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曳引悬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63382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曳引悬挂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曳引悬挂系统,包括曳引轮(1)、导向轮(4)以及至少一根与曳引轮(1)和导向轮(4)配合的曳引承载单元(2),曳引承载单元(2)用于承载和移动轿厢,曳引承载单元(2)为扁平带状并具有第一工作面(21)和第二工作面(22),第一工作面(21)的两侧边缘分别具有从第一工作面(21)上突出的导向体(10),两侧的导向体(10)之间形成供曳引轮(1)嵌入配合的曳引轮槽(23);第二工作面(22)上在两侧边缘之间设有凸出体(8),导向轮(4)上开设有与凸出体(8)配合的导向槽(5)。通过第一工作面两侧的导向体之间形成的曳引轮槽来配合曳引轮并起到导向作用,再通过第二工作面的凸出体与导向轮的导向槽配合,使用更加安全可靠,而且加工成本更低。
【专利说明】
一种电梯曳引悬挂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升降电梯的电梯曳引悬挂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中国专利CN101044084B公开了具有作为承载机构的扁平皮带的电梯,其皮带上的导向槽和皮带轮上的导向肋构成的配合,以克服扁平皮带滑移并从皮带轮上脱落或提前损坏的缺陷。但是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也存在一些缺点:(I)皮带轮的导向肋要求加工精度高,材料成本高;(2)皮带的导向槽处的皮带厚度薄,在运行过程中,如果皮带轮的导向肋和皮带的导向槽配合不好,一侧受压力过大,可能导致扁平带断带或者寿命大大缩短。
[0003]中国专利CN204138090U公开了用于电梯的曳引悬挂索,该曳引悬挂索的一侧工作面为平面,该平面上设有若干条沿长度方向布置的调节槽,另一侧工作面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布置的凸筋,该专利解决了曳引力过剩的问题以及曳引悬挂索与导向轮的噪音问题。但是该专利的依然存在的缺点是:与悬挂索带有凸筋一面的绳轮工作面加工繁琐,与其配对的导向轮的配合精度高,加工成本高;曳引悬挂索与导向轮配合不佳,曳引悬挂索的一侧承受压力过大,可能导致断带或者使曳引悬挂索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加工成本较低,曳引承载单元不易断带,使用更可靠的电梯曳引悬挂系统。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曳引悬挂系统,包括曳引轮、导向轮以及至少一根与所述曳引轮和所述导向轮配合的曳引承载单元,所述曳引承载单元用于承载和移动轿厢,所述曳引承载单元为扁平带状并具有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面的两侧边缘分别具有从所述第一工作面上突出的导向体,两侧的所述导向体之间形成供所述曳引轮嵌入配合的曳引轮槽;所述第二工作面上在两侧边缘之间设有凸出体,所述导向轮上开设有与所述凸出体配合的导向槽。
[0006]优选地,所述曳引承载单元包括承载抗拉体和包裹在所述承载抗拉体之外的包裹体,所述包裹体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丁腈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EPDM)的其中一种,所述承载抗拉体为钢芯或碳纤维的其中一种或者两种都有。包裹体为橡胶一体成型,这样凸出体的成型更加容易,加工成本更低。而传统结构中,皮带轮为金属结构,在其上要制作导向肋,需要进行高精度的金属机加工,十分麻烦,加工成本高。
[0007]更优选地,多根所述承载抗拉体在所述曳引承载单元的宽度方向上间隔排列分布,多根所述承载抗拉体都采用钢芯或者都采用碳纤维,或者是多根所述承载抗拉体交替采用钢芯和碳纤维的方式进行间隔排列布置。
[0008]优选地,所述导向体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梯形、半圆形、劣弧弓形或边数大于4的多边形。
[0009]更优选地,所述曳引轮嵌入配合在曳引轮槽的中间时,两侧的导向体与所述曳引轮之间分别具有第一宽度配合间隙d,所述第一宽度配合间隙d为0.3-3_。
[0010]优选地,所述凸出体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梯形、半圆形、劣弧弓形或边数大于4的多边形。
[0011]更优选地,所述导向槽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凸出体的横截面形状相互补配合。相互补配合是指:凸出体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时,导向槽的横截面形状也是相适配的三角形;凸出体的横截面为梯形时,导向槽的横截面形状也是相适配的梯形;依次类推。
[0012]优选地,所述凸出体(8)嵌入配合在所述导向槽(5)的中间时,所述凸出体(8)的两侧与所述导向槽(5)之间分别都具有第二宽度配合间隙b,所述第二宽度配合间隙b为0.3-3mm ο
[0013]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凸出体仅有I个,且位于曳引承载单元的第二工作面的中间。
[0014]优选地,所述导向槽的内表面和/或所述导向体的外表面具有减小摩擦和磨损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聚四氟乙烯层、全氟烷氧基层、陶瓷层或金属镀层。
[0015]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1)将扁带状的曳引承载单元的第一工作面的两侧边缘设置凸出的导向体,两侧的导向体之间形成曳引轮槽,使第一工作面与曳引轮配合时,曳引轮位于该曳引轮槽中,导向体起到导向作用,避免了曳引承载单元的滑移;
(2)在第二工作面上设置了凸出体,在导向轮上设置与该凸出体配合的导向槽,当第二工作面与导向槽接触时,凸出体配合在导向槽中,导向槽对曳引承载单元起到导向作用,避免了曳引承载单元的滑移;
(3)导向体和凸出体增强了扁带状结构本身的强度,使用更不易断带;另一方面,曳引承载单元上设置凸出体的一体成型加工方法比在导向轮外圆周面上制作导向肋的加工方式更容易,加工成本更低。
[0016]本发明的电梯曳引悬挂系统可用于曳引比2:1或4:1的各种电梯系统中。相较于现有的电梯曳引悬挂系统,本发明的结构设计更简洁,使用更加安全可靠,而且加工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一的电梯曳引悬挂系统应用在一电梯中的示意图。
[0018]图2为实施例一中的曳引承载单元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9]图3为实施例一中曳引承载单元与曳引轮配合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0]图4为实施例一中曳引承载单元与导向轮配合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1]图5为实施例一的电梯曳引悬挂系统的曳引承载单元与曳引轮和导向轮的配合示意图。
[0022]图6为实施例二的电梯曳引悬挂系统的曳引承载单元与曳引轮和导向轮的配合示意图。
[0023]图7为实施例三的电梯曳引悬挂系统的曳引承载单元与曳引轮和导向轮的配合示意图。
[0024]图8为实施例四的电梯曳引悬挂系统的曳引承载单元与曳引轮和导向轮的配合示意图。
[0025]图9为实施例五的电梯曳引悬挂系统的曳引承载单元与曳引轮和导向轮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5,一种电梯曳引悬挂系统,包括曳引轮1、导向轮4以及至少一根与曳引轮I和导向轮4配合的曳引承载单元2,曳引承载单元2用于承载和移动轿厢3,曳引承载单元2为扁平带状并具有第一工作面21和第二工作面22,第一工作面21的两侧边缘分别具有从第一工作面21上突出的导向体10,两侧的导向体10之间形成供曳引轮I嵌入配合的曳引轮槽23;第二工作面22上在两侧边缘之间设有凸出体8,导向轮4上开设有与凸出体8配合的导向槽。将该电梯曳引悬挂系统应用与电梯上时,导向轮4包括两个轿厢上的导向轮和一个对重上的导向轮,曳引承载单元2的一端固定在井道上方,另一端向下延伸并从下方绕过轿厢3的两个导向轮4后,向上延伸,再从上方绕过曳引轮I后向下延伸,最后从下方绕过对重60的导向轮4后向上延伸固定在井道上方。
[0028]本实施例中,曳引承载单元2包括承载抗拉体7和包裹在承载抗拉体7之外的包裹体6,包裹体6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丁腈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EPDM的其中一种,承载抗拉体7为钢芯或碳纤维的其中一种或者两种都有。多根承载抗拉体7在所述曳引承载单元2的宽度方向上间隔排列分布。多根承载抗拉体7可以都采用钢芯或者都采用碳纤维。或者是多根承载抗拉体7交替采用钢芯和碳纤维的方式进行间隔排列布置,即依次排列一根钢芯一根碳纤维,然后再排列一根钢芯,再然后排列一根碳纤维,以此类推。
[0029]如图2和3所示,导向体10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具体为直角梯形,一侧直角边与曳引承载单元2的侧边相连。所述第一工作面21嵌入配合在曳引轮槽23的中间时,两侧的导向体10与所述曳引轮I之间分别具有第一宽度配合间隙d,所述第一宽度配合间隙d为0.3-3mm。其中,曳引轮槽23的宽度为D,第一宽度间隙d—般是曳引轮槽23的宽度D的1%_10%,如图5所示。
[0030]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工作面22上的凸出体8仅有I个,凸出体8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具体为等腰梯形。导向轮4上的导向槽5的横截面形状与凸出体8的横截面形状相互补配合,也是梯形,但导向槽5的横截面形状尺寸比凸出体8的横截面形状略大。这样,就使凸出体8嵌入在导向槽5的中间时,凸出体8的两侧与导向槽5之间分别都具有第二宽度配合间隙b,第二宽度配合间隙b为0.3-3mm。其中,第二宽度间隙b—般是导向槽5的宽度B的1%-10%,如图5所示。曳引承载单元2的凸出体8与导向轮4上凹入的调整导向槽5不接触,只有当曳引承载单元2横向偏移时,凸出体8和导向槽5在一侧接触,起导向作用。其中,在曳引承载单元2的第二工作面22上,凸出体8的表面积小于其所在的一个工作面的面积的30%。确保工作面大于70%的大部分面积用于与导向轮4的滚动面接触,使扁带状的曳引承载单元2与导向轮4配合时受力分散,避免曳引承载单元2局部受力过大而容易断带,确保安全可靠。[0031 ]本实施例中,导向槽5的内表面上具有减小摩擦和磨损的保护层51,导向体10的外表面上具有减小摩擦和磨损的保护层U。优选地,保护层51和保护层11可以是聚四氟乙烯层、全氟烷氧基层、陶瓷层或金属镀层的其中一种。
[0032]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曳引承载单元2的第一工作面21边缘的两个导向体10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第二工作面上的凸出体8及导向轮4中的导向槽5均是二角形。
[0033]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曳引承载单元2的第一工作面21边缘的两个导向体10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第二工作面上的凸出体8及导向轮4中的导向槽5均是半圆形。
[0034]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8,曳引承载单元2的第一工作面21边缘的两个导向体10的横截面形状为劣弧弓形;第二工作面上的凸出体8及导向轮4中的导向槽5也都是劣弧弓形。
[0035]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9,曳引承载单元2的第一工作面21边缘的两个导向体10的横截面形状为五边形,实际上是正六边形的一半;第二工作面上的凸出体8及导向轮4中的导向槽5也都是五边形。
[0036]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电梯曳引悬挂系统,包括曳引轮(I)、导向轮(4)以及至少一根与所述曳引轮(I)和所述导向轮(4)配合的曳引承载单元(2),所述曳引承载单元(2)用于承载和移动轿厢,所述曳引承载单元(2)为扁平带状并具有第一工作面(21)和第二工作面(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面(21)的两侧边缘分别具有从所述第一工作面(21)上突出的导向体(10),两侧的所述导向体(10)之间形成供所述曳引轮(I)嵌入配合的曳引轮槽(23);所述第二工作面(22)上在两侧边缘之间设有凸出体(8),所述导向轮(4)上开设有与所述凸出体(8)配合的导向槽(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承载单元(2)包括承载抗拉体(7)和包裹在所述承载抗拉体(7)之外的包裹体(6),所述包裹体(6)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丁腈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的其中一种,所述承载抗拉体(7)为钢芯或碳纤维的其中一种或者两种都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承载抗拉体(7)在所述曳引承载单元(2)的宽度方向上间隔排列分布,多根所述承载抗拉体(7)都采用钢芯或者都采用碳纤维,或者是多根所述承载抗拉体(7)交替采用钢芯和碳纤维的方式进行间隔排列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体(10)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梯形、半圆形、劣弧弓形或边数大于4的多边形。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轮(I)嵌入配合在曳引轮槽(23)的中间时,两侧的导向体(10)与所述曳引轮(I)之间分别具有第一宽度配合间隙d,所述第一宽度配合间隙d为0.3-3_。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体(8)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梯形、半圆形、劣弧弓形或边数大于4的多边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5)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凸出体(8)的横截面形状相互补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或7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体(8)嵌入配合在所述导向槽(5)的中间时,所述凸出体(8)的两侧与所述导向槽(5)之间分别都具有第二宽度配合间隙b,所述第二宽度配合间隙b为0.3-3_。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5)的内表面和/或所述导向体(10)的外表面具有减小摩擦和磨损的保护层。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聚四氟乙烯层、全氟烷氧基层、陶瓷层或金属镀层。
【文档编号】B66B7/06GK105923502SQ201610502963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6月30日
【发明人】陈冶湘, 刘彦, 邱长明
【申请人】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