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7629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螺杆挤出机。



背景技术:

螺杆挤出机广泛应用于热塑性聚氨酯橡胶等高分子材料的填充、增强、增韧等共混改性。现有的热塑性聚氨酯加工设备中,螺杆挤出机为单根或双根水平设置的螺杆,挤出加工时,高分子原料直接进如该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加工,经常会出现熔体原料混合不够均匀,制得的制品晶点和气泡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塑性聚氨酯橡胶挤出加工时熔体原料混合均匀的一种双螺杆挤出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螺杆挤出机,包括一单螺杆挤出机,该单螺杆挤出机包括水平设置的筒状的第一输料道、轴向设于第一输料道内的第一螺旋推料杆和设于第一输料道始端的第一旋转电机,所述第一螺旋推料杆的始端连接第一旋转电机的电机轴,第一旋转电机驱动第一螺旋推料杆旋转,所述第一输料道的末端设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另一单螺杆挤出机,所述另一单螺杆挤出机包括与第一输料道垂直的筒状的第二输料道、轴向设于第二输料道内的第二螺旋推料杆和设于第二输料道始端的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螺旋推料杆的始端连接第二旋转电机的电机轴,第二旋转电机驱动第二螺旋推料杆旋转;所述第二输料道的末端与第一输料道的始端联通,第二螺旋推料杆的末端设于第一螺旋推料杆始端的上方,所述第二输料道的始端倾斜向下设置,且第二输料道的上表面设有进料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输料道的末端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上设有密封盖。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输料道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45°。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进料口设于第二输料道的中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推料杆与第二螺旋推料杆的长度比为3: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在现有的单螺杆挤出机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与其成90°夹角的另一螺杆挤出机,设备长度尺寸较小,不受厂房空间限制;通过增加熔体原料的搅拌推送距离,使熔体原料混合更加均匀;而且将增设的螺杆倾斜设置,使原料初始时在其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螺杆旋转向前推送原料的速度较慢,原料在初始时得到充分混合,避免了制品出现晶点和气泡的现象,提高了制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双螺杆挤出机,包括一单螺杆挤出机,该单螺杆挤出机包括水平设置的筒状的第一输料道13、轴向设于第一输料道13内的第一螺旋推料杆12和设于第一输料道13始端的第一旋转电机11,所述第一螺旋推料杆12的始端连接第一旋转电机11的电机轴,第一旋转电机11驱动第一螺旋推料杆12旋转,所述第一输料道13的末端设有出料口,还包括另一单螺杆挤出机,所述另一单螺杆挤出机包括与第一输料道13垂直的筒状的第二输料道23、轴向设于第二输料道23内的第二螺旋推料杆22和设于第二输料道23始端的第二旋转电机21,所述第二螺旋推料杆22的始端连接第二旋转电机21的电机轴,第二旋转电机21驱动第二螺旋推料杆22旋转;所述第二输料道23的末端与第一输料道13的始端联通,第二螺旋推料杆22的末端设于第一螺旋推料杆12始端的上方,所述第二输料道23的始端倾斜向下设置,且第二输料道23的上表面设有进料口24。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在现有的单螺杆挤出机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与其成90°夹角的另一螺杆,即第二螺旋推料杆22,设备整体长度尺寸未变,不受厂房空间的限制。使用时,通过第二螺旋推料杆22上的进料口24向设备内增加熔体原料,熔体原料进入第二输料道23内,第二旋转电机21驱动第二螺旋推料杆22旋转,熔体原料被第二螺旋推料杆22推送至第一输料道13内,第一旋转电机11驱动第一螺旋推料杆12旋转,熔体原料被第一螺旋推料杆12向前推送,并从出料口剂出,熔体原料在被第一螺旋推料杆12和第二螺旋推料杆22向前推送的同时,也由于第一螺旋推料杆12和第二螺旋推料杆22旋转而混合均匀。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熔体原料的搅拌推送距离,使熔体原料混合更加均匀;而且将增设的第二螺旋推料杆22倾斜设置,使熔体原料初始时在其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第二螺旋推料杆22旋转向前推送熔体原料的速度较慢,熔体原料在初始时得到充分混合,避免了制品出现晶点和气泡的现象,提高了制品质量。

其中,第二输料道23的末端设有检修口25,所述检修口25上设有密封盖。在设备工作时,检修口25被密封盖密封,防止熔体原料外溅,当设备停产检修时,即可发开密封盖,疏通第一螺旋推料杆12与第二螺旋推料杆22的交汇处,防止该处在长时间使用后存留较多原料,堵塞输料道。

而且,第二输料道2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45°,该第二输料道23的倾斜角度,既可保证熔体原料进入后在其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又可保证熔体原料能够随第二螺旋推料杆22旋转向前上升。如果倾斜角度较大,则要求第二旋转电机21的功率较大,如果倾斜角度较小,则熔体原料进入第二输料道23内后,还未出现下滑就会被第二螺旋推料杆22推送向前。第一螺旋推料杆12与第二螺旋推料杆22的长度比为3:1,可使第二输料道23的始端被地面支撑。

为了不使熔体原料滑至第二输料道23底部积存,将进料口24设于第二输料道23的中部,这样,熔体原料始终在第二螺旋推料杆22的工作范围内,不会积存,提高熔体原料的利用率,以及降低了设备的检修频率。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