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料罐吊装移运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10455580阅读:来源:国知局
置800之间的对接密封。例如,环形支撑座810的表面和载料罐200的底端周缘的底面均形成为光洁平面,当载料罐200通过自重承压在载料罐200的表面上时,可在二者之间形成周向密封。
[0124]密封卸料装置800的底端可与物料储罐1200或返料管900固定连接,以通过该密封卸料装置800选择性地向物料储罐1200或返料管900卸料。
[0125]密封对接装置
[0126]本实用新型的物料密闭输送系统中,在进料口处设置有密封对接装置100。
[0127]如图2所示,其包括密封对接管110和升降驱动机构140,密封对接管110的顶端与上方相连的上连接管之间形成有沿周向设置的柔性密封结构,升降驱动机构140能够驱动密封对接管110的至少底端升降运动,从而在保持密封对接管110与上连接管之间始终保持密封连接的同时,使密封对接管110的底端能够与下连接管对接或脱离连接。
[0128]这种柔性密封结构可以是例如环形的柔性密封件,能够伸缩形变。更优选地,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水密封连接方式,即密封对接管110的顶端形成有密封水槽,该密封水槽的开口向上以容纳插入密封水槽中的上连接管,使得密封对接管110与上连接管之间能够形成对插式水密封连接。这种对插式水密封连接的优点在于密封性能受高温物体或气体的影响小,实时监控密封水槽的水位即可。
[0129]其中,上述的下连接管为物料紧急卸放管320或载料罐200的进料管,即可实现进料输送或紧急事故排放。
[0130]上述的上连接管可以是例如下述的热解反应器100的排料管,也可以是在排料管与密封对接管110之间的称重管(图中未不出),该称重管内设有轴向间隔的两个称重管插板阀,两个称重管插板阀之间的称量容积小于载料罐200的储料容积。称重管承压于称重装置上且与热解反应器100的排料管或密封对接管110均柔性连接,使得称量容积内的物料可通过称重装置称量出重量,进而精量化地进行称量进料。
[0131]升降驱动机构140可以采用挂链式驱动机构等,但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优选为沿竖向固定安装的电动推杆,密封对接管110的外管壁上沿径向伸出有径向连接板116,电动推杆与径向连接板116相连以驱动密封对接管110沿竖向整体升降。通过升降驱动机构140对密封对接管110进行整体升降驱动时,应确保密封对接管110顶端的密封水槽的槽深不小于密封对接管110的底端的最大升降行程,以始终保持密封对接管110与上连接管之间的对插式水密封连接。当然,密封对接管110也可以是至少底端能够伸缩的可伸缩管等,即密封对接管110的顶端固定并保持对插式水密封连接,此时密封水槽的深度与升降驱动行程无必然关联。
[0132]由于密封对接管110的尺寸及自重均较大,沿密封对接管110的轴向间隔特别设置有多组导向定位轮组130,每组导向定位轮组130可包括沿密封对接管110的横截面的周向等间隔布置的多个导向定位轮,导向定位轮沿密封对接管110的径向弹性压靠在该密封对接管110的外管壁上。这样,可确保密封对接管110始终保持在竖直位置上,即使在物料冲击下也不会产生偏斜,其端部密封可靠。
[0133]具体地,密封对接管110包括与该密封对接管110的顶端外管壁相连且环绕该顶端外管壁设置的水槽外管111,密封水槽形成在水槽外管111与顶端外管壁之间。水槽外管111上可设有进水口 113和溢流口 112,连通外部的自动补水装置,以始终保持适量的水位。密封对接管110内可设有耐火材料,管腔底部可设有对接管插板阀120。对接管插板阀120的一端连接有对接管插板阀驱动机构,密封对接管110的外管壁上还安装有用于平衡对接管插板阀驱动机构的自重的配重块(未显示)。
[0134]密封对接管110的管腔底部还可连接有置换气吹入管115,该置换气吹入管115位于对接管插板阀120的上方。在进料前或进料后,可通过置换气吹入管115吹入惰性气体,进行吹扫作业,而后混合残留气体从置换气出口管114被吸出。
[0135]密封对接管110还包括环绕该密封对接管110的底端外管壁连接的环形插接管117,环形插接管117与底端外管壁之间形成有开口向下的环形插接槽,对应地,作为下连接管的载料罐200的罐体进料口 211处的外周部也设有能够形成对插式水密封连接的密封水槽,使得环形插接管117能够下插至罐体进料口 211处的密封水槽中以形成对插式水密封连接,如图3所不,从而完成密、封对接官110的两端密、封对接。
[0136]密封对接管110的底端与载料罐200之间不仅可形成上述的对插式水密封连接等柔性密封连接方式,也可选择性地构成刚性密封连接,例如密封对接管110的底端和下连接管的顶端均形成有匹配的螺纹密封面,在较大的自重力作用下,二者的螺纹密封面自动啮合,形成螺纹面密封。
[0137]在以上各重要部件的基础上,物料密闭输送系统还可包括在吊装移运工装中的各处(例如进料点、各卸料点、吊装位置等)布置的惰性气体保护装置、视频监视装置、安全吸风装置、温度计和/或可燃气及氧气检测装置等,以作为监控和保护元器件对物料密闭输送全程进行监控和保护。整个输送过程中若发现意外,可根据不同情况由制动装置进行制动,采取惰性气体保护措施、紧急事故卸料等。通过运用惰性气体可进行温度控制及可燃或有毒气体挤排,适于高温及容易产生可燃或有毒气体的工况。
[0138]由于在高温物料的接收及卸放环节均进行了密封性设计及相关的安全保护装置,如惰性气体保护及吸风装置等,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吊装移运工装在底层水平通道、高层水平通道、垂直通道处均可以是敞开结构,从而大幅降低了监测难度和设备检修难度,提高了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
[0139]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物料密闭输送系统可应用于热解反应系统中。如图17所示,该热解反应系统还包括热解反应器1000和物料储罐1200,热解反应器1000的排料管与密封对接装置100连接以将热解后的固体物料密封保存至载料罐200中,在吊装移运工装的移运下,载料罐200可在卸料点与物料储罐1200对接卸料,从而可完成热解反应系统产生的半焦等高温固体物料的安全排料。
[0140]其中,热解反应系统还可包括返料管900,卸料点可包括第一卸料点(例如底层卸料点)和第二卸料点(顶层卸料点),载料罐200在第一卸料点对物料储罐1200卸料,在第二卸料点,载料罐200与返料管900密封对接,以通过该返料管900将热解后的固体物料作为固体热载体返料,返料的半焦等可与进料的煤等预混后进入热解反应器1000内,以提高热解效率。
[0141]实施例1:在一套煤处理量3000吨/天的固体热载体煤分级炼制的热解反应系统中,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物料密闭输送系统以用于其固体热载体(热半焦)的输送。本例中的高温固体物料为热半焦,物料温度为600°C,物料粒度为6?25_,载料罐的罐体外径
1.7m,高2.2m,有效容积1.3m3,每次装料量600kg,结合设备重量共约7吨,即每次运输和提升重量约为7吨。装有热物料的载料罐可以通过吊装移运工装进行水平移动并提升/下降,实现了热半焦的循环。
[0142]在操作过程中,当通过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物料密闭输送系统进行高温固体物料的密闭输送时,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0143]密封进料步骤:在进料点,将来自料源装置(例如热解反应器1000)的高温固体物料对外密封地装料至载料罐200内;
[0144]密闭输送步骤:将载料罐200输送至卸料点,在输送过程中,高温固体物料密封保存在载料罐200内;以及
[0145]密封卸料步骤:载料罐200在卸料点密封卸料。
[0146]通过上述步骤以实现高温固体物料的全程气密性进料、载料罐输送和卸料,安全性吊装移运。
[0147]其中,密封进料步骤进一步包括密封对接分步骤:在对载料罐200装料之前,使密封对接管110的顶端与料源装置的下料管之间形成柔性密封连接,且使密封对接管110的底端与罐体进料口 211之间形成可分离式密封连接,即利用密封对接管完成进料密封。
[0148]具体地,在密封对接分步骤中,通过在密封对接管110的顶端设置密封水槽,该密封水槽的开口向上以容纳插入密封水槽中的下料管,从而构成对插式水密封连接;通过升降驱动机构140驱动密封对接管110的底端下降,从而在密封对接管110与下料管之间保持对插式水密封连接的同时,使密封对接管110的底端与罐体进料口 211完成密封对接。同时,密封对接管110的底端与罐体进料口 211之间也可形成可分离式的对插式水密封连接。其中,需要注意升降行程控制,即密封对接管110顶端的密封水槽的槽深不小于密封对接管110的底端的最大升降行程。
[0149]进一步地,可提供承压在称重设备上的称重管,使该称重管的顶端与下料管密封连接以作为该下料管的延伸部分,称重管的底端与密封对接管110的顶端之间形成对插式水密封连接,称重管内设置轴向间隔的两个称重管插板阀,控制两个称重管插板阀之间的称量容积小于载料罐200的储料容积。
[0150]在接驳称重管的基础上,上述密封进料步骤还可进一步包括称重装料分步骤:完成密封对接分步骤后,使来自下料管的高温固体物料进入称重管中进行称重,而后通过密封对接管110装料至载料罐200内,从而完成定量进料,不会存在超载等现象。
[0151]密封进料步骤还可进一步包括保护气体吹扫分步骤:高温固体物料装料至载料罐200后,对密封对接管110通入保护气体以置换该密封对接管110内的残留气体,后通过升降驱动机构140驱动提升密封对接管110的底端,从而在密封对接管110与称重管之间保持对插式水密封连接的同时,使密封对接管110的底端与罐体进料口 211脱离连接。
[0152]完成密封进料后,在密闭输送步骤中,可利用吊装移运工装进行载料罐200的输送。结合位置传感器和电机的控制,利用底层行车300搭载所述载料罐200沿底层移运导轨400移动。通过起吊装置在吊装位置起吊载料罐200,和/或通过顶层行车600带动起吊状态下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