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加工注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2013发布日期:2018-06-12 18:1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塑料加工注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注塑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塑料加工注塑系统。



背景技术: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方法。现有的注塑设备通常为注塑机配合模具一同注塑成型,该种方式下,一台注塑设备只能注塑对应模具外形的塑料制品。需要注塑不同的塑料制品时,就需要更换不同的模具,但现有的注塑设备中,模具通常是直接嵌入至下模内的,当需要更换模具时,需要采用工具将模具由注塑腔中撬出,更换不便,且撬动模具时需要施加很大的力才能将模具撬出,不仅费时费力,且容易对模具造成损坏。

且塑料熔液在输送时经常通过管道进行输送,输送速度较慢且无法满足大量输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具更换省时省力、塑料熔液输送快速的塑料加工注塑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加工注塑系统,包括注塑模、设于该注塑模上的第一进料口、用于向第一进料口送料的螺旋给料器及设于螺旋给料器上的第二进料口;所述螺旋给料器包括外壳和可转动地设于内壳内的螺杆,所述螺杆内设有可与所述加热腔室相连通的内加热通道;所述注塑模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内设有操作腔,该操作腔内可伸缩动作的防脱件,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与该防脱件相配合的防脱部;所述下模上设有与所述防脱件相配合的解锁装置。本发明中通过防脱件与防脱部的配合实现下模座与注塑腔之间的防脱配合,从而下模座的外径可设置为略小于注塑腔的内径,从而两者之间不会完全处于卡死状态,使得下模座相对注塑腔的拆装更为方便;且设置了解锁装置的设置,可控制防脱件与防脱部之间由插接防脱的状态快速转换至脱离的状态,从而便于下模座能够快速由注塑腔中取出,无需强行撬动下模座,下模座不易损坏;通过螺旋给料器进行送料,送料速度快,注塑效率高;螺杆内部设置内加热通道,当进入螺旋给料器内物料温度并未达到指定状态时,通过内外的双重加热,使得物料能够快速实现升温,从而恢复至流动性极强的熔融状态,螺杆对于物料的推进不会受到阻碍,推进速度快,物料出料快,工作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解锁装置包括一端与所述防脱件相配合的杠杆件、与该杠杆件另一端相配合的压件、作用于所述防脱件上的复位部件及与该压件相配合的驱动部件,所述压件外端部分伸出至所述下模侧壁以与所述驱动部件相配合;设置了杠杆件,从而可采用杠杆原理驱动防脱件动作,从而作用于压件上的作用力无需过大即可轻松驱动防脱件移动,操作便捷省力。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部件为间隔分布的多个波浪形结构设置的不锈钢弹片;不锈钢弹片的结构牢固,且回复作用力大,从而在防脱件与防脱部配合时,不锈钢弹片能够作用较大的压力在防脱件上,使得防脱件与防脱部之间的配合稳定,下模座定位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部件为间隔分布的多个压簧;压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提高设备的装配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设于所述下模侧壁的连接部和中部铰接于该连接部上的扳手;该扳手具有扳动端和从动端,该扳动端和从动端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所述从动端上设有与所述压件防脱配合的卡部;通过扳动扳手即可驱动压件发生移动,从而控制防脱件发生移动,扳动扳手的操作相较于直接按压压件的情况而言,需要施加的力更小,操作更为省力;且由于扳手的扳动为向下扳动,操作顺手,能够施加较大的力,同时舒适感和省力感均会有所提升。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上设有用于向上顶起所述下模座的顶升部件,所述压件向靠近所述注塑腔方向移动时,所述顶升部件可在压件的驱动下发生顶升操作;通过顶升部件的设置,使得下模座能够在顶升部件的顶升下直接由注塑腔中伸出,从而更换时无需对下模座进行撬动下模座,即可直接对下模座进行取换,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且下模座不会应为强制撬动而出现损坏,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部件包括设于所述注塑腔下方的顶升件、与该顶升件相配合的传动件及与该传动件相配合的推动件;所述传动件一端与顶升件相配合,另一端与推动件相配合;该推动件可在压件的驱动下向下推动所述传动件,传动件即可驱动顶升件上移顶起下模座;压件动作时可直接驱动推动件移动,实现顶升部件的顶升操作,进而当扳动扳手时,可同步实现防脱件与防脱部的脱离,同时实现顶升部件对下模座的顶升操作,无需分步操作来分别实现解除防脱和顶升的操作,操作更为简便省力;无需另外设置驱动件实现对顶升部件的顶升操作,零部件少,故障率低;且推动件与顶升件之间的驱动原理也为杠杆原理,从而推件无需作用在传动件上很大的力,即可实现顶升件的快速顶升,且顶升力度也较大,不会出现无法顶起下模座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件上具有拱起部,该拱起部由所述推动件至少部分弯折形成;所述压件与该拱起部相配合,且拱起部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当压件按压至拱起部上时,将使得拱起部伸直,从而推动传动件发生动作,即可实现顶升件的顶升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上设有工件顶出件和与该工件顶出件相配合的驱动件,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供该工件顶出件伸出的开口;所述工件顶出件上部套设有密封圈;当工件注塑成型后,需要由下模座中脱模出来,通过工件顶出件的设置,可快速实现对工件的顶升操作,使得工件在出料时直接脱离下模座,脱模快速;延伸部上的密封圈可与开口实现良好密封,从而避免注塑过程中热的塑液由开口与密封圈之间的间隙内向下泄露。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上设有进料接头,该进料接头上设有供料通道、与该供料通道相连通的进料管、出料通道及与该出料通道相连通的出料管;所述进料接头可相对所述螺杆转动,该进料接头与螺杆之间设有密封结构;进料接头与螺杆之间为转动配合,从而并不会对螺杆的转动造成影响,设备依旧可维持正常运行,保证螺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实现内部热油的循环;通过进料接头做转接,实现与进料管出料管的连接;通过密封结构的设置,使得进料接头与螺杆在转动配合的过程中依旧能够实现良好的密封,不会出现泄漏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螺杆上与该进料接头相配合的插接腔、设于该插接腔内壁的第一密封套、套设于进料接头外的第二密封套及设于该第一、第二密封套之间的用于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力的活动部件;通过第一、第二密封套的设置,有效实现进料接头头与插接腔之间的密封配合,密封效果良好;且通过密封活动部件的设置,有效减小了两密封套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过大而影响螺杆的转动;且还减小了两密封套之间的相对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部件为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二密封套外的至少两活动套体,该活动套体的一侧与第二密封套相抵,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密封套相抵;由于活动套体的存在,使得第一、第二密封套基本不会直接发生接触,摩擦力小;且由于活动套体相对第一、第二密封套都是可以发生相对转动的,从而在进料接头相对插接腔转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减小了进料接头与插接腔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套体外壁上间隔均匀的设有多圈限位凸筋;通过限位凸筋的设置,有效限制了活动套体的轴向移动,避免进料接头和插接腔在相对转动时活动套体发生移动而从插接腔中掉出。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接头外套设有防脱件,该防脱件与所述螺杆端部螺接配合;通过防脱件的设置,对插接腔进行封闭,有效避免活动套体从插接腔的开口处向外掉出,结构稳定,不易出现故障。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腔内壁上间隔分布有多个环形凸部,相邻环形凸部之间形成有第一粘接槽;通过环形凸部的设置,对第一密封套起到轴向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一密封套相对插接腔发生向外的移动;第一密封套与插接腔粘接时,第一粘接槽内能够存储较多的胶水,从而使得第一密封套与插接腔的粘接更为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接头外壁上间隔分布有多圈连接凸环,相邻连接凸环之间形成有第二粘接槽;通过连接凸环的设置,对第二密封套起到轴向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二密封套相对进料接头发生向外的移动;第二密封套与进料接头粘接时,第二粘接槽内能够存储较多的胶水,从而使得第二密封套与进料接头的粘接更为牢固。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设置了解锁装置的设置,可控制防脱件与防脱部之间由插接防脱的状态快速转换至脱离的状态,从而便于下模座能够快速由注塑腔中取出,无需强行撬动下模座,下模座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物料在螺旋给料器内始终处于熔融状态,螺杆对于物料的推进不会受到阻碍,推进速度快,物料出料快,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注塑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螺旋给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塑料加工注塑系统,包括注塑模、设于该注塑模上的第一进料口17、螺旋给料器及设于螺旋给料器上的第二进料口18;所述注塑模包括下模1、设于下模上方的上模2、设于上模和下模之间的脱模柱3、设于上模上的上模座21、注塑通道22、设于下模上的注塑腔15及可拆卸的设于注塑腔内的下模座16;所述第一进料口17为一不锈钢漏斗,所述注塑通道22上端与所述第一进料口17相连通;所述螺旋给料器用于向第一进料口送料,所述第二进料口18设于螺旋给料器的一端上,螺旋给料器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进料口上方位置;具体的,所述螺旋给料器包括外壳51、内壳52、加热腔室53、可转动地设于内壳内的螺杆54、驱动件55及传动部件56;所述内外壳均为筒状结构设置,且内外壳之间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所述的加热腔室53;还包括一蓄油室57,该蓄油室57内设有加热件,所述加热件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加热管,所述蓄油室57内设有油,油可在加热件的加热下升温。

所述驱动件55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电机,所述传动部件56为设于电机输出轴上的滚轮和皮带,该皮带一端套设在滚轮上,另一端套设在螺杆上,从而电机启动时即可驱动螺杆发生转动;进一步的,所述螺杆54内设有两条内加热通道541,两条内加热通道541一端设于螺杆端部,另一端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螺杆54上设有进料接头6,该进料接头上设有供料通道61、与该供料通道相连通的进料管62、出料通道及与该出料通道相连通的出料管63,所述供料通道61和出料通道分别为设于借料接头上的柱形通槽,所述供料通道61和出料通道分别于螺杆上的其中一内加热通道541相连通;所述进料管62和出料管63均为不锈钢管;所述蓄油室57上设有出油管571和回油管572,出油管571和回油管572均为不锈钢管,该出油管与所述加热腔室53相连,出油管上设有泵体,该泵体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抽油泵;所述加热腔室5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进料管62与所述内加热通道541相连通,所述出料管63与所述蓄油室57相连,从而使得油路构成循环回路。

所述进料接头6可相对所述螺杆54转动,且该进料接头6与螺杆54之间设有密封结构;具体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螺杆上与该进料接头相配合的柱形插接腔71、设于该插接腔内壁的第一密封套72、套设于进料接头外的第二密封套73及设于该第一、第二密封套之间的用于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力的活动部件;所述第一密封套72和第二密封套73均为橡胶套,所述活动部件为3个间隔分布的活动套体74,该活动套体74由不锈钢制成,所述活动套体74活动套设在第二密封套外,且该活动套体74的一侧与第二密封套73相抵,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密封套72相抵,从而活动套体74的上下两端分布实现与第一密封套、第二密封套的密封配合;为了防止活动套体74在第二密封套上发生移动,我们在活动套体74外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均匀的设置了多圈限位凸筋741,该限位凸筋741为活动套体74侧壁直接向外延伸形成;优选的,可在所述进料接头6外套设防脱件64,该防脱件64为一不锈钢盖,防脱件64中心部设于供第二密封套穿过的开口,防脱件64与所述螺杆54端部螺接配合。

为了实现第一、第二密封件的牢固连接,我们在所述插接腔71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均匀的设置了多个环形凸部711,且相邻环形凸部之间形成有第一粘接槽712;同样的,所述进料接头6外壁上沿其长度方向也间隔均匀的设置有多圈连接凸环65,相邻连接凸环之间形成有第二粘接槽66。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座21上部设有连接柱,该连接柱与所述上模螺接,从而使得上模座相对上模可拆;所述下模座上也设有凹腔,该凹腔的内部结构与上模座的外部结构相同,通过上下模的配合,实现注塑成型;所述注塑通道上设置在上模内,所述上模座上也设有一通道,当上模座与上模相连时,该通道的上部与注塑通道连通,下部延伸至下模座的下部,从而当上下模相互靠近,使得上模座进入至下模座内,并在上下模座之间出现对应工件厚度的间隙后,通过注塑通道向该间隙内注入熔融塑料;进一步的,所述下模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有一操作腔11,两操作腔内分别设有防脱件12,该防脱件12由金属制成,防脱件在初始状态时,将有部分由注塑腔的侧壁向外穿出,穿入至注塑腔内;所述下模座1的左右侧壁上设有与该防脱件相配合的防脱部13,该防脱部13为设于下模座侧壁上的开口槽,所述两防脱件可分别穿入至对应的开口槽内,实现对下模座的限位。

为了方便对下模座进行拆装,我们在所述下模1上设置了与所述防脱件12相配合用于解除该防脱件与防脱部13之间的配合的两组解锁装置,且所述两组解锁装置沿所述下模1的中线对称设置,进而两防脱件各自对应一解锁装置;具体的,该解锁装置包括杠杆件81、压件82、复位部件83及驱动部件,所述杠杆件81为一金属杆,操作腔内设有支持座,该杠杆件81的中部与该支撑座铰接;该杠杆件81一端与所述防脱件相连,另一端压件82与所述压件相连;所述复位部件83为间隔分布的多个波浪形结构设置的不锈钢弹片,这些不锈钢弹片均一端与操作腔内壁相连,另一端与杠杆件与防脱件相连的一端相连,从而使得复位部件83的作用力能够作用至防脱件上;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复位部件83可设置为间隔分布的多个压簧,这些压簧均一端与操作腔内壁相连,另一端与杠杆件与防脱件相连的一端相连;初始状态时,所述压件82外端伸出至所述下模1侧壁以与所述驱动部件相配合,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设于所述下模侧壁的连接部84和中部铰接于该连接部上的扳手85;该扳手85具有扳动端851和从动端852,该扳动端851和从动端852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84的两侧位置上;进一步的,所述从动端852上设有卡部853,该卡部853为固连于从动端上内部为中空设置的卡套,该卡套内壁直接向外延伸形成有一圈凸缘,所述压件外端穿入至该卡套内,且外端外侧壁上设于一圈环槽,当压件外端穿入至卡套内时,凸缘刚好能够穿入至环槽内,实现扳手与压件之间的防脱配合。

具体的,当扳动所述扳动端851时,所述从动端852驱动所述压件82向靠近注塑腔15的方向移动,杠杆件驱动所述防脱件12与所述压件82反向动作,进而防脱件缩入至操作腔内,进而解除与防脱部13的配合,此时下模座可相对注塑腔进行拆卸。

作为优选,所述下模1上设有用于向上顶起所述下模座的顶升部件9,所述压件向靠近所述注塑腔方向移动时,所述顶升部件9可在压件的驱动下发生顶升操作;具体的,所述顶升部件9包括设于所述注塑腔下方的顶升件91、与该顶升件相配合的传动件92及与该传动件相配合的推动件93;所述顶升件为金属杆体,所述传动件为一金属杆,该操作腔内设有一凸部,该传动件中部与该凸部铰接,从而使得传动件成为杠杆;所述传动件92一端与顶升件91相配合,另一端与推动件93相配合;该推动件93可在压件的驱动下向下推动所述传动件92,传动件92即可驱动顶升件91上移顶起下模座;具体的,该推动件93为不锈钢板,且所述推动件93上具有拱起部931,该拱起部931由所述推动件中上部位置直接弯折形成;由于不锈钢板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当压件内移压动拱起部时,拱起部将被压平,从而推件的长度变长,向下推动传动件的一端,传动件的另一端即可向上翘起,使得顶升件上移。

为了方便取出注塑后的工件,我们在所述下模1上设置了工件顶出件101和与该工件顶出件相配合的驱动件102,所述驱动件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电机,所述工件顶出件由金属制成,该工件顶出件包括杆体103和固连在杆体上部的弧形板104,该弧形板的弧度与下模座内的凹腔底部弧度相同;所述下模座16上设有供该弧形板伸出的开口,该开口的形状及大小与弧形板相同;优选的,所述弧形板上套设有一圈密封圈105,通过该密封圈可对弧形板和开口之间的间隙进行封闭。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