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499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蒸汽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蒸汽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手提式蒸汽机、蒸汽地拖以及挂烫蒸汽机等会出现蒸汽的家用电器中,其 内部都设置有用于供水的水泵以及用于将水加热为蒸汽的发热体,且水泵与产生蒸汽的发 热体之间的连接没有设置任何安全措施,这样,当发热体中出现堵塞等异常现象时,会使得 整个系统,包括水泵以及发热体,内部的压力增大,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甚至导致意 外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产生装置,旨在解决水泵与发热体之 间内部压力过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蒸汽产生装置,包括水泵以及发热体,还包 括卸压装置,所述卸压装置连接于所述水泵及发热体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卸压装置为卸压阀,所述卸压阀设有两端相通的连接管及与所述 连接管相通的卸压管。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卸压管设置于所述 第一、第二连接管之间,所述水泵具有第一出水管,所述发热体具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 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出水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进水管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卸压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相通,于所述卸压管的管 壁上穿设有卸压孔,且所述卸压管外表面套设有封盖所述卸压孔的弹性圈。更进一步地,所述卸压管的封闭端一侧设有卸压阀盖,所述卸压管外表面沿周向 设置有第三限位凸块,所述弹性圈位于所述卸压阀盖与第三限位凸块之间。更进一步地,所述卸压阀盖具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于所述凹陷部的底部向开口 方向延伸有凸柱体,所述凸柱体与所述凹陷部的侧壁之间形成环形凹槽,相对应地,所述卸 压管的一端设有一与所述凸柱体匹配的内凹开口,所述凸柱体嵌套于所述内凹开口内,所 述卸压管的一端嵌套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更进一步地,所述卸压管一端的外表面上设有环绕该外表面的第一凸块,相对应 地,所述凹陷部表面上设有环绕该内表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块嵌套于所述第一凹槽 中。更进一步地,于所述连接管管口处,所述第一连接管外表面沿周向设有第一卡勾, 所述第二连接管外表面沿周向设有第二卡勾。更进一步地,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外表面沿周向设有第二凸块,于所述第二连接管 外表面沿周向设有第三凸块。更进一步地,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及所述卸压管相互连接处,所述
3第一连接管外表面沿周向设有第一限位凸块,所述第二连接管外表面沿周向设有第二限位 凸块。本实用新型的卸压装置可以防止水泵与发热体之间出现压力过大的现象,当压力 过大时,水泵与发热体之间的水会经由卸压装置排泄出去,当压力正常时,卸压装置则封 闭,防止水泵与发热体之间的水从卸压装置中泄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蒸汽产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卸压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卸压阀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一种蒸汽产生装置,包括水泵以及发热体,还包括卸压装置,所述卸压装置连接于 所述水泵及发热体之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蒸汽产生装置中的水泵及蒸汽产生装置之间设置卸压 装置,可以防止水泵与发热体之间出现压力过大的现象。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 3所示,一种蒸汽产生装置,包括水泵6以及发热体7,还包括一卸压装 置,所述卸压装置连接于水泵6与发热体7之间,本实施例中的卸压装置为卸压阀8。所述 卸压阀8上设有两个相互连通的连接管80,分别为第一连接管81和第二连接管82,所述第 一连接管81与水泵6的第一出水管62连接,第二连接管82与发热体7的第二进水管71连 接,这样,水从水泵6的第一进水管61进入水泵6,再从水泵6的第一出水管62出来,经由 卸压阀8,从发热体7的第二进水管71进入发热体7,进入发热体7中的水,在发热体7的 加热作用下,化为蒸汽从发热体7的出气管72出来。本实施例中,卸压阀8上还设置有一个卸压管83,该卸压管83 —端与第一连接管 81、第二连接管82相通,且其管内的孔径比连接管的孔径小,这样,在连接管80内部与卸压 管83内部连接处形成一个圆台。另外,卸压管83的一端封闭,在卸压管83内还设置了一 个能隔阻卸压管83两端连通的挡块32,该挡块32与卸压管83管体是一体成型加工而成 的,不用另外进行加工及装配,另外,卸压管83的另一端设有一个内凹开口 834,该内凹开 口 834以卸压管83内的挡块32的一个表面作为底部。在卸压管83与连接管80相通的一端的表面上设置有一个卸压孔831,该卸压孔 831与卸压管83内部相通,从而也与连接管80内部相通,故卸压阀8中的水可以从该卸压 孔831中流出来。为了使卸压阀8中的水达到一定压力才可以从卸压孔831中流出,在卸 压管83设置卸压孔831的表面上套设一个弹性圈84,该弹性圈84紧贴在卸压管83上,且 封盖了卸压孔831,这样,只有当卸压阀8中的水达到一定的压力时,弹性圈84才会发生变 形,从而松开对卸压孔831的封盖,连接管80中的水也会从卸压孔831中流出来,从而减少水的压力,当连接管80内水的压力小于弹性圈84发生变形所需的压力时,弹性圈84则又 重新封盖了卸压孔831,防止连接管80内的水从卸压孔831中流出。本实施例中,弹性圈 84具体为硅胶圈。为防止变形时的弹性圈84脱离卸压管83,在卸压管83设置内凹开口 834的一端 上,套设有一个卸压阀盖5,该卸压阀盖5外形及尺寸与卸压管83的外形及尺寸相对应匹 配,其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51,在凹陷部51中间,设置了一个带有锥度的凸柱体52, 凸柱体52与凹陷部51之间存在在能与卸压管83外壁相配合的环形凹槽53。装配时,凸柱 体52嵌套在对应的卸压管83的内凹开口 834中,对应地,内凹开口 834内表面上也设有与 凸柱体52锥度相配合的锥度,从而两者配合紧密。同时,卸压阀盖5的凹陷部51的内侧面 则紧贴在卸压管83的外表面上,且为了使得卸压阀盖5与卸压管83之间连接紧密,在卸压 阀盖5的凹陷部51设置了环绕该凹陷部51的第一凸块511,对应地,卸压管83的外表面上 也设置有与该第一凸块511相对应配合的第一凹槽835,第一凸块511嵌套在第一凹槽835 内,使得卸压阀盖5与卸压管83之间配合紧密。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卸压阀8的连接管80与外部管体之间安装或拆卸方便,于 连接管80管口处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环绕该表面的卡勾。具体为第一连接管81的外表面 上设置有环绕该表面的第一卡勾811,同时,第二连接管8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环绕该表面 的第二卡勾821,且第一卡勾811及第二卡勾821上设有锥面。为了使得卸压阀8的连接管80与外部管体之间连接紧密,于连接管80管的外表 面上,设置有环绕该表面的凸块。具体为第一连接管8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环绕该表面的 第二凸块812,同时,第二连接管8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环绕该表面的第三凸块822,所述连 接管80上的第二凸块812及第三凸块822可以增强连接管80与外部管体之间的摩擦力, 使得连接管80与外部管体之间连接更好,不容易出现相互脱离的现象。另外,在第一连接管81、第二连接管82及卸压管83三者连接处,在第一连接管81 外表面上沿周向还设置了第一限位凸块813,同时,第二连接管82外表面上设置了一环绕 该表面的第二限位凸块823。第一限位凸块813及第二限位凸块823用于限制连接管80所 连接的外部管体在连接管80上的位置。同理,在卸压管83的外表面上也设置了沿周向的 第三限位凸块833,该第三限位凸块833可以限制套设在卸压管83外表面的弹性圈84在卸 压管83上的位置,上述的弹性圈84置在第三限位凸块833及卸压阀盖5之间,这样,弹性 圈84在卸压管83上的位置确定,不会随意滑动。本实用新型的卸压阀8可以防止水泵6与发热体7之间出现压力过大的现象,当 压力过大时,水泵6与发热体7之间的水由卸压阀8排泄出去,当压力正常时,卸压阀8则 封闭,防止水泵6与发热体7之间的水从卸压阀8中泄出,且该卸压阀8的连接管80与外 部管体连接紧密,不会出现泄漏的现象。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蒸汽产生装置,包括水泵以及发热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卸压装置,所述卸压 装置连接于所述水泵及发热体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压装置为卸压阀,所述 卸压阀设有两端相通的连接管及与所述连接管相通的卸压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 和第二连接管,所述卸压管设置于所述第一、第二连接管之间,所述水泵具有第一出水管, 所述发热体具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出水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与 所述第二进水管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压管一端封闭,另一端 与所述连接管相通,于所述卸压管的管壁上穿设有卸压孔,且所述卸压管外表面套设有封 盖所述卸压孔的弹性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蒸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压管的封闭端一侧设 有卸压阀盖,所述卸压管外表面沿周向设置有第三限位凸块,所述弹性圈位于所述卸压阀 盖与第三限位凸块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蒸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压阀盖具有向内凹陷 的凹陷部,于所述凹陷部的底部向开口方向延伸有凸柱体,所述凸柱体与所述凹陷部的侧 壁之间形成环形凹槽,相对应地,所述卸压管的一端设有一与所述凸柱体匹配的内凹开口, 所述凸柱体嵌套于所述内凹开口内,所述卸压管的一端嵌套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蒸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压管一端的外表面上 设有环绕该外表面的第一凸块,相对应地,所述凹陷部表面上设有环绕该内表面的第一凹 槽,所述第一凸块嵌套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蒸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连接管管口处,所述第 一连接管外表面沿周向设有第一卡勾,所述第二连接管外表面沿周向设有第二卡勾。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蒸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外表面沿 周向设有第二凸块,于所述第二连接管外表面沿周向设有第三凸块。
10.如权利要求2或9所述的一种蒸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 述第二连接管及所述卸压管相互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管外表面沿周向设有第一限位凸 块,所述第二连接管外表面沿周向设有第二限位凸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产生装置,包括水泵以及发热体,还包括卸压装置,所述卸压装置连接于所述水泵及发热体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卸压装置可以防止水泵与发热体之间出现压力过大的现象,当压力过大时,水泵与发热体之间的水或蒸汽会经由卸压装置排泄出去,当压力正常时,卸压装置则封闭,防止水泵与发热体之间的水从装置中泄出。
文档编号F22B37/44GK201787550SQ20102051686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日
发明者周洪 申请人:小田(中山)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