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预热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032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预热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道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预热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管道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工业产品,以其独特的可塑性和强度被大量用于各种管道铺设项目中,伴随着塑料管道大量使用的同时也对塑料管道的加工工艺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市场上存在一种利用回收废旧或损坏的塑料管道进行预热和二次成型的塑料管道加工方法,可以有效节约资源,然而在这类加工工艺的过程中,回收的废旧、损坏塑料管道的原料输送并无专用的输送工艺,取而代之的是一次性将所有原料全部倒入加工设备,往往会造成原料的预热加工不充分,直接影响最终成型的管道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管道预热输送装置,其优点是可以实现待加工塑料管道原料的稳定、有序输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管道预热输送装置,包括预热装置、固定连接于预热装置上方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上设有筛料机构;

所述预热装置包括调温箱体、设置在调温箱体内的传送机构,所述调温箱体的上端设有楔形开口;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通道、固定于第一输送通道下方且与调温箱体上楔形开口连接的第二输送通道、固定连接在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之间的连接通道;

所述筛料机构设置在第二输送通道上,所述筛料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二输送通道两侧的支杆、通过支杆固定在第二输送通道上方的滚轮、固定在滚轮的圆周外侧用于拨分待加工管道原料的拨片、驱动滚轮转动的变频电机,所述滚轮与支杆远离第二输送通道的一端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待加工管道原料分别通过第一输送通道、第二输送通道、连接通道输送进入到调温箱体内,通过调温箱体内输送装置的传送进行预热处理,通过固定设置在第二输送通道上的筛料机构对待加工管道原料进行控制,筛料机构中的滚轮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从而带动滚轮上的拨片对来料进行分隔和放行,依据变频电机的速率调节管道原料通过的间隔,保证了原料输送过程中的平稳与有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片包括与滚轮固定连接的固定块、与固定块伸缩连接的拨块,所述拨片围绕滚轮的轴线均匀设有多个。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拨片设置成可伸缩调节的拨块和固定块两部分,有利于避免拨片在转动过程中与管道原料发生卡壳,保证筛料机构的正常转动运行,同时在滚轮的轴线上均匀设有多个拨片,有利于实现筛料过程中滚轮依次对来料的分拣,避免出现多个待加工管道原料同时通过的现象,保证了原料输送过程的平稳有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和拨块的套接部内对称设有两根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和拨块之间采用弹簧的伸缩方式实现伸缩,有利于保证拨片工作的稳定,同时对称设置的弹簧则很好的保证了拨块在受压后的平稳收缩,避免出现仅向某一侧压缩、倾斜可能带来的管道原料输送不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第二输送通道均由四根平行设置的钢管通过钢条焊接而成,两侧钢管高于中间两根平行钢管形成供管道滚动的滑槽,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的进料端均高于出料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四根管道焊接固定形成凹槽,使得待加工的管道原料可以在滑槽内滑移,限制了管道原料的输送方向,避免出现滑出输送通道的情况,同时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的进料端均高于出料端,可以实现管道原料依靠重力作用沿输送通道以滚动的形式输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通道包括四根通过钢条焊接固定的弧形导向管、固定连接在弧形导向管一端的挡片,所述弧形导向管远离挡片的一端与第二输送通道的进料端固定连接,所述挡片远离导向管的一端靠近第一输送通道的出料端,所述弧形导向管之间间隔相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通道连接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采用多根弧形导向管焊接,在弧形导向管的一端设有挡片,从第一输送通道落下的管道原料经弧形导向管的导向落在第二输送通道上,设置的挡片可以避免管道原料由于惯性冲出输送通道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导向管上套有海绵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均匀设置的弧形导向管上套有海绵套,可有效吸收管道原料落下产生的冲击力,减小对连接通道部分以及管道原料自身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楔形开口内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包括固定于楔形开口底面上的多根导向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楔形开口内表面设置的导向条滑轨可有效减小管道原料与楔形开口内表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通过过程中的摩擦阻力,保证管道原料输送的平稳和迅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楔形开口的出口端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与调温箱体端口通过支架转动连接的弧形片、固定在调温箱体端口用于调节弧形片倾斜角度的螺栓,所述弧形片的支架中部设有供螺栓插入的限位块,所述螺栓上设有与限位块抵触的螺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楔形开口落下的管道原料通过导向机构的导向平稳进入调温箱体内,弧形片可以对待加工的管道原料前进方向进行改变,弧形片的支架上设有的限位块可以与调温箱体端口处的螺栓插接,在不使用时通过拧松螺栓上的螺母即可将弧形片和支架部分转下,方便拆卸,当需要通过弧形片进行导向时,可通过螺栓上的螺母来抵触限位块,使整个支架和弧形片的位置和角度固定,保证管道原料的有序输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分别与调温箱体侧壁转动连接的主动轴和从动轴、连接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包括若干间隔相等的横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落下的管道原料落在传送带上的横杆之间,在传送带的输送下在调温箱体内进行预热处理,处理完的原料从传送带远离导向机构的一端落下,采用相邻的横杆支撑待加工管道原料可以保证待加工管道原料固定牢固,输送平稳,同时加工的接触面积也相应增大,保证预热充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杆上包裹有石棉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裹的石棉层可以实现良好的隔热效果,避免横杆上的热量过于集中,防止因为热量过于集中影响到管道原料的预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筛料机构的设置可以对从输送管道输送的管道原料进行分拣,保证管道原料输送的有序和平稳;

2、弧形片和挡片结构的设置有利于对待加工管道原料进行导向,保证送料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管道预热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管道预热输送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管道预热输送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展示横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调温箱体;12、楔形开口;121、滑轨;13、导向机构;131、弧形片;1311、限位块;132、螺栓;1321、螺母;133、支架;14、钢管;21、主动轴;22、从动轴;23、传送带;3、第一输送通道;31、钢条;32、滑槽;4、第二输送通道;41、筛料机构;411、支杆;412、滚轮;413、拨片;4121、固定块;4122、拨块;4123、弹簧; 414、变频电机;42、套接部;5、连接通道;51、弧形导向管;52、挡片 ;53、海绵套;6、横杆;61、石棉层;7、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管道预热输送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预热装置和固定连接于预热装置上方的输送装置。预热装置包括调温箱体1、设置在调温箱体1内的传送机构;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通道3、固定于第一输送通道3下方且与调温箱体1连接的第二输送通道4、固定连接第一输送通道3和第二输送通道4的连接通道5,第二输送通道4上设有筛料机构41。

第一输送通道3和第二输送通道4均由四根平行钢管14通过钢条31焊接而成,两侧的钢管14高于中间两根平行钢管14,形成内凹的滑槽32,由于待加工的管道原料均为收回的管道废料,废料本身形状不一,存在不规则的现象,通过内凹的滑槽32可以实现待加工的管道原料在滑槽32内滑动输送,限制了管道原料的输送方向和运动轨迹,避免了管道原料滑出输送通道的现象发生。第一输送通道3和第二输送通道4的进料端高度均高于出料端,有利于待加工原料在重力下滚动,不需附加其他的驱动机构,方便快捷。

第一输送通道3的进料端通过支撑杆7与调温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输送通道3的出料端和第二输送通道4的进料端通过连接通道5连接,连接通道5通过支撑杆7与调温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包括了四根焊接固定的弧形导向管51,弧形导向管51远离第一输送通道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片52,从第一输送通道3出料端滚出的管道原料进入弧形导向管51,弧形导向管51对管道原料的前进方向进行调整,使管道原料进入第二输送通道4进料端,固定连接的挡片52避免了管道原料在惯性作用下冲出第一输送通道3,同时为了减轻管道原料通过连接通道5时产生的冲击力,弧形导向管51的表面套设了海绵套 53,可以有效吸收管道原料的冲击力,避免给连接通道5以及输送的管道原料带来损坏,保证输送过程的平稳运行。

第二输送通道4的出口端伸入调温箱体1内,调温箱体1与第二输送通道4的连接处设有楔形开口12,从第二输送通道4输送来的管道原料从该楔形开口12进入调温箱体1中进行预热处理。在进入楔形开口12之前,考虑到各待加工的管道原料均是受重力的作用向下滚动,会存在挤压抵触的现象,甚至造成楔形开口12部分的堵塞,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保证原料输送过程的有序稳定,在第二输送通道4上固定设置了筛料机构41。

如图1和图4所示,筛料机构41包括固定在第二输送通道4两侧的支杆411、通过支杆411固定在第二输送通道4上方的滚轮412、固定在滚轮412的圆周外侧的用于拨分待加工管道原料的拨片413、驱动滚轮412转动的变频电机414。拨片413呈L形,拨片413沿滚轮412的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在滚轮412转动的时候,拨片413也随着滚轮412转动,拨片413转动的过程中会对第二输送通道4上的管道原料进行分拣,每个拨片413分隔出一个管道原料,通过变频电机 414的调速来实现管道原料放行的速度和间隔控制,避免管道原料下料过程中的挤压。

将拨片413设置成L形,可以保证L形拨片413远离滚轮412的一端能够准确插入位于第二输送通道4上相邻的两个管道原料之间,从而将其隔开,顺着滚轮412的转动将管道原料继续沿第二输送通道4方向输送。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为了避免拨片413与第二输送通道4以及管道原料之间出现卡壳或挤压的现象,保证滚轮412和拨片413的工作更加顺畅,该L形拨片413进一步设置为可伸缩式拨片,包括了与滚轮412固定连接的固定块4121、与固定块4121套接的拨块4122,在固定块4121和拨块4122的套接部42内对称设置了两根弹簧4123,在拨片413受挤压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更加拨片413自身灵活的调整,对称设置的弹簧4123实现了拨块4122的平衡受力,避免拨块4122向某一侧过度倾斜,从而在弹簧4123的作用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伸缩调节自身的长度。

经筛料机构41放出的管道原料有序进入楔形开口12,楔形开口12的底面设有多根钢条滑轨121(如图3所示),减小了管道原料与楔形开口12底面的摩擦,使管道原料顺利进入到调温箱体1内。

如图1和5所示,在楔形开口12的出口端设有导向机构13,包括通过支架133与调温箱体1端口转动连接的弧形片131、固定在调温箱体1端口的螺栓132,从楔形开口12出口端滚出的管道原料掉落至导向机构13的弧形片131上,弧形片131的下端与传送机构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可以对掉落管道原料的前进方向进行调整,使其掉落至调温箱体1内的传送机构上,进行下一步加工、输送。该弧形片131所在支架133与调温箱体1的端口壁通过插销转动连接,在弧形片131的支架133上设有限位块1311,在加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转动该导向机构13,使限位块1311与固定在调温箱体1端口的螺栓132插接,拧紧螺栓132上的螺母1321,使其与限位块1311抵触从而实现固定;在不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拧松螺母1321,将弧形片131及其支架133放下,方便拆卸的同时也可以实现角度的调整。

如图2所示,从导向机构13滚来的管道原料落在调温箱体1内的传送机构上,该传送机构包括分别与调温箱体1侧壁转动连接的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连接在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之间的传送带23,传送带23包括若干间隔相等的横杆6,管道原料掉落在相邻横杆6之间,可以实现稳固的夹持固定,有利于输送过程的平稳,主动轴21转动带动从动轴22运动,传送带23带动位于传送带23上的管道原料在调温箱体1内运动,进行调温预热处理。

由于加工过程中调温箱体1内的温度很高,所以横杆6上包裹有石棉层61,能够起隔热的作用,避免横杆6上热量过于集中影响管道原料的预热操作,保证了加工处理的顺利进行。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