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灯光导注塑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1669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灯光导注塑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车灯光导注塑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车灯制造领域,前灯光导和后灯光导一般由PC(聚碳酸脂)材料注塑而成。通常车灯模具结构在设计时,不仅需要考虑其可行性和功能性,还要保证在注塑时各个零件之间的配合保护性,延长各个零件的使用寿命。

而前灯光导和后灯光导作为结构件,需与其他车灯零件连接。这就需要在模具结构设计中需要外抽芯和套筒、芯棒,而且抽芯一般带有一定角度。注塑结束开模后,外抽芯后退,顶针板会带动套筒向上顶出,再次合模时,容易发生外抽芯到位时套筒还没有完全复位的情况,这将会导致套筒被外抽芯撞断,继而芯棒也被撞断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下不仅会影响注塑效率,而且还增加了劳动成本。而现有技术种车灯的前灯光导和后灯光导注塑的模具结构设计,并没有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保护合模时套筒和芯棒不被抽芯撞断的车灯光导注塑模具结构。

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施。

一种车灯光导注塑模具结构,包括动模框5、动模镶块2、外抽芯滑块3、芯棒8、套筒9和顶针板10,所述动模镶块2经固定螺钉6连接定位于所述动模框5上部,所述外抽芯滑块3与所述动模框5贴合处的相对表面形成便于两者滑动位移的滑动斜面,所述套筒9套设于所述芯棒8外缘,所述芯棒8穿过所述顶针板10,所述套筒9嵌设于所述顶针板10上,所述芯棒8与所述顶针板10相垂直,其特点为,还包括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定位于所述顶针板10上并与所述芯棒8平行;在合模状态下,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穿过所述动模框5,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的上端面抵靠在所述外抽芯滑块3的底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抽芯滑块3包括相对的一组共两个,单个所述外抽芯滑块3的底面包括一段斜面和一段平面,所述平面段靠近所述动模镶块2,所述平面段与所述第一导向杆或第二导向杆的上端面相抵靠。

也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为两段式阶梯杆,其较粗的一段完全嵌设在所述顶针板10的本体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的上端面抵靠在不同的所述单个外抽芯滑块3的平面底面段沿中间位靠近所述动模镶块2的部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车灯为前灯或后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车灯光导注塑模具结构,通过设置两根平行的导向杆用于模具的复位导向,实现了模具开模后的再合模过程中对套筒和芯棒的有效保护,避免了被抽芯撞断等故障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产品 2——动模镶块 3——外抽芯滑块 31、32——底面 4——复位杆槽 5——动模框 51——端面 6——固定螺钉 7、17——复位杆 8——芯棒 9——套筒 10——顶针板 11——顶针板垫块 12——紧固螺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车灯后灯光导注塑模具结构示意,动模框5上端设置有动模镶块2,经固定螺钉6作用,两者连接固定为一体;模具成型的产品1设于动模镶块2的上部,产品1及动模镶块2的左右两侧设置了一组共两个可分别向左右两端相对动模框5滑动的外抽芯滑块3,其中滑动面为斜面。外抽芯滑块3的底面与动模框5的上端面51相接,外抽芯滑块31的底面分为两段,分别为水平的底面31和为斜面的底面32,底面32的斜度与端面51的斜度相匹配。水平的底面31与倾斜的端面51相接处形成了一处空隙作为复位杆7顶部容放的复位杆槽4,穿过动模框5的复位杆7的头部从动模框5中伸出后容放在该空间内,复位杆7的顶面抵靠在水平的底面31的下部,其中,两者相接点相对于底面32来说,更靠近动模镶块2。

在该模具的另一侧,同样的复位杆17与另一侧对应的外抽芯滑块的位置及相互关系与右侧相比是对称设置的。

沿产品1的位置向下,芯棒8分别穿越动模镶块2、动模框5、顶针板10及顶针板垫板11后经紧固螺塞12定位。芯棒8的外缘套设有套筒9,套筒9嵌设在顶针板10上。同样,呈两段时阶梯状的复位杆7和17,下部嵌设固定在顶针板10上。芯棒8与两复位杆7和17保持平行,并与顶针板10相垂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针板强制复位方式即在外抽芯下增加复位杆,对套筒、芯棒进行保护。

在开模抽芯后退结束时,抽芯下方的复位杆7和17随顶针板10向上顶出与外抽芯滑块3不干涉。该结构可以在顶出后再次合模时,外抽芯模块3复位时会实现一定意义上先强制使下方的复位杆7和17的完全复位,然后抽芯才完成到位。而套筒9也会在抽芯到位前早已随着抽芯下方复位杆7和17复位,这样就避免了被抽芯撞断的可能。

采用上述结构的本车灯后灯光导注塑模具结构,在后灯光导注塑过程中通过在外抽芯下增加复位杆的顶针板强制复位方式,实现了对套筒、芯棒的保护。其具有如下优点:

1、本结构能有效保护套筒、芯棒,不被抽芯撞断;

2、本结构提高了注塑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延长了模具使用寿命;

3、本结构的成本较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