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容器及其应用_4

文档序号:9740181阅读:来源:国知局
如图11所示,所述外盖4具有板面41和成型在板面41四周的与板面41垂直的外 盖侧壁42,所述外盖4从外盒3的外侧盖装在外盒3上时,外盖侧壁42与翻边323紧贴配合。 [0 114]内盒1放置在外盒3内时,外盒过渡板33抵靠在内盒过渡板13上,内盒凸缘16抵靠 在侧壁凸块321b的顶面,从而增大了外盒3对内盒1的支撑面积,防止受力过于集中而导致 内盒1变形。
[0115] 更进一步地,内盒上部12的侧壁所围成的面积从靠近内盒下部11的一端向着内盒 1的开口方向逐渐增大,同时外盒上部32的侧壁所围成的面积也从靠近外盒下部31的一端 向着外盒3的开口方向逐渐增大,方便吸塑成型。
[0116] 本实施例的包装容器,还包括包覆住整个外盒3的隔绝细菌的密封袋。密封袋以医 用塑料制成,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聚酰胺(PA)、聚乙烯 (PE)等。通过包覆密封袋形成第三层无菌屏障,进一步提高无菌效果。
[0117]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所有的实施例中,内盒1、内盖2、外盒3和外盖4均是由医用 级高分子材料制成,如耐辐射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耐辐 射的聚酰胺(PA)、耐辐射的聚乙烯(PE)。内盒下部11的内壁上标示有冰块的最小加入高度 和最大加入高度的刻度线。内盒上部12的内壁上标示有保护液的最小加入高度和最大加入 高度的刻度线。另外,值得说明的是,使用包装容器在对人体组织进行入库储存前,需要进 行辐射灭菌,为了防止人体组织在辐射灭菌(γ射线或电子束灭菌)时,温度过高,需要严格 控制辐射时包装容器的温度,最好是在低温环境下进行辐射灭菌。
[0118] 实施例1-5的包装容器,为实现人体组织的无菌化、标准化处理及运输提供了可 能。
[0119] 实施例6
[012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包装容器存储人体组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21] 对内盒1、内盖2进行灭菌处理;
[0122] 将人体组织置于所述内盒1中,盖上内盖2;
[0123] 将盖有内盖2的内盒1连同人体组织在隔菌环境下进行运输至处理站;
[0124] 将盛装有人体组织的内盒1置于不低于十万级的环境中,取下内盖2,在内盒1上封 盖第一盖材6,并对人体组织进行干燥处理,之后将内盒1置于外盒3内,在外盒3上封盖第二 盖材7,盖上外盖4;
[0125] 在外盒3外包裹密封袋;
[0126] 对密封袋、外盒3、内盒1及人体组织进行辐照灭菌后,进行冷冻存储。
[0127] 本实施例中的内盒1、内盖2、外盒3、外盖4的结构与实施例1-5中的结构相同,也可 以不同。
[0128] 使用包装容器盛装人体组织进行运输时,可以保护人体组织不受外力作用而破 坏,通过上述使用包装容器存储人体组织的方法,内盒1和第一盖材6形成第一道隔菌屏障, 外盒3与第二盖材7,形成第二道隔菌屏障,密封袋形成第三道隔菌屏障,使人体组织严格得 被保存在了无菌的环境中。
[0129] 在隔菌环境下进行运输时,整个包装容器在隔菌环境下运输。比如采用DPTE?的 无菌传送系统(RTP)来运输包装容器。
[0130] 进一步地,在内盒1上封盖第一盖材6之前还包括将保护盖5放入内盒1中的步骤。 [0131]保护盖5伸入到内盒下部11内,压缩了内盒下部11内部空间,减小内盒下部11内收 纳的骨瓣上下晃动的空间,并且隔离了骨瓣与第一盖材6,防止第一盖材6被骨瓣划破。设置 盖材将内盒1和外盒3隔菌密封,使内盒1和外盒3内保持隔菌环境,防止外部细菌进入外盒3 和内盒1内,提高了包装容器的隔菌屏障保护效果。如果需要带着保护盖5对颅骨瓣进行干 燥处理,则可在保护盖5上设置若干个细孔,以方便干燥时内盒1内的水蒸气通过。
[0132]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 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 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 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 一种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盒(1),具有内盒下部(11),和位于内盒下部(11)上方的内盒上部(12),内盒下部 (11)和内盒上部(12)内部形成放置容纳物的容纳空间,且内盒上部(12)的横截面积大于内 盒下部(11)的横截面积,内盒下部(11)的侧壁与内盒上部(12)的侧壁之间通过内盒过渡板 (13)连接,内盒上部(12)顶端形成开口; 外盒(3),用于容纳内盒(1),具有与内盒下部(11)外形配合的外盒下部(31)和与内盒 上部(12)外形配合的外盒上部(32),所述外盒上部(32)的侧壁与外盒下部(31)的侧壁之间 通过外盒过渡板(33)连接,外盒上部(32)顶端形成开口,所述内盒(1)与所述外盒(3)内壁 弹性接触; 第一密封部件,用于封盖所述内盒(1)的开口,和/或第二密封部件,用于封盖所述外盒 (3)的开口。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包括: 内盖(2),扣合封盖在所述内盒(1)开口处,其中所述内盖(2)具有板面和成型在板面四 周的与板面垂直的侧壁;和/或 第一盖材(6),密闭封盖在所述内盒(1)的开口处,以将所述内盒(1)隔菌密封。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包括: 外盖(4),扣合封盖在所述外盒(3)开口处,其中所述外盖(4)具有板面和成型在板面四 周的与板面垂直的侧壁;和/或 第二盖材(7),密闭封盖在所述外盒(3)的开口处,以将所述外盒(3)隔菌阻气密封。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3)和/或所述内盒(1)的开 口处均成型有平面的凸缘,所述外盖(4)和/或内盖(2)的侧壁上具有向内凹陷以用于卡住 所述凸缘的固定体。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外侧还设置有高度低于所述 凸缘的外沿。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覆住整个外盒(3) 的隔菌阻气的密封袋。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装在所述内盒下部(11)上 的保护盖(5),所述保护盖(5)包括上端开口的保护盖柱形部(52),以及成型在保护盖柱形 部(52)顶端的与内盒过渡板(13)平行的保护盖凸缘(51),保护盖(5)盖装在内盒下部(11) 上时,保护盖凸缘(51)抵靠在内盒过渡板(13)上,保护盖柱形部(52)与内盒下部(11)内壁 紧贴配合,所述保护盖柱形部(52)的底壁具有若干透气的通孔(522)。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上部(32)的侧壁具有供所 述内盒(1)的凸缘搭接以使所述内盒(1)悬空地设置在所述外盒(3)的内部的阶梯面。9. 一种使用包装容器存储人体组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内盒(1)、内盖(2)进行灭菌处理; 将人体组织置于所述内盒(1)中,盖上内盖(2); 将盖有内盖(2)的内盒(1)连同人体组织在隔菌环境下进行运输至处理站; 将盛装有人体组织的内盒(1)置于不低于十万级的环境中,取下内盖(2),在内盒(1)上 封盖第一盖材(6),并对人体组织进行干燥处理,之后将内盒(1)置于外盒(3)内,在外盒(3) 上封盖第二盖材(7),盖上外盖(4); 在外盒(3)外包裹密封袋; 对密封袋、外盒(3)、内盒(1)及人体组织进行辐照灭菌后,进行冷冻存储。10.根据权利要求9的使用包装容器存储人体组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内盒(1)上封盖第一盖材(6)之前还包括将保护盖(5)放入内盒(1)中的步骤。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容器,包括,外盒、位于外盒内的内盒、用于封盖所述内盒的开口和/或所述外盒的开口密封部件。设置有内盒和外盒两层盒体结构,同时通过密封部件封盖所述内盒的开口和/或所述外盒的开口,防止内盒中的人体组织脱离包装容器,起到隔离人体组织和外部环境的作用,形成两层物理保护,防止人体组织受到直接的撞击和挤压。所述内盒与所述外盒内壁弹性接触,从而使外盒受力振动时,降低传递到内盒的振动效果。同时有效防止外界物质接触人体组织,避免人体组织被损坏或者被异物污染,起到物理保护和隔菌作用。
【IPC分类】B65D25/00, B65D81/02, B65D25/02
【公开号】CN105501631
【申请号】CN201511029956
【发明人】卫晓峰, 朱文昱
【申请人】苏州奥特科然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