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壁波纹管挤出模具内壁料进料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4353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双壁波纹管挤出模具内壁料进料通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壁波纹管挤出模具,具体涉及双壁波纹管挤出模具中的内壁料进料通道。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双壁波纹管挤出模具中内壁料进料通道的结构为:包括外壁设有多头螺纹槽的内螺旋体,在内螺旋体的外部套设有外螺旋体,外螺旋体与内螺旋体共同形成供内壁料流动的内壁料流道,在外螺旋体外壁上也设有多头螺纹槽,在外螺旋体的外部套设有螺旋体外套,螺旋体外套与外螺旋体共同形成供外壁料流动的外壁料流道,在螺旋体外套中设置有径向贯通螺旋体外套的第一内壁料进料孔,在外螺旋体中设置有连通第一内壁料进料孔与内壁料流道的第二内壁料进料孔,第一内壁料进料孔与第二内壁料进料孔形成内壁料进料通道。上述内壁料进料通道存在的缺点是:由于装配等原因,外螺旋体与螺旋体外套之间难免会留有连通内壁料进料通道与外壁料流道的间隙,导致内壁料在进料过程中极易从外螺旋体与螺旋体外套之间间隙窜到外壁料流道中,进而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防止内壁料从外螺旋体与螺旋体外套之间间隙窜到外壁料流道中的双壁波纹管挤出模具内壁料进料通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双壁波纹管挤出模具内壁料进料通道,包括外壁设有多头螺纹槽的内螺旋体,在内螺旋体的外部套设有外螺旋体,外螺旋体与内螺旋体共同形成内壁料流道,在外螺旋体外壁上也设有多头螺纹槽,在外螺旋体的外部套设有螺旋体外套,螺旋体外套与外螺旋体共同形成外壁料流道,其中:在螺旋体外套中设置有径向贯通螺旋体外套的第一内壁料进料孔,在外螺旋体中设置有孔径小于第一内壁料进料孔且连通第一内壁料进料孔与内壁料流道的第二内壁料进料孔,第一内壁料进料孔与第二内壁料进料孔共同使外螺旋体的外壁上形成一圈用以放置内壁流道密封套的周向凸台,在第一内壁料进料孔中设置有内壁流道密封套,在螺旋体外套上设置有内壁料进料法兰,内壁料进料法兰将内壁流道密封套密封压紧在周向凸台上,使内壁料进料法兰的法兰孔、第一内壁料进料孔与第二内壁料进料孔共同形成内壁料进料通道。

进一步地,前述的双壁波纹管挤出模具内壁料进料通道,其中:在内壁料进料法兰与内壁流道密封套相抵紧的端面上设置有供内壁流道密封套插入的槽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拆装维修方便,进料通道密封性好,能有效防止内壁料在进料过程中从外螺旋体与螺旋体外套之间间隙窜到外壁料流道中,避免了混料情况的发生,保证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壁波纹管挤出模具内壁料进料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H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双壁波纹管挤出模具内壁料进料通道,包括外壁设有多头螺纹槽的内螺旋体1,在内螺旋体1的外部套设有外螺旋体2,外螺旋体2与内螺旋体1共同形成内壁料流道3,在外螺旋体2外壁上也设有多头螺纹槽,在外螺旋体2的外部套设有螺旋体外套4,螺旋体外套4与外螺旋体2共同形成外壁料流道5,在螺旋体外套4中设置有径向贯通螺旋体外套4的第一内壁料进料孔6,在外螺旋体2中设置有孔径小于第一内壁料进料孔6且连通第一内壁料进料孔6与内壁料流道3的第二内壁料进料孔7,第一内壁料进料孔6与第二内壁料进料孔7共同使外螺旋体2的外壁上形成用以放置内壁流道密封套8的周向凸台,在第一内壁料进料孔6中设置有内壁流道密封套8,在螺旋体外套4上设置有内壁料进料法兰9,内壁料进料法兰9将内壁流道密封套8密封压紧在周向凸台上,使内壁料进料法兰9的法兰孔10、第一内壁料进料孔6与第二内壁料进料孔7共同形成内壁料进料通道;在本实施例中,在内壁料进料法兰9与内壁流道密封套8相抵紧的端面上设置有供内壁流道密封套8插入的槽口,这样安装更方便;

使用时,内壁料会依次经内壁料进料法兰9的法兰孔10、第一内壁料进料孔6与第二内壁料进料孔7进入内壁料流道3中,由于第一内壁料进料孔6中的内壁流道密封套8始终密封压紧在外螺旋体2的外壁上,对外螺旋体2与螺旋体外套4之间的间隙进行了密封,使得内壁料进料通道与外壁料流道5不再连通,进而有效防止内壁料在进料过程中从外螺旋体2与螺旋体外套4之间的间隙窜到外壁料流道中,避免了混料情况的发生,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拆装维修方便,进料通道密封性好,能有效防止内壁料在进料过程中从外螺旋体与螺旋体外套之间间隙窜到外壁料流道中,避免了混料情况的发生,保证了产品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