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锅炉组装的炉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596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锅炉组装的炉排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组装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锅炉组装的炉排结构,适用于锅炉的高效组装和工业生产中。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

锅炉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后释放的热能或工业生产中的余热传递给容器内的水,使水达到所需要的温度或一定压力蒸汽的热力设备。锅炉在“锅”与“炉”两部分同时进行,水进入锅炉以后,在汽水系统中锅炉受热面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水,使水加热成一定温度和压力的热水或生成蒸汽,被引出应用。在燃烧设备部分,燃料燃烧不断放出热量,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热的传播,将热量传递给锅炉受热面,而本身温度逐渐降低,最后由烟囱排出。

锅炉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按锅炉的用途分,也可以按锅炉的结构、燃料种类分,还可以按水循环形式、压力分类。1、按锅炉用途分类:锅炉可以作为热能动力锅炉和供热锅炉。动力锅炉包括电站锅炉、船舶锅炉和机车锅炉等,相应用于发电、船舶动力和机车动力,供热锅炉包括蒸汽锅炉、热水锅炉、热管锅炉、热风炉和载热体加热炉等,相应地得到蒸汽、热水、热风和载热体等;2、按锅炉本体结构分类;按锅炉结构分:主要分为火管锅炉和水管锅炉,火管锅炉包括立式锅炉和卧式锅炉,水管锅炉包括横水管锅炉和竖水管锅炉;3、按锅炉用燃料种类分类:按锅炉用燃料种类分类为燃煤锅炉、燃油锅炉和燃气锅炉以及燃煤锅炉的升级技术,油气炉的替代产品-煤粉锅炉,煤气双用锅炉等。燃煤锅炉按燃烧方式可以分为层燃锅炉、室燃锅炉和沸腾锅炉,最新燃料为醇基燃料锅炉,将大大减少燃煤锅炉对大气环境的污染;4、按锅炉容量分类:蒸发量小于20t/h的称为小型锅炉、蒸发量大于75t/h的称为大型锅炉,蒸发量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中型锅炉;5、按锅炉压力分类:2.5MPa以下的锅炉称为低压锅炉,6.0MPa以上的称为高压锅炉,压力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中压锅炉,此外,还有超高压锅炉、亚临界锅炉和超临界锅炉;6、按锅炉水循环形式分类:按锅炉水循环形式可以分为自然循环锅炉和强制循环锅炉(包括直流锅炉);7、按装置形式分类:分为快装锅炉、组装锅炉和散装锅炉,此外,还有壁挂锅炉、真空锅炉和模块锅炉等形式。

整个炉排主要包括框架和炉排片两个部分,炉排片通常用铸铁制造,组装后片与片之间保持必要的通风缝隙,并且往往还在炉排下边设置可以调节风量的分隔的通风室,以便空气通过缝隙进入燃料层燃烧,烧尽后的灰渣用人工或机械方法排出,炉排有固定式、移动式、往复式、振动式和下饲式等类型。但是,现有传统结构的炉排片,其结构复杂、安装拆卸使用不便捷,组装配件耐高温、耐磨性能差、导致使用寿命短需定期检修,韧性差、易断裂,影响其使用效率等,已不能满足现有锅炉的高标准装配使用需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锅炉组装的炉排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锅炉组装的炉排结构,其设计结构合理、安装拆卸使用便捷,在长方形连接板、第一正方形加强筋块、第二正方形加强筋块、第三正方形加强筋块上覆盖安装陶瓷板,提高了组装后活动连接部分的耐高温、耐磨性能,且提高了整体结构的韧性强度、使用寿命长,无需常检修锅炉,工作使用效率高,适用范围广。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锅炉组装的炉排结构,包括第一长方形炉排本体、第二长方形炉排本体,及分别与第一长方形炉排本体、第二长方形炉排本体连接的长方形连接板,及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一长方形炉排本体两端的第一连接套、第二连接套,及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套、长方形连接板的第一正方形加强筋块,及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套、长方形连接板的第二正方形加强筋块,及设置在第二长方形炉排本体对称中心的第三连接套,及两端分别连接第三连接套、长方形连接板的第三正方形加强筋块,及分别设置在第一长方形炉排本体、第二长方形炉排本体上的若干个腰形通风槽,及对称设置在第二长方形炉排本体两端的炉排定位孔,及对称设置在长方形连接板两端的第一辅助定位孔,及设置在第三正方形加强筋块上的第二辅助定位孔,及设置在长方形连接板上且与第一正方形加强筋块、第二正方形加强筋块、第三正方形加强筋块相配合使用的陶瓷板,及分别设置在陶瓷板上的第一陶瓷板定位孔、第二陶瓷板定位孔。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一正方形加强筋块、第二正方形加强筋块的宽度分别为第一连接套、第二连接套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三正方形加强筋块的宽度为第三连接套的二分之一。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二辅助定位孔的直径大于第一辅助定位孔小于炉排定位孔。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陶瓷板的尺寸大于长方形连接板、第一正方形加强筋块、第二正方形加强筋块、第三正方形加强筋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锅炉组装的炉排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安装拆卸使用便捷,在长方形连接板、第一正方形加强筋块、第二正方形加强筋块、第三正方形加强筋块上覆盖安装陶瓷板,提高了组装后活动连接部分的耐高温、耐磨性能,且提高了整体结构的韧性强度、使用寿命长,无需常检修锅炉,工作使用效率高,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锅炉组装的炉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锅炉组装的炉排结构的装配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锅炉组装的炉排结构的装配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锅炉组装的炉排结构的陶瓷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锅炉组装的炉排结构的陶瓷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第一长方形炉排本体、2-第二长方形炉排本体、3-长方形连接板、4-第一连接套、5-第二连接套、6-第一正方形加强筋块、7-第二正方形加强筋块、8-第三连接套、9-第三正方形加强筋块、10-腰形通风槽、11-炉排定位孔、12-第一辅助定位孔、13-第二辅助定位孔、14-陶瓷板、15-第一陶瓷板定位孔、16-第二陶瓷板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用于锅炉组装的炉排结构,包括第一长方形炉排本体1、第二长方形炉排本体2,及分别与第一长方形炉排本体1、第二长方形炉排本体2连接的长方形连接板3,及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一长方形炉排本体1两端的第一连接套4、第二连接套5,及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套4、长方形连接板3的第一正方形加强筋块6,及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套5、长方形连接板3的第二正方形加强筋块7,及设置在第二长方形炉排本体2对称中心的第三连接套8,及两端分别连接第三连接套8、长方形连接板3的第三正方形加强筋块9,及分别设置在第一长方形炉排本体1、第二长方形炉排本体2上的若干个腰形通风槽10,及对称设置在第二长方形炉排本体2两端的炉排定位孔11,及对称设置在长方形连接板3两端的第一辅助定位孔12,及设置在第三正方形加强筋块9上的第二辅助定位孔13,及设置在长方形连接板3上且与第一正方形加强筋块6、第二正方形加强筋块7、第三正方形加强筋块9相配合使用的陶瓷板14,及分别设置在陶瓷板14上的第一陶瓷板定位孔15、第二陶瓷板定位孔16。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正方形加强筋块6、第二正方形加强筋块7的宽度分别为第一连接套4、第二连接套5的二分之一,第三正方形加强筋块9的宽度为第三连接套8的二分之一;及第二辅助定位孔13的直径大于第一辅助定位孔12小于炉排定位孔11;及陶瓷板14的尺寸大于长方形连接板3、第一正方形加强筋块6、第二正方形加强筋块7、第三正方形加强筋块9。

本结构的陶瓷保护衬板,陶瓷板14、第一陶瓷板定位孔15和第二陶瓷板定位孔16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便于进行更换、降低经济成本,耐磨性能优异,能连续使用十年以上时间,耐磨性相当于锰钢的266倍,强度高、硬度高、重量轻,刚玉陶瓷洛氏硬度为HRA80-85,远高于耐磨钢和不锈钢,密度为钢铁的一半,重量仅为耐磨钢管的1/3,便于安装和更换,耐热性、耐腐蚀好(耐温耐磨性能良好,陶瓷属于无机材料,不发生氧化锈蚀,耐酸碱腐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