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挤成型复合材料矩形管芯模定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90573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挤成型复合材料矩形管芯模定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挤复合材料矩形管芯模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拉挤复合材料矩形管采用外腔模具与中心芯模组合方式,芯模与外模的同心度、芯模的稳定性决定着矩形管的直线度、厚度均匀性等性能参数。这就对芯模定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有的芯模定位方式,通过对芯模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用螺栓进行定位约束,调整时自由度过多,费时费力且给因素还会互相干扰,造成精度差且费时、费力。再者,芯模定位后往往需要将芯模取下,将部分增强材料穿过模具后才将芯模重新固定到芯模固定架上,传统的定位方式很难将芯模位置准确还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挤成型复合材料矩形管芯模定位方法,能够较好的保证一次定位准确,定位时间缩短。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具体方案是:

一种拉挤成型复合材料矩形管芯模定位方法,首先将芯模固定架设置在模具上,拧上螺栓并不旋紧;将芯模穿过模具、芯模固定架直至芯模定位处,芯模头部与芯模固定架架端部平齐;

将芯模定位螺母旋紧使芯模的两个相互垂直的面紧贴于芯模固定架端部的l型定位板,刚好紧贴即可;

调整芯模固定架的位置使芯模处于模腔中心,使用垫块插入模腔的前端和后端,测试芯模与模腔四壁的间隙,间隙一致即为芯模位于模腔中心;

使用扭力扳手缓慢旋紧芯模定位螺栓,读出扭力,记录,再将芯模定位螺栓旋松,将芯模回抽一段,再将芯模移动到芯模定位处,芯模头部与芯模固定架端部平齐,使用扭力扳手拧紧芯模定位螺母使芯模位于模腔中心并读出扭力,记录;旋松芯模定位螺栓,抽出芯模;

穿纱,将增强材料穿过型腔;穿纱完成后将芯模定位螺母按芯模调整时的数据拧紧螺母,然后连接芯模固定板,完成芯模定位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原有定位方式的基础上,将原来的四面用螺栓定位约束的方式改为用l型块与芯模贴合,另外两边用螺栓松紧定位。

该方法除了减少调节的自由度外,利用变形量与扭力成正相关这一特性,在芯模固定架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扭力组合对应了不同的芯模位置,从而增加了数显扭力扳手用于定量的测定定位螺栓所用的扭力,控制将更加精确。而且由于是数显扭力扳手记录将非常方便准确,通过记录定位螺栓扭力组合就完成了芯模位置的记录。

通过该定位方方法定位芯模可按定位步骤,一次定位准确,定位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3,并且定位效果更加准确,通过该定位方法制作的矩形管的直线度和厚度均匀性均有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芯模定位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芯模定位工装剖面图一。

图3是本发明的芯模定位工装剖面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一种拉挤成型复合材料矩形管芯模定位方法,首先将芯模固定架3设置在模具1上,拧上螺栓并不旋紧;将芯模4穿过模具1、芯模固定架3直至芯模定位处,芯模4头部与芯模固定架3架端部平齐;

将芯模定位螺母5旋紧使芯模4的两个相互垂直的面紧贴于芯模固定架3端部的l型定位板7,刚好紧贴即可;

调整芯模固定架3的位置使芯模4处于模腔中心,使用垫块2插入模腔的前端和后端,测试芯模与模腔四壁的间隙,间隙一致即为芯模位于模腔中心;

使用扭力扳手缓慢旋紧芯模定位螺栓5,读出扭力,记录,再将芯模定位螺栓5旋松,将芯模4回抽一段,再将芯模4移动到芯模定位处,芯模4头部与芯模固定架3端部平齐,使用扭力扳手拧紧芯模定位螺母5使芯模4位于模腔中心并读出扭力,记录;旋松芯模定位螺栓5,抽出芯模4;穿纱,将增强材料穿过型腔;穿纱完成后将芯模定位螺母5按芯模调整时的数据拧紧螺母,然后连接芯模固定板6,完成芯模定位过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芯模定位方法,该方法除了减少调节的自由度外,利用变形量与扭力成正相关这一特性,在芯模固定架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扭力组合对应了不同的芯模位置,从而增加了数显扭力扳手用于定量的测定定位螺栓所用的扭力,控制将更加精确。而且由于是数显扭力扳手记录将非常方便准确,通过记录定位螺栓扭力组合就完成了芯模位置的记录。该芯模定位的顺序为,首先将芯模与芯模固定架贴合,用芯模完成芯模固定架与模具的精确定位,然后用定位好的芯模固定架完成芯模的定位,定位过程中利用数显扭力扳手精确控制各定位螺栓的扭力从而完成芯模的精确定位,并记录定位螺栓的扭力组合,以便有增强材料穿过模具后的芯模定位还原。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平;邱茂顺;刘灵通;郭超超;贾朋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2.17
技术公布日:2017.07.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