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8591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热交换器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扁平管热交换器的板(1),其由冷拉金属板制成,所述冷拉使得允许流体入口(3a)和流体出口(3b)被连接在一起,所述板具有长度(L)和宽度(h),所述流体入口和出口(3a、3b)沿板的长度(L)定位,与距板的边缘一距离间隔开,该距离对应于L/2,其大体为40mm,其中,冷拉形成位于所述流体入口和出口(3a、3b)的第一侧的第一流体流通道(5a),和位于所述流体入口和出口(3a、3b)的第二侧的第二流体流通道(5b)。
【专利说明】热交换器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的领域,且更特别地是用在汽车领域中的扁平管热交换器。【背景技术】
[0002]已知的实践是,在汽车领域中使用热交换器,其包括堆叠的相同扁平管,第一流体循环通过所述扁平管。每个扁平管由两个金属板形成,它们具有槽,以形成具有预定图案的盘,且设置为使得它们的凹面面朝彼此。两个板以流体密封方式连结在一起,由此形成扁平管,流体可从流体入口循环通过所述扁平管循环到流体出口,入口和出口每个定位在扁平管的一端处,且更通常的是,每个定位在板的相反侧上。
[0003]扁平管一个堆叠在另一个顶部,每个扁平管的流体入口连结在一起以形成入口列。同样,每个扁平管的流体出口连结到一起以形成出口列。在每个扁平管之间留有空间,用于第二流体的通过。两种流体之间的热交换因此在第一流体通过扁平管和第二流体通过所述扁平管之间时发生。
[0004]为了增加扁平管的长度和因此增加两种流体之间的热交换面积,已知的实践是使扁平管通过在开槽时在板上保持有肋而跟随弯曲的回路。在该类型的交换器中,入口和出口列可由此定位在板的相反侧上或替换地在板的相同侧上,如申请EP2105694所示。
[0005]这样的热交换器通常在用于对机动车辆的内部进行空气调节的制冷剂回路中用作蒸发器,该制冷剂构成第一流体,第二流体是环境空气,或作为用于加热机动车辆内部的热传递流体回路中的加热散热器,该热传递流体构成第一流体,第二流体是环境空气。
[0006]但是,当使用长的交换器来冷却作为第二流体的压缩空气流时,例如在涡轮压缩机的外侧,且定位为尽可能靠近发动机燃烧气缸空气入口,由于最好地覆盖所有气缸所限定的表面区域所需的板的长度引起的压力压头损失,存在问题。实际上,随着距例如水或制冷剂的第一流体的入口列距离变远,在该例子中为空气的第二流体的冷却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因此是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且提出限制板的压力压头损失的热交换器。
[0008]本发明因此涉及一种用于热交换器扁平管的板,该板由带开槽的金属板制成,所述开槽允许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被连接,所述板具有长度L和宽度h,所述流体入口和出口沿长度位于距板的边缘一距离处,该距离对应于L/2,加或减40mm,开槽形成位于所述流体入口和出口的第一侧的第一流体流通道,和位于所述流体入口和出口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的第二流体流通道。
[000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一和第二流体流通道相对于彼此关于对称轴线对称,该对称轴线穿过流体入口和出口且平行于所述板的宽度。
[00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开槽包括肋,所述肋为第一和第二通道提供蜿蜒的路径,所述路径包括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之间的转弯。[00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肋具有圆端部。
[001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第一和第二流体流通道包括扰动凸伸部。
[00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板的长度大于或等于400mm。
[0014]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热交换器的扁平管,包括至少一个根据前述方面的板。
[001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用于热交换器的扁平管包括根据前述方面的第一和第二板。
[0016]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包括至少一个根据前述方面的扁平管。
[001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热交换器是增压空气冷却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势将从阅读以下通过非限制性示例给出的描述而变得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0019]图1是用于热交换器的扁平管的板的示意图,
[0020]图2显示了具有流体冷却回路的热交换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用于图1所示的热交换器的扁平管的板I具有长度L和宽度h。由开槽板金属制成的板I具有流体入口 3a和流体出口 3b,所述流体入口 3a和流体出口 3b在距板I的边缘对应于L/2,加或减40mm的距离处定位在长度L上。优选地,流体入口 3a和流体出口 3b定位在板I的长度L的中央。板I的开槽形成具有肋7的腔室,其在流体入口 3a和流体出口 3b之间限定第一和第二流体流通道5a和5b。
[0022]肋7为第一和第二通道5a、5b提供蜿蜒的路径,该路径包括流体入口 3a和流体出口 3b之间的转弯。该蜿蜒的路径使得可以增加第一和第二通道5a、5b的长度,并因此增加流体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通道5a、5b中流动的时间,由此增加一种流体向另一种流体传热的时间。
[0023]为了辅助流体在第一和第二通道中的该流动,肋7可具有圆端部11。
[0024]第一和第二流体流通道5a、5b相对于彼此关于对称轴线对称,该对称轴线穿过流体入口和出口 3a、3b且平行于所述板I的宽度h。这意味着它们彼此相同且具有相同形状和相同长度。
[0025]流通道5a、5b可还包括扰动凸伸部9,以使沿流通道5a、5b流动的流体更均匀。
[0026]扁平管包括连结在一起的两个板I的组件,两个板的每个的流通道5a和5b彼此面对。板I以流体密封的方式组装,以防止穿过流通道5a、5b的流体的任何泄露。
[0027]实施扁平管的另一方式可以是将板I与搁置在板I的和肋7周边上的扁平板组装,覆盖流动通道5a、5b。
[0028]扁平管热交换器包括堆叠的扁平管,所述扁平管在它们的流体入口和它们的流体出口 3a、3b处连结在一起,每个扁平管间隔开,以便允许另一流体在所述扁平管之间穿过。扁平管在流体入口和出口 3a、3b处连结到一起,以形成流体入口列和流体出口列,流体入口列将所有扁平管的所有流体入口组成在一起,流体出口列将所有扁平管的所有流体入口组成在一起。[0029]由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扁平管的板I的使用,流体入口和出口列位于热交换器的中央。
[0030]由此,对于板I的同样长度L和因此扁平管和热交换器的同样长度L,流体入口和出口 3a和3b和板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保持尽可能短,由此限制压力压头损失。
[0031]该特征在大于或等于400_的长度L的热交换器扁平管板I中最为重要。这是因为对于这样的长度L,压力压头损失在现有技术板中很明显。
[0032]由此,在热交换器定位为尽可能靠近发动机燃烧气缸空气入口的情况下,从使用循环通过扁平管的制冷剂以冷却例如从涡轮压缩机到达且进入每个气缸的空气流的角度看,制冷剂入口和出口 3a、3b位于板I的长度L的中央意味着所述空气流被有效地冷却,甚至在燃烧气缸距制冷剂入口和出口 3a、3b最远的情况下,由此减小自动点火的风险。
[0033]另外,板I的这样的构造显著使得可以获得增压空气冷却器类型的热交换器20,其能够冷却同一空气流两次,如图2所示。
[0034]由此,为了冷却从排气回路22到达的空气流,所述空气流在被压缩和因此在涡轮压缩机24中被加热之前在第一流通道5a中被首次冷却。在冲进燃烧气缸26之前,空气流在第二流通道5b中再一次穿过热交换器。
[0035]该构造意味着可以具有仅一个制冷剂入口列30a和仅一个制冷剂出口列30b,由此使得可以克服与使用两个热交换器(因此需要两个制冷剂入口列和两个制冷剂出口列)相关的约束和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热交换器扁平管的板(1),该板由带开槽的金属板制成,所述开槽允许流体入口(3a)和流体出口(3b)被连接,所述板具有长度(L)和宽度(h),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入口和出口(3a、3b)沿长度(L)位于距板(I)的边缘一距离处,该距离对应于L/2,加或减40mm,且在于,开槽形成位于所述流体入口和出口(3a、3b)的第一侧的第一流体流通道(5a),和位于所述流体入口和出口(3a、3b)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的第二流体流通道(5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1),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流体流通道(5a、5b)相对于彼此关于对称轴线对称,该对称轴线穿过流体入口和出口(3a、3b)且平行于所述板(I)的宽度(h)。
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板(I),其特征在于,开槽包括肋(7),所述肋为第一和第二通道(5a、5b)提供蜿蜒的路径,所述路径包括流体入口(3a)和流体出口(3b)之间的转弯。
4.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板(1),其特征在于,肋(7)具有圆端部(11)。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板(1),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流体流通道(5a、5b)包括扰动凸伸部(9)。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I)的长度(L)大于或等于400mmη
7.一种用于热交换器的扁平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一项所述的板(I)。
8.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热交换器的扁平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一项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板(I)。
9.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7和8中的一项所述的扁平管。
10.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是增压空气冷却器。
【文档编号】F28D9/00GK103975214SQ201280046630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5日
【发明者】N.瓦利, Y.诺丁 申请人: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