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缝隙式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5822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直流缝隙式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 型涉及一种W火焰锅炉,特别是一种直流缝隙式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烧器是使燃料和空气以一定方式喷出混合(或混合喷出)燃烧的装置统称。燃烧器按类型和应用领域分工业燃烧器、燃烧机、民用燃烧器、特种燃烧器几种。在燃气点火燃烧时,经常会发生“爆燃”现象,“爆燃”是指燃气在燃烧室内积聚经点燃后体积膨胀,甚至达到爆炸的情况,“爆燃”发生的机率不大,但是危害性很大,需要迫切改善此状况,“爆燃”情况的发生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第一是由于传火不充分而引起“爆燃”。还有一种情况是点火不燃,由于点火区燃气浓度很小,未能马上着火,当点着火时,整个燃烧室内已充满燃气,形成“爆燃”。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流缝隙式燃烧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直流缝隙式燃烧器,包括喷嘴体、喷头、稳燃挡板和前后拱;所述喷嘴体与所述喷头固定连接,所述稳燃挡板安装于所述喷头的出口端,所述喷头的上部设有相对称的两排三次风喷口,所述前后拱上设有一次风喷口、乏气喷口和二次风喷口,所述前后拱上还开有防结渣二次风喷口 ;所述一次风喷口设在所述前后拱上靠近炉膛中心一侧,所述二次风喷口与所述一次风喷口相间隔布置,所述防结渣二次风喷口设在所述前后拱上靠近所述喷头一侧并与所述一次风喷口同列设置,所述乏气喷口设在所述一次风喷口和所述防结渣二次风喷口之间,以上各喷口均以炉膛中心为对称面进行布置。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装置能够有效地使锅炉煤粉燃烧稳定、低负荷、高效、低污染等特点,结构简单,有利于在现有燃烧器进行改造,且实施方便。

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标号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直流缝隙式燃烧器,主要由喷嘴体I、喷头2及稳燃挡板3、前后拱4构成,喷嘴体I与喷头2固定连接,稳燃挡板3安装于喷头2的出口端,其形状如图2所示,为一环形体,环形体内侧边缘周围空部带齿形凸起10。喷头2的上部开有相对称的两排三次风喷口 5,前后拱4上开有一次风喷口 6、乏气喷口 7和二次风喷口 8,所述前后拱4上还开有防结渣二次风喷口 9 ;所述一次风喷口 6开在前后拱4上靠近炉膛中心一侧,二次风喷口 8与一次风喷口 6相间隔布置,防结渣二次风喷口 9开在前后拱4上靠近喷头2一侧并与一次风喷口 6同列设置,乏气喷口 7开在一次风喷口 6和防结渣二次风喷口 9之间,以上各喷口均以炉膛中心为对称面进行布置,乏气及二次风6的流线与喷头2的距离为d,乏气喷口 7的下沿到喷头2的距离为a。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装置能够有效地使锅炉煤粉燃烧稳定、低负荷、高效、低污染等特点,结构简单,有利于在现有燃烧器进行改造,且实施方 便。
权利要求1.一种直流缝隙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体、喷头、稳燃挡板和前后拱;所述喷嘴体与所述喷头固定连接,所述稳燃挡板安装于所述喷头的出口端,所述喷头的上部设有相对称的两排三次风喷口,所述前后拱上设有一次风喷口、乏气喷口和二次风喷口,所述前后拱上还开有防结渣二次风喷口 ;所述一次风喷口设在所述前后拱上靠近炉膛中心一侦牝所述二次风喷口与所述一次风喷口相间隔布置,所述防结渣二次风喷口设在所述前后拱上靠近所述喷头一侧并与所述一次风喷口同列设置,所述乏气喷口设在所述一次风喷口和所述防结渣二次风喷口之间,以上各喷口均以炉膛中心为对称面进行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直流缝隙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燃挡板为一环形体,环形体内侧边缘周围空部带齿形凸起。
专利摘要一种直流缝隙式燃烧器,包括喷嘴体、喷头、稳燃挡板和前后拱;所述喷嘴体与所述喷头固定连接,所述稳燃挡板安装于所述喷头的出口端,所述喷头的上部设有相对称的两排三次风喷口,所述前后拱上设有一次风喷口、乏气喷口和二次风喷口,所述前后拱上还开有防结渣二次风喷口;所述一次风喷口设在所述前后拱上靠近炉膛中心一侧,所述二次风喷口与所述一次风喷口相间隔布置,所述防结渣二次风喷口设在所述前后拱上靠近所述喷头一侧并与所述一次风喷口同列设置,所述乏气喷口设在所述一次风喷口和所述防结渣二次风喷口之间。本装置能够有效地使锅炉煤粉燃烧稳定、低负荷、高效、低污染等特点,结构简单,有利于在现有燃烧器进行改造,且实施方便。
文档编号F23D1/00GK202511271SQ201220019458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7日
发明者袁代华 申请人:锦华能投(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