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放线缆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818547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线缆产生的扭曲现象,且通过紧密配合的轴承来杜绝矫正杆的摆动。不仅结构紧凑、控制简单、而且在放线缆过程中还无需缓冲结构,同时还能适用较僵硬的线、线缆或其它圈绕式的材料放线缆,通用性强。
[0018]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放线缆设备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的自动放线缆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放线缆设备的放线缆原理图。
[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放线缆设备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图4中的自动放线缆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方式,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动放线缆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0025]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0026]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自动放线缆设备,其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I上的支撑架2、置线盘3、与所述置线盘3转动连接的矫正杆
4、连接在所述支撑架2与所述置线盘3之间的托盘5、与所述支撑架2连接的电机6、传动机构7及编码器机构8。所述支撑架2、所述置线盘3、所述矫正杆4、所述托盘5、所述电机6及所述编码器机构8均与所述传动机构7连接。
[0027]所述底座I大致呈内空箱体结构,其具有四根竖直的支撑柱10、与所述四根支撑柱10的上端连接的第一支撑板11及与所述四根支撑柱10下端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2。所述支撑柱10、所述第一支撑板11及所述第一连接板12共同围成一收容空间(未标号)以收容所述电机5及所述编码器机构8。所述支撑柱10的底端连接有一圆形的支撑垫100以增加整个自动放线缆设备的支撑稳定性。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上对应所述四根支撑柱10的位置分别向上延伸设置有支撑块110用以支撑所述支撑架2。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开孔(未标号),所述传动机构7部分从所述开孔中伸出而与所述置线盘3及所述矫正杆4连接。
[0028]所述支撑架2为一体积比所述底座I的体积要小的小箱体结构,其结构与所述底座I的结构类似,包括四根立柱20、连接所述四根立柱20下端的第二连接板21,以及连接在所述四根立柱20上端并支撑在所述支撑块110上的第二支撑板22。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面积。所述四根立柱20的上端从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开孔中延伸出来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1通过镙钉(未标号)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四周对应所述支撑块110的位置设有螺纹孔(未标号),以通过螺钉将所述第二支撑板22与所述立柱20及所述第一支撑板11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支撑板22上对应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开孔位置也设置有开口(未标号),以便于所述传动机构7从所述开口及所述开孔中穿过而容置于所述支撑架2的收容空间(未标号)内。
[0029]所述置线盘3大致呈圆柱状结构,其包括第一盘部30、与所述第一盘部30相对的第二盘部31,及连接在所述第一盘部30与所述第二盘部31之间的置线部32。所述置线部32沿其径向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盘部30及所述第二盘部31的径向直径,所述置线部32沿其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盘部30及所述第二盘部31的轴向长度。所述置线部32上缠绕有线缆9。所述置线盘3的中间位置沿其轴向从下向上设置有依次贯穿所述第一盘部30、所述置线部32及所述第二盘部31的圆心的中心开孔300。所述矫正杆4及所述传动机构7均从所述中心开孔300中穿过。
[0030]所述矫正杆4穿过所述置线盘3与所述传动机构7转动连接。所述矫正杆4包括基杆40、转动杆41、尾杆42及滑块43。所述基杆40沿平行于所述置线盘3的第一盘部30的径向直径方向设置,所述滑块43套接在所述基杆40上,所述转动杆41 一端与所述滑块43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中心开孔300与所述编码器机构8连接并收容于所述支撑架2的收容空间内。所述尾杆42的一端穿过所述基杆40,另一端与缠绕在所述置线部32上的线缆9的尾端连接。
[0031 ] 所述传动机构7用于将所述置线盘3的旋转传递给所述编码器机构8,所述编码器机构8再将采集到的相关信息传递给所述电机6,以驱动所述电机6转动。所述传动机构7包括转动主轴70、一对第一轴承71、轴承安装座72、一对第二轴承73、锁紧螺母74、第一齿轮75及第二齿轮76。所述转动主轴70大致呈“十”字型结构,其轴向的上部分容置于所述中心开孔300内,其轴向的下部分收容于所述支撑架2的收容空间内。所述转动主轴70沿其轴向的中间设有轴向开孔(未标号)以收容所述转动杆41及所述编码器机构8的转动轴承座82于其中。所述转动主轴70的径向部700卡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2与所述托盘5之间。所述一对第一轴承71安装在所述转动杆41与所述编码器机构8的编码器主轴80之间,所述轴承安装座72容置于所述支撑架2的收容空间内,所述一对第二轴承73安装于所述转动主轴70及所述轴承安装座72两端。所述第一齿轮75安装在所述转动主轴70的轴向下部分并与所述第二齿轮76啮合,所述第一齿轮75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76的直径。所述锁紧螺母74锁固在所述转动主轴70与所述第一齿轮75之间。所述第二齿轮76与所述电机6连接。
[0032]所述编码器机构8与所述支撑架2及所述传动机构7连接,其包括编码器主轴80、编码器81及转动轴承座82。所述编码器主轴80安装在所述转动轴承座82上,并通过所述一对第一轴承71分别与所述转动杆41及所述连接板21连接,所述编码器主轴80与所述转动轴承座82的组合件收容于所述转动主轴70的轴向开孔内,所述编码器81连接于所述编码器主轴80的下端。所述编码器80用于采集所述矫正杆4的移动位置、移动速度的信号,并将采集到的信号反馈给所述电机6,所述电机6根据收集到的信号同步反向转动,从而使所述矫正杆4在放线缆的过程中能平衡旋转,确保线缆9在放线缆的过程中不扭曲的同时也使所述线缆9在放线缆过程中无需缓冲处理。
[0033]请接合参阅图3所示,当所述自动放线缆设备在放线缆时,拉动所述线缆9,此时所述矫正杆4会随着圈绕方向一起摆动,当所述矫正杆4从图3中的A点转到B点时,所述矫正杆4的转动角度为Λ a。所述矫正杆4将带动与所述转动杆41通过所述第一轴承71及所述第二轴承73连接的所述编码器主轴80同步转动,同时将所述矫正杆4的转动角度Δ a的信息传递给所述编码器81,所述编码器81将采集到的转动角度信息通过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75及第二齿轮76反馈给所述电机6并驱动所述电机6同步反向转动相应的角度变化量Aa,以便能及时修正所述矫正杆4在放线缆过程中的产生的摆动及所述线缆9产生的扭曲现象,从而实现线缆9的无扭曲的平稳放线缆。
[0034]请参照图4及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自动放线缆设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