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浮顶的槽型浮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07605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用于内浮顶的槽型浮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内浮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内浮顶的槽型浮体。
【背景技术】
[0002]在石油化工储存技术领域中,为防止介质逸散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减少挥发损失,国内目前大量使用浮筒作为储罐内浮顶的浮体单元,但是浮筒式内浮顶与液面之间仍旧存在油气空间,密封性能不理想,存在安全隐患。
[0003]近几年,国内外出现了几种蜂窝状内浮顶,这些内浮顶使用蜂窝箱体结构作为浮力单元,这些蜂窝芯都安装在密闭空间内,与介质并不接触,同时密闭空间的上部为盖板,下部为盆形结构,或者蜂窝芯安装在周围为框架结构和盖板形成的密闭空间内。上述这种结构设计不仅浪费材料,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安装、检修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内浮顶的槽型浮体。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内浮顶的槽型浮体,包括蜂窝芯、设在所述蜂窝芯上表面的槽盖,还包括三面完全开口的槽体,所述槽体的顶部以及两端完全开口 ;所述蜂窝芯设在所述槽体内且高度小于所述槽体的高度,所述槽盖与所述槽体之间设有密封固定装置,所述密封固定装置的长度与所述槽体的长度相等,所述槽盖的长度大于所述槽体的长度。
[0006]所述槽盖的横截面为直角U形,且所述槽盖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槽体顶部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槽盖的垂直面与所述槽体的部分垂直面叠合;所述密封固定装置为注胶,所述注胶位于所述槽盖与所述槽体叠合部分之间。
[0007]所述槽盖为平板,所述密封固定装置为注胶,所述注胶位于所述槽盖与所述槽体的连接处。
[0008]所述槽盖为平板,所述密封固定装置为直角弯板,所述直角弯板的直角与所述槽盖和所述槽体之间的直角紧密叠合;所述直角弯板与所述槽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介质被铝蜂窝芯阻隔无法渗透进槽体,保证了整个槽型浮体的密封性,从根本上杜绝了沉盘的可能;不存在油气空间,介质无处挥发,降低了介质的挥发损耗,保证了安全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安装、维修方便;提高了整个内浮顶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封闭端相邻的两个槽型浮体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4]1.槽盖、2.槽体、3.密封固定装置、4.螺栓、5.蜂窝芯、6.密封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0016]实施例一
[00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内浮顶的槽型浮体包括方形槽体2、蜂窝芯
5、槽盖1、密封固定装置3。
[0018]蜂窝芯5为铝制蜂窝芯,抗油蚀,密封性能好。蜂窝芯5固定粘接在方形槽体2内。
[0019]方形槽体2为方形结构,顶部和两端完全开口。蜂窝芯5的高度小于方形槽体2的高度。
[0020]槽盖I的横截面为直角U形,形状与方形槽体2的形状相同,槽盖I的长度大于方形槽体2的长度。槽盖I位于方形槽体2内,粘接在蜂窝芯5的上表面。槽盖I不仅安装方便,而且便于工作人员检修时踩踏在槽型浮体上。
[0021]槽盖I直角面与方形槽体2的部分垂直面叠合,叠合部分之间沿着长度方向填充有密封固定装置3,该实施例中的密封固定装置3为注胶。注胶起到固定、密封的作用,不仅使槽盖I与方形槽体2之间牢固粘接在一起,同时还能防止油气泄露。此外,叠合部分之间不仅设有注胶,而且还通过螺栓(图中未显示)使两者固定在一起。
[0022]使用槽型浮体时,方形槽体2的开口端称为槽型浮体的开口端,方形槽体2的两个侧面称为槽型浮体的封闭面。
[0023]由于方形槽体2的两端完全开口,因此蜂窝芯5与介质完全接触,由于铝蜂窝芯5填满了槽体2的所有空间,且铝蜂窝芯5与槽体2和槽盖I严密胶接,介质被铝蜂窝芯阻隔无法渗透进方形槽体2,保证了整个槽型浮体的密封性,从根本上杜绝了沉盘的可能。
[0024]此外,封闭面相邻的两个槽型浮体之间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且相邻两个封闭面之间设有密封胶条6,如图4所不,一侧槽型浮体的槽盖1、槽体2的叠合部分与另一侧槽型浮体的槽盖1、槽体2的叠合部分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且相邻封闭面之间安装有密封胶条
6。这样设计不仅能够增强槽型浮体之间的密封性能,防止油气损耗,同时也能将相邻两个槽型浮体之间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整个浮盘的强度,同时还便于安装和检修。
[0025]由于浸液式蜂窝状板式内浮顶在运行过程中,浸入介质液面以下2-3cm,不存在油气空间,介质无处挥发,降低了介质的挥发损耗,保证了安全性。
[0026]实施例二
[0027]如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槽盖I的形状和密封固定装置3的位置。
[0028]本实施例中槽盖I为平板。槽盖I与方形槽体2的连接处沿着长度方向设有密封固定装置3。本实施例中的密封固定装置3采用注胶,注胶不仅能够防止油气泄露,而且还将槽盖I与方形槽体2紧密固定在一起。槽盖I和密封固定装置3的结构及连接关系设计不仅便于工作人员安装和检修,而且能防止油气泄露,提高了槽型浮体的质量,从而提高了整个浮盘的质量。
[0029]实施例三
[0030]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密封固定装置3的不同。
[0031]本实施例中槽盖I为平板,槽盖I与方形槽体I之间构成直角。
[0032]沿着槽盖I与方形槽体I连接处设有密封固定装置3,该密封固定装置3为直角弯板。直角弯板的直角与槽盖I和方形槽体2之间形成的直角紧密叠合。直角弯板与方形槽体I之间通过螺栓(图中未显示)固定在一起。采用直角弯板作为密封固定装置,能够增强密封性能,防止油气泄露,同时直角弯板制造、安装、拆卸方便,便于维护,适合实际使用。
[003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内浮顶的槽型浮体,包括蜂窝芯(5)、设在所述蜂窝芯(5)上表面的槽盖(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面完全开口的槽体(2),所述槽体(2)的顶部以及两端完全开口 ;所述蜂窝芯(5)设在所述槽体(2)内且高度小于所述槽体(2)的高度,所述槽盖(I)与所述槽体(2)之间设有密封固定装置(3),所述密封固定装置(3)的长度与所述槽体(2)的长度相等,所述槽盖(I)的长度大于所述槽体(2)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浮顶的槽型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盖(I)的横截面为直角U形,且所述槽盖(I)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槽体(2)顶部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槽盖(I)的垂直面与所述槽体(2)的部分垂直面叠合;所述密封固定装置(3)为注胶,所述注胶位于所述槽盖(I)与所述槽体(2)叠合部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浮顶的槽型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盖(I)为平板,所述密封固定装置(3)为注胶,所述注胶位于所述槽盖(I)与所述槽体(2)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浮顶的槽型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盖(I)为平板,所述密封固定装置(3)为直角弯板,所述直角弯板的直角与所述槽盖(I)和所述槽体(2)之间的直角紧密叠合;所述直角弯板与所述槽体(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用于内浮顶的槽型浮体,属于内浮顶油罐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内浮顶油罐浮力单元设计不合理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内浮顶的槽型浮体包括蜂窝芯、设在所述蜂窝芯上表面的槽盖,还包括三面完全开口的槽体;所述蜂窝芯设在所述槽体内且高度小于所述槽体的高度,所述槽盖与所述槽体之间设有密封固定装置,所述密封固定装置的长度与所述槽体的长度相等,所述槽盖的长度大于所述槽体的长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介质被铝蜂窝芯阻隔无法渗透进槽体内,保证了整个槽型浮体的密封性,从根本上杜绝了沉盘的可能;不存在油气空间,降低了介质的挥发损耗,安全性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安装、维修方便。
【IPC分类】B65D88-50
【公开号】CN204416173
【申请号】CN201520045545
【发明人】张孝华, 张橘玲, 李宏斌, 赵红, 汪敏, 缪平, 吴喆
【申请人】天津华浮石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