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管件注塑成型型芯及注塑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6748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三通管件注塑成型型芯及注塑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加工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通管件注塑成型型芯以及注塑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三通管件主要用于改变流体方向。目前最常见的三通管件制造方法是注塑成型法,即向具有型芯的模具型腔内注塑熔融状态下的原料,经冷却固化后即可获得三通管件产品。现有技术用于制造三通管件的型芯通常包括分别用于形成三通管件三个管腔的三个型芯,其通过对接的方式设于型腔内。现有技术用于制造三通管件的型芯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但当要制备管道较长,尤其是细长型的三通管件时,由于没有对型芯进行定位支撑的结构,在合模和注塑过程中通常容易产生型芯移位,从而导致注塑成型的三通管件出现变形、批锋等缺陷,进而影响产品管道的尺寸和功能。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通管件注塑成型型芯及注塑成型模具,解决现有三通管件注塑过程中管道容易变形,产品不良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通管件注塑成型型芯及注塑模具,用于解决现有三通管件注塑过程中管道容易产生变形、批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通管件注塑成型型芯,包括分别用于形成三通管件三个管腔的第一型芯、第二型芯和第三型芯,注塑时,所述第一型芯、第二型芯和第三型芯两两对接;所述第一型芯包括位于对接一端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二型芯和第三型芯在对接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对接后形成与所述第一凸块相配合的收容槽;所述第一型芯、第二型芯和第三型芯在对接处通过第一凸块和收容槽的卡接作用相互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块末端尺寸大于与连接端尺寸,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末端的相对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型芯上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三型芯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块相配合的第三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通管件注塑成型模具,所述注塑成型模具包括上述任一种注塑成型型芯。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成型模具还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包括第一型腔,所述动模包括第二型腔,所述动模和定模合模后,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对接形成用于注塑所述三通管件的注塑型腔;所述注塑成型型芯设于所述注塑型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成型模具还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型芯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三型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型芯和第三型芯进行抽芯。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凸块与收容槽的相互卡接作用,使第一型芯、第二型芯和第三型芯能够相互提供稳定的支撑力,避免了在注塑过程中发生型芯的移位而导致三通管件的管腔变形,有效降低了三通管件的不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注塑模具生产的注塑产品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面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注塑模具的剖面图。

图4是图3中B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型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注塑模具合模后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第一型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通管件注塑成型模具,用于对如图1、图2所示三通管件1进行注塑成型,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2所示的三通管件仅仅为是示例性的结构,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成型模具和型芯起限定作用。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注塑成型模具包括定模2和动模3,所述定模2包括第一型腔21,所述动模3包括第二型腔31,所述动模3和定模合模后,第一型腔21和第二型腔31对接形成用于注塑所述三通管件1的注塑型腔;本实施例的注塑模具还包括注塑型芯,所述注塑型芯设于所述注塑型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型芯包括分别用于形成三通管件1三个管腔的第一型芯4、第二型芯5和第三型芯6,注塑时,所述第一型芯4、第二型芯5和第三型芯6两两对接;所述第一型芯4包括位于对接一端的第一凸块41,所述第二型芯5和第三型芯6在对接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凹槽51和第二凹槽61,所述第一凹槽51和第二凹槽61对接后形成与所述第一凸块41相配合的收容槽,所述第一型芯4、第二型芯5和第三型芯6在对接处通过第一凸块41和收容槽的卡接相互支撑。

本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成型模具,通过第一凸块和收容槽之间的卡接作用,使第一型芯、第二型芯和第三型芯能够相互提供稳定的支撑力,避免了在注塑过程中发生型芯的移位而导致三通管件的管腔变形,从而有效降低了三通管件的不良率。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凸块41末端411尺寸大于连接端412的尺寸,所述连接端412位于所述末端411的相对一端。本方案的第二型芯5和第三型芯6通过第一凹槽51和第二凹槽61卡设在第一型芯4上,能够有效避免第二型芯5和第三型芯6朝与第一型芯4相反的方向移位,使得第一型芯、第二型芯和第三型芯之间的相互固定和支撑作用更稳定。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块为锥台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型芯5上设有第二凸块52,所述第三型芯6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块52相配合的第三凹槽62。本方案进一步增强了型芯之间相互卡设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一滑块(图中未示出)和第二滑块(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型芯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三型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型芯和第三型芯进行抽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型芯4的轴向与合模和开模方向一致。本方案使得在开模过程中,无需额外对第一型芯进行抽芯,从而简化了注塑步骤。

采用本实施例的注塑模具注塑三通管件1的步骤如下:将第二型芯5和第三型芯6置于定模2的第一型腔21内中,第一型芯4置于定模2中;将动模3朝定模2方向移动并使动模3和定模2合模,推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使第二型芯5和第三型芯6朝第一型芯4方向移动,如图6所示,使得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卡设在第一凸块上,第二凸块卡设在第三卡槽内;再从浇口(图中未示出)朝型腔内注塑原料;冷却固化后朝模具外部移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抽出第二型芯5和第三型芯6,开模后得到三通管件注塑产品。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通管件注塑模具,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凸块包括位于第一柱体42’以及第二柱体43’,所述第一柱体42’位于所述第一凸块与第二型芯和第三型芯对接一端,所述第二柱体43’位于对接一端的相对端;所述第一柱体4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柱体43’的直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