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聚乙烯管材传输上的冷却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6135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聚乙烯管材传输上的冷却件。



背景技术:

当前,聚烯烃管材生产加工过程中,现有的管材冷却系统只通过用冷却水喷淋或浸浴的形式对管材外表面进行冷却,而管材内部只靠自然冷却。由于塑料的热传导性能差,此冷却方式不能快速冷却管材内部物料,尤其是小口径管材,从而易产生熔垂大造成大型号管材壁厚上下偏差大、管材内表面有焦料情况、管材圆度不高,产生弯曲、冷却效率低,需要增加更多的冷却设备,造成聚烯烃管材生产线过长,车间摆放困难、且造成大量的能量和水资源的浪费等缺点和问题。

基于此,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聚乙烯管材传输上的冷却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聚乙烯管材传输上的冷却件,通过在小口径管内套设中空管,然后在中空管内套设软管,在中空管、软管内分别通入呈相对流通的低温气体,可对小口径管的内表面进行冷却,且能够达到快速冷却。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聚乙烯管材传输上的冷却件,包括中空管,中空管的上端设有第一进孔、中空管的下端设有第二进孔,第一进孔内穿过有第一主供水管,第一进孔内还穿过有第一主供气管,第一主供水管上设有第一进水支管、第一进水万向喷淋管,第一进水管位于靠近第一进孔的一侧,且第一进水管、第一进水支管在第一主供水管上呈相间设置;第一主供气管靠近中空管出口方向的一侧,第一主供水管靠近中空管进口方向的一侧,且第一主供气管与第一主供水管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二进孔内设有第二主供水管和第二主供气管,第二主供水管上设有第一主供水管、第一进水万向喷淋管,且第二主供水管与第一主供水管的结构以中空管的中心为轴呈对称设置。

优选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一主供气管上设有第一主进气管、第一进气万向喷淋管,第一主供气管靠近第一进孔,第一主供气管与第一进气喷淋管呈相间设置;第二主供气管上设有第二主供气管、第二进气万向喷淋管,第二主供气管靠近第二进孔,第二主供气管与第二进气万向喷淋管呈相间设置。

优选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一进水万向喷淋管、第一进气万向喷淋管、第二进气万向喷淋管上均设有喷头,喷头均固定在万向接头上。

优选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一进水支管、第二主供气管、第一主供气管,第一主供水管、第一主供气管、第一进气万向喷淋管上均设有控制阀。

优选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中空管上端设有第一连通端,所述中空管下端设有第二连通端。

优选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聚乙烯管材置于中空管中。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技术方案通过将聚乙烯管材置于中空管,从中空管内部的上端、下端分别设置供水管、供气管,然后分别对应设置供应水、气体,对聚乙烯管进行冷却,然后对用水冷却后的聚乙烯材料表面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聚乙烯管材,10—第二主供水管,11—第一进水支管,14—第二主供气管,2—中空管,3—第一进水万向喷淋管,4—第一进孔,5—第二进孔,6—第一连通端,7—第二连通端,8—第一主供水管,9—第一主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聚乙烯管材传输上的冷却件,包括中空管2,中空管2的上端设有第一进孔4、中空管2的下端设有第二进孔5,第一进孔4内穿过有第一主供水管8,第一进孔4内还穿过有第一主供气管9,第一主供水管8上设有第一进水支管11、第一进水万向喷淋管3,第一进水管11位于靠近第一进孔4的一侧,且第一进水管11、第一进水支管11在第一主供水管8上呈相间设置;第一主进气管9靠近中空管2出口方向的一侧,第一主供水管8靠近中空管2进口方向的一侧,且第一主进气管9与第一主供水管8位于同一直线上。

本实施例将聚乙烯管材置于中空管2中,通过在中空管2的上端设置第一进孔4,在中空管2的下端设置第二进孔5,第一进孔5内设有第一主供水管8,第一主供水管8上设有第一进水支管11,该第一进水支管11的出口延伸到靠近聚乙烯管材的表面,通过第一进水支管11向聚乙烯管材上表面通入冷却水,对聚乙烯管材进行快速冷却。且有与第一进水支管11加入到聚乙烯管材上的水是点对点的,因此,对聚乙烯管材的冷却面是一定的,辐射面积不大,因此,在第一主供水管8上设置第一进水万向喷淋管3,因此,第一进水万向喷淋管3上设有万向接头,且第一进水万向喷淋管3的出水端固定在万向接头上,万向接头可在一定范围内摆动,在万向接头的带动下,第一进水万向喷淋管3随着开始摆动,且第一进水万向喷淋管3的出口端靠近聚乙烯管材的上表面,从而加速对聚乙烯管材的上表面的快速冷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二进孔5内设有第二主供水管10和第二主供气管14,第二主供水管10上设有第一主供水管、第一进水万向喷淋管,且第二主供水管10与第一主供水管8的结构以中空管的中心为轴呈对称设置。

同时,在中空管的下端设置第二进水孔5,通过第二进水孔5内设置第二主供水管10,第二主供气管14,第二主供水管10上设置第一主供水管,第一主供水管的结构与设置在第一主供水管的结构相同,作用相同。

第二主供水管10从中空管2的下端插入,第一主供水管8从中空管2的上端插入,因此,分别设置在第二主供水管10、第二主供水管10的第一进水支管、第一进水万向喷淋管分别从聚乙烯管材的上表面、下表面对其进行快速冷却,具体为向其表面冲刷冷却水,从而降低聚乙烯管材表面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设置的第二主供水管10、第一主供水以中空管的中心线呈轴对称。

由于是从聚乙烯管材,这里的聚乙烯管材为平面板材结构,同时对其上下表面进行喷射冷却水,可快速降低管材表面的温度,且效果明显。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主进气管9上设有第一主进气管、第一进气万向喷淋管,第一主供气管靠近第一进孔4,第一主供气管与第一进气喷淋管呈相间设置;第二主供气管14上设有第二主供气管、第二进气万向喷淋管,第二主供气管靠近第二进孔,第二主供气管与第二进气万向喷淋管呈相间设置。

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主进气管9,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流通冷却气体,第一进气万向喷淋管的作用是也是用于流通冷却气体,其中第一主进气管中的冷却气体从第一主供气管中流出,然后流向该第一主进气管中,然后通过其喷头流出,且第一主进气管的出气端靠近聚乙烯管材的表面,距离相近1-1.5cm,可对其聚乙烯管材表面进行快速冷却。

而其中第一进气万向喷淋管的喷出头,固定在万向接头上,万向接头在电机驱动下在一定范围内驱动,因此,万向接头的转动带动第一进气万向喷淋管的转动,从而使冷却气体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对聚乙烯管材的表面进行快速冷却。

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主进气管、第一进气万向喷淋管两种形式,实现快速冷却。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进水万向喷淋管3、第一进气万向喷淋管、第二进气万向喷淋管上均设有喷头,喷头均固定在万向接头上。这里万向接头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不再详述。

且喷头的结构类似花洒头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不再详述,且喷头的出水口外表面设有喷洒小孔,喷洒小孔的主要作用是利于气体或液体的流出。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进水支管11、第二主供气管14、第一主供气管9,第一主供水管8、第一主进气管、第一进气万向喷淋管上均设有控制阀。控制阀的主要作用是对对第一进水支管11、第一主供气管14、第一主进气管9、第一主供水管8、第一主供气管、第一进气万向喷淋管的流通状态进行开关状态的控制。

所述中空管2上端设有第一连通端6,所述中空管下端设有第二连通端7。

所述聚乙烯管材1置于中空管2中。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通端6、第二连通端7的主要作用是便于通入到聚乙烯管材1上的液体、气体的排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水支管11、第二主供气管14、第一主供气管9,第一主供水管8、第一主进气管可均为中空管结构。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