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裁线机一体的自动绕线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04004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与裁线机一体的自动绕线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裁线设备技术领域,涉及到与裁线机一体的自动绕线工装。
【背景技术】
[0002]为了方便搬运,裁线机裁好的线都需要盘绕起来,现有的盘绕过程大部分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的,费时费力,而且工作效率较低。有些人利用以轴向为中心的外绕型工装来盘线,但是这种工装存在以下问题:①需要解决裁线机滚轮出线动作和工装绕线动作同步的问题;②绕好后的线圈排列不整齐而出现外部线圈松散的现象;③快速旋转的电机会拖动线头旋转,需要增加防护装置来排除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所以急需一种将裁线和绕线集成为一体的工装。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与裁线机一体的自动绕线工装,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与裁线机一体的自动绕线工装,包括裁线机,裁线机包括壳体和出线滚轮,出线滚轮位于壳体前方的一侧,出线滚轮的轴线水平设置并与壳体垂直设置,出线滚轮与壳体形成转动配合,关键是:在壳体前方增设内壁光滑的绕线筒,绕线筒的一端为封闭结构,绕线筒的另一端为开口端,绕线筒的开口端朝向出线滚轮的出线方向且绕线筒的轴线与出线滚轮的出线方向平行,绕线筒开口端的内壁位于出线滚轮的后方。
[0005]所述的工装还包括底座,裁线机设置在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定位座,定位座的上端面开设有定位槽,绕线筒上开设有与定位槽相匹配的定位条,绕线筒借助定位条和定位槽的配合与定位座形成插接锁紧配合。
[0006]所述的定位座为方管。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裁线机上向前出线的力量和线自身的强度作用于绕线筒光滑的内壁上,最终达成自动的由外向内绕线的效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无需大的投入就可以轻松解决自动绕线问题,显著降低用人成本。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附图中,1代表裁线机,2代表出线滚轮,3代表绕线筒,4代表底座,5代表定位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0011 ]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与裁线机一体的自动绕线工装,包括裁线机1,裁线机1包括壳体和出线滚轮2,出线滚轮2位于壳体前方的一侧,出线滚轮2的轴线水平设置并与壳体垂直设置,出线滚轮2与壳体形成转动配合,在壳体前方增设内壁光滑的绕线筒3,绕线筒3的一端为封闭结构,绕线筒3的另一端为开口端,绕线筒3的开口端朝向出线滚轮2的出线方向且绕线筒3的轴线与出线滚轮2的出线方向平行,绕线筒3开口端的内壁位于出线滚轮2的后方。工装还包括底座4,裁线机1设置在底座4上,底座4上设置有定位座5,定位座5的上端面开设有定位槽,绕线筒3上开设有与定位槽相匹配的定位条,绕线筒3借助定位条和定位槽的配合与定位座5形成插接锁紧配合,对绕线筒3进行定位,防止绕线过程中绕线筒3晃动而影响绕线质量。定位座5优选为方管,成本低,开槽方便快捷。
[0012]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利用裁线机1上向前出线的力量和线自身的强度作用于绕线筒3光滑的内壁上,最终达成自动的由外向内绕线的效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无需大的投入就可以轻松解决自动绕线问题,显著降低了用人成本。
【主权项】
1.与裁线机一体的自动绕线工装,包括裁线机(1),裁线机(1)包括壳体和出线滚轮(2),出线滚轮(2)位于壳体前方的一侧,出线滚轮(2)的轴线水平设置并与壳体垂直设置,出线滚轮(2)与壳体形成转动配合,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前方增设内壁光滑的绕线筒(3),绕线筒(3)的一端为封闭结构,绕线筒(3)的另一端为开口端,绕线筒(3)的开口端朝向出线滚轮(2)的出线方向且绕线筒(3)的轴线与出线滚轮(2)的出线方向平行,绕线筒(3)开口端的内壁位于出线滚轮(2)的后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裁线机一体的自动绕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装还包括底座(4),裁线机(1)设置在底座(4)上,底座(4)上设置有定位座(5),定位座(5)的上端面开设有定位槽,绕线筒(3)上开设有与定位槽相匹配的定位条,绕线筒(3)借助定位条和定位槽的配合与定位座(5)形成插接锁紧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与裁线机一体的自动绕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座(5)为方管。
【专利摘要】与裁线机一体的自动绕线工装,包括裁线机,裁线机包括壳体和出线滚轮,出线滚轮位于壳体前方的一侧,出线滚轮的轴线水平设置并与壳体垂直设置,出线滚轮与壳体形成转动配合,关键是:在壳体前方增设内壁光滑的绕线筒,绕线筒的一端为封闭结构,绕线筒的另一端为开口端,绕线筒的开口端朝向出线滚轮的出线方向且绕线筒的轴线与出线滚轮的出线方向平行,绕线筒开口端的内壁位于出线滚轮的后方。利用裁线机上向前出线的力量和线自身的强度作用于绕线筒光滑的内壁上,最终达成自动的由外向内绕线的效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无需大的投入就可以轻松解决自动绕线问题,显著降低用人成本。
【IPC分类】B65H54/02
【公开号】CN205114686
【申请号】CN201520898979
【发明人】郝拴菊, 王荣江, 王凝
【申请人】河北科瑞达仪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