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软水站污水和污水站中水降低锅炉排污水温度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4420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排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软水站污水和污水站中水降低锅炉排污水温度的系统。



背景技术:

锅炉底部的排污水温度往往较高,盐分浓度很大。如果增加换热器利用排污水的热能,由于锅炉排污水水质较差,电导率较大,容易腐蚀、堵塞换热器,且锅炉的排污水为间歇性排污,其热能不能满足需要持续供热的场合,但是直接排放则会污染环境。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自来水降温或自然降温的方法使锅炉底部的排污水温度降低后排放,但自然降温速度太慢,自来水降温又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锅炉排污水温度较高,直接排放污染环境又难以利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软水站污水和污水站中水降低锅炉排污水温度的系统,能够将锅炉的排污水处理成合格的中水,既节约水资源又避免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软水站污水和污水站中水降低锅炉排污水温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膨胀罐、降温池、软水站、污水站;所述排污膨胀罐设有用于连接锅炉的锅炉排污管,所述锅炉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所述降温池通过降温池进水管连接所述排污膨胀罐,所述降温池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降温池还连接有降温池排污管,降温池排污管上设置有降温池排污阀,降温池排污管连接所述污水站;所述污水站设有用于连接中水使用点的中水输送管,所述中水输送管上依次设置有第三开关阀、水泵、止回阀;所述降温池通过旁通管与污水站的中水输送管相连接,所述旁通管上设置有温控阀,所述降温池还设有放散管,放散管上设置有放散阀;所述软水站设有与自来水管相连接的进水管,所述软水站通过出水管与降温池相连接,软水站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开关阀。

所述降温池还安装有用于检测降温池的温度是否高于设定值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放散管的顶部连接有弯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系统将锅炉排污水经过排污膨胀罐、降温池和污水站处理后,转化成可以重复利用的中水,同时将污水站处理过的中水通过旁通管与降温池连接,当降温池温度较高时,将中水自动排进降温池降低锅炉污水温度,降温后的污水又回流进污水站,处理成合格中水输送至用中水点,既节约水资源又避免污染环境,节能效果好,能源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的总体构成示意图;图中标号为:锅炉1,排污膨胀罐2,降温池3,软水站4,污水站5,锅炉排污管6,第一开关阀7,降温池进水管8,第二开关阀9,降温池排污管10,降温池排污阀11,中水输送管12,第三开关阀13,水泵14,止回阀15,旁通管16,温控阀17,放散管18,放散阀19,弯管20,软水站进水管21,软水站出水管22,自来水管2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系统包括排污膨胀罐2,降温池3,软水站4,污水站5;本系统工作时即锅炉1排污时,锅炉排污管6上的第一开关阀7打开,锅炉1底部的污水经锅炉排污管6进入排污膨胀罐2进行闪蒸等初步降温,初步降温的污水从排污膨胀罐2通过降温池进水管8进入室外的降温池3,降温池进水管8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9。同时,自来水经自来水管23、通过软水站进水管21进入软水站4,自来水在软水站4制软水过程中排出的常温污水经软水站出水管22流进降温池3,与降温池3中的锅炉排污水混合进一步降低锅炉排污水的温度,降温后的污水经降温池排污管10流进污水站5,降温池排污管10上设置有降温池排污阀11,污水在污水站5经过处理制成合格中水后经中水输送管12输送给各个用中水点,中水输送管12上依次设置有第三开关阀13、水泵14、止回阀15,用来控制水流速度和方向。

降温池3的顶部通过旁通管16与污水站中水输送管12相连接,旁通管16上设置有温控阀17,当锅炉污水量较大时,软水站4的污水无法彻底给锅炉污水降温,降温池3安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降温池3的温度高于某个设定值时,发送给温控阀17信号,温控阀17打开,从污水站流出的部分中水经旁通管16流进降温池3,与软水站的污水共同作用来降低锅炉的排污水,从而保证大量锅炉排污水温度可以降低到目标温度,降温后的锅炉排污水又流进污水站与其它污水混合后再次处理成中水利用。

降温池3的顶部还设有用于锅炉排气的放散管18,放散管18上设置有放散阀19,放散管18的顶部连接有弯管20,用于防止雨水等进入降温池,软水站4设有与自来水管相连接的进水管21,软水站4通过出水管22与降温池3相连接,软水站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开关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系统将锅炉排污水经过排污膨胀罐、降温池和污水站处理后,转化成可以重复利用的中水,同时将污水站处理过的中水通过旁通管与降温池连接,当降温池温度较高时,将中水自动排进降温池降低锅炉污水温度,降温后的污水又回流进污水站,处理成合格中水输送至用中水点,既节约水资源又避免污染环境,节能效果好,能源利用率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