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缆的一体模具结构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25008发布日期:2021-01-26 15:18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光缆的一体模具结构及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光缆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光缆的一体模具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现阶段光缆制造过程中,挤塑工序通常采用的是分体模具,护套偏心难以调节,耗费时间,造成效率低,成本高。在进行2种不同护套材质成型时,一般都是通过分流槽来实现,更改材质后换分流槽成本高,无法满足客户对材质的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节约了调试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无需通过分流槽来实现双层挤塑,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双层护套的成型效果的用于光缆的一体模具结构及方法。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用于光缆的一体模具结构,包括双层共挤机构以及校直机构,所述校直机构设置在所述双层共挤机构的入料侧,所述双层共挤机构包括模芯主体、模套,所述模芯主体内轴向设有至少一个光纤通道和至少一个加强件通道,所述模套上设置有与光纤通道、加强件通道相对应的的光纤入口和加强件入口;所述模芯主体的前端部呈锥形,模芯主体的前端部与模套的锥形孔配合形成锥形流道,所述模套上设置有环形流道。
[0006]
优选的,所述模芯主体与模套之间通过连接定位销连接,所述连接定位销上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一端与所述模芯主体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模套抵接。
[0007]
优选的,还包括成型流道,所述成型流道包括环形流道入口、流道分流角、中间流道、流道入口,所述环形流道入口与所述环形流道相连通,护套挤塑料通过流道入口流入成型流道,然后经过中间流道、流道分流角以及环形流道入口,所述护套挤塑料通过环形流道入口进入环形流道内。
[0008]
优选的,所述模芯主体上的光纤通道为挤管式光纤通道,所述模套上的加强件入口为挤压式加强件入口,所述模套采用钨钢制成。
[0009]
优选的,所述校直机构包括用于校直光纤以及加强件的两校直组件,所述光纤以及加强件分别穿设在两校直组件上,两校直组件上下设置在一起。
[0010]
优选的,所述校直组件包括驱动环、行星架以及多个校直轮,多个校直轮设置在所述行星架上,所述行星架上开设有用于穿设光纤或者加强件的穿设口,多个校直轮之间形成光纤或加强件的校直通道,所述校直轮抵接在所述驱动环的内壁上。
[0011]
优选的,所述驱动环外侧边行设置有齿面,两校直组件的驱动环通过齿面啮合在一起,且两校直组件的驱动环的旋转方向相反。
[0012]
优选的,所述行星架上设置有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螺杆,所述校直轮通过转轴与所述行星架连接,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行星架与所述转轴连接,通过转动螺杆带动与转轴连接的校直轮移动。
[0013]
优选的,还包括擦拭组件,所述擦拭组件设置在所述校直机构以及双层共挤机构之间,所述擦拭组件包括用于清洁光纤以及加强件表面的纱线,所述纱线与所述光纤以及加强件成锐角设置,且所述纱线缠绕在光纤以及加强件上形成“8”字形。
[0014]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用于光缆的一体模具方法,包括对放卷的光纤以及加强件进行校直,对校直后的光纤以及加强件的表面进行清洁,再对完成清洁的光纤以及加强件进行双护套挤塑.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6]
通过在模芯主体内轴向上设有至少一个光纤通道和至少一个加强件通道,可在光纤、加强件穿孔引入了人眼可以观察的外部环境,便于准确穿线和导向,通过模芯主体的前端部与模套的锥形孔配合形成锥形流道,在模套上开环形流道来实现双护套挤塑,有效节约了调试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无需通过分流槽来实现双层挤塑,降低生产成本;校直机构可在线对光纤以及加强件进行校直,保证双层护套的成型效果。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的双层共挤机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的成型流道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光缆的一体模具结构的示意图。
[0020]
图4是本发明的校直机构示意图。
[0021]
图中标号说明:1、环形流道入口;2、流道分流角;3、中间流道;4、流道入口;5、环形流道;6、加强件入口;7、光纤入口;8、模套;9、垫片;10、连接定位销;11、模芯主体;12、双层共挤机构;13、加强件;14、光纤;15、纱线;2、校直机构;21、驱动环;22、行星架;23、校直轮;24、穿设口;25、校直通道;26、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23]
参照图1-4所示,一种用于光缆的一体模具结构,包括双层共挤机构以及校直机构,所述校直机构设置在所述双层共挤机构的入料侧,所述双层共挤机构包括模芯主体、模套,所述模芯主体内轴向设有至少一个光纤通道和至少一个加强件通道,所述模套上设置有与光纤通道、加强件通道相对应的的光纤入口和加强件入口;所述模芯主体的前端部呈锥形,模芯主体的前端部与模套的锥形孔配合形成锥形流道,所述模套上设置有环形流道。
[0024]
通过在模芯主体内轴向上设有至少一个光纤通道和至少一个加强件通道,可在光纤、加强件穿孔引入了人眼可以观察的外部环境,便于准确穿线和导向,通过模芯主体的前端部与模套的锥形孔配合形成锥形流道,在模套上开环形流道来实现双护套挤塑,有效节约了调试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无需通过分流槽来实现双层挤塑,降低生产成本;校直机构可在线对光纤以及加强件进行校直,保证双层护套的成型效果。
[0025]
利用本发明的模具还能够生产不同类型的光缆,这时只需要配备与光缆相应的模芯插件即可,十分灵活方便。
[0026]
所述模芯主体与模套之间通过连接定位销连接,所述连接定位销上设置有垫片,
所述垫片一端与所述模芯主体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模套抵接,第一层护套料由垫片间隙进入,可以通过改变垫片的厚度来调节护套挤出量。
[0027]
还包括成型流道,所述成型流道包括环形流道入口、流道分流角、中间流道、流道入口,所述环形流道入口与所述环形流道相连通,护套挤塑料通过流道入口流入成型流道,然后经过中间流道、流道分流角以及环形流道入口,所述护套挤塑料通过环形流道入口进入环形流道内。
[0028]
双层料的挤出护套从流道入口进入,分几流进入经过中间流道向环形流道口进,通过流道分流角起到缓冲作用,慢慢流入环形流道包覆在缆线上形成双层共挤护套。
[0029]
所述模芯主体上的光纤通道为挤管式光纤通道,所述模套上的加强件入口为挤压式加强件入口,所述模套采用钨钢制成。
[0030]
所述校直机构包括用于校直光纤以及加强件的两校直组件,所述光纤以及加强件分别穿设在两校直组件上,两校直组件上下设置在一起。
[0031]
所述校直组件包括驱动环、行星架以及多个校直轮,多个校直轮设置在所述行星架上,所述行星架上开设有用于穿设光纤或者加强件的穿设口,多个校直轮之间形成光纤或加强件的校直通道,所述校直轮抵接在所述驱动环的内壁上。
[0032]
所述驱动环外侧边行设置有齿面,两校直组件的驱动环通过齿面啮合在一起,且两校直组件的驱动环的旋转方向相反。
[0033]
所述行星架上设置有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螺杆,所述校直轮通过转轴与所述行星架连接,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行星架与所述转轴连接,通过转动螺杆带动与转轴连接的校直轮移动。
[0034]
通过驱动器驱动两校直组件中的驱动环转动即可实现两校直组件同步运动,驱动环带动行星架上的校直轮抵接这光纤以及加强件转动,可在线对光纤以及加强件进行校直操作,避免光纤以及加强件个别位置凸起,使得双层护套的厚度不均匀,保证双层护套的成型效果。
[0035]
校直组件可完全去除了光纤和加强件在行进过程中的颤抖,很好地保证了出线平稳和光缆外径的稳定。
[0036]
还包括擦拭组件,所述擦拭组件设置在所述校直机构以及双层共挤机构之间,所述擦拭组件包括用于清洁光纤以及加强件表面的纱线,所述纱线与所述光纤以及加强件成锐角设置,且所述纱线缠绕在光纤以及加强件上形成“8”字形。
[0037]
通过缠绕在光纤以及加强件表面的纱线进行清洁,能够能快速高效的将光纤以及加强件外壁的灰尘除去,清洁效果好,提高生产效率,使擦拭出来的光纤以及加强件更加美观,提升光纤以及加强件的质量,同时其可在光纤以及加强件移动输送中清洗,能够持续不间断的清洁光纤以及加强件表面,清洗效率高,保证光纤以及加强件后续双层护套的注塑效果。
[0038]
还包括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包括计量泵以及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计量泵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喷嘴将计量泵内的清洗剂喷出至光纤以及加强件表面。
[0039]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用于光缆的一体模具方法,包括对放卷的光纤以及加强件进行校直,对校直后的光纤以及加强件的表面进行清洁,再对完成清洁的光纤以及加强件进行双护套挤塑。
[004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