制主板20或所述手柄控制器30通信连接。当电动叉车处于人工驾驶模式下时,所述手柄控制器30是与所述驱动器40通信连接的。当电动叉车处于自动驾驶模式下时,需要所述控制主板20与所述驱动器40通信连接,以使所述控制主板20间接控制所述电动叉车的移动、转向等。

所述电压供给装置300并联安装于所述线圈210,所述电压供给装置300用于为所述线圈210提供电压,以驱使所述衔铁220触发所述触点230运动,所述触点230用于连接驱动器40和所述控制主板20,其中,所述驱动器40用于驱动所述控制主板20生成所述自动运行信号。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线圈210上的电压达到某个值可以驱动所述线圈210吸附所述衔铁220。在一个实施例中,外部电源的电压为24v。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叉车运行切换系统10,包括所述开关装置100、所述电磁继电装置200和所述驱动装置。所述开关装置100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装置工作。所述电磁继电装置200用于使所述控制主板20发送自动运行信号,以使所述控制主板20开启电动叉车的自动运行模式。其中,所述电磁继电装置200包括所述线圈210、所述衔铁220和所述触点230。所述电压供给装置300用于为所述线圈210提供电压,以驱使所述衔铁220触发所述触点230运行,以使所述驱动器40和所述控制主板20通信连接。所述驱动器40与所述控制主板20通信连接之后可以驱动所述控制主板20生成自动运行信号,所述自动运行信号用于使所述控制主板20开启电动叉车的自动运行模式,由此可以完成电动叉车切换至自动运行模式。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开关装置100不能连接电源时,便不能驱动所述驱动装置工作,也就不能驱动电动叉车切换至自动运行模式,此时电动叉车仍处于人工操控模式。因此,本申请提供的叉车运行切换系统可以减少需要实时操控电动叉车运行的工作人员,减少劳动力浪费,还可以提高电动叉车的工作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供给装置300包括电阻r1和三极管q1。其中,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开关装置100和所述线圈2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并联安装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线圈210的另一端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开关装置100与电源电连接时,所述电阻r1两端的电压可以使所述三极管q1导通。此时,所述线圈210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与所述开关装置100电连接的一端也与所述线圈210的一端电连接,且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线圈210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q1的发射极接地。当所述三极管q1导通时,所述线圈210上的电压可以吸引所述衔铁220,进而触发所述触点230更替,使所述控制主板20与所述驱动器40信号连接和电连接,使电动叉车切换从人工驾驶模式切换为自动运行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供给装置300还包括电容c1,所述电容c1并联安装于所述电阻r1的两端,所述电阻r1的一端接地。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容c1需要根据电源电压,以及根据所述三极管q1选择。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供给装置300还包括稳压二极管310,所述稳压二极管310的阴极与所述开关装置100电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310的阳极与所述电阻r1未接地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310用于稳定电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供给装置300还包括二极管d1和电阻r2,其中,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开关装置100、以及与所述线圈210与所述开关装置100连接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310的阴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与所述电阻r2用于降低所述电阻r1两端的电压,但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线圈210两端的电压并未降低。所述二极管d1和所述电阻r2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供给装置300还包括电容器c2,所述电容器c2并联安装于所述电容器c1。所述电容器c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申请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所述c2的一个极板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此处所述电阻r2的一端指的是不与所述二极管d1连接的一端。

请一并参见图2,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点230包括常闭触点231、常开触点232和固定触点233。

所述常闭触点23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触点2311和第二触点2312,所述第一触点2311与手柄控制器30信号连接,所述手柄控制器30属于所述叉车的人工操控模式。所述常开触点23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触点2321和第四触点2322,所述第三触点2321与所述控制主板20信号连接,所述控制主板20属于所述叉车的自动运行模式。所述固定触点23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五触点2331和第六触点2332,所述第五触点2331与所述驱动器40信号连接,所述驱动器40用于唤醒所述手柄控制器30或所述控制主板20。可以理解的是,在常态下,所述固定触点233与所述常闭触点231接触,此时所述叉车处于人工操控模式下。当所述叉车需要处于自动运行模式时,所述开关装置100与电源连接,此时所述电压供给装置300可以向所述电磁继电装置200中的所述线圈210提供电压,所述线圈210可以驱动所述衔铁220,进而驱动所述固定触点233断开与所述常闭触点231的连接,而与所述常开触点232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叉车运行切换系统10还包括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2并联安装于所述线圈210。所述二极管d2用于防止所述线圈210的两端接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装置100包括单刀双掷开关110,所述单刀双掷开关110用于连接电源120。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单刀双掷开关110与接地点连接时,所述线圈210上无电压,所述固定触点233依然与所述常闭触点231连接。当所述单刀双掷开关110与有电压的电源连接时,所述固定触点233从与所述常闭触点231连接更换为与所述常开触点232连接,此时,所述叉车由人工操控模式转换为自动运行模式。所述单刀双掷开关110的具体型号和规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申请不做限定。

请一并参见图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运行系统20,包括如上所述的叉车运行切换系统10,还包括电源12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源120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申请不做限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120可以为24v的电源。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