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咀冷却装置及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2514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热咀冷却装置及注塑模具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模具冷却领域,并提供一种热咀冷却装置及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市场塑胶注塑件的成型中注塑已经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注塑主要分为冷流道和热流道,注塑热咀主要用在热流道上。而在热流道注塑模具中,熔融塑料注射完成后,由于进胶装置温度非常高,导致热咀周边区域的模具温度高于其他区域,针对热咀温度过高,使得浇口部位局部高温,从而容易导致热流道浇咀处容易出现烫印和浇口飞边。但由于热咀空间小,导致直通冷却水只能制作一套,进而导致冷却效果不佳。

中国实用新型ZL201620341062.3公开了一种热咀冷却机构,该机构包括热咀与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井、进水流道与出水流道,冷却水从进水流道进入,流入冷却水井后再从出水流道流出,冷却水井、进水流道与出水流道的数量均可以设置为多个。但一方面,该冷却装置设置在动模内,造成加工与装配不便;另一方面,冷却水未与热咀接触,造成冷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加工且快速冷却的热咀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加工且加快冷却的注塑模具。

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咀冷却装置包括咀套、交换口、进道与出道,交换口、进道与出道设置于咀套外壁,进道为绕咀套外壁螺旋设置的第一螺纹槽,出道为绕咀套外壁螺旋设置的第二螺纹槽,且第一螺纹槽与第二螺纹槽在咀套的外壁上相互交替设置;进道与出道相交于交换口。

由上述方案可见,进道与流道设置在咀套外壁并设置为螺纹槽,进道与流道通过交换口而相互固定连接,冷却水从进道流入,流至交换口后从出道流出,冷却水围绕咀套流动并与咀套直接接触,便于加工制作的同时加快冷却。

进一步的方案是,进道包括进口,出道包括出口,进口与出口相对设置。

由此可见,可增加冷却水在进道与出道内的流动时间,保证冷却效果。

进一步的方案是,进道围绕咀套的外壁设置。

由此可见,便于加工制作进道。

进一步的方案是,出道围绕咀套的外壁设置。

由此可见,便于加工制作出道。

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包括模仁与热咀冷却装置,热咀冷却装置固定装配于模仁内,热咀冷却装置包括咀套、交换口、进道与出道,模仁包括进部与出部,交换口、进道为绕咀套外壁螺旋设置的第一螺纹槽,出道为绕咀套外壁螺旋设置的第二螺纹槽,且第一螺纹槽与第二螺纹槽在咀套的外壁上相互交替设置;进道与出道相交于交换口;进部与进道相互连接,出部与出道相互连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冷却流体从进部流入进道,再从出道流至出部,从而完成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与图2,热咀冷却装置5包括咀套1、交换口13、进道14与出道15,交换口13、进道14与出道15均设置在咀套1的外壁。优选地,进道14与出道15为在咀套1外壁表面加工的螺纹槽,进道14为第一螺纹槽,出道15为第二螺纹槽,第一螺纹槽与第二螺纹槽均围绕咀套外壁相互交替螺旋设置。进道14与出道15相交于交换口13,交换口13位于咀套1的第二端,进道14与出道15通过交换口13而相互固定连接。进口11位于进道14的第二端部和咀套1的第一端,出口12位于出道的第二端部和咀套1的第一端。优选地,咀套1的第一端的形状为圆形。进口11与出口12之间设置有咀套1,进口11与出口12的咀套1的第一端的外壁上沿着第一端的径向而相对设置。咀套1包括熔融材料进口16,咀套1的第一端即为熔融材料进口的一端。

把热咀冷却装置5装配入注塑模具(附图未示出)后,热咀冷却装置5被模仁(附图未示出)包裹,模仁与咀套1接触,从而把交换口13、进道14与出道15包裹在模仁内。熔融材料从咀套1的熔融材料进口16进入流道2,再从流道2流进型腔3,从而在型腔3内进行冷却。由于熔融材料温度较高,为避免咀套1因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而导致使用寿命受到不良影响,需使用冷却流体对咀套1进行冷却。在本实施例中,在咀套1外壁表面加工有两道螺纹槽,分别为进道14与出道15,进道14与出道15相交于交换口13。交换口13既为进道14的第一端部,亦为出道15的第一端部。

优选地,冷却流体为水。水从模具的进部(附图未示出)流至进口11后再流入进道14,并沿着进道14而围绕着咀套1的外壁流至交换口13。当水流至交换口13后,水再从交换口13流至出口12,再从出口12流至模具的出部(附图未示出),随后水即可流至外部。在水从进口11沿着进道14流至交换口13的过程中,咀套1的热量被传导至水,带有热量的水再从交换口13沿着出道15流至出口12。随着水的持续注入,咀套1内的水的热量被不断传导至新注入的水,带着热量的水从出口12流至外部。因此,水直接与咀套1接触以对咀套1进行冷却,从而保证冷却效果。进道14与出道15均为围绕咀套1外壁设置的螺纹槽,便于加工制作的同时可通过直接装配咀套1而直接实现热咀冷却机构5的装配,并便于后期的维护与更换工作。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