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汽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3726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汽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废汽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汽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汽废液和废料余热等。

由于工业锅炉超过10吨以上必须安装除氧器,现有的废汽回收装置结构简单,其主要原理为将除氧器废汽引入至节能罐体内,由下部接入,上部接入冷的软化水,冷的软化水自上而下流动,废汽自下而上流动,通过该种方式进行余热回收,该种回收方式回收效率低,使用效果差,另外,中部采用溢流管直接将水接入水箱,极易造成废汽沿着出水口流动,造成浪费及冲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汽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废汽回收装置回收效率低,使用效果差,采用溢流管直接将水接入水箱,极易造成废汽沿着出水口流动,造成浪费及冲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除氧水箱、支撑架、除氧水出口、除氧塔、安全阀、凝结水进水口、一次蒸汽入口、乏汽回收罐、废汽进汽管、一级均流板、二级均流板、冷软化水进管、U型水封、热软化水出管、废气排放口和排污口,所述支撑架与除氧水出口均固定安装在除氧水箱的底部,所述除氧塔设在除氧水箱的顶部,且除氧塔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凝结水进水口和一次蒸汽入口,所述安全阀固定连接在除氧塔的顶部,所述乏汽回收罐设在除氧水箱的一侧,且乏汽回收罐与除氧水箱之间通过废汽进汽管相连接,所述一级均流板与二级均流板均镶 嵌在乏汽回收罐的内腔中上方,且一级均流板设在二级均流板的上端,所述U型水封的一端连接有乏汽回收罐,且U型水封另一端连接有热软化水出管,所述废气排放口设在乏汽回收罐的顶部,且乏汽回收罐的底部设有排污口。

优选的,所述一级均流板与二级均流板均设在废汽进汽管与冷软化水进管之间。

优选的,所述冷软化水进管连接在乏汽回收罐的外侧,且冷软化水进管的末端位于乏汽回收罐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一级均流板与二级均流板均为水平状态安装。

优选的,所述一级均流板与二级均流板均采用不锈钢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废汽余热回收装置设有水平安装的一级均流板与二级均流板,使废汽与冷的软化水充分混合,能充分吸收除氧器废汽中的热量,强化了换热吸收,降低热能浪费,安装有U型水封,防止废汽沿管路进入,预防浪费及冲击,一级均流板与二级均流板均采用304不锈钢制成,可有效的防止均流板生锈,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除氧水箱,2、支撑架,3、除氧水出口,4、除氧塔,5、安全阀,6、凝结水进水口,7、一次蒸汽入口,8、乏汽回收罐,9、废汽进汽管,10、一级均流板,11、二级均流板,12、冷软化水进管,13、U型水封,14、热软化水出管,15、废气排放口,16、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 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废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除氧水箱1、支撑架2、除氧水出口3、除氧塔4、安全阀5、凝结水进水口6、一次蒸汽入口7、乏汽回收罐8、废汽进汽管9、一级均流板10、二级均流板11、冷软化水进管12、U型水封13、热软化水出管14、废气排放口15和排污口16,支撑架2与除氧水出口3均固定安装在除氧水箱1的底部,除氧塔4设在除氧水箱1的顶部,且除氧塔4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凝结水进水口6和一次蒸汽入口7,安全阀5固定连接在除氧塔4的顶部,乏汽回收罐8设在除氧水箱1的一侧,且乏汽回收罐8与除氧水箱1之间通过废汽进汽管9相连接,一级均流板10与二级均流板11均镶嵌在乏汽回收罐8的内腔中上方,且一级均流板10设在二级均流板11的上端,一级均流板10与二级均流板11均设在废汽进汽管9与冷软化水进管12之间,一级均流板10与二级均流板11均为水平状态安装,将进入罐体的冷软化水在此处进行平均分布,形成类似于水幕状态,在废汽通过该均流板时,可充分与冷的软化水进行混合,能充分吸收除氧器废汽中的热量,强化了换热吸收,降低热能浪费,一级均流板10与二级均流板11均采用304不锈钢制成,可有效的防止均流板生锈,U型水封13的一端连接有乏汽回收罐8,且U型水封13另一端连接有热软化水出管14,防止废汽沿管路进入,预防浪费及冲击,冷软化水进管12连接在乏汽回收罐8的外侧,且冷软化水进管12的末端位于乏汽回收罐8的内部,废气排放口15设在乏汽回收罐8的顶部,且乏汽回收罐8的底部设有排污口16。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废汽余热回收装置时,首先需对整个废汽余热回收装置有一个结构上的了解,能够更加便捷的进行使用,冷软化水通过冷软化水进管12进入乏汽回收罐8中,然后流经一级均流板10和二级均流板11将进入罐体的冷软化水在此处进行平均分布,形成类似于水幕状态,之后与通 过废汽进汽管9进入乏汽回收罐8中的除氧器内部的废汽进行热量交换,废汽在通过一级均流板10和二级均流板11时,充分与冷软化水进行混合,强化了换热吸收,降低热能浪费,通过安装在乏汽回收罐8外侧的U型水封13,防止废汽沿管路进入,预防浪费及冲击,最后经过热量交换后的废气通过废气排放口15进行排放,从而完成一系列的余热回收工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