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控相变综合余热利用的空气预热系统及空气预热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8950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分控相变综合余热利用的空气预热系统及空气预热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安全可控的传热技术领域,特别适合应用于锅炉烟气的余热回收利用和空气预热等领域。



背景技术:

相变换热具有换热系数高、介质携带潜热大,以及相变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唯一对应,相变流体温度分布均匀,相变参数容易控制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强化传热和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分控相变技术因为将冷、热源相变参数分别独立控制,使得热源相变参数不受冷源换热相变参数的影响,可靠保障了热源相变参数的稳定,其应用在燃用高硫煤等产生的高腐蚀性气体时,在防止热源换热器发生低温腐蚀和堵灰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中独具优势。同时其可智能优化控制加热凝结水和空气预热器入口空气的方式,使得余热回收的效益提高。

但现有的分控相变系统相对也有些不足,由于其使得烟气余热全部间接加热凝结水,增大了传热温差,增加了传热过程的损失;由于凝结水加热器传热端差的影响,其凝结水来水温度不能太高,因而旁路凝结水排挤低温级低加抽汽降低了余热利用的效率;另外,现有的分控相变技术采用汽液换热器来降低烟道相变冷却器的进水过冷度,需要外接辅汽补充加热水,系统较为复杂,否则受主加热蒸汽和水的传热端差影响,水温难以接近主加热蒸汽的饱和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分控相变换热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分控相变综合余热利用的空气预热系统,末级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采用分控相变换热方式,与凝结水空气加热器和高温烟气冷却器组合,提高了余热回收的效益和设备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分控相变综合余热利用的空气预热系统,包括:

空气预热器33、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空气预热器后烟道32、凝结水主干管11、蒸汽总管15、空气加热器28、烟气相变冷却器12、烟气水冷却器7、相变水加 热器17、凝结水调节阀30、汽流调节阀14、液流管5;

所述凝结水主干管11上沿凝结水流向依次设置有空气加热器28、凝结水调节阀30、相变水加热器17、烟气水冷却器7;

所述空气加热器28,相变水加热器17和烟气水冷却器7的水侧均与凝结水主干管11联通;

所述凝结水主干管11的来水端和回水端均连接在沿凝结水流向汽轮机的最低温级低压加热器后的凝结水主管上,所述回水端与凝结水主管的连接点沿凝结水主管水流向在来水端与凝结水主管的连接点之后;

所述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和空气预热器后烟道32分别与空气预热器33的风道进口侧和烟道出口侧联通;

所述空气加热器28空气侧与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联通;

所述烟气水冷却器7的烟气侧与空气预热器后烟道32联通;

所述烟气相变冷却器12沿烟气流向设置在烟气水冷却器7后的空气预热器后烟道32上,所述烟气相变冷却器12的烟气侧与空气预热器后烟道32联通;

所述烟气相变冷却器12和相变水加热器17的蒸汽侧通过蒸汽总管15联通;所述蒸汽总管15上设置有汽流调节阀14;

所述液流管5的一端连接在烟气相变冷却器12的进液侧,所述液流管5的另一端连接在相变水加热器17汽侧下部;或者所述液流管5的另一端连接在其它向烟气相变冷却器12提供冷凝液的设备;所述液流管5上设置有液流调节阀;

所述相变水加热器17的底部高于烟气相变冷却器12的底部,确保相变水加热器17汽侧内的冷凝液可以通过自然循环方式,经液流管5回流到烟气相变冷却器12;

所述相变参数传感器13设置在烟气相变冷却器12上,用于测量烟气相变冷却器12内相变压力或相变温度;

所述系统还包括:空气加热器旁路管以及其上设置的空气加热器旁路阀19和空气加热器旁路节流阀;所述空气加热器旁路节流阀可用于调节空气加热器旁路管的流动阻力,以改善空气加热器旁路阀19的调节特性。

所述空气加热器旁路管一端连接在空气加热器28前的凝结水主干管11上,另一端连接在相变水加热器17和凝结水调节阀30之间的凝结水主干管11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所述系统还包括: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传感器18、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传感器9、烟气水冷却器出口水温传感器8、一级空气温度传感器4和烟道出口烟温传感器22;

所述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传感器18设置在所述空气加热器旁路管与凝结水主干管11在相变水加热器17和凝结水调节阀30之间的连接点和相变水加热器17之间的凝结水主干管11上;

所述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传感器9设置在相变水加热器17和烟气水冷却器7之间的凝结水主干管11上;

所述烟气水冷却器出口水温传感器8设置在烟气水冷却器7之后的凝结水主干管11上;

所述一级空气温度传感器4沿空气流向设置在空气加热器28后的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上;

所述烟道出口烟温传感器22沿烟气流向设置在烟气相变冷却器12后的空气预热器后烟道32上。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改进,所述系统还包括:低温水循环管26以及其上设置的低温水循环泵23和低温水循环调节阀29;

所述低温水循环管26一端连接在空气加热器28和凝结水调节阀30之间的凝结水主干管11上;另一端连接在汽轮机低压加热器凝结水主管上的最低温级低压加热器前或者轴封加热器前;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个改进,所述系统还包括:

所述烟气水冷却器7由低温烟气水冷却器7b和高温烟气水冷却器7a组成;所述低温烟气水冷却器7b和高温烟气水冷却器7a沿凝结水流向依次布置在凝结水主干管11上;

所述凝结水主干管11上在所述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传感器9和相变水加热器17之间设置有增压水泵10;

所述系统还包括:热水再循环管2;

所述热水再循环管2的一端连接在低温烟气水冷却器7b和高温烟气水冷却器7a之间的凝结水主干管11上;所述热水再循环管2的另一端连接在相变水加热器17和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传感器18之间的凝结水主干管11;或者所述热水再循环管2的另一端连接在相变水加热器17和增压水泵10之间的凝结水主干管11;

所述热水再循环管2上设有热水再循环调阀1;

所述热水再循环管2上设有热水再循环增压泵;

所述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上沿空气流向在一级空气温度传感器4后依次设置有高温空气加热器3和二级空气温度传感器4a;

所述高温空气加热器3的空气侧与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相联通;所述高温空气加热器3的凝结水侧与热水再循环管2相联通。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系统还包括:水预热加热器6;

所述水预加热器6的高温一侧联通在低温烟气水冷却器7b和高温烟气水冷却器7a之间的凝结水主干管11上;

所述水预加热器6的低温一侧为相变蒸发换热侧,所述相变蒸发换热侧的液空间与液流管5联通,所述相变蒸发换热侧的汽空间通过水预加热器蒸汽管与烟气相变冷却器12的汽侧联通;或者与蒸汽总管15在汽流调节阀14前联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另一个改进在于:

低温水循环管26上沿凝结水流向依次设有低温水冷却器27和低温水加热器25;所述低温水冷却器27的空气侧与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联通;所述低温水冷却器27沿空气流向位于空气加热器28前;

所述低温水冷却器27沿空气流向位于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上的风机前,以使低温水冷却器27有更大的传热温差,并可使凝结水温降低更多;

低温水循环管26内凝结水流经低温水冷却器27时,将热量传递给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内流经低温水冷却器27的空气,空气温度升高,凝结水温度降低;

低温水循环管26内凝结水流经低温水加热器25时,与进入低温水加热器25来自汽轮机的排汽或汽动引风机汽轮机的排汽换热,汽轮机排汽被冷凝,凝结水被加热。

本发明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以下改进;

改进一,所述系统中,蒸汽总管15在汽流调节阀14后连接有相变空气加热器供汽管20;所述相变空气加热器供汽管20的另一端连接在相变空气加热器24上;所述相变空气加热器供汽管20上设有相变空气加热器供汽阀21;所述相变空气加热器24设置在高温空气加热器3和空气加热器28之间的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上;

改进二,所述系统中,所述凝结水主干管11在空气加热器28前连接有相变水加热器旁路管;所述相变水加热器旁路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相变水加热器17与增压水泵10之间;所述相变水加热器旁路管上设置有相变水加热器旁路阀16。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分控相变综合余热利用的空气预热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汽轮机低压加热器凝结水主管内的凝结水通过凝结水主干管11依次流经空气加热器28、凝结水调节阀30、相变水加热器17和烟气水冷却器7后回到凝结水主管内;

所述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内空气流经空气加热器28时,被流经的凝结水加热,然后进入空气预热器33;

所述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内空气与空气预热器后烟道32内烟气流经空气预热器33时换热,烟温降低,空气温度进一步升高;

所述空气预热器后烟道32内烟气流经烟气水冷却器7时将部分热量传给凝结水,凝结水温升高,烟温进一步降低;

所述空气预热器后烟道32内烟气流经烟气相变冷却器12时,将部分热量传给烟气相变冷却器12内的饱和冷凝液,使饱和冷凝液发生相变产生蒸汽,烟温进一步降低;

所述烟气相变冷却器12内相变产生的蒸汽经蒸汽总管15和汽流调节阀14进入相变水加热器17,加热流经相变水加热器17的凝结水,蒸汽冷凝为冷凝液,凝结水被加热升温;

所述烟气相变冷却器12内液位低时,液流管5上的调节阀开大,冷凝液从液流管进入烟气相变冷却器12内,以维持液位;

所述凝结水主干管11内的部分凝结水经低温水循环管26、低温水循环调节阀29和低温水循环泵23回到汽轮机低压加热器凝结水主管;

所述汽流调节阀14根据相变参数传感器13的测量值控制,当相变参数传感器13的测量值大于相变参数设定值,则汽流调节阀14开度增大,反之关小;

凝结水调节阀30受烟道出口烟温传感器22所测量的温度控制,当烟道出口烟温传感器22所测量的温度大于烟道出口烟温设定值,则凝结水调节阀30开度增大,反之关小;所述空气加热器旁路阀19受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传感器18测量值的控 制,当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传感器18所测量的水温高于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设定值时,空气加热器旁路阀19开度关小,反之开大;所述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设定值根据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传感器9的测量值控制,当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传感器9的测量值高于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设定值时,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设定值减小,反之升高;当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传感器9所测量的温度小于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报警值,发出报警信号;所述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报警值比烟气水露点高10-70℃;

或者,凝结水调节阀30受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传感器18所测量的温度控制,当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传感器18所测量的温度大于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设定值,则凝结水调节阀30开度增大,反之关小;所述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设定值根据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传感器9的测量值控制,当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传感器9的测量值高于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设定值时,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设定值减小,反之升高;当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传感器9所测量的温度小于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报警值,发出报警信号;所述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报警值比烟气水露点高10-70℃;

所述空气加热器旁路阀19受烟道出口烟温传感器22测量值的控制,当烟道出口烟温传感器22所测量的烟温高于烟道出口烟温设定值时,空气加热器旁路阀19开度开大,反之关小;

或者,所述空气加热器旁路阀19受烟气水冷却器出口水温传感器8测量值的控制,当烟气水冷却器出口水温传感器8所测量的水温高于烟气水冷却器出口水温设定值时,空气加热器旁路阀19开度开大,反之关小;

当烟气水冷却器出口水温传感器8所测量的水温低于烟气水冷却器出口水温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信号;所述烟气水冷却器出口水温设定值高于凝结水主干管11回水端与凝结水主管的连接点处的凝结水主管内的凝结水温;

所述低温水循环调节阀29受一级空气温度传感器4测量值的控制,当一级空气温度传感器4测量值高于一级空气温度设定值时,低温水循环调节阀29关小,反之开大。

凝结水主干管11内的来水温度可根据烟道出口烟温传感器22测量值或一级空气温度传感器4测量值进行控制;当烟道出口烟温传感器22测量值或一级空气温度传感器4测量值高于各自相应设定值时,可加大低温加热器前的低温来水量,减少低温加热器后的高温来水量;反之亦然。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低温烟气水冷却器7b和高温烟气水冷却器7a之间的凝结水主干管11内的温度较高的凝结水,在增压水泵10的作用下回到凝结水主干管11,或在热水再循环增压泵的作用下,经高温空气加热器3和热水再循环调阀1回到凝结水主干管11;在所述高温空气加热器3内,所述温度较高的凝结水与空气传热,凝结水温降低,空气温度升高;

所述热水再循环调阀1根据二级空气温度传感器4a测量值控制开度,当二级空气温度传感器4a测量值大于二级空气温度设定值时,热水再循环调阀1关小,反之开大;

所述二级空气温度设定值大于等于一级空气温度设定值。

更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液流管5内冷凝液进入水预加热器6的相变蒸发换热侧,被水预加热器6高温一侧的凝结水加热,过冷的冷凝液被加热到饱和温度,产生的蒸汽通过水预加热器蒸汽管进入烟气相变冷却器12的汽侧或蒸汽总管15;饱和的冷凝液进入烟气相变冷却器12内的汽侧或液侧空间。

本发明中未说明的内容均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

本发明中当不采用传感器时,可以采用手动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

1、优化控制烟气余热分别用于加热空气和凝结水可以提高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效益。由于本发明结合采用了凝结水空气加热器,烟气相变冷却器产生的蒸汽可仅加热凝结水,因而本发明的分控相变系统也可采用自然循环方式,从而简化了系统。

2、通过高温烟气冷却器和低温分控相变烟气冷却器组合,即可提高凝结水回水温度,也可可靠防止烟气冷却器低温腐蚀和严重堵灰的发生;

3、采用旁路低加的凝结水先加热空气,再被凝结水加热器加热的方式,可提高凝结水来水温度,排挤更高参数的抽气去发电,热效率提高;

4、采用高温烟气冷却器中抽出的高温凝结水加热空气可进一步提高空气预热器入口空气温度,提高空气预热器防低温腐蚀和堵灰的能力;同时可优化控制凝结水供回水参数和流量,并提高进入高温烟气冷却器的烟温,提升余热利用的品质;

5、通过水预加热器,采用高温烟气冷却器中抽出的高温凝结水加热相变烟气冷 却器的进水,换热系数高,且高温介质温度略高于低温介质,可有效消除相变烟气冷却器进水的过冷度,避免出现相变烟气冷却器壁温控制死区,提高了设备安全性;

6、本发明的组合控制系统方案,即可智能优化系统的运行,使系统始终以最佳的能量梯级利用方式运行,也可实现测量参数的独立控制,确保空气预热器和烟气冷却器设备的安全与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系统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热水再循环调阀;2、热水再循环管;3、高温空气加热器;4、一级空气温度传感器;4a、二级空气温度传感器;5、液流管;6、水预加热器;7、烟气水冷却器;7a、高温烟气水冷却器;7b、低温烟气水冷却器;8、烟气水冷却器出口水温传感器;9、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传感器;10、增压水泵;11、凝结水主干管;12、烟气相变冷却器;13、相变参数传感器;14、汽流调节阀;15、蒸汽总管;16、相变水加热器旁路阀;17、相变水加热器;18、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传感器;19、空气加热器旁路阀;20、相变空气加热器供汽管;21、相变空气加热器供汽阀;22、烟道出口烟温传感器;23、低温水循环泵;24、相变空气加热器;25、低温水加热器;26、低温水循环管;27、低温水冷却器;28、空气加热器;29、低温水循环调节阀;30、凝结水调节阀;31、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2、空气预热器后烟道;33、空气预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部分所示,一种分控相变综合余热利用的空气预热系统,包括:

空气预热器33、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空气预热器后烟道32、凝结水主干管11、蒸汽总管15、空气加热器28、烟气相变冷却器12、烟气水冷却器7、相变水加热器17、凝结水调节阀30、汽流调节阀14、液流管5;

所述凝结水主干管11上沿凝结水流向依次设置有空气加热器28、凝结水调节阀30、相变水加热器17、烟气水冷却器7;

所述空气加热器28,相变水加热器17和烟气水冷却器7的水侧均与凝结水主干管11联通;

所述凝结水主干管11的来水端和回水端均连接在沿凝结水流向汽轮机的最低温级低压加热器后的凝结水主管上,所述回水端与凝结水主管的连接点沿凝结水主管水流向在来水端与凝结水主管的连接点之后;

所述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和空气预热器后烟道32分别与空气预热器33的风道进口侧和烟道出口侧联通;

所述空气加热器28空气侧与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联通;

所述烟气水冷却器7的烟气侧与空气预热器后烟道32联通;

所述烟气相变冷却器12沿烟气流向设置在烟气水冷却器7后的空气预热器后烟道32上,所述烟气相变冷却器12的烟气侧与空气预热器后烟道32联通;

所述烟气相变冷却器12和相变水加热器17的蒸汽侧通过蒸汽总管15联通;所述蒸汽总管15上设置有汽流调节阀14;

所述液流管5的一端连接在烟气相变冷却器12的进液侧,所述液流管5的另一端连接在相变水加热器17汽侧下部;或者所述液流管5的另一端连接在其它向烟气相变冷却器12提供冷凝液的设备;所述液流管5上设置有液流调节阀;

所述相变水加热器17的底部高于烟气相变冷却器12的底部,确保相变水加热器17汽侧内的冷凝液可以通过自然循环方式,经液流管5回流到烟气相变冷却器12;

所述相变参数传感器13设置在烟气相变冷却器12上,用于测量烟气相变冷却器12内相变压力或相变温度;

所述系统还包括:空气加热器旁路管以及其上设置的空气加热器旁路阀19和空气加热器旁路节流阀;

所述空气加热器旁路管一端连接在空气加热器28前的凝结水主干管11上,另一端连接在相变水加热器17和凝结水调节阀30之间的凝结水主干管11上。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分控相变综合余热利用的空气预热系统,包括:

空气预热器33、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空气预热器后烟道32、凝结水主干管 11、蒸汽总管15、空气加热器28、烟气相变冷却器12、烟气水冷却器7、相变水加热器17、凝结水调节阀30、汽流调节阀14、液流管5;

所述凝结水主干管11上沿凝结水流向依次设置有空气加热器28、凝结水调节阀30、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传感器18、相变水加热器17、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传感器9、烟气水冷却器7和烟气水冷却器出口水温传感器8;

所述空气加热器28,相变水加热器17和烟气水冷却器7的水侧均与凝结水主干管11联通;

所述凝结水主干管11的来水端和回水端均连接在沿凝结水流向汽轮机的最低温级低压加热器后的凝结水主管上,所述回水端与凝结水主管的连接点沿凝结水主管水流向在来水端与凝结水主管的连接点之后;

所述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和空气预热器后烟道32分别与空气预热器33的风道进口侧和烟道出口侧联通;

所述空气加热器28空气侧与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联通;

所述烟气水冷却器7的烟气侧与空气预热器后烟道32联通;

所述烟气相变冷却器12沿烟气流向设置在烟气水冷却器7后的空气预热器后烟道32上,所述烟气相变冷却器12的烟气侧与空气预热器后烟道32联通;

所述烟气相变冷却器12和相变水加热器17的蒸汽侧通过蒸汽总管15联通;所述蒸汽总管15上设置有汽流调节阀14;

所述液流管5的一端连接在烟气相变冷却器12的进液侧,所述液流管5的另一端连接在相变水加热器17汽侧下部;或者所述液流管5的另一端连接在其它向烟气相变冷却器12提供冷凝液的设备;所述液流管5上设置有液流调节阀;

所述相变水加热器17的底部高于烟气相变冷却器12的底部,确保相变水加热器17汽侧内的冷凝液可以通过自然循环方式,经液流管5回流到烟气相变冷却器12;

所述相变参数传感器13设置在烟气相变冷却器12上,用于测量烟气相变冷却器12内相变压力或相变温度;

所述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传感器18设置在所述空气加热器旁路管与凝结水主干管11在相变水加热器17和凝结水调节阀30之间的连接点和相变水加热器17之间的凝结水主干管11上;

所述系统还包括:空气加热器旁路管以及其上设置的空气加热器旁路阀19;

所述空气加热器旁路管一端连接在空气加热器28前的凝结水主干管11上,另一端连接在相变水加热器17和凝结水调节阀30之间的凝结水主干管11上;

所述系统还包括:低温水循环管26以及其上设置的低温水循环泵23和低温水循环调节阀29;

所述低温水循环管26一端连接在空气加热器28和凝结水调节阀30之间的凝结水主干管11上;另一端连接在汽轮机低压加热器凝结水主管上的最低温级低压加热器前或者轴封加热器前;

所述系统还包括:一级空气温度传感器4和烟道出口烟温传感器22,

所述一级空气温度传感器4沿空气流向设置在空气加热器28后的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上;

所述烟道出口烟温传感器22沿烟气流向设置在烟气相变冷却器12后的空气预热器后烟道32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分控相变综合余热利用的空气预热系统的余热利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汽轮机低压加热器凝结水主管内的凝结水通过凝结水主干管11依次流经空气加热器28、凝结水调节阀30、相变水加热器17和烟气水冷却器7后回到凝结水主管内;

所述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内空气流经空气加热器28时,被流经的凝结水加热,然后进入空气预热器33;

所述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内空气与空气预热器后烟道32内烟气流经空气预热器33时换热,烟温降低,空气温度进一步升高;

所述空气预热器后烟道32内烟气流经烟气水冷却器7时将部分热量传给凝结水,凝结水温升高,烟温进一步降低;

所述空气预热器后烟道32内烟气流经烟气相变冷却器12时,将部分热量传给烟气相变冷却器12内的饱和冷凝液,使饱和冷凝液发生相变产生蒸汽,烟温进一步降低;

所述烟气相变冷却器12内相变产生的蒸汽经蒸汽总管15和汽流调节阀14进入相变水加热器17,加热流经相变水加热器17的凝结水,蒸汽冷凝为冷凝液,凝结水被加热升温;

所述烟气相变冷却器12内液位低时,液流管5上的调节阀开大,冷凝液从液流 管进入烟气相变冷却器12内,以维持液位;

所述凝结水主干管11内的部分凝结水经低温水循环管26、低温水循环调节阀29和低温水循环泵23回到汽轮机低压加热器凝结水主管;

所述汽流调节阀14根据相变参数传感器13的测量值控制,当相变参数传感器13的测量值大于相变参数设定值,则汽流调节阀14开度增大,反之关小;

凝结水调节阀30受烟道出口烟温传感器22所测量的温度控制,当烟道出口烟温传感器22所测量的温度大于烟道出口烟温设定值,则凝结水调节阀30开度增大,反之关小;所述空气加热器旁路阀19受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传感器18测量值的控制,当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传感器18所测量的水温高于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设定值时,空气加热器旁路阀19开度关小,反之开大;所述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设定值根据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传感器9的测量值控制,当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传感器9的测量值高于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设定值时,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设定值减小,反之升高;当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传感器9所测量的温度小于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报警值,发出报警信号;所述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报警值比烟气水露点高10-70℃;或者,凝结水调节阀30受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传感器18所测量的温度控制,当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传感器18所测量的温度大于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设定值,则凝结水调节阀30开度增大,反之关小;所述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设定值根据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传感器9的测量值控制,当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传感器9的测量值高于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设定值时,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设定值减小,反之升高;当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传感器9所测量的温度小于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报警值,发出报警信号;所述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报警值比烟气水露点高10-70℃;

所述空气加热器旁路阀19受烟道出口烟温传感器22测量值的控制,当烟道出口烟温传感器22所测量的烟温高于烟道出口烟温设定值时,空气加热器旁路阀19开度开大,反之关小;

或者,所述空气加热器旁路阀19受烟气水冷却器出口水温传感器8测量值的控制,当烟气水冷却器出口水温传感器8所测量的水温高于烟气水冷却器出口水温设定值时,空气加热器旁路阀19开度开大,反之关小;

当烟气水冷却器出口水温传感器8所测量的水温低于烟气水冷却器出口水温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信号;所述烟气水冷却器出口水温设定值高于凝结水主干管11回水端与凝结水主管的连接点处的凝结水主管内的凝结水温;

所述低温水循环调节阀29受一级空气温度传感器4测量值的控制,当一级空气温度传感器4测量值高于一级空气温度设定值时,低温水循环调节阀29关小,反之开大。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相比于实施例2,本实施例系统还包括:

所述烟气水冷却器7由低温烟气水冷却器7b和高温烟气水冷却器7a组成;所述低温烟气水冷却器7b和高温烟气水冷却器7a沿凝结水流向依次布置在凝结水主干管11上;

所述凝结水主干管11上在所述烟气水冷却器入口水温传感器9和相变水加热器17之间设置有增压水泵10;

所述系统还包括:热水再循环管2;

所述热水再循环管2的一端连接在低温烟气水冷却器7b和高温烟气水冷却器7a之间的凝结水主干管11上;所述热水再循环管2的另一端连接在相变水加热器17和相变水加热器前水温传感器18之间的凝结水主干管11;或者所述热水再循环管2的另一端连接在相变水加热器17和增压水泵10之间的凝结水主干管11;

所述热水再循环管2上设有热水再循环调阀1;

所述热水再循环管2上设有热水再循环增压泵;

所述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上沿空气流向在一级空气温度传感器4后依次设置有高温空气加热器3和二级空气温度传感器4a;

所述高温空气加热器3的空气侧与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相联通;所述高温空气加热器3的凝结水侧与热水再循环管2相联通。

所述系统还包括:水预热加热器6;

所述水预加热器6的高温一侧联通在低温烟气水冷却器7b和高温烟气水冷却器7a之间的凝结水主干管11上;

所述水预加热器6的低温一侧为相变蒸发换热侧,所述相变蒸发换热侧的液空间与液流管5联通,所述相变蒸发换热侧的汽空间通过水预加热器蒸汽管与烟气相变冷却器12的汽侧联通;或者与蒸汽总管15在汽流调节阀14前联通。

所述系统还包括:

低温水循环管26上沿凝结水流向依次设有低温水冷却器27和低温水加热器25; 所述低温水冷却器27的空气侧与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联通;所述低温水冷却器27沿空气流向位于空气加热器28前;

低温水循环管26内凝结水流经低温水冷却器27时,将热量传递给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内流经低温水冷却器27的空气,空气温度升高,凝结水温度降低;

低温水循环管26内凝结水流经低温水加热器25时,与进入低温水加热器25来自汽轮机的排汽或汽动引风机汽轮机的排汽换热,汽轮机排汽被冷凝,凝结水被加热。

所述系统中,蒸汽总管15在汽流调节阀14后连接有相变空气加热器供汽管20;所述相变空气加热器供汽管20的另一端连接在相变空气加热器24上;所述相变空气加热器供汽管20上设有相变空气加热器供汽阀21;所述相变空气加热器24设置在高温空气加热器3和空气加热器28之间的空气预热器前风道31上;

所述系统中,所述凝结水主干管11在空气加热器28前连接有相变水加热器旁路管;所述相变水加热器旁路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相变水加热器17与增压水泵10之间;所述相变水加热器旁路管上设置有相变水加热器旁路阀16。

基于该实施例2所增加的系统部分组件,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低温烟气水冷却器7b和高温烟气水冷却器7a之间的凝结水主干管11内的温度较高的凝结水,在增压水泵10的作用下回到凝结水主干管11,或在热水再循环增压泵的作用下,经高温空气加热器3和热水再循环调阀1回到凝结水主干管11;在所述高温空气加热器3内,所述温度较高的凝结水与空气传热,凝结水温降低,空气温度升高;

所述热水再循环调阀1根据二级空气温度传感器4a测量值控制开度,当二级空气温度传感器4a测量值大于二级空气温度设定值时,热水再循环调阀1关小,反之开大;

所述二级空气温度设定值大于等于一级空气温度设定值;

所述液流管5内冷凝液进入水预加热器6的相变蒸发换热侧,被水预加热器6高温一侧的凝结水加热,过冷的冷凝液被加热到饱和温度,产生的蒸汽通过水预加热器蒸汽管进入烟气相变冷却器12的汽侧或蒸汽总管15;饱和的冷凝液进入烟气相变冷却器12内的汽侧或液侧空间。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