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提高的寿命的传送链轮或转向链轮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39505阅读:来源:国知局
链轮和转向链轮的宽度等于分级的链滚子的链滚子宽度的一半。传送链轮和转向链轮与两个彼此挨着安置的轨迹中的一个对准。另外,相应存在与传送链轮或转向链轮以及第二轨迹对准的转向弯转件,从而在转向区域中,第一滚子直径交替地贴合在基圆半径上或者贴合在转向弯转件上。而伸入链轮的齿隙中的分级的链滚子从不以其第二滚子直径贴合在基圆半径上,并且因此不是依照本发明方式的嵌接部。
[0018]即使在滚子分级的情况下,传送链轮和转向链轮仍具有小于转向弯转件的半径。
[0019]铰接链条的另一实施方案又设置了分级构造的链滚子,该链滚子在其链滚子宽度的第一半部中具有第一滚子直径,在其链滚子宽度的第二半部中具有相对于第一滚子直径较小的第二滚子直径。链滚子在具有其分级的构造方案的实施方式中也交替地布置在铰接链条的链条连接片之间并且由此被划分成链滚子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与之前介绍的实施方案相区别地,链滚子的第一部分和链滚子的第二部分以其第一滚子直径在共同的中间轨迹上滚过。而链滚子的第一部分就其第二直径而言,相对于与中间轨迹平行地分布的第一侧部轨迹对准,链滚子的第二部分就其第二直径而言,相对于与中间轨迹平行地分布的第二侧部轨迹对准。
[0020]该实施方案的传送链轮以及转向链轮(在存在的情况下)具有基圆半径,并且传送链轮和转向链轮的宽度等于分级的链滚子的链滚子宽度的一半。该传送链轮和转向链轮的宽度与两个侧部轨迹中的一个对准。另外,分别存在与传送链轮或转向链轮以及中间轨迹对准的转向弯转件,从而在转向区域中,第一滚子直径贴合在转向弯转件上,侧部轨迹的第二直径贴合在基圆半径上。
[0021]该实施方案的改进方案在于,链滚子的第一部分以其第二直径借助与两个侧部轨迹中的一个对准的第一传送链轮和第一转向链轮来引导。链滚子的第二部分以其第二直径借助与第二侧部轨迹对准的而且平行于第一传送链轮地布置的而且与第一传送链轮抗扭地连接的第二传送链轮以及借助平行于第一转向链轮地布置的而且与第一转向链轮抗扭地连接的第二转向链轮来引导。另外,在转向区域中,链滚子的第一部分还有第二部分以其第一直径在布置于传送链轮或转向链轮之间的转向弯转件上滚过。转向弯转件可以分段地中断,从而在转向区段分段中,链滚子仅还以其第二直径与两个传送链轮或两个转向链轮发生贴合。
[0022]根据EP 1876 135 BI的教导,第一传送链轮和第一转向链轮具有比第二传送链轮和第二转向链轮更大的节圆直径。在此,布置在第一转向链轮或传送链轮与第二转向链轮或传送链轮之间的转向弯转件仅用于将链滚子引入第一和第二转向链轮中或第一和第二传送链轮中,以便完全消除多边效应。
【附图说明】
[0023]具有至少一个寿命提高的传送链轮和/或转向链轮的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在下面借助实施例以及参照附图详细阐释。其中:
[0024]图1以侧视图在示意图中示出自动扶梯,其具有绕转的梯级带,该梯级带布置在第一转向区域与第二转向区域之间;
[0025]图2以侧视图在示意图中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第二转向区域的传送链轮以及梯级带的铰接链条的一部分;
[0026]图3以三维视图示出具有传送链轮、转向弯转件以及铰接链条的移动步道的转向区域,其中,铰接链条依照具有分级的链滚子的第一实施方案;
[0027]图4以三维视图示出具有传送链轮、转向弯转件以及铰接链条的移动步道的转向区域,其中,铰接链条依照具有分级的链滚子的第二实施方案;
[0028]图5以三维视图示出具有两个以相同方式运行的传送链轮、转向弯转件和铰接链条的移动步道的转向区域,其中,铰接链条具有依照第二实施方案的链滚子;
[0029]图6以三维视图示出具有铰接链条的移动步道的转向区域,该铰接链条具有彼此交替错开地布置的链滚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图1以侧视图示意地示出具有护栏2和围着护栏2绕转的扶手3的自动扶梯I。自动扶梯I将下部楼层El与上部楼层E2相连接,其中,构造为框架结构的承载结构4用作针对护栏2的承载件,以及构造为针对自动扶梯I的其他部件的安装框架。承载结构4还具有第一转向区域5和第二转向区域6。在第一转向区域5与第二转向区域6之间,将梯级带7绕转式地布置在承载结构4中。梯级带7具有至少一个在图1中仅部分示出的铰接链条8,在该铰接链条上布置有梯级9。梯级带7具有前送部10,借助该前送部来运送人员或物品,并且具有回送部11,回送部用于回引梯级9。梯级9和铰接链条8在前送部10中借助运行轨12以及在回送部11中借助运行轨13来引导。
[0031]为了使梯级带7转向,在第一转向区域5中布置有至少一个转向链轮或转向引导部,该转向链轮或转向引导部在这里处于概览的原因仅示意地示出。在第二转向区域6中,布置有传送链轮14,传送链轮14借助传动系15与驱动马达16相连接。传送链轮14嵌入铰接链条8中,由此以型面锁合的方式将驱动马达16的转动运动传递给铰接链条8进而传递给梯级带7。
[0032]在图2中,将图1的细节视图A放大示出,并且示出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传送链轮14具有奇数个齿21和齿隙22。齿和齿隙与节圆直径23相关地以相同的节距T布置在传送链轮14的圆周上。
[0033]铰接链条8为了更好地概览而示意示出,并且包括链条连接片25、铰接部26以及布置在铰接部26的区域中的嵌接部27。嵌接部27可以是链滚子、链销柱、链套筒、(诸如滑板或滑块等的)滑动元件。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嵌接部27在齿隙22中与基圆半径Re相贴合,其中,铰接部26的相对于图页平面正交地布置的枢转轴线处在节圆直径23上。
[0034]嵌接部27例如也能够在两个铰接部26之间的中部布置在链条连接片25上。嵌接部27彼此跟随地以理论上相同的嵌接间距E布置或构造在铰接链条8上。如在图2中清楚示出地,该嵌接间距E不是链条连接片25的长度L,而是传送链轮14的节圆直径23上的弧长,并且等于节圆直径23处的间距T的两倍。而在本示例中,链条连接片25的长度L与嵌接间距E以如下方式相对应:链条连接片25的长度L等于传送链轮14的节圆分段的弦长,该节圆分段由嵌接深度E来限定。
[0035]如果这时传送链轮14转动,则在传送链轮14的被铰接链条8缠绕的区域中,总是每隔一个齿隙22与彼此先后跟随的嵌接部27发生贴合或者处于有效连接中。而由于齿数为奇数,所以在传送链轮14转两周期间,所有齿隙22都与嵌接部27发生贴合。相同的实施方案当然也适用于转向链轮。
[0036]图3以三维视图示出具有托板带107的未详细示出的移动步道的转向区域106。托板带107与梯级带大致相同地构造,其中,替代梯级而将大量托板109布置在至少一个铰接链条108上。铰接链条108具有大量链条连接片131,链条连接片通过铰接部126相互连接。在每个铰接部126上,将链滚子127布置在链条连接片131之间,其中,如下面所介绍地,每隔一个的链滚子127被用作嵌接部127。至少一个铰接链条108的链滚子127分级地构造。因此,链滚子在其链滚子宽度的第一半部中具有第一滚子直径128,在其链滚子宽度的第二半部中具有比第一滚子直径128更小的第二滚子直径129。链滚子127以其分级的构造交替地布置在链条连接片131之间,从而链滚子127的第一部分以其第一滚子直径128在导轨134的第一轨迹132上滚过,链滚子127的第二部分以其第一滚子直径128在导轨134的第二轨迹133上滚过。
[0037]在转向区域106中,传送链轮114以能够绕转动轴线X转动的方式布置,其中,为了更好的概览,取消了对于轴以及支承部的图示。传送链轮114与第一轨迹132对准,并且几乎与第一轨迹的轨迹宽度相等。在传送链轮114旁边而且与第二轨迹133对准地,将转向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