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U特种模块制作系统、制作方法及PU特种模块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76092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铸件制造,尤其涉及一种pu特种模块制作系统、制作方法及pu特种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铸件行业仍然采用进口木材及橡胶制品作为模块预拓,成本高,效率低,能源浪费,环境影响比较严重,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以人工为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工艺复杂留有瑕疵。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传统所用的材料及工艺路线落后、工效低、成本高、资源浪费较多、污染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u特种模块制作系统、制作方法及pu特种模块。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pu特种模块制作系统,包括:预发机,用于高分子材料聚氨酯a料与异氰酸酯b料的分子结构放入相结合及置换,使二者进行聚合反应,同时配方与工艺匹配参数改进:根据a、b料的特性选用不同的组份配比设置电脑流速控制机头流量,制定特性材料的参数,有效确保配方与工艺匹配参数同步、顺利、有效;

与浇筑机头相连接,用于对预发机产生的物质进行浇筑,通过选用轴加套高速运转,使分子混合比例、成份更为合理,粘度下降、流畅顺通及乳白拉丝,且采用自动浇注比例内控提高,选用一定参数的比例泵,设置原料的比例,掌控流速,确保浇注比例;

与高压模箱相连接,用于将浇筑机头浇筑过的材料在模箱内进行固化,直至成件,选用改性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为填充料,适度控制起发的时间及粘度,通过释放孔减缓了模块内的热量,使热量均匀挥发,可耐温600℃,耐压从80d---300d,即每平方米承受压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方法,所述pu特种模块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预发机对聚氨酯a料与异氰酸酯b料分子结构相结合进行置换,使二者进行聚合反应;根据a、b料1:1.2的比例选用不同的组份配比设置,计算输入电脑流速控制机头流量(每秒5---50克),制定特性材料的参数即材料表面耐压强度(d)表示,有效确保配方与工艺匹配参数同步、顺利、有效;

步骤二,经预发机混合后的材料进入浇筑机头,通过选用轴加套高速运转,使分子混合比例、成份更为合理,粘度下降、流畅顺通及乳白拉丝,选用每秒5---50克流量参数的比例泵,每分钟3000转,设置原料1:1.2的比例,掌控流速,确保浇注比例;

步骤三,经浇筑机头浇筑的材料进入高压模箱,选用改性无机材料为填充料,通过分子间改性、烘干、筛选,要求60秒内完成,所产生的热量得到释放,降低粘度,从而达到控制起发的时间及粘度,通过释放孔减缓了模块内的热量,使热量均匀挥发,可耐温600℃,耐压从80d---300d,即每平方米承受压力,在高压模箱内进行内在固化,时间熟化,进行取坯切割,直至成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制作方法制作的pu特种模块。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采用现代3d打印技术,用自动化设备将高分子新型材料聚氨酯和异氰酸酯等通过1:1.2的比例混合,电脑掌控浇注机头按每秒内控60克的流量,置换组成特种模块(乳白45秒、拉丝15秒、固化4—8小时、熟化24小时),根本性的解决了技术的瓶颈,生产出的产品完全取代传统材质,大大提高了工效,性价比极高,符合国内外绿色、健康、环保,在市场上有一定的性价比。

本发明选用高分子材料可完全取代传统材料,领先的工艺路线解决以上材料的缺点和不足,同时满足或填补了以上材料在使用中的特殊需求(例雕刻中需层层剥离,pu材料一次到位或成件,而传统材料雕刻后须打磨、抛光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u特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预发机;2、浇筑机头;3、高压模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pu特种模块包括:预发机1,用于高分子材料聚氨酯a料与异氰酸酯b料的分子结构放入相结合及置换,使二者进行聚合反应,同时配方与工艺匹配参数改进:根据a、b料的特性选用不同的组份配比设置电脑流速控制机头流量,制定特性材料的参数,有效确保配方与工艺匹配参数同步、顺利、有效;

与浇筑机头2相连接,用于对预发机1产生的物质进行浇筑,通过选用轴加套高速运转,使分子混合比例、成份更为合理,粘度下降、流畅顺通及乳白拉丝,且采用自动浇注比例内控提高,选用一定参数的比例泵,设置原料的比例,掌控流速,确保浇注比例;

与高压模箱3相连接,用于将浇筑机头2浇筑过的材料在模箱内进行固化,直至成件,选用改性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为填充料,适度控制起发的时间及粘度,通过释放孔减缓了模块内的热量,使热量均匀挥发,可耐温600℃,耐压从80d---300d,即每平方米承受压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u特种模块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预发机对聚氨酯a料与异氰酸酯b料分子结构相结合进行置换,使二者进行聚合反应;根据a、b料的特性选用不同的组份配比设置电脑流速控制机头流量,制定特性材料的参数,有效确保配方与工艺匹配参数同步、顺利、有效;

步骤二,经预发机混合后的材料进入浇筑机头,通过选用轴加套高速运转,使分子混合比例、成份更为合理,粘度下降、流畅顺通及乳白拉丝,选用一定参数的比例泵,设置原料的比例,掌控流速,确保浇注比例;

步骤三,经浇筑机头浇筑的材料进入高压模箱,选用改性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为填充料,适度控制起发的时间及粘度,通过释放孔减缓了模块内的热量,使热量均匀挥发,可耐温600℃,耐压从80d---300d,即每平方米承受压力,在高压模箱内进行内在固化,时间熟化,进行取坯切割,直至成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铸件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PU特种模块制作系统、制作方法及PU特种模块,用于高分子材料聚氨酯A料与异氰酸酯B料的分子结构放入相结合及置换,使二者进行聚合反应;与浇筑机头相连接,用于对预发机产生的物质进行浇筑;与高压模箱相连接,用于将浇筑机头浇筑过的材料在模箱内进行固化,直至成件。本发明采用现代3D打印技术,用自动化设备将高分子新型材料聚氨酯和异氰酸酯等通过一定比例混合,电脑掌控浇注机头流量,置换组成特种模块,根本性的解决了技术的瓶颈,生产出的产品完全取代传统材质,大大提高了工效,性价比极高,符合国内外绿色、健康、环保,在市场上有一定的性价比。

技术研发人员:曹有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博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28
技术公布日:2017.11.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