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料带拉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5722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原料带拉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料带拉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原料带拉平装置。



背景技术:

型材在生产过程中,先由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经过混料系统热混、冷混、筛分,形成干混料,输送到生产线,经过挤出机机头口模成型,然后通过定型套水箱冷却成型,经过牵引机牵引,切割等一系列过程。

现有技术中,型材从经冷却成型后经过牵引机牵引,中间没有其他的处理工序,离开定型模之后的型材处于一种自由下垂的状态,若型材缺乏必要的拉伸,表面容易有划伤或毛刺,或容易发生变形,型材在牵引过程中还容易发抖,若牵引机牵引前没有过渡处理,会对型材质量构成一定的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约成本,扩大利用空间,使产品具有较好的平整度和光洁度的原料带拉平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原料带拉平装置,包括支撑杆、第一拉平机构、第二拉平机构和连接杆,支撑杆固定于天花板上,第一拉平机构由第一吊杆、第一固定杆、第一上压块和第一下压块构成,第一固定杆与第一吊杆固定连接,第一上压块与第一下压块活动连接,第一下压块与第一吊杆连接,第二拉平机构由第二吊杆、第二固定杆、第二上压块和第二下压块构成,第二固定杆与第二吊杆固定连接,第二上压块与第二下压块活动连接,第二下压块与第二吊杆连接,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原料带从第一上压块和第一下压块的中间穿入,从第二上压块和第二下压块的中间穿出。

进一步,所述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均为U形吊杆。

进一步,所述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均通过吊环与支撑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下压块与第一吊杆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下压块与第二吊杆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上压块与第一下压块通过花篮螺丝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上压块与第二下压块通过花篮螺丝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包括调节管、固定管和调节螺栓,调节管上设有小孔,固定管内设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头部设有手柄。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中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上压块、第一下压块、第二上压块和第二下压块的边均为弧形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使其与机头、定型材模具和牵引机在一条直线上,避免了型材弯曲或者翘曲的情况出现,也使牵引机的牵引速度与机头的挤出速度保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该拉紧装置与定型材模具和牵引机的配合使用,避免了牵引速度过快或过慢对型材的厚度、性能及外观造成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型材拉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型材拉平装置压块与原料带作用时的剖视图。

图中:1. 支撑杆 2. 吊环 3. 第一吊杆 4. 第一固定杆 5. 花篮螺丝 6. 第一上压块 7. 第一下压块 8. 调节管 9. 手柄 10. 固定管 11. 第二下压块 12. 第二上压块 13. 第二吊杆 14. 第二固定杆 15. 原料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原料带拉平装置,包括支撑杆1、第一拉平机构、第二拉平机构和连接杆,支撑杆1固定于天花板上,第一拉平机构由2根第一吊杆3、第一固定杆4、第一上压块6和第一下压块7构成,第一固定杆4的两端分别与2根第一吊杆3固定连接,第一上压块6与第一下压块7活动连接,第一下压块7与第一吊杆3连接,第二拉平机构由2根第二吊杆13、第二固定杆14、第二上压块12和第二下压块11构成,第二固定杆14的两端分别与2根第二吊杆13固定连接,第二上压块12与第二下压块11活动连接,第二下压块11与第二吊杆13连接,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杆4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杆14固定连接,原料带15从第一上压块6和第一下压块7的中间穿入,从第二上压块12和第二下压块11的中间穿出,本实用新型的原料带15为PVC带。

所述第一吊杆3和第二吊杆13均为U形吊杆,可对第一下压块7和第二下压块11起到良好的固定和支撑作用,压块不会轻易松落。

所述第一吊杆3和第二吊杆13均通过吊环2与支撑杆1连接,第一吊杆3和第二吊杆13可以在支撑杆1上滑动。

所述第一下压块7与第一吊杆3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下压块11与第二吊杆13可拆卸式连接,方便维护更换。

所述第一上压块6与第一下压块7通过花篮螺丝5连接,所述第二上压块12与第二下压块11通过花篮螺丝5连接,花篮螺丝5起到调节松紧的作用,当拧紧花篮螺丝5时,压块之间的缝隙缩小,当拧松花篮螺丝5时,压块之间的缝隙增大,可对原料带15起到拉平拉紧的作用。

所述连接杆包括调节管8、固定管10和调节螺栓,调节管8上设有小孔,固定管10内设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头部设有手柄9,可通过调节螺栓调节连接杆的长度,将螺栓旋转至调节管8上相应的孔中,进而调节连接杆的长度来改变第一拉平机构和第二拉平机构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改变其对型材拉平作用的强度,当改变连接杆的长度使第一拉平机构和第二拉平机构之间的距离缩短时,增强对原料带15的拉平拉紧作用,反之削弱。

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杆4和第二固定杆14的中部固定连接,使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保持同步,使他们不易动摇。

所述第一上压块6、第一下压块7、第二上压块12和第二下压块11的边均为弧形边,不会对型材造成损害。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原料带15离开定型模后经过冷却定型装置冷却后,将原料带15从第一上压块6和第一下压块7的缝隙穿过,再从第二上压块12和第二下压块11的缝隙穿出,而且压块弧形边的设置,不会刮伤原料带15;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花篮螺丝5的松紧,进而改变压块对原料带15的拉平拉紧作用;可通过调节螺栓调节连接杆的长度,将螺栓旋转至调节管8上相应的孔中,进而调节连接杆的长度,从而进一步增强或削弱压块对原料带15的拉平拉紧作用;该装置与机头、定型材模具和牵引机在一条直线上,其对原料带15的拉平拉紧作用,使原料带15离开定型模之后不垂在地上,保持了原料带15的光洁度,也防止了原料带15发生变形,使其避免型材弯曲或者翘曲的情况出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