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自动收卷捆包流水线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962818阅读:来源:国知局
架(未标注),所述导轨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活动架上固接有第三带道组件33,所述活动架底部与气缸导杆43连接,活动架可在导轨上滑动,由气缸导杆43驱动带动第三带道组件33在导轨上滑动。
[0079]所述导带架还包括了气缸开合带道件23,所述气缸开合带道件23包括穿入捆包带的带道大端44和输出捆包带的带道小端45,所述出带口 13与第三带道组件端部的接口29对接,入带口 14与带道小端45对接,带道大端44与第一带道组件端部的接口 24对接;所述气缸开合带道件的带道大端44和带道小端45为其带道的两端口,且其由固定带板46和活动带板47接合而成,固定带板46固接在机架上,活动带板47通过推杆51连接了开合气缸48,所述开合气缸48固接在开合气缸机架上,所述活动带板在开合气缸驱动下与固定带板接合成一两端开口且中间闭合的带道,所述固定带板与活动带板结构相同,且两者为反转接合;所述固定带板和活动带板均包括竖直板49和弯折板50,所述竖直板为呈横向放置的近似直角梯形结构,两端一大一小。
[0080]本实用新型捆包主体结合导带架的工作原理:导带架20与捆包主体配合使用,通过滑动装置分别控制第二带道组件32和第三带道组件33滑动,使第二带道组件32穿过管材的环形圈,然后第二、第三带道组件与第一带道组件、气缸开合带道件等组成方形闭环结构(如图示4)。捆包带最先从捆包主体输送过来,通过出带口 13出来依次进入第三带道组件33、第二带道组件32、第一带道组件31、气缸开合带道件23的带道和入带口 14,这样在捆包主体持续输送捆包带下就可以通过导带架20送带一圈;然后当捆包主体始捆包工序时,捆包机主轴电机4点动压紧捆包带端头,气缸开合带道件23中开合气缸打开带道使捆包带可以脱出,捆包主体整体跟随滑动座3向前移动至激光对射电眼12感应到管材30位置时停止前进,同时送带退带电机17启动退带至捆紧管材,捆包机主轴电机4启动带动捆包机主轴6旋转,驱动凸轮组件7完成捆包带加热、粘合和切断过程后,捆包主体整体向后移动回到原位等待下一工作循环。捆紧管材后第二带道组件32和第三带道组件33在滑动装置气缸的作用各自移动回到原位完成一次导带送带工作循环。
[0081]所述储带机构52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一侧且缠绕有捆包带的储带盘55,所述储带盘55 —侧设置有使储带盘平稳送带的缓冲装置,且储带盘55与缓冲装置滚动摩擦,所述机架上设有控制捆包带稳定输送的储带输送装置。所述储带输送装置将捆包带通过捆包带输送口 21输送进捆包主体53。
[0082]其中,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与储带盘55摩擦接触的刹车块56,所述刹车块56连接了弹簧(图中未画出),所述弹簧与储带盘55底部连接,用于保持刹车块56与储带盘一侧稳定接触。
[0083]其中,所述储带输送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储带架上的驱动件、主动轴58、从动轴59和弹性拉紧装置,主动轴58和从动轴59并排设置,所述主动轴58端部设有主动轮60,从动轴59端部设有从动轮61,所述驱动件和主动轴连接,所述主动轮60通过弹性拉紧装置使其与从动轮61保持表面滚动接触,且捆包带从两者接触表面穿过,所述从动轮61为偏心轮结构,且由设于其顶部的手柄旋钮62控制其偏心度,从而控制从动轮61与主动轮60的间隙宽度,所述驱动件为驱动电机63,所述驱动电机63通过轴套与主动轴58连接,所述弹性拉紧装置包括与从动轴59底部连接的安装杆64、与安装杆64连接的弹簧65和固定连接在储带架上的连接杆(图中为画出标注),弹簧65另一端与连接杆连接,使弹簧65在输送捆包带时处于弹性形变。
[0084]所述储带输送装置还包括了两块垂直固接的储带板,分别为第一储带板67和第二储带板68,所述第二储带板68开有输带口 69,输带口 69正对着主动轮60和从动轮61两者的滚动接触处,且第二储带板68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输带架,所述输带架设有输带轮,用于牵引从储带盘输送过来的捆包带。所述第一储带板67通过支撑杆70与储带盘55固定连接。
[0085]所述输带架包括分别设于第二储带板68外侧表面左右两边的第一输带架71和第二输带架72,所述第一输带架71设有朝向的储带盘55的第一输带轮73和第二输带轮66,所述第二输带架72呈三角架结构,且连接了朝向输带口 69的第三输带轮57。
[0086]储带机构的工作过程:捆包带从储带盘拉出,穿过输带轮后从输带口进入,然后再穿过从动轮和主动轮之间的间隙,然后捆包带便可以储蓄供其它设备操作用来打包管材了,它在输送过程中不会由于堆积造成变形或输送不顺畅;其中,刹车块通过弹簧相应调整使其与储带盘保持一定程度的摩擦接触,使储带盘上的捆包带受拉力转速平稳;捆包带要穿过从动轮和主动轮之间时,通过旋转手柄旋钮调整从动轮的偏心度使从动轮和主动轮之间可以达到让捆包带穿过的宽度。
[0087]本实用新型中,压管组件54设置在收卷盘75左下方也即捆包主体53和导带架20下方和设置在收卷盘75后方的定位组件74,所述压管组件54和定位组件74两者所处的位置形成一条对角线,而收卷盘75及缠绕在它上面的管材30位于该对角线之间。
[0088]所述压管组件54包括压管气缸77、压管推杆78、两并排的压轮条79、滑动座80、导杆81和丝杆82,所述导杆81横向固接在机架I上,且位于收卷盘75左下方,所述滑动座80被导杆81穿过,可在导杆81上左右滑动,所述滑动座80底部还设有滑动套(图中未标注),所述滑动套由丝杆82穿过,通过调节丝杆82带动滑动座80整体滑动,所述滑动座80内设有压管气缸77,所述压管气缸77连接了压管推杆78,所述压管推杆78端部连接了两并排的压轮条79,所述滑动座80、压管气缸77、压管推杆78和两并排的压轮条79都朝向定位组件74方向倾斜。
[0089]所述滑动座80包括朝向定位组件74方向倾斜的倾斜部83和用于保持滑动座整体平稳滑动的竖直部84。
[0090]所述定位组件74包括定位座85、定位推杆86、定位气缸87、定位轴88,所述定位座85设于机架I上且位于收卷盘75后方,定位座85后侧与定位气缸87固接,且其内开有通道供定位推杆86和定位轴88来回伸缩,所述定位气缸87带动定位推杆86驱动定位轴伸缩,当定位轴88伸出时位于收卷盘75右上方,可定位挡住带动收卷盘75转动的换卷臂76 ο
[0091]所述定位座85通过定位垫板89设于机架上,定位垫板89位于定位座85右侧。
[0092]压管组件和定位组件的工作原理:当收卷盘75上的管材30收卷完成旋转到待捆包工作位置,定位组件74在定位气缸87的作用下,伸出定位轴88,使收卷盘换卷臂76固定,不能转动。压管组件54的压管气缸77驱动压管推杆78伸长,使压轮条79压紧已收卷完毕的管材,旋转捆包时,压轮滚动挤压,使压管定位准确可靠,可实现管材多处捆包。
[0093]本实用新型捆包装置的工作过程:收卷机收完一卷管材后,预留长度换卷到捆包工位后,定位组件定位轴伸出,防止换卷臂转动;同时压管组件在气缸的作用下向上伸出压紧管材,防止管切断后松散;在收卷机将要捆包的管材换卷到捆包工位过程中储带机构储存足够捆包三次长度的捆包带。收卷机转盘旋转至第一个捆包零位,导带架的第二带道组件和第三带道组件在各自气缸的作用下分别向前移动,与第一带道组件、捆包主体和开合带道件构成一个方形闭环结构,贯穿管材内外收卷半径;捆包主体沿导带架的带道送捆包带一圈,并压紧捆包带端头后;捆包主体向前移动同时收紧捆包带,直至捆包主动贴紧管材;捆包主体主轴旋转完成一次捆包后,捆包主体,第二带道组件和第三带道组件回零位完成一个捆包工作循环。捆包工位收卷盘继续旋转至第二第三个捆包零位,完成第二第三次捆包工作循环后卸管,定位组件和压管组件气缸退回完成捆包。
[0094]如图20所示,所述储管机构包括储料架94,所述储料架94上设有支撑杆95和用于牵引管材的引管架96,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杠杆机构,所述杠杆机构包括设于支撑杆前后两侧的配重块97和用于储存管材的拖轮98,配重块和拖轮之间通过设于支撑杆上的拉链99连接,从而形成杠杆。
[0095]如图21所示,所述排线送管装置包括设于机架一侧的排线主架100,排线主架上设有排线丝杆(图中未标注)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