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齿条传动的斜抽芯脱模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7047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齿条传动的斜抽芯脱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齿条传动的斜抽芯脱模装置,包括斜抽芯块(1)、顶杆(2)、前推杆(3)、后推杆(31)、抽芯导向块(4)、顶杆导向块(5)、固定连接块(6)。本发明采用上述部件构成的装置,前推杆和后推杆将抽芯导向块和顶杆导向块左右滑动串连;斜抽芯块的上斜齿条在抽芯导向块内与前A斜齿条、后A斜齿条滑动啮合连接,顶杆的下斜齿条在顶杆导向块内与前B斜齿条、后B斜齿条滑动啮合连接;工作时,前推杆和后推杆向右移动,斜抽芯块向下斜向作抽出运动,同时顶杆垂直向上作顶出运动的技术方案,通过斜齿条传动,使注塑模具的斜抽脱模,达到了提高斜抽稳定性和生产效率,减小了模具形体、重量和成本的目的。
【专利说明】一种斜齿条传动的斜抽芯脱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脱模装置,具体是指用于将斜抽芯块从产品的细长管形结构部位中斜抽脱模的一种斜齿条传动的斜抽芯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的抽芯脱模装置采用油缸拉动抽芯块抽离产品的方式进行脱模,但是油缸运动稳定性较差,例如有时会出现回退不到位的情况,再者油缸抽芯机构的运动时间分别在模具开模后产品脱出前和产品脱出后模具合模前,增加了产品的成型周期,而且在模具外部加设油缸的方法不仅增加了模具的体积和重量,而且增加了模具的制造成本,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稳定性差、产品成型周期长、体积大、重量重和制造成本高的问题与不足。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发明采用由斜抽芯块、顶杆、前推杆、后推杆、抽芯导向块、顶杆导向块、固定连接块构成的装置,斜抽芯块的柱体下部设有前后对称、由左向右向上倾斜的斜齿列称为上斜齿条,顶杆的柱体下部设有前后对称、由左向右向下倾斜的斜齿列称为下斜齿条,前推杆、后推杆为设有斜齿条的半圆柱杆状构件,其中,前推杆后侧面的左部设有由左向右向上倾斜的斜齿列称为前A斜齿条,前推杆后侧面的右部设有由左向右向下倾斜的斜齿列称为前B斜齿条;后推杆与前推杆前后对称相同,后推杆前侧面的左部设有由左向右向上倾斜的斜齿列称为后A斜齿条,后推杆前侧面的右部设有由左向右向下倾斜的斜齿列称为后B斜齿条;抽芯导向块设有二个左右方向且相互平行的A推杆导孔,二个A推杆导孔之间设有一个由上向下向右倾斜的通孔称为斜导孔,且A推杆导孔与斜导孔相通,顶杆导向块设有二个与A推杆导孔对应的B推杆导孔,二个B推杆导孔之间设有一个上下方向的通孔称为直导孔,且B推杆导孔与直导孔相通;抽芯导向块位于顶杆导向块的左方,前推杆的后侧面和后推杆的前侧面平行相对穿过A推杆导孔和B推杆导孔,将抽芯导向块和顶杆导向块滑动串连在前推杆和后推杆上;斜抽芯块的上斜齿条穿插在斜导孔内与前A斜齿条、后A斜齿条滑动啮合连接,顶杆的下斜齿条穿插在直导孔内与前B斜齿条、后B斜齿条滑动啮合连接;固定连接块将前推杆和后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应用时,抽芯导向块和顶杆导向块与模具的载板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块与模具的驱动装置连接;抽芯顶出时,驱动装置经固定连接块拉动前推杆和后推杆向右移动,受滑动啮合的斜齿作用,斜抽芯块作向下斜向抽出运动,顶杆作垂直向上顶出运动;复位时,驱动装置经固定连接块推动前推杆和后推杆向左复位,斜抽芯块向上斜向复位,顶杆垂直向下复位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斜齿条传动的斜抽芯脱模装置,旨在通过斜齿条传动,使注塑模具对于产品设有细长管形结构部位的斜抽脱模,达到提高稳定性、缩短产品成型周期,减小模具形体和重量,降低模具制造成本的目的。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斜齿条传动的斜抽芯脱模装置,包括斜抽芯块、顶杆、前推杆、后推杆、抽芯导向块、顶杆导向块、固定连接块,其中:所述的斜抽芯块为上小下大的圆柱台阶杆形的钢质构件,斜抽芯块的上部小台阶柱面设有与产品的细长管形结构吻合的型面,斜抽芯块的下部大台阶柱面的前后侧面对称设有由左向右向上倾斜的斜齿列称为上斜齿条;
[0005]所述的顶杆为圆柱杆形的钢质构件,顶杆的下部柱面的前后侧面对称设有由左向右向下倾斜的斜齿列称为下斜齿条;
[0006]所述的前推杆或后推杆为一侧面设有斜齿条的半圆柱杆状构件,其中,所述前推杆的后侧面的左部设有由左向右向上倾斜的斜齿列称为前A斜齿条,前推杆的后侧面的右部设有由左向右向下倾斜的斜齿列称为前B斜齿条;所述后推杆的结构形状与前推杆的结构形状前后对称相同,后推杆的前侧面的左部设有由左向右向上倾斜的斜齿列称为后A斜齿条,后推杆的前侧面的右部设有由左向右向下倾斜的斜齿列称为后B斜齿条;所述斜齿列是指排成列的斜向齿牙;
[0007]所述的抽芯导向块为矩形块状的钢质构件,抽芯导向块中心对称设有左右方向且水平平行的二个通孔称为A推杆导孔,二个所述A推杆导孔之间设有一个由上向下向右倾斜的通孔称为斜导孔,所述A推杆导孔的孔内部与所述斜导孔的孔内部相交相通;
[0008]所述的顶杆导向块为矩形块状的钢质构件,顶杆导向块设有与抽芯导向块的二个所述A推杆导孔对应相同的二个通孔称为B推杆导孔,二个所述B推杆导孔之间设有一个上下方向的通孔称为直导孔,所述B推杆导孔的孔内部与所述直导孔的孔内部相交相通;
[0009]所述的固定连接块为矩形块状的钢质构件,固定连接块设有与抽芯导向块的二个所述A推杆导孔对应相同的二个通孔称为连接孔;
[0010]抽芯导向块位于顶杆导向块的左方,前推杆的后侧面和后推杆的前侧面平行相对分别穿过所述A推杆导孔和所述B推杆导孔,将抽芯导向块和顶杆导向块滑动串连在前推杆和后推杆上;斜抽芯块的所述上斜齿条穿插在抽芯导向块的所述斜导孔内与所述前A斜齿条、后A斜齿条滑动啮合连接,顶杆的所述下斜齿条穿插在顶杆导向块的所述直导孔内与所述前B斜齿条、后B斜齿条滑动啮合连接;固定连接块通过所述连接孔将前推杆和后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
[0011]结构表述的方向面分为上、下、左、右、前、后面,其中,前面为面对装置主体的面,后面为与所述前面相对的面。
[0012]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0013]应用时,抽芯导向块和顶杆导向块与模具的载板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块与模具的驱动装置连接;
[0014]抽芯顶出时,驱动装置经固定连接块拉动前推杆和后推杆向右移动,受滑动啮合的斜齿作用,斜抽芯块作斜向向下的抽芯运动,同时,顶杆作垂直向上的顶出运动;
[0015]复位时,驱动装置经固定连接块推动前推杆和后推杆向左复位,斜抽芯块斜向向上复位,顶杆垂直向下复位。
[0016]本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应用于产品设有细长管形结构部位的注塑模具的斜抽脱模,提高了稳定性,缩短了产品成型的周期,减小了模具的形体和重量,从而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
[0017]上述,本发明采用由斜抽芯块、顶杆、前推杆、后推杆、抽芯导向块、顶杆导向块、固定连接块构成的装置,斜抽芯块设有上斜齿条,顶杆设有下斜齿条;前推杆后侧面的左部设有前A斜齿条,前推杆后侧面的右部设有前B斜齿条;后推杆前侧面的左部设有后A斜齿条,后推杆前侧面的右部设有后B斜齿条;抽芯导向块设有A推杆导孔和斜导孔,顶杆导向块设有B推杆导孔和直导孔,前推杆和后推杆穿过A推杆导孔和B推杆导孔将抽芯导向块和顶杆导向块左右滑动串连;斜抽芯块的上斜齿条在斜导孔内与前A斜齿条、后A斜齿条滑动啮合连接,顶杆的下斜齿条在直导孔内与前B斜齿条、后B斜齿条滑动啮合连接;固定连接块将前推杆和后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应用时,抽芯导向块和顶杆导向块与模具的载板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块与模具的驱动装置连接;抽芯顶出时,前推杆和后推杆向右移动,斜抽芯块向下斜向作抽出运动,同时,顶杆垂直向上作顶出运动;复位时,驱动装置经固定连接块推动前推杆和后推杆向左复位,斜抽芯块向上斜向复位,顶杆垂直向下复位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稳定性差、产品成型周期长、体积大、重量重和制造成本高的问题与不足,所提供的一种斜齿条传动的斜抽芯脱模装置,通过斜齿条传动,使注塑模具对于产品设有细长管形结构部位的斜抽脱模,达到了提高稳定性、缩短产品成型周期,减小模具形体和重量,降低模具制造成本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斜齿条传动的斜抽芯脱模装置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斜齿条传动的斜抽芯脱模装置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斜齿条传动的斜抽芯脱模装置,工作在抽芯顶出时态的原理示意图。
[0021]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0022]图中:斜抽芯块1、顶杆2、前推杆3、后推杆31、抽芯导向块4、顶杆导向块5、固定连接块6、产品01、弹性销0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阅图1?图3,本发明的一种斜齿条传动的斜抽芯脱模装置,包括斜抽芯块1、顶杆2、前推杆3、后推杆31、抽芯导向块4、顶杆导向块5、固定连接块6,其中:所述的斜抽芯块I为上小下大的圆柱台阶杆形的钢质构件,斜抽芯块I的上部小台阶柱面设有与产品01的细长管形结构吻合的型面,斜抽芯块I的下部大台阶柱面的前后侧面对称设有由左向右向上倾斜的斜齿列称为上斜齿条;
[0024]所述的顶杆2为圆柱杆形的钢质构件,顶杆2的下部柱面的前后侧面对称设有由左向右向下倾斜的斜齿列称为下斜齿条;
[0025]所述的前推杆3或后推杆31为一侧面设有斜齿条的半圆柱杆状构件,其中,所述前推杆3的后侧面的左部设有由左向右向上倾斜的斜齿列称为前A斜齿条,前推杆3的后侧面的右部设有由左向右向下倾斜的斜齿列称为前B斜齿条;所述后推杆31的结构形状与前推杆3的结构形状前后对称相同,后推杆31的前侧面的左部设有由左向右向上倾斜的斜齿列称为后A斜齿条,后推杆31的前侧面的右部设有由左向右向下倾斜的斜齿列称为后B斜齿条;所述斜齿列是指排成列的斜向齿牙;
[0026]所述的抽芯导向块4为矩形块状的钢质构件,抽芯导向块4中心对称设有左右方向且水平平行的二个通孔称为A推杆导孔,二个所述A推杆导孔之间设有一个由上向下向右倾斜的通孔称为斜导孔,所述A推杆导孔的孔内部与所述斜导孔的孔内部相交相通;
[0027]所述的顶杆导向块5为矩形块状的钢质构件,顶杆导向块5设有与抽芯导向块4的二个所述A推杆导孔对应相同的二个通孔称为B推杆导孔,二个所述B推杆导孔之间设有一个上下方向的通孔称为直导孔,所述B推杆导孔的孔内部与所述直导孔的孔内部相交相通;
[0028]所述的固定连接块6为矩形块状的钢质构件,固定连接块6设有与抽芯导向块4的二个所述A推杆导孔对应相同的二个通孔称为连接孔;
[0029]抽芯导向块4位于顶杆导向块5的左方,前推杆3的后侧面和后推杆31的前侧面平行相对分别穿过所述A推杆导孔和所述B推杆导孔,将抽芯导向块4和顶杆导向块5滑动串连在前推杆3和后推杆31上;斜抽芯块I的所述上斜齿条穿插在抽芯导向块4的所述斜导孔内与所述前A斜齿条、后A斜齿条滑动啮合连接,顶杆2的所述下斜齿条穿插在顶杆导向块5的所述直导孔内与所述前B斜齿条、后B斜齿条滑动啮合连接;固定连接块6通过所述连接孔将前推杆3和后推杆31的右端固定连接。
[0030]结构表述的方向面分为上、下、左、右、前、后面,其中,前面为面对装置主体的面,后面为与所述前面相对的面。
[0031]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0032]应用时,抽芯导向块4和顶杆导向块5与模具的载板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块6与模具的驱动装置连接;
[0033]抽芯顶出时,驱动装置经固定连接块6拉动前推杆3和后推杆31向右移动,受滑动啮合的斜齿作用,斜抽芯块I作斜向向下的抽芯运动,同时,顶杆2作垂直向上的顶出运动;
[0034]复位时,驱动装置经固定连接块6推动前推杆3和后推杆31向左复位,斜抽芯块I斜向向上复位,顶杆2垂直向下复位。
[0035]本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应用于产品设有细长管形结构部位的注塑模具的斜抽脱模,提高了稳定性,缩短了产品成型的周期,减小了模具的形体和重量,从而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斜齿条传动的斜抽芯脱模装置,包括斜抽芯块(I)、顶杆(2)、前推杆(3)、后推杆(31)、抽芯导向块(4)、顶杆导向块(5)、固定连接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抽芯块(I)为上小下大的圆柱台阶杆形的钢质构件,斜抽芯块(I)的上部小台阶柱面设有与产品(Ol)的细长管形结构吻合的型面,斜抽芯块(I)的下部大台阶柱面的前后侧面对称设有由左向右向上倾斜的斜齿列称为上斜齿条; 所述的顶杆(2)为圆柱杆形的钢质构件,顶杆(2)的下部柱面的前后侧面对称设有由左向右向下倾斜的斜齿列称为下斜齿条; 所述的前推杆(3)或后推杆(31)为一侧面设有斜齿条的半圆柱杆状构件,其中,所述前推杆(3)的后侧面的左部设有由左向右向上倾斜的斜齿列称为前A斜齿条,前推杆(3)的后侧面的右部设有由左向右向下倾斜的斜齿列称为前B斜齿条;所述后推杆(31)的结构形状与前推杆(3)的结构形状前后对称相同,后推杆(31)的前侧面的左部设有由左向右向上倾斜的斜齿列称为后A斜齿条,后推杆(31)的前侧面的右部设有由左向右向下倾斜的斜齿列称为后B斜齿条;所述斜齿列是指排成列的斜向齿牙; 所述的抽芯导向块(4)为矩形块状的钢质构件,抽芯导向块(4)中心对称设有左右方向且水平平行的二个通孔称为A推杆导孔,二个所述A推杆导孔之间设有一个由上向下向右倾斜的通孔称为斜导孔,所述A推杆导孔的孔内部与所述斜导孔的孔内部相交相通;所述的顶杆导向块(5)为矩形块状的钢质构件,顶杆导向块(5)设有与抽芯导向块(4)的二个所述A推杆导孔对应相同的二个通孔称为B推杆导孔,二个所述B推杆导孔之间设有一个上下方向的通孔称为直导孔,所述B推杆导孔的孔内部与所述直导孔的孔内部相交相通; 所述的固定连接块(6)为矩形块状的钢质构件,固定连接块(6)设有与抽芯导向块(4)的二个所述A推杆导孔对应相同的二个通孔称为连接孔; 抽芯导向块⑷位于顶杆导向块(5)的左方,前推杆(3)的后侧面和后推杆(31)的前侧面平行相对分别穿过所述A推杆导孔和所述B推杆导孔,将抽芯导向块(4)和顶杆导向块(5)滑动串连在前推杆(3)和后推杆(31)上;斜抽芯块(I)的所述上斜齿条穿插在抽芯导向块(4)的所述斜导孔内与所述前A斜齿条、后A斜齿条滑动啮合连接,顶杆(2)的所述下斜齿条穿插在顶杆导向块(5)的所述直导孔内与所述前B斜齿条、后B斜齿条滑动啮合连接;固定连接块(6)通过所述连接孔将前推杆(3)和后推杆(31)的右端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B29C45/40GK103448217SQ201310406355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0日
【发明者】王文荣, 张湖, 李国平 申请人:宁波双林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