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3084阅读:769来源:国知局
炉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炉,具体涉及一种燃气炉的炉头。



背景技术:

常见的炉头,燃要调节外火大小,只能通过调节燃气阀门的开启度实现。当燃气阀门开启度一定时,无法在炉头上调节外火大小,使用起来不方便。此外,常见的炉头,其分火盖与底座之间是固定连接的,无法根据需要调整分火盖的高度,以将火力最强的蓝焰集中于锅底,从而造成热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炉头,旨在改善现有炉头所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炉头,包括底座、引射座和分火座;底座顶面设有一个内火燃气喷嘴和五个外火燃气喷嘴,隐射座上对应地设有一根内火引射管和五根与外火引射管,分火座上对应地设有一根内火套管和五根外火套管,五根外火套管的顶部均设有一个外火分火盖;底座的顶面设有若干根螺孔柱,引射座通过螺钉固定在螺孔柱的顶部;分火座上的内火套管和五根外火套管一一对应地套接于引射座上的内火引射管和五根外火套管,从而将分火座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引射座的顶部;底座和引射座之间设有一调风板,该调风板的板面设有一个与内火燃气喷嘴对应的内火孔、五个与外火燃气喷嘴一一对应的外火调节长孔、以及若干个与螺孔柱一一对应的连接长孔;五个外火调节长孔和若干个连接长孔之间交错设置;调风板通过其若干个连接长孔可旋转地套接于若干个螺孔柱,其底面与内火燃气喷嘴和五个外火燃气喷嘴的顶部相接触。

更进一步,内火引射管上套接有可将分火座上顶、抬高分火座高度的弹簧。

更进一步,五个外火分火盖结构相同,均由大小一致的上下盖体构成,上下盖体均为带圆角的三角形,上下盖体之间设有隔缝,下盖体设有与外火套管顶部连接的通孔。

更进一步,五个外火分火盖以内火套管为中心环形阵列分布,构成一花瓣状外火分火部。

本实用新型新型在底座和引射座之间设置了一可旋转的调风板,通过调整该调风板的板面对底座上的外火燃气喷嘴的遮挡度,可对进入外火引射管内的外火燃气量形成调控,从而达到调整外火大小的目的,而且,空气与燃气通过调风板相结合,可得到最佳的燃烧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分火座与其下方的引射座之间通过插接的方式活动链接,通过在二者之间设置一弹簧,由该弹簧支撑分火座,弹簧利用其张力将分火座上顶,可提高分火座的高度,使内外火的蓝焰部分集中于锅底,从而达到提升热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调风板和螺孔柱位置关系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火分火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火分火盖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参照图1-5:

一种炉头,包括底座1、引射座2和分火座3。

底座1顶面设有一个内火燃气喷嘴1-1和五个外火燃气喷嘴1-2,隐射座2上对应地设有一根内火引射管2-1和五根与外火引射管2-2,分火座3上对应地设有一根内火套管3-1和五根外火套管3-2。

底座1的顶面设有若干根螺孔柱1-3,引射座2通过螺钉固定在螺孔柱1-3的顶部。

分火座3上的内火套管3-1和五根外火套管3-2一一对应地套接于引射座2上的内火引射管2-1和五根外火套管3-2,从而将分火座3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引射座2的顶部。

底座1和引射座2之间设有一调风板5,调风板5的板面设有一个与内火燃气喷嘴1-1对应的内火孔5-1、五个与外火燃气喷嘴1-2一一对应的外火调节长孔5-2、以及若干个与螺孔柱1-3一一对应的连接长孔5-3;五个外火调节长孔5-2和若干个连接长孔5-3之间交错设置;调风板5通过其若干个连接长孔5-3可旋转地套接于若干个螺孔柱1-3,其底面与内火燃气喷嘴1-1和五个外火燃气喷嘴1-2的顶部相接触。通过调整调风板5的板面对底座1上的外火燃气喷嘴1-2的遮挡度,可对进入外火引射管2-2内的外火燃气量形成调控,从而实现对外火大小的调节。

内火引射管2-1上套接有弹簧6,该弹簧6支撑住分火座3的底面,利用其张力将分火座3上顶,可提高分火座3的高度,使内外火的蓝焰部分集中于锅底,从而达到提升热效率的效果。

五根外火套管3-2的顶部均设有一个外火分火盖4;

五个外火分火盖4结构相同,均由大小一致的上下盖体构成,上下盖体均为带圆角的三角形,上下盖体之间设有隔缝4-1,下盖体设有与外火套管3-2顶部连接的通孔4-2。

五个外火分火盖4以内火套管3-1为中心环形阵列分布,构成一花瓣状外火分火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