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儿童打开的容器密封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203729阅读:来源:国知局
口 16以下,其至少部分地旋转对称。这简化了注塑模 具的制造。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假想纵轴L沿着与排放开口 16的开口平面呈直角的方向贯 穿排放开口 16的中心。
[0057] 图ld,le,和lg清楚地示出所述容器1被形成为一个单一的注塑件,其包括所述容 器壁11和容器密封装置2。所述收纳空间6可从位于容器壁11的底部的开口被填充。所 述容器被独立制造的底部塞子24密封。图ld,le,和lg示出所述底部塞子24中没有干燥 剂。但是,底部塞子24内可放置干燥剂,例如硅胶或分子筛。物品因而可被存储在一个限 定的干燥环境中。图lj示出了一个填充有干燥剂25的底部塞子。所述干燥剂25通过一 个水气可透过的盖板26被保持在底部塞子中。
[0058] 在关闭位置时,盖子4锁住和密封所述收纳空间。为此,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排放 开口 16由一管状部27形成。所述盖子4包括一凸出密封部28,当盖子4处于关闭位置时, 凸出密封部28与所述管状部密封接触。这在图li中尤其清楚地示出。密封部28是一个 环形壁。管状部27上也设置一个尺寸限制元件29,其从管状部27径向向内延伸。在示出 的实施例中,该尺寸限制元件29为环形,并且被设置成与所述假想纵轴线L相对倾斜。所 述尺寸限制元件29可使排放开口 16的净宽相应于待封装的物品17而调整。因此没有必 要制造一种新的注塑模具。相反,可以提供适应一个注塑模具的许多不同的镶件,用于调整 尺寸限制元件向内延伸的程度,从而调整排放开口 16的净宽。排放开口 16的净宽可在最 小值0Min与最大值0Max之间调节(见图li)。
[0059] 图la清楚示出盖子4具有一裙边30。裙边30的高度随着其与铰链5之间的距离 增加而连续增加。由此形成如图lb中的裙边30的倾斜。
[0060] 一弹性臂31设置在腔室12内,用于保持盖子4被打开后处于打开位置。所述弹性 臂可以为弹片。弹性臂31从隔离壁13向上延伸并与后壁15相隔一恒定距离。盖子4上 形成一抵接件32。当盖子4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抵接件位于形成在弹性臂31和后壁15 之间的空间内。这也在图lh中被详细地示出。在打开操作中,弹性臂因抵接件32而弹性 变形。随着打开操作的继续,弹性臂31朝向后壁15回移一段短距离。当盖子4处于打开 位置时,抵接件32被支撑在弹性臂31的外边缘。这在图11中被尤其清楚地示出。另外, 在注射成型时,弹性臂31形成注射点,或者更具体地,在容器密封装置2的制造过程中形成 注射圆顶。弹性臂31的顶端形成一滑斜面,使得当盖子4被关闭时抵接件能够沿所述弹性 臂31滑动。
[0061] 具体地,容器1和容器密封装置2可以是一个塑料件。当使用注射成型工艺时其 生产便宜。盖子和容器主体上的元件可以是单一注塑件。生产时盖子处于打开位置。当脱 模时,盖子4在注塑模具中关闭使得儿童安全装置能够锁定到位。
[0062]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容器密封装置2的设计等同于图la至lm中的 设计。本实施例将参考图la至lm中的设计。然而,图2示出的容器密封装置2可以是一 个单独的部件。如图所示,容器1被设计成容器基部41与容器密封装置2分离。从图2中 可以看出,这两个部件可以通过插接连接在一起。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不需要提供一个底 部塞子24。收纳空间6可在分尚的容器基部41与容器密封装置2连接之前被填充。
[0063] 图3a至3e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图3a是所述容器1的侧视图。图3b示 出了沿图3a中线A-A的截面。图3c示出了图3b中B部分的放大细节。图3d是容器的纵 截面,其盖子处于打开位置。图3e是容器的侧视图,其盖子处于打开位置。
[0064] 图3a至3e中示出的容器1和容器密封装置2很大程度上对应于图la至lm中描 述的实施例,这里作为参考上述实施例。但是图3a至3e中实现了儿童安全装置7的替换 构造。
[0065]所述儿童安全装置7包括两个附属于盖子的夹紧件和相应的附属于腔室的夹紧 件19。盖子上的夹紧件18为夹紧片。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夹紧片位于盖子4的相对两 侦k盖子上的夹紧件18的外表面具有一个凸起20,优选的是呈锥形设计。这在图3b和3c 中清晰可见。凸起20与形成于腔室12的侧壁14上的开口 21互锁。图3b和3c示出该盖 子处于关闭位置,所述儿童安全装置7被锁合。腔室12的侧壁14可弹性移动。施加压力 它可以向内移动。为便于侧壁14变形,侧壁14中形成一个狭缝状的大致U形的开口 33。 如图3a所示,"U"形的开口侧朝向左边。由于狭缝形开口 33,位于其间并形成一个弹性片 的变形区域34可向内移动。当变形区域34被向内移动,盖子上的夹紧件18被向内移动直 至凸起20移出开口 21。在该位置,盖子4可以打开和向上移动,直到到达图3e中所示的打 开位置。
[0066] 图4a至4f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图4a是所述容器的侧视图。图4b是容 器的纵截面,其中盖子处于打开位置。图4c示出沿图4a中线A-A的截面。图4c中的B部 分的细节被放大示出在图4d中。图4e示出了沿图4a中线D-D的截面的一部分。图4f是 所述容器的侧视图,其中盖子处于打开位置。
[0067] 所述容器1和容器密封装置2很大程度上对应于上述描述的实施例(更具体的是 图la至lm中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作为参考。但是图4a至4f中实现了儿童安全装 置7的替换设计。
[0068] 图4a至4f中所示的儿童安全装置7同样包括两个置于盖子4上的夹紧件18。这 在图4b和4f中被尤其清楚地示出。附属于盖子的夹紧件18同样包括凸起20 (凸起),其 形成为圆形突起物。另一方面,附属于腔室的夹紧件19形成在侧壁14上。所述侧壁包括 一开口 21,当盖子处于关闭位置时用于容置所述凸起20。这种形状适配(form fit)防止 儿童打开盖子4。这在图4e中以放大的形式更清楚地被示出。一变形区域34通过设置狭 缝状的开口形成于侧壁14上。变形区域34为一杠杆,所述开口 21被设置在一个杠杆臂35 上。另一个杠杆臂36设有一个握持表面,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为圆形。第二杠杆臂可以通过 将压力施加到第二杠杆臂36的握持表面向内运动到腔室12。其结果是,第一杠杆臂35向 外移动,直到开口 21释放盖子上的夹紧件18的凸起20。变形区域34的杠杆式移动是通过 提供一置于变形区域34的中心区域的肋形件37实现的,肋形件37形成第一和第二杠杆臂 35, 36的枢轴承。
[0069] 图5a至5e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容器1和容器密封装置2很大程度 上对应于上述描述的实施例中(更具体地是图la至lm中描述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作为 参考。但是图5a至5e实现了儿童安全装置7的替换设计。
[0070] 图5a是本发明容器的侧视图,其中盖子处于关闭位置。图5b示出了同样的容器 的纵截面,其中盖子处于打开位置。图5c是图5b中示出的容器的侧视图。图5d示出了沿 图5a中线A-A的截面。图5e示出了图5d中B部分的放大细节。
[0071] 图5a至5e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儿童安全装置7包括附属于盖子的夹紧件18。 所述夹紧件由盖子上的一开口 38形成,开口 38位于裙边30上。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盖子 4的每一相对侧设置一开口 38。附属于腔室的夹紧件19由侧壁14的一部分形成。在示出 的实施例中,腔室的夹紧件19是朝向盖子4的弹性可移动夹紧片。所述夹紧片包括一凸起 39,在本实施例中凸起39为一圆形突起物。当盖子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凸起39锁紧在盖 子中的开口 38内。如此形成的形状适配(form fit)防止盖子4被意外开启。
[0072] 腔室的夹紧件19由侧壁14上的两个裂隙状开口 40形成。弹性可移动片由此形 成。通过向腔室的夹紧件19同时施加向内的力可打开所述儿童安全装置。只要夹紧件19 被保持在上述位置,盖子就可以被向上移动而打开。
[0073] 图6a至6n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图6a为所述容器密封装置2的侧视图。 图6b是图6a中所示的容器密封装置2沿线A-A的截面,而图6c是沿线B-B的截面。图6d 示出了图6b中的容器密封装置2的X部分的放大细节。图6e示出了图6d中的细节的替 代设计。图6f为图6a中的容器密封装置2旋转90°后的侧视图,示出了铰链5。图6g是 图6f中的容器密封装置2沿线C-C的截面。图6h是图6f中的容器密封装置2沿线D-D 的截面。图6i是图6a中的容器密封装置2的侧视图,其中盖子处于打开位置。图6j是图 6i中的容器密封装置2沿线E-E的部分截面。图6k是图6a中的容器密封装置2仰角透视 图,其中盖子4处于打开位置。图61和6m示出了图6k中的容器密封装置2的放大细节。 图6n是图6a中的容器密封装置2俯角透视图,其中盖子4处于打开位置。
[0074] 图6a至6n示出的容器密封装置2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对应于其他图中的设计。为 了避免重复,与图6a至6n相关的描述引入作为参考。
[0075] 图6a至6n示出被制造成独立的实体的容器密封装置2。所述容器密封装置2包 括用于连接至一容器(未示出)的连接部50。所述连接部设有内螺纹51。所述容器密封 装置2可通过内螺纹51连接至设有合适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