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式流体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317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冷式流体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工业风冷式流体散热器有关。
背景技术
工业所采用的风冷式流体散器,主要是散热管外缠绕铝带,铝带与散热管受张力的影响,造成接触不好,增加了接触热阻,使散热效果降低。以往的制作方法是将不同流体换热器分开制造,再组合为一体;既造成钢材的浪费,又影响换热效果。
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传热效果好,成本低廉的风冷式流体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风冷式流体散热器,包括流体室和散热室,散热室(7)内若干纵向布置的散热管(4)与若干横向布置的薄金属片(5)过盈配合,散热室(7)的流体通道一端为冷风入口(9),另一端为热风出口(10)。
散热室(7)位于上、下流体室(1、3)之间,散热管(4)将上、下流体室(1,3)连通。
上、下流体室(1,3)由隔板(6)分隔成至少两个两两上、下相对应的由至少一根散热管(4)连通的子流体室。
金属片(5)厚度为0.3-0.8mm,两金属片之间的间隙为2.3-3mm。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将流体室根据不同流体及其流量的换热要求分隔成多个子流体室并按单管、双管和多管布置连通散热管,满足不同换热量的需要;2、不同的流体的流体室组合在壳体内,在流体室中用隔板分开,减小了体积,节约了金属材料;3、先将散热片穿在散热管上,再对散热管进行胀管,使散热片与散热管接触紧密,从而降低了接触热阻,提高了换热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传热效果好,适应单一流体和多种流体的散热要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散热管、片结构图。
图5为图1的E-E剖视图局部图。
图6为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有上流体室1和下流体室3,两室之间为换热室7,上、下流体室由隔板6分隔成对应的四个子室,对应的上、下两个子室由若干根散热管4连通。
在散热管4套上薄金属片5。再通过专用设备对散热管4进行胀管,使散热片5紧套在散热管4上。
a、b、c、d为不同的热流体流入通道,通过流体室3进入散热管道4。流体室1,3中设置隔板6,将不同的热流体分开,经过换热后汇入流体室1,由相对应的A、B、C、D流出通道流出;导风圈2为冷风入口9通道,流经换热片5后变成热风从出口10排出。
权利要求1.风冷式流体散热器,包括流体室和散热室,其特征在于散热室(7)内若干纵向布置的散热管(4)与若干横向布置的薄金属片(5)过盈配合,散热室(7)的流体通道一端为冷风入口(9),另一端为热风出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散热室(7)位于上、下流体室(1、3)之间,散热管(4)将上、下流体室(1,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上、下流体室(1,3)由隔板(6)分隔成至少两个两两上、下相对应的由至少一根散热管(4)连通的子流体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金属片(5)厚度为0.3-0.8mm,两金属片之间的间隙为2.3-3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风冷式流体散热器,包括流体室和散热室,散热室(7)内若干纵向布置的散热管(4)与若干横向布置的薄金属片(5)过盈配合,散热室(7)的流体通道一端为冷风入口(9),另一端为热风出口(10)。
文档编号F28D7/00GK2667441SQ200320115008
公开日2004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1日
发明者施明菊, 章丽华 申请人:四川省简阳空冷器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