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仪表板发泡自封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4192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汽车仪表板发泡自封料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仪表板发泡自封料结构,在仪表板发泡成型时无需密封条即能密封且不会漏出发泡液。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仪表板发泡时为防止发泡液漏出一般采用海绵条密封的方式进行密封,这种密封方式要求仪表板发泡表皮必须比密封位置宽出15~20mm,发泡时要求在密封位置粘贴密封海绵条,发泡完成后要通过手工或配备专用机器切除多余的表皮部份,手工切除效率低,限制了产能,且需要多增加3~6名表皮切除人员,而机器切除则要多投资一套设备且对仪表板结构多有限制,造成资金及场地不必要的浪费。

针对这种问题,出现了新型的汽车仪表板发泡结构的研究,如专利号为CN201120177848.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仪表板发泡结构,由仪表板发泡表皮、仪表板骨架本体、与仪表板骨架本体做成一体的前挡风玻璃除霜器盖板组成,仪表板发泡表皮置于前挡风玻璃除霜器盖板的台阶处。此种仪表板结构表皮边缘仅覆盖于骨架本体边缘处,存在密封效果不好、容易溢料的问题,实际生产过程中材料报废率也高,高达15%,以及发泡边常未导入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有效解决溢料问题,密封效果更好地汽车仪表板发泡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汽车仪表板发泡结构,其中,由仪表板表皮、仪表板骨架本体组成,仪表板表皮和仪表板骨架本体之间填充有发泡层,所述的仪表板表皮边缘长于骨架本体边缘,仪表板表皮末端呈弧形上翘,即上膜填充发泡层后表皮在原有的传统结构上仅有一个工艺棱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弯曲棱,可以减少发泡结构的逃料。

优选的,仪表板表皮边缘长于骨架本体边缘7mm。

优选的,仪表板表皮末端弧形部半径为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仪表板发泡结构密封效果好能更有效防止溢料,提高了发泡的合格率,减轻了后续修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填充发泡层前)B-B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填充发泡层后)B-B的剖视图;

图中,仪表板表皮-1、仪表板表皮末端-11、仪表板骨架本体-2、仪表板骨架本体边缘-21、发泡层-3、发泡模下模位置-4、发泡模上模位置-5、工艺棱-6、弯曲棱-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仪表板发泡结构,由仪表板表皮1、仪表板骨架本体2组成,所述仪表板表皮1置于前挡风玻璃除霜器盖板的台阶处包覆仪表板骨架本体2上。图2中5表示发泡模下模位置,6表示发泡模上模位置;发泡模上下模合模时仪表板表皮1插到前挡风玻璃除霜器盖板的台阶竖直面部位,仪表板表皮1在发泡模下模4的支撑下在仪表板前部形成了一个坚固的自封料结构,再加上仪表板骨架本体2后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仪表板表皮边缘12长于骨架本体边缘21,长7mm左右,仪表板表皮末端11呈弧形上翘,弧形部半径为3mm,发泡层填充时发泡料到达表皮末端后,发泡料使表皮末端与骨架紧密结合,并在原有的传统的仅有一个工艺棱7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弯曲棱8,阻挡发泡料,表皮末端与骨架紧密结合减少发泡结构的逃料,与传统的封料结构相比,逃料几率小于5%。发泡液3充入后即可发泡固化成型。

本实施例仪表板表皮边缘长于骨架本体边缘,长7mm,仪表板表皮末端呈弧形上翘,弧形部半径为3mm,结构密封性能更优能更有效地防止溢料及免除传统发泡后需裁切及人工清除工序,试验结果见表1。

表1本实施例发泡表皮相关试验结果

从表1看出,本实施例汽车仪表板发泡结构的表皮既满足产品外观等性能外还有效减少了表皮未导入缺点。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