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燃烧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3906发布日期:2019-07-10 10:2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燃烧喷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燃烧喷头。



背景技术:

燃烧器是一种将物质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反应转化为热能的设备,燃烧器包括燃油燃烧器和燃气燃烧器。其中,燃气燃烧器是一种利用空气与燃气按适当比例燃烧的热能装置,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传统的燃气燃烧器是直接将空气和燃气通往燃烧室中进行燃烧,二者接触程度有限,从而造成燃气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低,导致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燃烧喷头,它能够提高燃气的燃烧程度,具有燃烧稳定、产生热量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燃烧喷头,包括风筒和同轴设置在风筒内的主气管,所述主气管的出气端上安装有分流头,所述分流头上设置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喷嘴,所述喷嘴与风筒的轴线存在夹角,且喷嘴的出气端朝向风筒的出气端倾斜设置;所述分流头背离主气管的一端封闭设置并安装有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与分流头之间设置有稳焰盘;所述稳焰盘的周缘与风筒的内壁存在间隔形成出气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筒用于输送助燃气体,主气管用于输送燃气,燃烧喷头工作时,通过风筒供给助燃气体,助燃气体在风筒的出气环处实现汇集,而喷嘴设置在该处,且喷嘴的出气端朝向风筒的内壁倾斜,使燃气喷出后受到风筒内壁的阻拦,产生涡流,使得燃气从喷嘴中喷出后能够与助燃气体充分混合,从而增加了燃烧强度,使燃烧喷头燃烧的更稳定,产生更高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筒的外形为直圆柱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助燃气体在风筒内流动的更加平滑流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稳焰盘上均匀开设有导气孔,所述盘体的外周面上均匀开设有弧形的扩散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气孔用于排出助燃气体;喷嘴的出气端位于扩散槽内,扩散槽增大了喷嘴出气端处助燃气体的流通面积,从而进一步扩大燃烧范围,提高燃烧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气管的进气端连通有弯头,通过弯头安装有蝶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蝶阀起到调节燃气的流量及控制主气管的启闭的作用,保证燃烧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蝶阀包括中部设有通孔的阀体、转动设置在阀体内并将通孔贯穿的的阀轴、固接在阀轴上的蝶片以及固接在阀轴上的调节臂,所述调节臂上位于阀体的外部,所述蝶片与通孔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臂控制阀轴的转动,进而控制蝶片的开度,从而控制通过阀体的燃气流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刻度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刻度盘更直观的显示蝶片的转动角度,以便对蝶片的开度进行更细微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筒的进气端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定位板,定位板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形的过口,所述定位板的一侧设置有与过口尺寸相匹配的连接环,连接环与风筒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承接筒,定位板通过承接筒与助燃气体源连接;所述弯头位于承接筒内,所述蝶阀安装在承接筒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座用于连通助燃气体,使风筒的进气端和主气管的进气端存在错位,各自输送气体时互不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点火装置包括引火头和点火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点火针与引火头配合,将高压电通过电弧放电的形式转换成光能和热能,以引燃燃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喷嘴朝向风筒倾斜布置,使燃气喷出后受到风筒内壁的阻拦,与助燃气体更充分混合,从而增加了燃烧强度,使燃烧喷头燃烧的更稳定,产生更高的热量;

2、通过在稳焰盘上开设扩散孔,扩散槽增大了喷嘴出气端处助燃气体的流通面积,从而进一步扩大燃烧范围,提高燃烧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主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分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筒;2、安装座;21、定位板;22、连接环;23、承接筒;3、主气管;4、弯头;5、蝶阀;51、阀体;511、通孔;52、蝶片;53、阀轴;54、调节臂;55、刻度盘;6、分流头;61、喷嘴;7、点火装置;71、引火头;72、点火针;8、稳焰盘;81、导气孔;82、扩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燃烧喷头,如图1所示,包括外形为直圆柱状的风筒1,风筒1两端敞口设置,用于输入气体的一端为进气端、输出气体的一端为出气端,并在出气端上安装有安装座2,通过安装座2与助燃气体源连通;安装座2包括定位板21,定位板21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形的过口,定位板21面向风筒1的一侧设置有与过口尺寸相匹配的连接环22,连接环22与风筒1固定连接;定位板21背离风筒1的一侧设置有承接筒23,承接筒23用于与供给助燃气体的结构连接。

如图2所示,风筒1内同轴固定有主气管3,主气管3的进气端固接有弯头4,通过弯头4安装有蝶阀5,蝶阀5包括阀体51,如图3所示,阀体51内开设有与弯头4连通的通孔511,通孔511内设置有能够将通孔511封闭的蝶片52,蝶片52由阀轴53驱动,阀轴53转动设置在通孔511内、并与阀体51转动连接,蝶片52固定在阀轴53上;阀轴53的一端穿出阀体51,固接有调节臂54,通过调节臂54控制阀轴53的转动,进而控制蝶片52的开度,以起到调节燃气的流量及控制主气管3的启闭的作用。其中主气管3的弯头4位于承接筒23内,阀体51安装在承接筒23上,以此实现主气管3在风筒1内的安装固定;且通过设置弯头4,使风筒1的进气端和主气管3的进气端存在错位,各自输送气体时互不影响。

阀体51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刻度盘55,通过设置刻度盘55以更直观的显示蝶片52的转动角度,以便对蝶片52的开度进行更细微的调节。

如图2所示,主气管3的进气端固接有分流头6,分流头6内部中空并与主气管3的进气端连通设置,分流头6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喷嘴61(参照图4),喷嘴61倾斜布置在风筒1内,且喷嘴61的出气端指向风筒1出气端的内壁;分流头6背离主气管3的一端封闭设置并安装有点火装置7,点火装置7包括引火头71和点火针72,引火头71设置在分流头6的前端,引火头71与分流头6之间还设置有稳焰盘8,盘体的周边与风筒1内壁之间留有间隔形成出气环,喷嘴61的出气端朝向出气环;引火头71和稳焰盘8通过螺钉固定在分流头6上,而点火针72通过支架固定在主气管3上,并穿过稳焰盘8与引火头71配合,将高压电通过电弧放电的形式转换成光能和热能,以引燃燃气。

燃烧喷头工作时,通过风筒1供给助燃气体,助燃气体在风筒1的出气环处实现汇集,而喷嘴61设置在该处,燃气从喷嘴61中喷出后能够与助燃气体充分混合,从而增加了燃烧强度,使燃烧喷头燃烧的更稳定,产生更高的热量。

进一步的,在稳焰盘8上均匀开设有导气孔81(参照图4),在盘体的周边开设有一圈弧形的扩散槽82,喷嘴61的出气端位于扩散槽82内,导气孔81用于排出助燃气体,而扩散槽82增大了喷嘴61出气端处助燃气体的流通面积,从而进一步扩大燃烧范围,提高燃烧强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