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胚输送装置、理胚装置及理胚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71014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瓶胚输送装置、理胚装置及理胚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线瓶胚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瓶胚输送装置、理胚装置及理胚机。
【背景技术】
[0002]PET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其广泛应用于生活用品,日化包装等领域,包括化妆品,医药,保健,饮料,试剂等众多行业。瓶胚是PET瓶成型之前的雏形,瓶胚进行理胚后,经过吹塑加工形成PET瓶,传统的瓶胚输送装置不具有分流与合流的功能,而且传统的瓶胚输送装置还存在一系列弊端:运输通道越来越长,占地面积越来越大,空间利用率降低,需要投入大量的厂房建设资源,耗时费钱;机器设备超长的零部件结构,不仅刚度差,而且不利于加工,加工质量难以保证;大规模的机器设备安装调试困难;长距离的瓶胚输送导致其连续性及稳定性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瓶胚输送装置,达到合流的目的,结构简单可靠。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瓶胚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所述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可转动设置在瓶胚输送线上,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一挡板间隔设置形成第一运输通道,所述第二螺杆与第二挡板间隔设置形成第二运输通道,且沿着第一运输通道延伸的第一螺杆与沿着第二运输通道延伸的第二螺杆形成合流通道。
[0006]上述瓶胚输送装置,当瓶胚落入第一运输通道及第二运输通道时,第一螺杆、第二螺杆旋转,瓶胚依次从前一个螺槽滑入后一个螺槽,并汇入合流通道中,达到合流的目的。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杆为变距螺杆,其螺距从第一运输通道首端至第一运输通道末端处逐渐增大,从合流通道首端处至合流通道末端逐渐减小。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螺杆为变距螺杆,其螺距从第二运输通道首端至第二运输通道末端处逐渐增大,从合流通道首端处至合流通道末端逐渐减小。
[000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理胚装置,包括瓶胚输送装置,所述瓶胚输送装置倾斜设置,该第一运输通道、第二运输通道、合流通道的宽度均小于瓶胚的支撑环尺寸且大于瓶胚的胚体尺寸,所述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向外旋转。
[0010]上述理胚装置,当杂乱的瓶胚落入第一运输通道及第二运输通道时,驱动机构带动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向外旋转,由于第一运输通道及第二运输通道的宽度小于瓶胚的支撑环尺寸,因而瓶胚能卡在第一运输通道及第二运输通道上,又因为第一运输通道及第二运输通道的宽度大于瓶胚的胚体尺寸,故瓶胚的胚体会落入第一运输通道及第二运输通道中,从而瓶胚能够整齐地排列好,达到理胚的效果,理胚装置倾斜设置,杂乱的瓶胚会受到重力作用,使瓶胚顺利地滑入第一运输通道与第二运输通道中。该理胚装置通过第一运输通道、第二运输通道达到成倍的理胚流量,然后通过合流通道,将理顺的瓶胚送入下一道工序中。
[00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理胚机,包括送料装置、理胚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倾斜设置,且送料装置的出口分别与第一运输通道、第二运输通道连通。
[0012]上述理胚机,送料装置将瓶胚输送到理胚装置中完成理胚工序,提高灌装生产线的效率,倾斜设置的送料装置,能够减少理胚设备的厂房占地空间,提高瓶胚理胚工序的连续性及稳定性。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理胚机还包括料斗,所述料斗的出口与送料装置的入口连通,且料斗的出口设置在料斗侧壁的下方。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理胚机还包括瓶胚回收装置、管道,所述瓶胚回收装置设置在瓶胚输送装置的下方,所述瓶胚回收装置与管道连通,该管道的出口设置在送料装置的出口处。
[00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瓶胚输送装置,包括螺杆,所述螺杆可转动设置在瓶胚输送线上,所述螺杆上设有凸出的遮挡部,该遮挡部位于瓶胚输送线分流口的位置处,所述螺杆位于第一角度范围时,该遮挡部挡住其中一条运输通道;所述螺杆位于第二角度范围时,所述遮挡部打开所述运输通道。
[0016]上述瓶胚输送装置,螺杆可转动设置在瓶胚输送线上,当螺杆挡住第一分流通道,瓶胚从第二分流通道通过,当螺杆重新打开该第一分流通道时,瓶胚又按从该第一分流通道中继续通过,从而达到分流的目的。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杆位于分流口位置处的杆径增大,以形成凸出的遮挡部。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杆为变距螺杆,其螺距从其首端至分流口处逐渐增大,从分流口处至其末端逐渐减小。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瓶胚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理胚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瓶胚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瓶胚输送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瓶胚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瓶胚输送装置,2、送料装置,3、下胚通道,4、料斗,5、瓶胚回收装置,6、管道,7、维修平台,8、楼梯,9a、支撑环,%、胚体,10、第一螺杆,11、第二螺杆,12、第一挡板,13、第二挡板,14、第一运输通道,15、第二运输通道,16、合流通道,20、运输通道,21、第一分流通道,22、第二分流通道,23、螺杆,24、分流口,25、遮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瓶胚输送装置1,包括第一螺杆10、第二螺杆11、第一挡板12、第二挡板13,所述第一螺杆10、第二螺杆11可转动设置在瓶胚输送线上,所述第一螺杆10与第一挡板12间隔设置形成第一运输通道14,所述第二螺杆11与第二挡板13间隔设置形成第二运输通道15,且沿着第一运输通道14延伸的第一螺杆10与沿着第二运输通道15延伸的第二螺杆11形成合流通道16。上述瓶胚输送装置1,当瓶胚落入第一运输通道14及第二运输通道15时,第一螺杆10、第二螺杆11旋转,瓶胚依次从前一个螺槽滑入后一个螺槽,并汇入合流通道16中,达到合流的目的。
[0028]在本实施中,所述第一螺杆10为变距螺杆,其螺距从第一运输通道14首端至第一运输通道14末端处逐渐增大,从合流通道16首端处至合流通道16末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螺杆11为变距螺杆,其螺距从第二运输通道15首端至第二运输通道15末端处逐渐增大,变距螺杆首先使得各个瓶胚的距离可以拉开,把连续排列的瓶子分开运送,减少汇合时发生卡胚现象,然后再将汇合后的瓶胚距离缩短,有序地输送至下一道工序。
[0029]一般的瓶胚其结构如图3所示,在瓶胚上具有一个支撑环9a,用于加强支撑瓶身的强度,支撑环9a的下方连接有胚体%,胚体9b经过吹塑处理后能被吹开,形成我们日常使用的PET瓶。
[0030]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理胚装置,包括瓶胚输送装置I,所述瓶胚输送装置I倾斜设置,该第一运输通道14、第二运输通道15、合流通道16的宽度均小于瓶胚的支撑环9a尺寸且大于瓶胚的胚体9b尺寸,所述第一螺杆10、第二螺杆11向外旋转。上述理胚装置,当杂乱的瓶胚落入第一运输通道14及第二运输通道15时,驱动机构带动第一螺杆10、第二螺杆11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