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焚烧炉的炉膛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0703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活垃圾焚烧炉的炉膛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垃圾焚烧炉,特别涉及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的炉膛体。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已成了国家和民众关注的焦 点。目前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最大的方式是焚烧,但由于我国生活垃圾呈混装状,生活垃 圾内成份复杂,焚烧后产生的烟气如不加有效的控制,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目前烟气 中危害最大的是二噁英。二噁英(Dioxin)全称是多氯二苯并二噁英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 (简称 PCDDs)禾口多氯二苯并呋口南 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 (简 称PCDFs),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特殊有机化合物。二噁英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代表,它们 能干扰机体的内分泌,产生广泛的健康影响;二噁英有明显的免疫毒性,可引起动物胸腺萎 缩、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降低等;二噁英还能引起皮肤损害,在暴露的实验动物和人群 可观察到皮肤过渡角化、色素沉着以及氯痤疮等的发生;二噁英2,3,7,8-TCDD对动物有极 强的致癌性。二噁英类有两个特性,其一是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在705°C以下时,二噁英类分子 结构相当稳定,高于此温度即开始分解;其二是易合成性,当烟气中含有氯苯、氯酚等化合 物且温度在300-500°C时极易再次合成二噁英类。目前生活垃圾焚烧二噁英产生主要源自三个环节焚烧前、焚烧中、焚烧后。焚烧前生活垃圾中本身含有微量的二噁英,由于二噁英具有热稳定性,尽管大部 在高温燃烧时得以分解,在燃烧条件不充分时,不能充分分解,仍会有一部分在燃烧以后排 放出来,随烟气进入大气。焚烧中在燃烧过程中由含氯前体物生成二噁英,前体物包括聚氯乙烯、氯代苯、 五氯苯酚等,在燃烧中前体物分子通过重排、自由基缩合、脱氯或其他分子反应等过程会生 成二噁英,会因燃烧不充分、温度低、时间短而不能完全分解,从而随烟气进入大气。焚烧后在烟气处理、排放中再合成,已分解的二噁英类及在燃烧过程产生的一些 与二噁英类结构相似的环状前驱物(氯代芳香烃),在烟气缓慢冷却到30(TC -50(TC时,会在 固体飞灰表面发生异相催化反应合成二噁英类中间产物或二噁英类,或者在飞灰表面与不 挥发金属及其盐类发生多种反应,生成表面活性氯化物,再经过多种复杂的有机反应最后 再次生成吸附在飞灰颗粒表面上的二噁英。中国专利文献CN201184597Y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二恶英及粉尘零排放的垃圾焚烧 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垃圾储仓、垃圾焚烧炉、余热锅炉,余热锅炉烟气出口通过引风机、烟 气分配箱、电动阀门、底板进气孔直接对垃圾储仓内的垃圾进行加热,使其发酵、脱水烟气 在对垃圾进行加热的同时,垃圾又对烟气起到过滤作用;在垃圾储仓的顶部设有储仓烟气 内循环出口与储仓排气管,储仓烟气内循环出口与二次风系统相连;储仓排气管通过秸秆 灰、石灰粉喷入口与除尘器相连通,在除尘器的上方设有净化气出口 ;该实用新型不用对城 市垃圾进行预处理,整个处理过程,周而复始在系统内部循环。该文献还描述了城市垃圾在焚烧炉内焚烧产生的烟气,经过余热锅炉吸热后排出的烟气,在引风机的牵引下通过烟气 管道直接送入设置在垃圾储仓下方的烟气分配箱内,烟气分配箱上设有若干个电动阀门并 分别与垃圾储仓底板下方的烟气隔断相连通,电动阀门通过导线与自动控制单元电连,自 动控制单元通过电源开关与电源电连,电动阀门按着人为设定好的程序在自动控制单元的 控制下有节奏的开合,将烟气按着一定的规律通过储仓底板上的底板进气孔吹入垃圾储仓 内的不同区域对垃圾进行均勻加热;垃圾燃烧产生的烟气在对垃圾进行加热的同时,垃圾 又对烟气起到过滤作用,烟气内含有的二噁英、粉尘、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被垃圾过滤掉。由此可以看出该垃圾焚烧炉焚烧产生的烟气仅仅只经过余热锅炉吸热后未经其 它任何处理就又被输送回垃圾储仓对垃圾储仓内的垃圾进行加热。首先垃圾本身不具有过 滤功能,起不到过滤二噁英的作用,如不及时处理,这样周而复始在系统内部循环只会使系 统内部的二噁英含量越来越高,形成恶性循环;其次被过滤掉的烟气中的粉尘和重金属时 间长了不仅会堵塞底板进气孔,而且烟气中的粉尘和重金属还会随着垃圾再次被送入焚烧 炉,这样只会促成二噁英的生成,产生更大量的二噁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焚烧过程中能促使二噁英及其它有害物彻底被高 温分解,CO、C+等彻底被高温燃烬的生活垃圾焚烧炉的炉膛体。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的炉膛体其结 构特点是炉膛体包括前后主墙、左拱顶、左侧墙、主拱顶、右侧墙、内斜坡拱顶、内主隔墙、 左斜隔墙和右斜隔墙。前主墙坐落在炉底座的前座上,后主墙坐落在炉底座的后座上,且前 后主墙左部为低矮部。左拱顶设置在前后主墙左侧低矮部顶部之间;左拱顶,前后主墙和炉 底座的左端封板的顶部之间形成进料口。主拱顶设置在前后主墙顶部之间。左侧墙设置在 左拱顶和主拱顶之间以及前后主墙之间,左侧墙的中部设有二次风风口,且二次风风口从 左后部上方向右前部下方倾斜设置。右侧墙上部及中部位于前后主墙之间且顶部与主拱顶 相连,下部坐落在基础座的右端上,且位于炉底座的前座和后座之间;右侧墙的下部中间开 有与炉膛体内部相通的门洞,门洞的壁上装有检修门。内斜坡拱顶向右下方倾斜设置在前 后主墙之间且右端与右侧墙相连。内主隔墙竖直向上设置在内斜坡拱顶左侧上方且与前后 主墙相连。左斜隔墙通过设置在前后主墙之间的钢架固定在前后主墙之间且左端与内主隔 墙顶部相连,左斜隔墙向右下方倾斜设置。右斜隔墙通过设置在前后主墙之间的钢架固定 在前后主墙之间,且其右端与右侧墙中部内侧相连,右斜隔墙向左下方倾斜设置,其左端与 左斜隔墙的右端相连,且连接处中间设有二燃室出灰口。右侧墙的位于右斜隔墙上方的前 后方向的中部设有出烟口。右侧墙的位于右斜隔墙与内斜坡拱顶之间的前后方向的中部设 有清灰孔。炉膛体还包括主燃室和二燃室。二燃室包括涡旋区和停留区。所述前后主墙、 左拱顶、内斜坡拱顶和组合式炉排机构之间的空间形成主燃室。所述前后主墙、左侧墙、主 拱顶、内主隔墙、左斜隔墙、右斜隔墙和右侧墙之间的空间形成二燃室。而前后主墙、左侧 墙、主拱顶和内主隔墙之间的空间形成二燃室的涡旋区,前后主墙、主拱顶、左斜隔墙、右斜 隔墙和右侧墙之间的空间形成二燃室的停留区。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炉膛体还包括灰尘挡墙。 灰尘挡墙设置在主拱顶和左斜隔墙之间且与前后主墙相连,且下方设有烟气通道。二燃室的停留区的位于灰尘挡墙的左侧的部分为第一停留区,二燃室的停留区的位于灰尘挡墙的 右侧的部分为第二停留区。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中的前后主墙、内斜坡拱顶、内主隔墙、左斜隔墙、右斜隔墙 和右侧墙之间的空间形成空气隔层。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还有炉膛体的前后主墙、左拱顶、左侧 墙、主拱顶、右侧墙的墙体由内向外均依次由耐火砖、保温砖和保温棉组成。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发明的生活垃圾焚烧炉的炉膛体使用时能使生活 垃圾在生活垃圾焚烧炉的炉膛体的主燃室内保持900°C至1300°C的高温、可连续进行稳定 的明火燃烧,在不添加燃料助燃的情况下完成对生活垃圾的焚烧。(2)本发明的生活垃圾焚 烧炉的炉膛体的二燃室的涡旋燃烧区上部的二次风风口鼓入的二次风使炉内产生涡旋扰 动烟流,同时鼓入的二次风带入的大量的新鲜空气能使在主燃室内未燃尽的烟气在进入二 燃室后也能保持连续> 850°C的高温,不需加燃料助燃的二次燃烧,同时灰尘挡墙不仅可以 起到初步进行烟尘分离的作用,还可以延长烟气二燃室的停留区的时间,促使二噁英及其 它有害物被彻底进行高温分解,CO、C+等彻底进行高温燃烬问题,大大降低了后续烟气处理 的成本。(3)本发明的生活垃圾焚烧炉的炉膛体的空气隔层有利于清除二燃室中的灰尘。 (4)本发明是针对我国目前生活垃圾的混装情况研究的,能完全适应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 现状。


图1为本发明的炉膛体用于相应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后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的标记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基础座10、炉底座1,左段箱形梁1-1,第一中段箱形梁1-2,第二中段箱形梁1-3,右段 箱形梁1-4,左端封板1-5,炉膛体2,左拱顶2-1,左侧墙2-2,主拱顶2_3,右侧墙2_4,内斜 坡拱顶2-5,内主隔墙2-6,左斜隔墙2-7,右斜隔墙2-8,灰尘挡墙2_9,主燃室2_10,二燃 室2-11,涡旋燃烧区2-11-1,停留区2-11-2,二次风风口 2_12,二燃室出灰口 2_13,清灰孔 2-14,出烟口 2-15,进料口 2-16,检修门2-17,烟气通道2-18, 炉框架3,
进料装置4,进料装置架4-1、进料平台4-2、密封壳体4-3、进料斗4-4,随动推料装置
4-5,
组合式炉排机构5,
炉底出灰斗61,第一炉底出灰斗61-1,第二炉底出灰斗61-2,第三炉底出灰斗61-3,第 四炉底出灰斗61-4,进风口 61-6,出渣斗62,出灰机构63,破渣机构64,落渣通道65,风仓 板66,第一风仓板66-1,第二风仓板66-2,第三风仓板66_3,风仓67,第一风仓67_1,第二 风仓67-2,第三风仓67-3,第四风仓67-4, 支撑柱15。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方位按照图1所示的方位进行描述。(实施例1)见图1,本实施例的炉膛体2包括前后主墙、左拱顶2-1、左侧墙2-2、主拱顶2-3、右侧 墙2-4、内斜坡拱顶2-5、内主隔墙2-6、左斜隔墙2-7、右斜隔墙2_8和灰尘挡墙2_9。前主 墙坐落在炉底座1的前座上,后主墙坐落在炉底座1的后座上,且前后主墙左部为低矮部。 左拱顶2-1设置在前后主墙左侧低矮部顶部之间;左拱顶2-1,前后主墙和炉底座1的左端 封板1-5的顶部之间形成进料口 2-16。主拱顶2-3设置在前后主墙顶部之间;左侧墙2-2 设置在左拱顶2-1和主拱顶2-3之间以及前后主墙之间,中部设有二次风风口 2-12,且二 次风风口 2-12从左后部上方向右前部下方倾斜设置;右侧墙2-4上部及中部位于前后主墙 之间且顶部与主拱顶2-3相连,下部坐落在基础座10的右端上,且位于炉底座1的前座和 后座之间。右侧墙2-4下部中间开有与炉膛体2内部相通的门洞,门洞的壁上装有检修门 2-17。内斜坡拱顶2-5向右下方倾斜设置在前后主墙之间且右端与右侧墙2-4相连;内主 隔墙2-6竖直向上设置在内斜坡拱顶2-5左侧上方且与前后主墙相连;左斜隔墙2-7通过 设置在前后主墙之间的钢架固定在前后主墙之间且左端与内主隔墙2-6顶部相连,左斜隔 墙2-7向右下方倾斜设置;右斜隔墙2-8通过设置在前后主墙之间的钢架固定在前后主墙 之间,且其右端与右侧墙2-4中部内侧相连,右斜隔墙2-8向左下方倾斜设置,其左端与左 斜隔墙2-7的右端相连,且连接处中间设有二燃室出灰口 2-13 ;右侧墙2-4的位于右斜隔 墙2-8上方的前后方向的中部设有出烟口 2-15 ;右侧墙2-4的位于右斜隔墙2-8与内斜坡 拱顶2-5之间的前后方向的中部设有清灰孔2-14。灰尘挡墙2-9设置在主拱顶2-3和左斜 隔墙2-7之间且与前后主墙相连,且下方设有烟气通道2-18。炉膛体2的前后主墙、左拱顶 2-1、左侧墙2-2、主拱顶2-3、右侧墙2-4的墙体由内向外均依次由耐火砖、保温砖和保温棉 组成。炉膛体2还包括主燃室2-10和二燃室2-11。所述前后主墙、左拱顶2_1、内斜坡 拱顶2-5和组合式炉排机构5之间的空间形成主燃室2-10。所述前后主墙、左侧墙2-2、 主拱顶2-3、内主隔墙2-6、左斜隔墙2-7、右斜隔墙2-8和右侧墙2_4之间的空间形成二燃 室2-11。所述二燃室2-11包括涡旋区2-11-1和停留区2-11-2 ;前后主墙、左侧墙2_2、内 主隔墙2-6和主拱顶2-3之间的空间形成二燃室2-11的涡旋区2-11-1 ;前后主墙、主拱顶 2-3、内主隔墙2-6、左斜隔墙2-7、右斜隔墙2-8和右侧墙2_4之间的空间形成二燃室2_11 的停留区2-11-2 ;二燃室2-11的停留区2-11-2的位于灰尘挡墙2_9左侧的部分为第一停 留区,二燃室2-11的停留区2-11-2的位于灰尘挡墙2-9右侧的部分为第二停留区。前后 主墙、内斜坡拱顶2-5、内主隔墙2-6、左斜隔墙2-7、右斜隔墙2-8和右侧墙2_4之间的空间 形成空气隔层。(应用例1)
见图1,实施例1的炉膛体在使用时,作为相应的生活垃圾焚烧炉的一个组成部分。所 述生活垃圾焚烧炉除实施例1所述的炉膛体2外,还包括基础座10、炉底座1、炉框架3、进 料装置4、组合式炉排机构5、炉底出灰斗61、出渣斗62、出灰机构63、破渣机构64、落渣通 道65、风仓板66和冷热风装置。基础座10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基础座10为方框形,通过坐落在地面上的支撑柱15 进行支撑。炉底座1包括前座、后座和左端封板1-5。前座和后座均由各自的左段箱形梁 1-1、第一中段箱形梁1-2、第二中段箱形梁1-3和右段箱形梁1-4依次密闭固定连接构成。 前座和后座各自的左段箱形梁1-1、第一中段箱形梁1-2和第二中段箱形梁1-3的上表面均从左至右依次从高向低设置,前座和后座各自的右段箱形梁1-4的上表面均水平设置。炉底座1的前座和后座分别坐落在基础座10的前侧边框和后侧边框上;炉底座1 的左端封板1-5密闭连接固定在前座的左段箱形梁和后座的左段箱形梁1-1之间,且左端 封板1-5的上端与前座的左段箱形梁和后座的左段箱形梁1-1的左端顶部对齐,左端封板 1-5的下端坐落在基础座10上。炉框架3的下部固定在炉底座1上且围绕炉膛体2设置,炉框架3是由工字钢相 互焊接构成的整体钢架。炉框架3的内侧与设置在耐火砖墙上的抓钉的向外伸出的端头焊 接固定在一起,而使得炉框架3与炉膛体2固定连接,从而使得保温砖和保温棉被夹紧固定 在耐火砖与炉框架3之间。所述进料装置4包括进料装置架4-1、进料平台4-2、密封壳体4_3、进料斗4_4和 随动推料装置4-5。进料装置架4-1底部固定在基础座10左侧上,顶部右侧与炉框架3的 位于炉膛体2的左拱顶2-1上方的部分固定连接。进料平台4-2固定在进料装置架4-1上, 且右端位于炉底座1的左封板1-5上方。密封壳体4-3固定在进料平台4-2左端上部;进 料斗4-4固定在进料装置架4-1上且位于进料装置架4-1的顶部,进料斗4-4的出口的左 侧下端与密封壳体4-3的右端密闭连接,进料斗4-4的出口的上侧的右端和前后两侧的右 端与炉膛体2的形成进料口 2-16的相应部位密闭连接,进料斗4-4的出口的前侧和后侧的 下端与进料平台4-2密闭连接。随动推料装置4-5设置在进料平台4-2上且位于密封壳体 4-3内。进料平台4-2、密封壳体4-3、进料斗4-4的出口部分和随动推料装置4-5均由耐高 温材料制成。组合式炉排机构5采用专利申请号为200720045548. 3的垃圾焚烧炉的组合式炉 排装置。该组合式炉排装置不仅能使生活垃圾充分燃烧,而且还能减少烟尘的产生。组合 式炉排机构5包括设置在炉底座1的前座和后座的相应的左段箱形梁1-1、第一中段箱形 梁1-2和第二中段箱形梁1-3上的倾斜式往复炉排机构和设置在炉底座1的前座和后座的 相应的右段箱形梁1-4上的水平式往复炉排机构;组合式炉排机构5的倾斜式往复炉排机 构的左端位于随动推料装置4-5的右侧下部;组合式炉排机构5的倾斜式往复炉排机构的 右端位于水平式往复炉排机构左端上部。位于炉底座1的前座和后座的相应的右段箱形梁 1-4上的水平式往复炉排机构的右端与炉膛体2的右侧墙2-4之间设有落渣通道65。风仓板66包括第一风仓板66-1、第二风仓板66_2和第三风仓板66_3。炉底座1 的前座和后座与相应的风仓板66和相应的封板之间形成相应的风仓67 ;第一风仓板66-1 前端设置在炉底座1的前座的左段箱形梁和第一中段箱形梁之间,第一风仓板66-1后端 设置在炉底座1的后座的左段箱形梁1-1和第一中段箱形梁1-2之间;炉底座1的左端封 板1-5、炉底座1的前座的左段箱形梁、炉底座1的后座的左段箱形梁1-1和第一风仓板 66-1之间形成第一风仓67-1 ;第二风仓板66-2前端设置在炉底座1的前座的第一中段箱 形梁和第二中段箱形梁之间,第二风仓板66-2后端设置在炉底座1的后座的第一中段箱 形梁1-2和第二中段箱形梁1-3之间;炉底座1的第一风仓板66-1、炉底座1的前座的第 一中段箱形梁、炉底座1的后座的第一中段箱形梁1-2和第二风仓板66-2之间形成第二风 仓67-2 ;第三风仓板66-3前端设置在炉底座1的前座的第二中段箱形梁和右段箱形梁之 间,第三风仓板66-3后端设置在炉底座1的后座的第二中段箱形梁1-3和右段箱形梁1-4 之间;炉底座1的第二风仓板66-2、炉底座1的前座的第二中段箱形梁、炉底座1的后座的第二中段箱形梁1-3和第三风仓板66-3之间形成第三风仓67-3 ;炉底座1的第三风仓板 66-2、炉底座1的前座的右段箱形梁、后座的右段箱形梁1-4和右端封板1-6之间形成第四 风仓67-4。各风仓板66的上端位于相应的组合式炉排机构5的炉排的下方,各风仓板66 的下端均在同一水平面上。炉底出灰斗61包括从左至右依次相连设置的第一炉底出灰斗61-1、第二炉底出 灰斗61-2、第三炉底出灰斗61-3和第四炉底出灰斗61-4。第一炉底出灰斗61_1设置在炉 底座1的左端封板1-5和第一风仓板66-1的下部之间,跨接在基础座10的前侧边框和后 侧边框上,从下向上密闭连接在炉底座1上,且位于第一风仓67-1的下方;第二炉底出灰斗 61-2设置在第一风仓板66-1和第二风仓板66-2的下部之间跨接在基础座10的前侧边框 和后侧边框上,从下向上密闭连接在炉底座1上,且位于第二风仓67-2的下方;第三炉底 出灰斗61-3设置在第二风仓板66-2和第三风仓板66-3的下部之间跨接在基础座10的前 侧边框和后侧边框上,从下向上密闭连接在炉底座1上,且位于第三风仓67-3的下方;第四 炉底出灰斗61-4的左端设置在第三风仓板66-3的下端上,第四炉底出灰斗61-4的右端与 出渣斗62的左端相连,出渣斗62的右端设置在炉膛体2的右侧墙2-4的下端上,第四炉底 出灰斗61-4和出渣斗62的前后分别设置在基础座10的前侧边框和后侧边框上。第一炉 底出灰斗61-1,第二炉底出灰斗61-2,第三炉底出灰斗61-3和第四炉底出灰斗61_4下方 设有出灰机构63 ;出灰机构63通过坐落在地面上的安装架固定在各个炉底出灰斗的下方, 且分别于相应的炉底出灰斗密闭连接,出灰机构63的右端与出渣斗62的左侧壁相连通,且 可将第一炉底出灰斗61-1、第二炉底出灰斗61-2、第三炉底出灰斗61-3和第四炉底出灰斗 61-4所排出的灰送入出渣斗62 ;出渣斗62的下部设有破渣机构64,可将生活垃圾焚烧后 的残渣打碎后排出生活垃圾焚烧系统。出渣斗62和每个炉底出灰斗61的上部前后两侧上 均设置有进风口 61-6。冷热风装置设置在基础座10的下方且与每个进风口 61-6相连,冷 热风装置的风管系统设有两路送风总管,每路送风总管的送风支管的数量与出灰斗和出渣 斗之和的数量相同,位于前侧的送风总管的各送风支管与相应的出灰斗61的进风口或出 渣斗62的位于前侧的进风口相连通,位于后侧的送风总管的各送风支管与相应的出灰斗 61的进风口或出渣斗62的位于后侧的进风口相连通;通过焚烧智能控制电路控制调节冷 热风装置进入每个进风口 61-6的进风量。见图1,上述生活垃圾焚烧炉的工作方法如下
①先将生活垃圾装入进料装置4的进料斗4-4后而下落至进料平台4-2上;由焚烧智 能控制电路对炉内烘干区A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检测温度大于700°C时,由焚烧智能控制电 路控制随动推料装置4-5将进料平台4-2上的生活垃圾向右推至组合式炉排机构5的左端 的炉排上而进入烘干区A,来自主燃室2-10和二燃室2-11的辐射热及系统外部的热风将 推入的生活垃圾进行烘干,所述的热风由焚烧智能控制电路控制冷热风装置而进行调节, 且由设置在第一炉底出灰斗61-1上的进风口 61-6进入第一风仓67-1、再由下向上穿过炉 排后而对生活垃圾进行烘干;然后随着组合式炉排机构5的往复运动,位于倾斜式往复炉 排机构的炉排上的烘干的生活垃圾被推移到位于第一中段箱形梁1-2处上方的燃烧区B进 行高温燃烧,此时来自系统外部的热风通过第二炉底出灰斗61-2上的进风口 61-6进入第 二风仓67-2、再由下向上穿过炉排后而对生活垃圾的燃烧起到助燃作用,而使生活垃圾在 主燃室内保持900°C至1300°C的高温、不需加燃料助燃的连续稳定的明火燃烧;随着组合式炉排机构5的往复运动,位于倾斜式往复炉排机构的炉排上的燃烧后的生活垃圾被推移 到位于第二中段箱形梁1-3处上方的燃烬区C继续进行燃烧,此时来自系统外部的热风通 过焚烧智能控制电路控制冷热风装置而调节鼓入设置在第三炉底出灰斗61-3上的进风口 61-6进入第三风仓67-3再由下向上穿过炉排后而对生活垃圾的燃烧而能起到助燃作用; 燃烬的生活垃圾最后随着组合式炉排机构5的往复运动在倾斜式往复炉排机构上被推移 下落到位于右段箱形梁1-4处的水平式往复炉排机构上的冷却区D进行冷却,此时来自系 统外部的热风通过焚烧智能控制电路控制冷热风装置而调节鼓入设置在第四炉底出灰斗 61-4和出渣斗62上的进风口 61-6由下向上穿过炉排后可以起到降温冷却作用;随着水平 式往复炉排机构5的往复运动,将完全燃烧完的炉渣通过落渣通道65落入出渣斗62,然后 由破渣机构64将落入的残渣打碎后排出焚烧炉。②生活垃圾燃烧后所形成的烟气由主燃室2-10进入二燃室2-11的涡旋区 2-11-1,同时通过鼓风机在左侧墙2-2上部设置的二次风风口 2-12鼓入二次风,从而在二 燃室2-11的涡旋区中二次风与烟气一同形成涡流,由于二次风所带入的大量的新鲜空气 使得烟气在不加燃料助燃的情况下也能继续在二燃室2-11内燃烧,并可保持> 850°C的高 温,所以本发明的二燃室不是二次燃烧室,而是第二燃烧室。由主燃室2-10运动至涡旋区 2-11-1内的烟气,因重力及涡旋的作用,烟、尘进行初步的分离,部分灰尘落到组合式炉排 机构5上,其余的灰尘随烟气进入二燃室2-11的停留区2-11-2继续燃烧;落到组合式炉 排机构5上的灰尘的一部分会随着组合式炉排机构5的运动连同燃烧完的炉渣一起经落渣 通道65落入出渣斗62,最终排出焚烧炉,还有一部分灰尘会通过组合式炉排机构5的炉排 之间的缝隙落入炉底出灰斗61,落入炉底出灰斗61的灰尘通过出灰机构63排到出渣斗62 中,最终排出焚烧炉。进入二燃室2-11的停留区2-11-2的第一停留区的烟气由于重力作 用和灰尘挡墙2-9的作用对烟、尘再一次进行初步的分离,部分灰尘会沿着灰尘挡墙2-9下 落最后落至二燃室出灰口 2-13后排出;烟气和其余灰尘由灰尘挡墙2-9下方的烟气通道 2-18进入第二停留区中进行继续燃烧后再从炉膛体2的出烟口 2-15流出;由于灰尘挡墙 2-9起到了延长烟气在二燃室2-11的停留时间的,促使二噁英及其它有害物被彻底进行高 温分解,C0、C+等物质被彻底进行高温燃烬。在烟气流过出烟口 2-15时,焚烧智能控制电路 不断检测烟气中的氧含量,若烟气的氧含量符合排出条件时(本实施例中,烟气的氧含量的 排出条件为5wt% 8wt%),则保持二次风风口 2-12鼓入二次风的进风量;若烟气的氧含量 低于5wt%时,则增加二次风风口 2-12鼓入二次风的进风量,若烟气的氧含量高于8wt%时, 则减少二次风风口 2-12鼓入二次风的进风量。经出烟口 2-15排出的进行初步分离后的烟气经过后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而进 入大气。具体过程是排出生活生活垃圾焚烧炉的烟气经过超高温旋风除尘器(所述的超高 温是指温度> 850°C)实现烟、尘的分离,经过烟气沉降室进行再一次的烟、尘分离,经过中 温半干式中和反应塔(中温是指温度为190 550°C)进行中和以及除去中和反应所产生的 盐类物质的飞灰,经过喷有活性炭的烟道而使烟气中的有害气体被吸附在活性炭上,进入 布袋除尘器而清除残留的飞灰和吸附有害气体的活性炭尘粒,烟气最终由引风机送入烟囱 而排入大气。所排出的烟气采样后,经检测,二噁英含量低于0. lng/m3。
权利要求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的炉膛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主墙、左拱顶(2 1)、左侧墙(2 2)、主拱顶(2 3)、右侧墙(2 4)、内斜坡拱顶(2 5)、内主隔墙(2 6)、左斜隔墙(2 7)和右斜隔墙(2 8);前主墙坐落在炉底座(1)的前座上,后主墙坐落在炉底座(1)的后座上,且前后主墙左部为低矮部;左拱顶(2 1)设置在前后主墙左侧低矮部顶部之间;左拱顶(2 1),前后主墙和炉底座(1)的左端封板(1 5)的顶部之间形成进料口(2 16);主拱顶(2 3)设置在前后主墙顶部之间;左侧墙(2 2)设置在左拱顶(2 1)和主拱顶(2 3)之间以及前后主墙之间,左侧墙(2 2)的中部设有二次风风口(2 12),且二次风风口(2 12)从左后部上方向右前部下方倾斜设置;右侧墙(2 4)上部及中部位于前后主墙之间且顶部与主拱顶(2 3)相连,下部坐落在基础座(10)的右端上,且位于炉底座(1)的前座和后座之间;右侧墙(2 4)的下部中间开有与炉膛体(2)内部相通的门洞,门洞的壁上装有检修门(2 17);内斜坡拱顶(2 5)向右下方倾斜设置在前后主墙之间且右端与右侧墙(2 4)相连;内主隔墙(2 6)竖直向上设置在内斜坡拱顶(2 5)左侧上方且与前后主墙相连;左斜隔墙(2 7)通过设置在前后主墙之间的钢架固定在前后主墙之间且左端与内主隔墙(2 6)顶部相连,左斜隔墙(2 7)向右下方倾斜设置;右斜隔墙(2 8)通过设置在前后主墙之间的钢架固定在前后主墙之间,且其右端与右侧墙(2 4)中部内侧相连,右斜隔墙(2 8)向左下方倾斜设置,其左端与左斜隔墙(2 7)的右端相连,且连接处中间设有二燃室出灰口(2 13);右侧墙(2 4)的位于右斜隔墙(2 8)上方的前后方向的中部设有出烟口(2 15);右侧墙(2 4)的位于右斜隔墙(2 8)与内斜坡拱顶(2 5)之间的前后方向的中部设有清灰孔(2 14);炉膛体(2)还包括主燃室(2 10)和二燃室(2 11),二燃室(2 11)包括涡旋区(2 11 1)和停留区(2 11 2);所述前后主墙、左拱顶(2 1)、内斜坡拱顶(2 5)和组合式炉排机构(5)之间的空间形成主燃室(2 10);所述前后主墙、左侧墙(2 2)、主拱顶(2 3)、内主隔墙(2 6)、左斜隔墙(2 7)、右斜隔墙(2 8)和右侧墙(2 4)之间的空间形成二燃室(2 11),而前后主墙、左侧墙(2 2)、主拱顶(2 3)和内主隔墙(2 6)之间的空间形成二燃室(2 11)的涡旋区(2 11 1),前后主墙、主拱顶(2 3)、左斜隔墙(2 7)、右斜隔墙(2 8)和右侧墙(2 4)之间的空间形成二燃室(2 11)的停留区(2 11 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焚烧炉的炉膛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灰尘挡墙 (2-9);灰尘挡墙(2-9)设置在主拱顶(2-3)和左斜隔墙(2-7)之间且与前后主墙相连,且下 方设有烟气通道(2-18) ;二燃室(2-11)的停留区(2-11-2)的位于灰尘挡墙(2_9)的左侧 的部分为第一停留区,二燃室(2-11)的停留区(2-11-2)的位于灰尘挡墙(2-9)的右侧的部 分为第二停留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活垃圾焚烧炉的炉膛体,其特征在于前后主墙、内斜坡拱 顶(2-5 )、内主隔墙(2-6 )、左斜隔墙(2-7 )、右斜隔墙(2-8 )和右侧墙(2_4 )之间的空间形成空气隔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生活垃圾焚烧炉的炉膛体,其特征在于炉膛体(2) 的前后主墙、左拱顶(2-1)、左侧墙(2-2)、主拱顶(2-3)、右侧墙(2-4)的墙体由内向外均依 次由耐火砖、保温砖和保温棉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的炉膛体,其要点是炉膛体包括前后主墙、左拱顶、左侧墙、主拱顶、右侧墙、内斜坡拱顶、内主隔墙、左斜隔墙和右斜隔墙。左侧墙设置在左拱顶和主拱顶之间以及前后主墙之间,左侧墙的中部设有二次风风口,且二次风风口从左后部上方向右前部下方倾斜设置。前后主墙、左拱顶、内斜坡拱顶和组合式炉排机构之间的空间形成主燃室。所述前后主墙、左侧墙、主拱顶、内主隔墙、左斜隔墙、右斜隔墙和右侧墙之间的空间形成二燃室。而前后主墙、左侧墙、主拱顶和内主隔墙之间的空间形成二燃室的涡旋区,前后主墙、主拱顶、左斜隔墙、右斜隔墙和右侧墙之间的空间形成二燃室的停留区。该炉膛体能使生活垃圾充分燃烧,使二噁英及其它有害物被彻底进行高温分解,CO、C+等彻底进行高温燃烬。
文档编号F23G5/16GK101986035SQ20101058286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0日
发明者戴亚南, 曹成运 申请人:常州市三信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