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分级抽芯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43061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的分级抽芯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分级抽芯方法。



背景技术:

塑胶产品在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已经非常普遍,其中注塑成型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塑胶制品成型方式,其通常包括分型面上侧的定模、分型面下侧的动模以及顶板等,其中的定模上设有浇口套,定模和动模上分别设有与产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对应的成型部。为了使成型后的产品能停留在动模一侧,通常定模上的成型部为与产品的外形对应的型腔,而动模上的成型部为与产品的内腔对应的型芯。现有的注塑产品的成型方法通常如下:将注塑模具固定在注塑机上,然后注塑机的注射头射出高压的熔融状塑胶,塑胶通过定模的进浇道进入由型腔和型芯构成的成型空腔内,经冷却后即成为产品,然后动模、顶板等相对定模移动而分模,成型的产品因冷却收缩而停留在动模的型芯上,此时顶板动作,带动顶杆从型芯上顶出产品,即可取下产品,从而完成一次注塑成型。

当注塑成型的产品具有与分型方向具有夹角的侧向孔、槽等侧向形状时,需要在模具上设置相应的抽芯机构,以便在模具成型后的分型时通过抽芯机构将用于成型侧向形状的型芯先行抽出,从而方便动模和定模的分离,避免侧向成型的型芯对产品的出模造成干涉。抽芯机构通常是通过斜导柱、斜滑块等机械结构,或者是液压油缸等液压机构驱动侧向成型的型芯、滑块等侧向移动,从而实现侧向抽芯的。当产品上的侧向形状内同时具有与侧向形状的抽芯方向不同的侧向孔槽结构时,则需要设置两套侧向抽芯机构。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注塑模具的滑块内抽芯装置”,其公布号为cn102248641a,具体包括横向抽芯滑块、纵向抽芯滑块、弹簧、牵动杆、复位杆,其中的纵向抽芯滑块设置在横向抽芯滑块内。该模具结构适合的是在侧向孔槽内同时具有纵向孔槽的产品,模具在开模时,设置在横向抽芯滑块内的纵向抽芯滑块先动作,实现纵向抽芯,以避免横向抽芯滑块动作时纵向抽芯滑块对产品造成干涉;然后横向抽芯滑块动作,实现横向抽芯,从而可实现产品的纵横两个方向的抽芯。

然而,采用上述抽芯机构的成型方法存在如下问题,由于两个抽芯机构中的纵向抽芯滑块是由纵向布置的牵引杆所带动的,而牵引杆本身是由弹簧驱动的,其虽然具有简化结构的优点,但是弹簧驱动的抽芯动作容易失效,如果弹簧的弹力设计过大,则会极大地增加复位时的阻力,造成复位困难。另外,其纵向抽芯滑块的抽芯方向与模具的分型方向一致,因此,当产品上需要侧向抽芯的侧向形状内具有与模具的分型方向形成一个夹角的孔槽时,上述抽芯装置将无法实现产品的分级抽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注塑模具分级抽芯结构所存在的抽芯动作容易失效、复位时的阻力大,以及无法满足分级抽芯中的纵向抽芯与模具分型方向具有一个夹角的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分级抽芯方法,既可显著地提高分级抽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极大地降低复位阻力,同时能满足具有倾斜的纵向抽芯的分级抽芯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模具的分级抽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当处于合模状态的模具型腔内充满塑胶并冷却定型后,动模后退与定模分开,定模上的抽芯拉杆勾住用于成型产品的侧向形状中的倾斜孔槽的抽芯型芯的尾端,抽芯型芯在用于成型产品的侧向形状的抽芯滑块的倾斜的导向孔内由成型位置倾斜地轴向后移,抽芯型芯的成型端退出产品的倾斜孔槽而缩回导向孔内,从而完成产品的一级抽芯,此时的抽芯型芯的尾端同时产生一个横向位移;

b.当动模后退到位时,触动一个控制抽芯油缸的行程开关,此时抽芯型芯的尾端与抽芯拉杆脱离而处于第一脱模位置;

c.抽芯油缸动作,从而带动抽芯滑块向后滑动,抽芯滑块的成型端与产品的侧向形状分离,从而完成二级抽芯,此时停留在抽芯滑块内的抽芯型芯跟随抽芯滑块移动至第二脱模位置;

d.模具的顶出机构动作,将产品从动模上顶出,即可从模具上完成取件;

e.抽芯油缸反向动作,从而带动抽芯滑块向前滑动,停留在抽芯滑块内的抽芯型芯跟随抽芯滑块复位至第一脱模位置;

f.动模前移与定模合模,定模接触抽芯型芯上的一个锁止面,抽芯型芯在抽芯滑块倾斜的导向孔内前移复位,抽芯型芯的成型端伸出导向孔,抽芯型芯的尾端同时产生一个横向位移而逐步靠近抽芯拉杆;

g.动模与定模接触而完成合模,抽芯型芯复位至成型位置,抽芯拉杆勾住抽芯型芯的尾端,即可开始下一个产品的注塑成型。

本发明在用于成型产品的侧向形状的抽芯滑块上倾斜设置一个可滑动的抽芯型芯,并且在定模上设置一个可勾挂抽芯型芯的抽芯拉杆。这样,当动、定模开始分模时,抽芯拉杆即可勾住抽芯型芯实现一级抽芯,从而使抽芯型芯能可靠分模,避免用弹簧驱动抽芯型芯抽芯容易出现的动作失灵,显著地提高分级抽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极大地降低复位阻力,同时能满足具有倾斜的纵向抽芯的分级抽芯要求。特别是,本发明巧妙地利用抽芯型芯本身的倾斜角度,使得抽芯型芯在抽芯时形成一个横向位移,这样,当抽芯型芯完成抽芯时,抽芯拉杆即可与抽芯型芯的尾端可靠分离,以便动模和定模的分模。而动、定模合模时,通过定模对抽芯型芯的锁止面的推挤,使抽芯型芯复位并重新与抽芯拉杆相勾挂。

作为优选,所述抽芯拉杆包括与定模固定连接的直杆以及由直杆的端部弯折延伸构成的拉钩,从而使抽芯拉杆呈l形,所述拉钩上用于勾挂抽芯型芯的侧面的外侧边缘设有倒角,从而形成一个向内倾斜延伸至直杆的勾挂斜面,所述抽芯型芯的尾端设有侧向凸块,所述侧向凸块上设有与勾挂斜面对应的滑动斜面,当动模与定模处于合模状态时,勾挂斜面与滑动斜面相贴合,锁止面与定模贴合;当动模与定模分模、抽芯拉杆的拉钩勾住抽芯型芯尾端的侧向凸块从而使抽芯型芯在导向孔内后移时,抽芯型芯的滑动斜面沿着拉钩的勾挂斜面滑动,此时的抽芯型芯一方面形成一个横向位移,另一方面形成一个纵向位移,从而使滑动斜面从勾挂斜面上靠近直杆的内侧移动至远离直杆的外侧,并且抽芯型芯相对动模的纵向位移小于定模相对动模的纵向位移,锁止面与定模分开。

l形的抽芯拉杆方便加工,并确保勾挂的可靠性。我们知道,在合模状态,定模和抽芯型芯的锁止面使紧密贴合的,以便锁止抽芯型芯,避免抽芯型芯在成型时后退。本发明创造性地在抽芯拉杆的拉钩处设置一个倾斜的勾挂斜面,这样,当动模、定模开始分模时,一方面可使勾挂斜面与抽芯型芯的移动方向接近垂直,从而使抽芯型芯在抽芯时所受到的抽芯拉杆的作用力与抽芯型芯的移动方向基本保持一致,从而不会对抽芯型芯产生侧向扭矩,有利于抽芯型芯的顺利移动,避免抽芯型芯因侧向扭矩而出现卡死现象。另一方面,由于抽芯型芯的尾部在抽芯过程中是始终贴靠在勾挂斜面上的,并且抽芯型芯相对抽芯拉杆会有一个横向位移,因此,抽芯型芯尾部与勾挂斜面的接触位置会有所变化,从而使抽芯型芯相对动模的纵向位移小于定模相对动模的纵向位移。因此,抽芯型芯相对定模会有一个纵向位移,使抽芯型芯在开始抽芯时即可离开定模而不再保持紧密接触。相反地,当合模时,抽芯拉杆的拉钩先越过抽芯型芯尾端的侧向凸块,然后抽芯型芯的锁止面与定模接触,从而驱动抽芯型芯复位,此时的抽芯型芯具有一个横向位移,当抽芯型芯完全复位时,抽芯型芯尾端的侧向凸块的滑动斜面刚好与抽芯拉杆的拉钩上的勾挂斜面贴合,也就是说,勾挂斜面使抽芯型芯在整个抽芯过程中可避免抽芯型芯的横向位移造成锁止面和定模之间的摩擦以及滑动斜面与勾挂斜面之间的摩擦,从而极大地降低抽芯型芯抽芯时的摩擦阻力,有利于确保一级抽芯的顺滑进行。

作为优选,在抽芯滑块上设有与导向孔并排的导向槽,所述抽芯型芯包括位于导向孔内的抽芯本体、以及一体地设置在抽芯本体一侧的导向条,导向条滑动连接在导向槽内,导向条上设有导向通孔,导向槽底面设有沿抽芯型芯的滑动方向延伸的限位柱,限位柱可滑动地穿出导向通孔的外端设有限位帽,位于导向槽内的限位柱上套设有抽芯弹簧,抽芯弹簧一端抵压导向槽底面,另一端抵压导向条,当动模与定模分模、抽芯拉杆的拉钩勾住抽芯型芯尾端从而使抽芯型芯的成型端退出产品的倾斜孔槽时,抽芯弹簧驱动导向条在导向槽内快速移动,进而使抽芯型芯快速到达第一脱模位置。

本发明在用于成型的抽芯本体旁侧设置一体的导向条,以便于设置相应的限位柱和抽芯弹簧。这样,在一级抽芯时,当抽芯拉杆勾住抽芯型芯从产品的侧向孔槽内抽出时,抽芯弹簧即可通过导向条驱动抽芯型芯快速地后移,使抽芯型芯与抽芯拉杆分离而减小摩擦,限位柱则可准确地限定抽芯型芯的后移距离,使抽芯型芯准确可靠地定位在第一脱模位置,并在合模时抽芯拉杆与抽芯型芯之间在横向上形成足够的避让距离,以避免在合模时抽芯拉杆与抽芯型芯的尾端之间产生碰撞干涉。

作为优选,所述抽芯本体的尾端转动连接在一个u形转扣的u形开口内,抽芯滑块上设有限位滑槽,u形转扣的外侧设有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内的滑轨,u形转扣远离u形开口的一侧设有复位开口,复位开口的上侧为抽芯侧面,复位开口的下侧为复位侧面,当动模与定模处于合模状态时,抽芯拉杆的拉钩位于u形转扣的复位开口内,滑轨位于限位滑槽内,此时的u形转扣处于勾挂位置;当动模后退与定模分开时,拉钩勾住复位开口的抽芯侧面,u形转扣即通过导向条带动抽芯型芯轴向后移;当抽芯型芯的成型端退出产品的倾斜孔槽而缩回导向孔内时,滑轨滑出限位滑槽,抽芯型芯被限位帽限位,u形转扣正向转动至脱开位置,拉钩脱出u形转扣的复位开口;当动模前移与定模合模时,拉钩先接触复位开口的复位侧面使u形转扣反向翻转至勾挂位置,此时的拉钩位于复位开口内,u形转扣的滑轨对准限位滑槽,然后拉钩通过u形转扣推动抽芯型芯在导向孔内前移;当动模移动至抽芯型芯的锁止面与定模接触时,抽芯型芯在导向孔内前移复位。

我们知道,在抽芯型芯的成型端从产品的侧向孔槽内脱出时,抽芯拉杆的拉钩与抽芯型芯的尾端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接触量,从而使抽芯拉杆可继续拉动抽芯型芯移动一段距离,以确保一级抽芯的成功。当抽芯型芯的抽芯方向与模具的纵向之间的夹角较小时,上述移动距离会较长,从而会增加整个抽芯型芯的长度,进而增大抽芯滑块乃至整个模具的尺寸。本发明创造性地在导向条的尾端设置一个可转动的u形转扣,在合模状态时,u形转扣上的滑轨位于抽芯滑块的限位滑槽内,此时的u形转扣无法转动,因此,抽芯拉杆可勾住u形转扣的复位开口,从而带动导向条以及抽芯型芯进行一级抽芯。当抽芯型芯从产品的侧向孔槽内抽出时,滑轨即滑出限位滑槽,此时的u形转扣即可自由转动,从而与抽芯拉杆的拉钩脱出。当合模时,拉钩又可触动u新转口的复位开口,从而使u形转扣反转置勾挂位置,此时的抽芯拉杆即可推动导向条前移复位,u形转扣上的滑轨重新进入抽芯滑块的限位滑槽内。也就是说,本发明在抽芯型芯的成型端一从产品的侧向孔槽内脱出即可停止移动,从而可极大地缩短抽芯型芯、抽芯滑块以及模具的尺寸,特别是,可转动的u形转扣可有效地避免抽芯拉杆与抽芯型芯之间在复位时产生碰撞干涉。

作为优选,在u形转扣与导向条尾端之间设有定位扭簧和转动限位结构,当抽芯型芯的成型端退出产品的倾斜孔槽而缩回导向孔内、滑轨滑出限位滑槽时,定位扭簧驱动u形转扣正向转动,转动限位结构使u形转扣定位在脱开位置;当动模前移与定模合模时,拉钩先接触复位开口的复位侧面使u形转扣反向翻转,转动限位结构使u形转扣定位在勾挂位置。

定位扭簧可使u形转扣在转动时可靠定位,有利于合模时抽芯拉杆的拉钩进入复位开口内。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既可显著地提高分级抽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极大地降低复位阻力,同时能满足具有倾斜的纵向抽芯的分级抽芯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抽芯滑块和抽芯型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中3的抽芯滑块和抽芯型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u形转在勾挂位置时和抽芯拉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u形转在脱开位置时和抽芯拉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模2、动模21、动模板22、动模压板23、顶板231、顶杆3、抽芯拉杆31、直杆32、拉钩321、钩挂斜面4、抽芯型芯41、侧向凸块411、滑动斜面42、锁止面43、导向条431、导向通孔44、抽芯本体45、限位销5、抽芯滑块51、导向孔52、导向槽521、限位柱522、限位帽523、抽芯弹簧53、限位滑槽6、u形转扣61、滑轨62、抽芯侧面63、复位侧面64、弧形槽65;凸条7、抽芯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的注塑模具的分级抽芯方法适用于在需要侧向抽芯的侧向形状内同时具有需要侧向抽芯的侧向孔槽的产品,并且侧向形状的抽芯方向和侧向孔槽的抽芯方向不一致,也就是说,用于成型侧向形状的大滑块和用于成型侧向孔槽的型芯或小滑块需要沿着不同的方向抽芯,并且需要先使成型侧向孔槽的型芯或小滑块抽芯而与产品分离,然后才能使大滑块抽芯,从而避免在大滑块抽芯时与仍然留在产品的侧向孔槽内的型芯或小滑块产生相互干渉。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注塑模具包括上部的定模1、下部的动模2以及设置在动模一侧的顶出机构,定模上设置与产品的上表面对应的成型部,定模的下侧具有一个分型面。动模则包括动模板21、以及设置在动模板下面的动模压板22,动模板上设置与产品的下表面对应的成型部,动模板的上侧具有一个分型面。此外,在动模板与动模压板之间设置左右两个垫脚,从而构成一个顶出空间,在该顶出空间内设置顶板23,顶板上对应动模板的成型部位置设置若干顶杆231,从而形成顶出机构,以便在产品成型分模后顶出产品。本实施例中,我们将定模一侧称为上侧,将动模一侧称为下侧,相应地,分模时动模的移动方向即为上下方向,或者为纵向,并相应地定义左右两侧或横向,当模具在卧式注塑成型机上使用时,上下方向即为水平方向。由于注塑成型模具的基本构造属于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的描述。

本实施例所针对的是抽芯机构需要设置在动模一侧的产品,相应地,需要设置抽芯滑块5以及抽芯型芯4,以用于成型产品上需要侧向抽芯的侧向形状和侧向孔槽,具体地,产品成型时可采用如下方法实现分级抽芯。

实施例1:一种注塑模具的分级抽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当处于合模状态的模具型腔内充满熔融状的塑胶并冷却定型后,动模后退与定模分开,固定设置在定模上的一根竖直的抽芯拉杆3的下端勾住抽芯型芯的尾端,使抽芯型芯在抽芯滑块的倾斜的导向孔51内由成型位置倾斜地轴向后移,其中的抽芯滑块用于成型产品的侧向形状,抽芯型芯则用于成型产品的侧向形状中的倾斜孔槽,并且抽芯滑块和抽芯型芯的抽芯方向不一致。当抽芯型芯前端的成型端退出产品的倾斜孔槽而缩回导向孔内时,即完成产品的一级抽芯,此时倾斜移动的抽芯型芯的尾端一方面形成一个纵向位移,同时产生一个横向位移。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抽芯拉杆包括与定模固定连接并向着动模一侧纵向延伸的直杆31以及由直杆的端部弯折延伸构成的拉钩32,从而使抽芯拉杆呈l形。相应地,抽芯型芯的尾端设置一体的侧向凸块41,抽芯拉杆的拉钩勾挂在抽芯型芯的侧向凸块上。此外,抽芯型芯上具有一个横向的锁止面42,动模与定模合模状态时,定模接触抽芯型芯上的锁止面,从而锁止抽芯型芯,避免抽芯型芯在成型时后退。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将抽芯滑块、抽芯型芯中用于成型的一端定义为前端,并相应地定义后端以及两侧。

为了降低抽芯型芯的锁止面在抽芯型芯横向位移时与定模之间的摩擦,我们可在拉钩上用于勾挂抽芯型芯的侧向凸块的外侧边缘设置倒角,从而形成一个向内倾斜延伸至直杆的勾挂斜面321,侧向凸块上相应地设置与勾挂斜面对应的滑动斜面411,当动模与定模处于合模状态时,勾挂斜面与滑动斜面相贴合,锁止面与定模贴合;当动模与定模分模、抽芯拉杆的拉钩勾住抽芯型芯尾端的侧向凸块从而使抽芯型芯在导向孔内后移时,抽芯型芯的侧向凸块上的滑动斜面沿着拉钩的勾挂斜面滑动,此时的抽芯型芯一方面形成一个横向位移,另一方面形成一个纵向位移,滑动斜面从勾挂斜面上靠近直杆的内侧移动至远离直杆的外侧,也就是说,抽芯型芯在纵向上不能与抽芯拉杆保持同步移动,从而使抽芯型芯相对动模的纵向位移小于定模相对动模的纵向位移,因此,当动模和定模开始分开时,抽芯型芯的锁止面立即与定模分开,从而可有效地避免锁止面与定模之剑产生摩擦;

b.当动模后退到位时,触动一个控制抽芯油缸7的行程开关,此时抽芯型芯的尾端与抽芯拉杆脱离而处于第一脱模位置。为了减小抽芯拉杆与抽芯型芯之间的摩擦,我们可在抽芯滑块上设置与导向孔并排的导向槽52,相应地,抽芯型芯包括用于成型的抽芯本体44、以及一体地设置在抽芯本体旁侧的导向条43,抽芯本体位于导向孔内,导向条滑动连接在导向槽内,而侧向凸块则设置在抽芯本体的尾端。此外,导向条上设置沿轴向延伸的导向通孔431,导向槽底面设置沿抽芯型芯的滑动方向延伸的限位柱521,限位柱可滑动地穿设在导向通孔内,导向柱上穿出导向通孔的外端设置一个限位帽522,位于导向槽内的限位柱上套设一个抽芯弹簧523,抽芯弹簧一端抵压导向槽底面,另一端抵压导向条。这样,当动模与定模分模、抽芯拉杆的拉钩勾住抽芯型芯尾端从而使抽芯型芯的成型端退出产品的倾斜孔槽时,抽芯型芯的包模力瞬间消除,此时抽芯弹簧即可驱动导向条在导向槽内快速移动,进而使抽芯型芯的侧向凸块与抽芯拉杆的拉钩相分离,抽芯型芯快速到达第一脱模位置,并通过限位帽准确限位。也就是说,本发明中的抽芯弹簧只是起到一个驱动抽芯型芯快速移动而与抽芯拉杆分离的作用,而抽芯型芯抽芯时所需的动力则来自抽芯拉杆,因此抽芯弹簧所需的弹力较小,相应地,抽芯型芯复位时所需克服的抽芯弹簧的弹力也较小。当然,我们可在导向条上位于导向通孔的两端分别设置沉孔,从而使抽芯弹簧和限位帽可分别限位在两个沉孔内;

c.抽芯油缸动作,从而带动抽芯滑块向后滑动,抽芯滑块的成型端与产品的侧向形状分离,从而完成二级抽芯,此时停留在抽芯滑块内的抽芯型芯跟随抽芯滑块移动至第二脱模位置;

d.模具的顶出机构动作,将产品从动模上顶出,即可从模具上完成取件,从而完成一个产品的成型;

e.抽芯油缸反向动作,其活塞杆向前伸出,从而带动抽芯滑块向前滑动,停留在抽芯滑块内的抽芯型芯跟随抽芯滑块复位至第一脱模位置;

f.动模前移与定模合模,定模接触抽芯型芯上的一个锁止面,抽芯型芯在抽芯滑块倾斜的导向孔内前移复位,抽芯型芯的成型端伸出导向孔,抽芯型芯的尾端同时产生一个横向位移而逐步靠近抽芯拉杆;

g.动模与定模接触而完成合模,抽芯型芯复位至成型位置,抽芯拉杆勾住抽芯型芯的尾端,即可开始下一个产品的注塑成型。

实施例2:如图3、图4所示,一种注塑模具的分级抽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当处于合模状态的模具型腔内充满熔融状的塑胶并冷却定型后,动模2后退与定模1分开,固定设置在定模上的一根竖直的抽芯拉杆3的下端勾住抽芯型芯4的尾端,使抽芯型芯在抽芯滑块5的倾斜的导向孔51内由成型位置倾斜地轴向后移。当抽芯型芯前端的成型端退出产品的倾斜孔槽而缩回导向孔内时,即完成产品的一级抽芯,此时倾斜移动的抽芯型芯的尾端一方面形成一个纵向位移,同时产生一个横向位移。抽芯拉杆包括与定模固定连接并向着动模一侧纵向延伸的直杆31以及由直杆的端部弯折延伸构成的拉钩32,从而使抽芯拉杆呈l形。此外,抽芯型芯上具有一个横向的锁止面42,动模与定模合模状态时,定模接触抽芯型芯上的锁止面,从而锁止抽芯型芯,避免抽芯型芯在成型时后退。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将抽芯滑块、抽芯型芯中用于成型的一端定义为前端,并相应地定义后端以及两侧。

为了降低抽芯型芯的锁止面在抽芯型芯横向位移时与定模之间的摩擦,我们可在拉钩上用于勾挂抽芯型芯的外侧边缘设置倒角,从而形成一个向内倾斜延伸至直杆的勾挂斜面321,当动模与定模处于合模状态时,勾挂斜面勾住抽芯型芯的尾端;当动模与定模分模、抽芯拉杆的拉钩勾住抽芯型芯尾端从而使抽芯型芯在导向孔内后移时,抽芯型芯的尾端沿着拉钩的勾挂斜面滑动,此时的抽芯型芯一方面形成一个横向位移,另一方面形成一个纵向位移,抽芯型芯的尾端从勾挂斜面上靠近直杆的内侧移动至远离直杆的外侧,也就是说,抽芯型芯在纵向上不能与抽芯拉杆保持同步移动,从而使抽芯型芯相对动模的纵向位移小于定模相对动模的纵向位移,因此,当动模和定模开始分开时,抽芯型芯的锁止面立即与定模分开,从而可有效地避免锁止面与定模之剑产生摩擦;

b.当动模后退到位时,触动一个控制抽芯油缸7的行程开关,此时抽芯型芯的尾端与抽芯拉杆脱离而处于第一脱模位置。为了减小抽芯拉杆与抽芯型芯之间的摩擦,我们可在抽芯滑块上设置与导向孔并排的导向槽52,相应地,抽芯型芯包括用于成型的抽芯本体44、以及一体地设置在抽芯本体旁侧的导向条43,抽芯本体位于导向孔内,导向条滑动连接在导向槽内,抽芯拉杆的拉钩则勾住抽芯本体的尾端,锁止面则设置在抽芯本体上。此外,导向条上设置沿轴向延伸的导向通孔431,导向槽底面设置沿抽芯型芯的滑动方向延伸的限位柱521,限位柱可滑动地穿设在导向通孔内,导向柱上穿出导向通孔的外端设置一个限位帽522,位于导向槽内的限位柱上套设一个抽芯弹簧523,抽芯弹簧一端抵压导向槽底面,另一端抵压导向条。这样,当动模与定模分模、抽芯拉杆的拉钩勾住抽芯本体尾端从而使抽芯本体上的成型端退出产品的倾斜孔槽时,抽芯型芯的包模力瞬间消除,此时抽芯弹簧即可驱动导向条在导向槽内快速移动,进而使抽芯本体的尾端与抽芯拉杆的拉钩相分离,抽芯型芯快速到达第一脱模位置,并通过限位帽准确限位。当然,我们可在导向条上位于导向通孔的两端分别设置沉孔,从而使抽芯弹簧和限位帽可分别限位在两个沉孔内。

我们知道,在抽芯型芯的成型端从产品的侧向孔槽内脱出时,抽芯拉杆的拉钩与抽芯型芯的侧向凸块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接触量,从而使抽芯拉杆可继续拉动抽芯型芯移动一段距离,以确保一级抽芯的成功。当抽芯型芯的抽芯方向与模具的纵向之间的夹角较小时,上述移动距离会较长,从而会增加整个抽芯型芯的长度,进而增大抽芯滑块乃至整个模具的尺寸。为此,我们可在抽芯本体的尾端设置一个具有u形开口的u形转扣6,并且抽芯本体的尾端转动连接在u形转扣的u形开口内,而u形转扣上远离u形开口的一侧靠近抽芯拉杆。此外,抽芯滑块上设置沿抽芯型芯的抽芯方向延伸的限位滑槽53,u形转扣的外侧设置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内的滑轨61,从而可限制u形转扣的转动。如图5、图6所示,u形转扣远离u形开口的一侧设置一个复位开口,复位开口内的上侧为抽芯侧面62,复位开口内的下侧为复位侧面63。当动模与定模处于合模状态时,抽芯拉杆的拉钩位于u形转扣的复位开口内,滑轨位于限位滑槽内,此时的u形转扣处于勾挂位置,并且u形转扣无法相对抽芯本体转动,拉钩勾住抽芯本体。当动模后退与定模分开时,拉钩勾住复位开口的抽芯侧面,u形转扣即可带动抽芯本体轴向后移。当抽芯型芯的成型端退出产品的倾斜孔槽而缩回导向孔内时,滑轨滑出限位滑槽,此时抽芯型芯被限位帽限位在第一脱模位置,抽芯拉杆的拉钩则使u形转扣正向转动至脱开位置,拉钩脱出u形转扣的复位开口。

为了限定u形转扣的转动角度,并使其能准确定位在脱开位置,我们可在u形转扣与抽芯本体的尾端之间设置一个定位扭簧,定位扭簧一端别住u形转扣,另一端别住抽芯本体。另外,u形转扣上设置弧形槽64,而抽芯本体上则设置位于弧形槽内的限位销45,从而构成一个转动限位结构。当抽芯型芯的成型端退出产品的倾斜孔槽而缩回导向孔内、滑轨滑出限位滑槽时,定位扭簧驱动u形转扣正向转动,此时的限位销在弧形槽内移动,从而使u形转扣定位在脱开位置,定位扭簧则可避免u形转扣自行反转;

c.抽芯油缸动作,从而带动抽芯滑块向后滑动,抽芯滑块的成型端与产品的侧向形状分离,从而完成二级抽芯,此时停留在抽芯滑块内的抽芯型芯跟随抽芯滑块移动至第二脱模位置;

d.模具的顶出机构动作,将产品从动模上顶出,即可从模具上完成取件,从而完成一个产品的成型;

e.抽芯油缸反向动作,其活塞杆向前伸出,从而带动抽芯滑块向前滑动,停留在抽芯滑块内的抽芯型芯跟随抽芯滑块复位至第一脱模位置;

f.动模前移与定模合模,拉钩先接触复位开口的复位侧面使u形转扣反向翻转,转动限位结构使u形转扣定位在勾挂位置,此时的拉钩位于复位开口内,u形转扣的滑轨对准限位滑槽,然后拉钩通过u形转扣推动抽芯型芯在导向孔内前移,u形转扣的滑轨则进入限位滑槽内。接着定模接触抽芯型芯的抽芯本体上的锁止面,抽芯型芯在抽芯滑块倾斜的导向孔内前移复位,抽芯型芯的成型端伸出导向孔,抽芯型芯的尾端同时产生一个横向位移而逐步靠近抽芯拉杆;

g.动模与定模接触而完成合模,抽芯型芯复位至成型位置,抽芯拉杆勾住抽芯型芯上的u形转扣,即可开始下一个产品的注塑成型。

为了避免u形转扣在转动时与拉钩产生干涉,我们还可在u形转扣的复位开口的抽芯侧面外侧设置一个半圆柱形的凸条65,从而使凸条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并且在凸条内形成一个避让空间。当动模和定模处于合模状态时,拉钩的钩挂斜面与凸条的半圆柱面贴靠,并且拉钩的端部位于避让空间处,当u形转扣转动时,拉钩的端部即可在避让空间内相对活动,而拉钩的钩挂斜面与凸条的半圆柱面始终保持贴靠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