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化针阀咀的发热丝缠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5355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阀咀的加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针阀咀的发热丝缠绕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针阀系统的热咀一般采用弹簧加热或加热套加热,不利于细小产品以及紧凑型模具生产。这种热咀需要增加产品排位并加大模具,使模具笨重并增加模具生产成本,对于小型模具不适用。

对于需要小型化的针阀系统,如果直接将发热丝缠绕在热咀的表面,热咀的前部、中部和后部都有发热丝,由于热量积聚的原因,中部、后部的温度会比前部的高,容易造成热咀内部的物料的加速老化,且局部可能出现过热的现象,影响了产品的性能。而且热咀的表面都缠绕发热丝,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化针阀咀的发热丝缠绕结构,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直接缠绕发热丝加热不均匀的问题,更利于细小产品的批量生产。

对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小型化针阀咀的发热丝缠绕结构,其包括热咀和发热丝,所述热咀内设有流道,所述发热丝绕设在热咀的表面;所述热咀包括热咀前部、热咀中部和热咀后部,所述发热丝在热咀前部的缠绕密度、在热咀后部的缠绕密度是发热丝在热咀中部的缠绕密度的2~8倍。其中,所述缠绕密度为单位热咀长度上覆盖的加热丝缠绕的圈数。采用此技术方案,热咀前部和热咀后部的发热丝的热量会向热咀中部辐射或热传导,热咀中部的发热丝的缠绕密度低,热咀两端的高,这样使得热量利用更充分,物料经过流道时加热更均匀,使得物料从热咀后部经过热咀中部达到热咀前部时,温度波动小,不会出现温度过高的问题,也不会影响流道内压力均匀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热丝在热咀前部的缠绕密度、在热咀后部的缠绕密度是发热丝在热咀中部的缠绕密度的4~6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咀前部的表面积为整个热咀表面积的35%-40%,所述热咀中部的表面积为整个热咀表面积的15%-25%,所述热咀后部的表面积为整个热咀表面积的40%-45%。采用此技术方案,使得物料内部温度加热更加均匀,温度波动更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咀后部的表面积大于热咀前部的表面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热咀后部的表面积比热咀前部的表面积大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咀为圆柱体,所述热咀前部的长度为整个热咀长度的35%-40%,所述热咀中部的长度为整个热咀长度的15%-25%,所述热咀后部的长度为整个热咀长度的40%-4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丝镶嵌在热咀的表面。采用此技术方案,结构更稳定,而且热量利用率得到提高,热量损失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咀的表面通过锣槽设有容纳发热丝的槽体通道,所述发热丝镶嵌设置在槽体通道内。采用此技术方案,直接在热咀表面进行锣槽,可大大减小模具开框,有效地解决细小产品与紧凑模具空间不足问题,而且使得热量利用率更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热丝对折后从热咀前部缠绕,然后绕设经过热咀中部,最后再在热咀后部进行缠绕。采用此技术方案,一股发热丝从热咀前部直接缠绕到热咀后部,只需要对这股发热丝的加热功率进行控制,便可以实现温度的监控,更加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咀的表面设有温度探测线。采用此技术方案,可以及时监控热咀表面的问题,避免因为线路短路等故障出现的过热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热丝在热咀前部和在热咀后部的缠绕密度相同。采用此技术方案,加工更加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小型化的针阀咀,而且整个热咀的加热均匀,使热咀内的物料的温度波动大大减小,更不会出现过热的现象,物料经过热咀内可以基本保持恒温状态,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另外,采用热咀镶发热丝的结构,有效减小模具开框,有利于细小产品批量生产并使模具精简减少成本,而且发热丝直接镶嵌在热咀表面,使得热量利用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小型化针阀咀的发热丝缠绕结构,其包括热咀1和发热丝2,所述发热丝2绕设在热咀1的表面,所述热咀1内设有流道;所述热咀1包括热咀前部11、热咀中部12和热咀后部13,所述发热丝2在热咀前部11的缠绕密度、发热丝2在热咀后部13的缠绕密度是发热丝2在热咀中部12的缠绕密度的5倍。所述热咀前部11的表面积为整个热咀1表面积的35%-40%,所述热咀中部23的表面积为整个热咀1表面积的15%-25%,所述热咀后部13的表面积为整个热咀1表面积的40%-45%。所述热咀后部13的表面积比热咀前部11的表面积大5%。所述发热丝2在热咀前部11和在热咀后部13的缠绕密度相同。所述热咀1的表面通过锣槽的方法设有容纳发热丝2的槽体通道14,所述发热丝2镶嵌设置在槽体通道14内。

如图1所示,所述发热丝2对折后从热咀前部11缠绕,然后绕设经过热咀中部12,最后再在热咀后部13进行缠绕。所述热咀1的表面设有温度探测线3。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热咀1内部加热更均匀,热量利用更充分,成本更低,针阀的体积更小,适用于小型、紧凑型模具的物料生产。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