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吸附VOCs废气固体废弃物蓄热二次燃烧净化装置专用冷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309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处理吸附VOCs废气固体废弃物蓄热二次燃烧净化装置专用冷渣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吸附VOCs废气固体废弃物蓄热二次燃烧净化装置专用冷渣机。



背景技术:

工业排放的气态污染物是大气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其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VOCs)是对环境都具有严重危害作用的气态污染物,同时也是影响工作场所中操作人员的健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它广泛来源于油漆、涂料、涂装、润滑油、橡胶等化学工业。由于其对人体和自然环境的巨大破坏作用,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对其治理和排放进行严格控制。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燃烧法、化学氧化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生物法等。其中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废气净化有效方法,是利用各种固体吸附剂(如活性炭、活性炭纤维、分子筛等)对排放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净化的方法。吸附法设备简单、适用范围广、净化效率高,是一种传统的废气治理技术,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治理技术,而低成本有效处置吸附VOCs废气固体废弃物并利用其剩余热值可采用热解的方法处置,那么热解后产生的高温渣灰就需要有一个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为201610586215.5,专利名称为滚筒冷渣机)公开了滚筒冷渣机,特征是:进渣箱体;冷却滚筒组件,所述冷却滚筒组件与所述进渣箱体相连且相对所述进渣箱体可转动,所述冷却滚筒组件包括筒体和绝热筒盖,所述绝热筒盖固定在所述筒体的轴向一端且与所述进渣箱体可转动地相连,所述绝热筒盖内限定出绝热空腔;进渣管组件,所述进渣管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进渣箱体外、另一端穿过所述进渣箱体伸入所述冷却滚筒内,所述进渣管组件包括主管和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主管外且所述套管的内周壁与所述主管的外周壁之间限定出第一冷却空腔。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为201510513247.8,专利名称为一种流化床垃圾焚烧炉排渣系统)公开了一种流化床垃圾焚烧炉排渣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冷渣机、输送机构、杂质分离机构、提升机构和送料机构,冷渣机的进料口与锅炉的出渣口连接,冷渣机的出料口与输送机构的进料端连接、输送机构的出料端与杂质分离机构的进料口连接,杂质分离机构的出料口与提升机构的进料端连接,提升机构的出料端与送料机构的进料口连接,送料机构的出料口与锅炉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冷渣机包括基座、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上的冷渣筒,以及驱动冷渣筒旋转的驱动机构,冷渣筒包括外筒和用于承载物料的内筒,外筒设置于内筒的外部,外筒内流通有冷却介质,内筒的进料口与锅炉的出渣口连接,内筒的出料口与输送机构的进料端连接。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为201320410453.2,专利名称为垃圾焚烧炉的水冷出渣机)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炉的水冷出渣机,其特征是:包括一具有弧形槽(12)的出渣机壳体(1)、安装在出渣机壳体上并向弧形槽供水的水箱(2)以及安装在弧形槽中并与弧形槽的底面配合的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中,主轴(3)通过其两端的主轴轴承(13)水平安装在出渣机的壳体上,主轴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安装在出渣机壳体上的液压缸(11)连接以受其驱动,主轴上安装有至少两个主传动曲柄(4),每一个主传动曲柄分别与一个主推杆(5)的后端铰接,主推杆的前端均连接在一与弧形槽的底面配合的主推板(6)上,主推杆的上侧分别通过铰接座(8)与一小刮板(7)铰接;其特征在:所述小刮板与主推杆之间的夹角保持在0~15度之间,小刮板的下沿固定有一向下伸出的挡条(9),铰接座朝向小刮板的一侧制有至少两级用于阻挡所述挡条的台阶(10)。

现有技术例一的冷却滚筒组件与进渣箱体相连且相对进渣箱体可转动,进渣箱体伸入冷却滚筒内,渣灰依靠重力的帮助进入冷却滚筒内冷却,而实践中大家都知道渣灰没有外力如风吹扫、机械刮扫等的帮助,仅依靠重力的作用,渣灰会黏附在管壁上,加上间断性排渣和管口较小,很容易导致管壁上积灰而堵塞;现有技术例二的一种流化床垃圾焚烧炉排渣系统帮助渣灰冷却后返回炉膛再次燃烧以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渣灰的热灼减率,但是冷却后的渣灰回到炉膛后会降低炉膛的温度,而且垃圾的热值较低,燃烧后的渣灰热值更低,炉膛的热负荷如果降低后可能出现熄火状况和用于炉膛保温的外加燃烧装置所耗的燃料更多;现有技术例三垃圾焚烧炉的水冷出渣机的推料机构在液压缸的帮助下实现渣灰输送和冷却的目的,对燃烧室的间隔排渣也很有帮助,不足之处有三,一是推料机构的主推杆及前端的主推板的进退由于是间隔排渣而不定时操作,排渣温度850~950℃,急速水冷至60℃以下,有可能出现局部温度过高且激冷导致鼓包现象;二是考虑到主推板膨胀因素,主推板与弧形槽的配合间隙必须设计得较大避免出现抱死现象,两者间隙过大将使排渣时增大了漏风系数和污染物泄漏的风险;三是主推杆与小刮板之间的夹角为0~15度,也就是说推力方向与弧形槽的夹角0~15度,弧形槽或主推板受高温变形后极有可能无法工作,需要经常检修,这也是发明人不采用密封更可靠、换热面积更大的圆形套筒技术方案,而采用顶端有检修盖的弧形槽技术方案的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吸附VOCs废气固体废弃物蓄热二次燃烧净化装置专用冷渣机,其特征是:包括扬灰器 、夹套式风冷螺旋输送器、关风阀 、滚筒冷渣组件。

所述扬灰器 、夹套式风冷螺旋输送器、关风阀 、滚筒冷渣组件自上而下依次连接。

所述扬灰器包括扬灰轴、扬灰叶片、套筒、电机减速器组件,所述电机减速器组件驱动扬灰轴旋转带动扬灰叶片在套筒转动。

所述滚筒冷渣组件包括旋转接头、进料箱、机械密封组件Ⅰ、圈齿轮、内回转滚筒体、外回转滚筒体、辊道组件、螺旋破渣铰、斗板、螺旋出料组件、机械密封组件Ⅱ、底座。

所述外回转滚筒体包覆在内回转滚筒体外,两者间形成一个密封空腔夹套,所述外回转滚筒体与内回转滚筒体固结成一体且中心轴同轴,十字支撑螺旋进料器包括十字支撑、螺旋进料杆,所述十字支撑与内回转滚筒体固结,所述螺旋进料杆定位固结在十字支撑中心上并与内回转滚筒体中心轴同轴,所述十字支撑螺旋进料器伸入进料箱内,十字支撑、螺旋进料杆均为中空结构,旋转接头固定在进料箱上并与螺旋进料杆连接。所述进料箱安装在底座上。

所述托辊组件包括辊轮组、对中支撑、基座,所述基座定位安装在底座上。

所述进料箱通过机械密封组件Ⅰ与外回转滚筒体联接,所述外回转滚筒体前后镶套两组辊道组件,定位架设在托辊组件上,能够依托托辊组件的辊轮组绕自身中轴线回转。

所述驱动齿轮组件包括驱动齿轮和传动系统,传动系统与驱动齿轮连接。

所述圈齿轮镶套在外回转滚筒体上,在驱动齿轮组件的驱动下带动外回转滚筒体、内回转滚筒体绕自身中轴线回转。

所述螺旋出料组件通过机械密封组件Ⅱ与外回转滚筒体联接,所述螺旋出料组件伸入内回转滚筒体内。

所述螺旋破渣铰放置在内回转滚筒体内,内回转滚筒体绕自身中轴线回转时,螺旋破渣铰受内回转滚筒体的摩擦力的作用绕自身的中轴线旋转。所述斗板安装在内回转滚筒体的出料端,绕内回转滚筒体圆周均布排列。

发明人发现,影响蓄热二次燃烧净化室温度的主要因素有二次风的风量、温度、烟气温度、烟尘可燃物量、排渣速率、烟气泄漏热损失等,为减少烟气泄漏热损失,第一,与蓄热二次燃烧净化室连接部分的扬灰器采用绝热设计方案,为满足不定时间隔排渣和落渣顺畅,排渣时转动扬灰轴带动扬灰叶片扰动烟气流,利用烟气吹扫黏附在室壁上的渣灰下落进入夹套式风冷螺旋输送器;第二,由于渣灰排渣温度较高850~950℃,因此采用二级冷却的技术方案,夹套式风冷螺旋输送器一级风冷与滚筒冷渣组件二级水冷,保证渣灰温度梯度下降较为稳定、平缓,从而保证不定时间隔排渣时夹套式风冷螺旋输送器中螺旋叶片不会出现局部温度变化较大、受热膨胀后与风冷夹套内壁抱死的问题,因此两者的配合间隙可以设计得更小一些,降低了漏风系数从而降低排渣时高温烟气泄漏造成的热损失,同理梯度较为温和的温差也使关风阀、十字支撑螺旋进料器也解决了上述抱死和漏风的问题;第三,渣灰采用机械输送的方式接力输送,依次经夹套式风冷螺旋输送器、关风阀、十字支撑螺旋进料器输送到滚筒冷渣组件内,上述装置的能够保证渣灰能够在密闭的空间内输送。

发明人发现,渣灰在回转滚筒体内会黏附在内壁上,集聚多时结垢导致回转滚筒体导热系数降低和局部高温变形,因此设计螺旋破渣铰在回转滚筒体随回转滚筒体旋转而在其圆周面滚动,周而复始地清扫回转滚筒体内壁的结垢,同时螺旋破渣铰也有螺旋推进输送渣灰向出料端的作用。

发明人发现,十字支撑螺旋进料器随回转滚筒体回转而转动,与进料箱配套形成一套螺旋输送装置,把渣灰输送进入回转滚筒体内,同时十字支撑螺旋进料器内部中空的结构与旋转接头连接能够把冷却水输送到回转滚筒体夹套中,并把加热后的水排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含有以下优点:第一,与蓄热二次燃烧净化室连接部分的扬灰器采用绝热设计方案,为满足不定时间隔排渣和落渣顺畅,排渣时转动扬灰轴带动扬灰叶片扰动烟气流,利用烟气吹扫黏附在室壁上的渣灰下落进入夹套式风冷螺旋输送器;第二,渣灰采用二级冷却的技术方案,夹套式风冷螺旋输送器一级风冷与滚筒冷渣组件二级水冷,保证渣灰温度梯度下降较为稳定、平缓,从而保证不定时间隔排渣时夹套式风冷螺旋输送器中螺旋叶片不会出现局部温度变化较大、受热膨胀后与风冷夹套内壁抱死的问题,因此两者的配合间隙可以设计得更小一些,降低了漏风系数从而降低排渣时高温烟气泄漏造成的热损失,同理梯度较为温和的温差也使关风阀、十字支撑螺旋进料器也解决了上述抱死和漏风的问题;第三,渣灰采用机械输送的方式接力输送,依次经夹套式风冷螺旋输送器、关风阀、十字支撑螺旋进料器输送到滚筒冷渣组件内,上述装置的能够保证渣灰能够在密闭的空间内输送;第四,渣灰在回转滚筒体内会黏附在内壁上,集聚多时结垢导致回转滚筒体导热系数降低和局部高温变形,因此设计螺旋破渣铰在回转滚筒体随回转滚筒体旋转而在其圆周面滚动,周而复始地清扫回转滚筒体内壁的结垢,同时螺旋破渣铰也有螺旋推进输送渣灰向出料端的作用;第五,十字支撑螺旋进料器随回转滚筒体回转而转动,与进料箱配套形成一套螺旋输送装置,把渣灰输送进入回转滚筒体内,同时十字支撑螺旋进料器内部中空的结构与旋转接头连接能够把冷却水输送到回转滚筒体夹套中,并把加热后的水排出;第六,整个装置在密闭的工作环境自动运行,最大限度的避免污染物对环境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处理吸附VOCs废气固体废弃物蓄热二次燃烧净化装置专用冷渣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处理吸附VOCs废气固体废弃物蓄热二次燃烧净化装置专用冷渣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处理吸附VOCs废气固体废弃物蓄热二次燃烧净化装置专用冷渣机的A-A剖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处理吸附VOCs废气固体废弃物蓄热二次燃烧净化装置专用冷渣机的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处理吸附VOCs废气固体废弃物蓄热二次燃烧净化装置专用冷渣机的C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处理吸附VOCs废气固体废弃物蓄热二次燃烧净化装置专用冷渣机的D大样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处理吸附VOCs废气固体废弃物蓄热二次燃烧净化装置专用冷渣机的E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扬灰器 2-夹套式风冷螺旋输送器 3-关风阀 4-滚筒冷渣组件

5-扬灰轴 6-扬灰叶片 7-套筒 8-电机减速器组件

9-旋转接头 10-进料箱 11-机械密封组件Ⅰ 12-螺旋进料杆

13-十字支撑 14-十字支撑螺旋进料器 15-内回转滚筒体

16-外回转滚筒体 17-螺旋出料组件 18-机械密封组件Ⅱ

19-辊道组件 20-螺旋破渣饺 21-斗板 22-驱动齿轮

23-圈齿轮 24-驱动齿轮组件 25-传动系统 26-托辊组件

27-对中支撑 28-辊轮组 29-基座 3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一种处理吸附VOCs废气固体废弃物蓄热二次燃烧净化装置专用冷渣机,其特征是:包括扬灰器 1、夹套式风冷螺旋输送器2、关风阀3 、滚筒冷渣组件4。

所述扬灰器1 、夹套式风冷螺旋输送器2、关风阀3 、滚筒冷渣组件4自上而下依次连接。

所述扬灰器1包括扬灰轴5、扬灰叶片6、套筒7、电机减速器组件8,所述电机减速器组件8驱动扬灰轴5旋转带动扬灰叶片6在套筒7转动。

所述滚筒冷渣组件4包括旋转接头9、进料箱10、机械密封组件Ⅰ11、圈齿轮23、内回转滚筒体15、外回转滚筒体16、辊道组件19、螺旋破渣铰20、斗板21、螺旋出料组件17、机械密封组件Ⅱ18、底座30。

所述外回转滚筒体16包覆在内回转滚筒体15外,两者间形成一个密封空腔夹套,所述外回转滚筒体16与内回转滚筒体15固结成一体且中心轴同轴,十字支撑螺旋进料器14包括十字支撑13、螺旋进料杆12,所述十字支撑13与内回转滚筒体15固结,所述螺旋进料杆12定位固结在十字支撑13中心上并与内回转滚筒体15中心轴同轴,所述十字支撑螺旋进料器14伸入进料箱10内,十字支撑13、螺旋进料杆12均为中空结构,旋转接头9固定在进料箱上10并与螺旋进料杆12连接。所述进料箱10安装在底座上。

所述托辊组件26包括辊轮组28、对中支撑27、基座29,所述基座29定位安装在底座30上。

所述进料箱10通过机械密封组件Ⅰ11与外回转滚筒体16联接,所述外回转滚筒体16前后镶套两组辊道组件19,定位架设在托辊组件26上,能够依托托辊组件26的辊轮组28绕自身中轴线回转。

所述驱动齿轮组件24包括驱动齿轮22和传动系统25,传动系统25与驱动齿轮22连接。

所述圈齿轮23镶套在外回转滚筒体16上,在驱动齿轮组件24的驱动下带动外回转滚筒体16、内回转滚筒体15绕自身中轴线回转。

所述螺旋出料组件17通过机械密封组件Ⅱ18与外回转滚筒体16联接,所述螺旋出料组件17伸入内回转滚筒体15内。

所述螺旋破渣铰20放置在内回转滚筒体15内,内回转滚筒体15绕自身中轴线回转时,螺旋破渣铰20受内回转滚筒体15的摩擦力的作用绕自身的中轴线旋转。所述斗板21安装在内回转滚筒体15的出料端,绕内回转滚筒体15圆周均布排列。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