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氯乙烯拉伸强度改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5031发布日期:2019-04-23 23:59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氯乙烯拉伸强度改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氯乙烯拉伸强度相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氯乙烯拉伸强度改良装置。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管材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是塑料管材中应用最广泛的产品之一。用于生产加工聚氯乙烯管材的设备已经相对成熟,包括混料设备、送料系统和挤出机等,已经采用了全自动混送料设备和高速、大挤出量的挤出机,使聚氯乙烯管材的产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聚氯乙烯管材用于给水压力管时,管壁较厚,管材质量重,运输成本较高;且现有的聚氯乙烯管材生产装置没有对其拉伸强度进行增加,导致聚氯乙烯管材强度较低,韧性欠佳,影响管材的正常使用,且现有一些拉伸强度装置操作复杂,灵活性一般,需要进行改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聚氯乙烯拉伸强度改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氯乙烯拉伸强度改良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聚氯乙烯拉伸强度改良装置,包括底座、立柱和工作平台,所述立柱位于底座上端,所述工作平台位于立柱顶端,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径向定型管道,所述径向定型管道内部设有聚氯乙烯管材,且聚氯乙烯管材内部设有一号轴向拉伸管道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所述一号轴向拉伸管道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一端相互连接,且一号轴向拉伸管道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另一端延伸位于径向定型管道外部,所述立柱两侧分别设有一号升降杆和二号升降杆,且一号升降杆和二号升降杆分别与一号轴向拉伸管道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连接,所述一号轴向拉伸管道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均采用耐高温硅胶材料,以及一号轴向拉伸管道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上分别开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连接有充气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两侧均设有电推杆,且电推杆一端分别与一号升降杆和二号升降杆连接,所述底座上表面两侧均嵌设有滑槽,所述一号升降杆和二号升降杆底端均安装有移动轮,且一号升降杆和二号升降杆通过移动轮和滑槽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升降杆一侧壁上安装有拉伸弹簧,且拉伸弹簧一端连接有挂钩,所述一号轴向拉伸管道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一端均安装有挂环,所述一号升降杆和通过拉伸弹簧上的挂钩与一号轴向拉伸管道上的挂环连接,所述二号升降杆与一号升降杆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平台上表面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一侧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与固定块之间安装有挤压弹簧,所述径向定型管道通过挤压板与工作平台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号轴向拉伸管道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可以利用充气管道将高压热空气送入到一号轴向拉伸管道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内部使聚氯乙烯管材径向拉伸,然后利用电推杆推动一号升降杆和二号升降杆移动,使一号轴向拉伸管道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相向移动,从而使聚氯乙烯管材轴向拉伸,使聚氯乙烯管材的强度更高,韧性更好,抗冲击和抗疲劳性能增强。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一号轴向拉伸管道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均通过拉伸弹簧分别与一号升降杆和二号升降杆连接,一方面便于利用拉伸弹簧对一号轴向拉伸管道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进行拉伸,同时一号升降杆和二号升降杆便于调节一号轴向拉伸管道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的高度,适合不同直径大小的聚氯乙烯管材,操作简单。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作平台上安装有挤压板,并将挤压板通过挤压弹簧与固定块连接,可以利用挤压板对径向定型管道进行固定,同时便于固定不同直径大小的径向定型管道,灵活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聚氯乙烯拉伸强度改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聚氯乙烯拉伸强度改良装置的径向定型管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聚氯乙烯拉伸强度改良装置的工作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聚氯乙烯拉伸强度改良装置的一号升降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立柱;3、工作平台;4、径向定型管道;5、固定块;6、一号轴向拉伸管道;7、出气口;8、拉伸弹簧;9、一号升降杆;10、滑槽;11、移动轮;12、电推杆;13、二号升降杆;14、充气管道;15、二号轴向拉伸管道;16、进气口;17、挤压弹簧;18、挤压板;19、挂环;20、聚氯乙烯管材;21、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聚氯乙烯拉伸强度改良装置,包括底座1、立柱2和工作平台3,所述立柱2位于底座1上端,所述工作平台3位于立柱2顶端,所述工作平台3上设有径向定型管道4,所述径向定型管道4内部设有聚氯乙烯管材20,且聚氯乙烯管材20内部设有一号轴向拉伸管道6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15,所述一号轴向拉伸管道6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15一端相互连接,且一号轴向拉伸管道6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15另一端延伸位于径向定型管道4外部,所述立柱2两侧分别设有一号升降杆9和二号升降杆13,且一号升降杆9和二号升降杆13分别与一号轴向拉伸管道6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15连接,所述一号轴向拉伸管道6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15均采用耐高温硅胶材料,以及一号轴向拉伸管道6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15上分别开设有出气口7和进气口16,所述进气口16上连接有充气管道14。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设置一号轴向拉伸管道6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15,可以利用充气管道14将高压热空气送入到一号轴向拉伸管道6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15内部使聚氯乙烯管材20径向拉伸,使一号轴向拉伸管道6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15相向移动,从而使聚氯乙烯管材20轴向拉伸,使聚氯乙烯管材20的强度更高,韧性更好,抗冲击和抗疲劳性能增强。

其中,所述立柱2两侧均设有电推杆12,且电推杆12一端分别与一号升降杆9和二号升降杆13连接,所述底座1上表面两侧均嵌设有滑槽10,所述一号升降杆9和二号升降杆13底端均安装有移动轮11,且一号升降杆9和二号升降杆13通过移动轮11和滑槽10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便于利用电推杆12调节一号升降杆9和二号升降杆13进行移动,操作简单。

其中,所述一号升降杆9一侧壁上安装有拉伸弹簧8,且拉伸弹簧8一端连接有挂钩21,所述一号轴向拉伸管道6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15一端均安装有挂环19,所述一号升降杆9和通过拉伸弹簧8上的挂钩21与一号轴向拉伸管道6上的挂环19连接,所述二号升降杆13与一号升降杆9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通过将一号轴向拉伸管道6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15均通过拉伸弹簧8分别与一号升降杆9和二号升降杆13连接,一方面便于利用拉伸弹簧8对一号轴向拉伸管道6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13进行拉伸,同时一号升降杆9和二号升降杆13便于调节一号轴向拉伸管道6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15的高度,适合不同直径大小的聚氯乙烯管材20。

其中,所述工作平台3上表面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块5,且固定块5一侧连接有挤压板18,所述挤压板18与固定块5之间安装有挤压弹簧17,所述径向定型管道4通过挤压板18与工作平台3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通过在工作平台3上安装有挤压板18,并将挤压板18通过挤压弹簧17与固定块5连接,可以利用挤压板18对径向定型管道4进行固定,同时便于固定不同直径大小的径向定型管道4,灵活性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聚氯乙烯拉伸强度改良装置,工作时,将径向定型管道4放置在工作平台3上,并利用挤压板18和挤压弹簧17将径向定型管道4挤压固定,便于更换不同直径大小的径向定型管道4,将聚氯乙烯管材20放入到径向定型管道4内部,并将一号轴向拉伸管道6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15位于二号轴向拉伸管道15内部,然后利用充气管道14将高压热空气送入到一号轴向拉伸管道6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15内部,使聚氯乙烯管材20径向拉伸,同时可以利用电推杆12推动一号升降杆9和二号升降杆13移动,使一号轴向拉伸管道6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15相向移动,从而使聚氯乙烯管材20轴向拉伸,使拉伸后的聚氯乙烯管材20与径向定型管道4内壁接触,冷却成型,使聚氯乙烯管材20的强度更高,韧性更好,抗冲击和抗疲劳性能增强,通过将一号轴向拉伸管道6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15均通过拉伸弹簧8分别与一号升降杆9和二号升降杆13连接,一方面便于利用拉伸弹簧8对一号轴向拉伸管道6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13进行拉伸,同时一号升降杆9和二号升降杆13便于调节一号轴向拉伸管道6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15的高度,适合不同直径大小的聚氯乙烯管材20,操作简单,便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立柱2,工作平台3,径向定型管道4,固定块5,一号轴向拉伸管道6,出气口7,拉伸弹簧8,一号升降杆9,滑槽10,移动轮11,电推杆12,二号升降杆13,充气管道14,二号轴向拉伸管道15,进气口16,挤压弹簧17,挤压板18,挂环19,聚氯乙烯管材20,挂钩21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号轴向拉伸管道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可以利用充气管道将高压热空气送入到一号轴向拉伸管道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内部使聚氯乙烯管材径向拉伸,然后利用电推杆推动一号升降杆和二号升降杆移动,使一号轴向拉伸管道和二号轴向拉伸管道相向移动,从而使聚氯乙烯管材轴向拉伸,使聚氯乙烯管材的强度更高,韧性更好,抗冲击和抗疲劳性能增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