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腔瓶胚模具的双螺旋冷却水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0970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群腔瓶胚模具的双螺旋冷却水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领域,具体涉及群腔瓶胚模具的双螺旋冷却水槽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模腔水槽采用了阶梯式的螺旋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水流经过模腔主体1底端的进水口3流入,通过阶梯式的螺旋水槽,最后从作为出水口4的模腔主体1与模腔底2之间的间隙流出,进水口3与出水口4之间的行程较长,且阶梯式的水槽结构使得水流的阻力变大,影响水的流速,对于一些尖底的瓶胚,模腔底2与模腔主体1的间隙会相应增大,造成了此处的冷却水的瘀滞,流速变慢,瓶胚底冷却不佳;另一方面阶梯式的螺旋水槽加工费时,工序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群腔瓶胚模具的双螺旋冷却水槽结构,采用双螺旋结构,模腔底部冷却效果好,缩短了瓶胚冷却的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相比于阶梯式的螺旋结构,双螺旋的结构加工效率更高,且加工难度更低。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解决手段是提供群腔瓶胚模具的双螺旋冷却水槽结构,包括顺次连接的模腔主体和模腔底,模腔主体的外周面上设有底端连通的两个螺旋水槽,其中一个螺旋水槽顶端连通有第一进水口,另一个螺旋水槽顶端连通有第一出水口,模腔主体和模腔底之间设有套设在模腔底上的限流环,限流环内孔的直径大于模腔底对应位置的外径,限流环设有均连通内孔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所述限流环材质为成本较低的尼龙,安装在模腔底与模腔主体之间,使模腔底与模腔主体间空腔的截面积S2减小到S1,在同等水压情况下,相比与于现有结构的冷却水路,在模腔底处的水流速更快,从而可以达到理想的冷却效果。

所述螺旋水槽的截面为球形,使用球形铣刀加工螺旋水槽,形成的球形水槽,可以承受较高的注塑压力,延长模腔的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均连通有一水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双螺旋的水槽结构,将原结构的一组冷却水路改成两组冷却水路:分别为模腔主体的双螺旋水路和模腔底的独立冷却水路,缩短了冷却水路的行程,且螺旋线式的螺旋槽对水的阻力较小,在同等水压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水的流速更快,可以带走更多的热量;模腔底采用独立冷却水路,针对模腔底与模腔主体间空腔的截面积S2过大、模腔底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现采用限流环结构,材质为成本较低的尼龙,安装在模腔底与模腔主体之间,使模腔底与模腔主体间空腔的截面积S2减小到S1,在同等水压情况下,相比与于原结构的冷却水路,在模腔底处的水流速更快,从而可以达到理想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冷却时间缩短,型腔底成型效果理想,提高生产效率;双螺旋加工工序相对比较容易,降低了生产成本;球形水槽使得模腔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模腔水槽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图3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其中S1为模腔底与模腔主体间空腔的截面积,

图5是图3实施例拆离限流环后的立面示意图,其中S2为模腔底与模腔主体间空腔的截面积,

图6是图3实施例的模腔主体、模腔底和限流环分离的示意图,

图中:模腔主体1、模腔底2、进水口3、出水口4、螺旋水槽5、第一进水口6、第一出水口7、限流环8、第二进水口9、第二出水口10、水管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3-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群腔瓶胚模具的双螺旋冷却水槽结构,包括顺次连接的模腔主体1和模腔底2,模腔主体1的外周面上设有底端连通的两个螺旋水槽5,其中一个螺旋水槽5顶端连通有第一进水口6,另一个螺旋水槽5顶端连通有第一出水口7,模腔主体1和模腔底2之间设有套设在模腔底2上的限流环8,限流环8内孔的直径大于模腔底2对应位置的外径,限流环8设有均连通内孔的第二进水口9和第二出水口10。

所述限流环8材质为成本较低的尼龙,安装在模腔底2与模腔主体1之间,使模腔底2与模腔主体1间空腔的截面积S2减小到S1,在同等水压情况下,相比与于现有结构的冷却水路,在模腔底2处的水流速更快,从而可以达到理想的冷却效果。

所述螺旋水槽5的截面为球形,使用球形铣刀加工螺旋水槽5,形成的球形水槽,可以承受较高的注塑压力,延长模腔的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进水口6、第一出水口7、第二进水口9和第二出水口10均连通有一水管11。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双螺旋的水槽结构,将原结构的一组冷却水路改成两组冷却水路:分别为模腔主体1的双螺旋水路和模腔底2的独立冷却水路,缩短了冷却水路的行程,且螺旋线式的螺旋槽对水的阻力较小,在同等水压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水的流速更快,可以带走更多的热量;模腔底2采用独立冷却水路,针对模腔底2与模腔主体1间空腔的截面积S2过大、模腔底2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现采用限流环8结构,材质为成本较低的尼龙,安装在模腔底2与模腔主体1之间,使模腔底2与模腔主体1间空腔的截面积S2减小到S1,在同等水压情况下,相比与于原结构的冷却水路,在模腔底2处的水流速更快,从而可以达到理想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冷却时间缩短,型腔底成型效果理想,提高生产效率;双螺旋加工工序相对比较容易,降低了生产成本;球形水槽使得模腔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