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多腔式余热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6902发布日期:2019-09-21 02: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多层多腔式余热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设置有余热保温壳以及内层设置有余热耐火圈的余热炉体,所述余热保温壳与余热耐火圈的之间设置有余热预热腔,所述余热耐火圈中设置有数量≥2层的余热燃烧腔,每层所述余热燃烧腔设置有与外部加氧风机相连接的余热供氧管,所述余热预热腔的下部一侧设置有余热进口,最上层余热燃烧腔与余热预热腔相连接,最下层余热燃烧腔的底端设置有余热出口;所述余热保温壳的外侧上部设置有贯穿至最上层余热燃烧腔的余热点火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多腔式余热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保温壳与余热耐火圈的上部之间设置有余热预热调节腔,所述最上层余热燃烧腔通过所述余热预热调节腔与余热预热腔相连接,所述余热保温壳的外侧上部设置有贯穿至余热预热调节腔中的余热备用预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多腔式余热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预热调节腔的上部设置有余热多孔板,所述余热多孔板上均匀排列有直径从小到大的炉内烟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层多腔式余热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预热腔围绕在余热燃烧腔的周围,所述余热耐火圈包括有余热预热板,所述余热预热板设置在余热预热腔与余热燃烧腔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多层多腔式余热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预热调节腔和余热燃烧腔之间,以及相邻两层余热燃烧腔之间均设置有余热锥形腔,所述余热锥形腔与余热供氧管相连通,所述余热锥形腔设置为上宽下窄的锥形喇叭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多腔式余热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余热锥形腔均设置有三个呈两两相切排列的余热锥形腔。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任一所述的多层多腔式余热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保温壳的外侧顶端设置有贯穿至余热预热调节腔中的余热调节杆,所述余热调节杆通过密封支承套安装在余热保温壳上,所述余热调节杆的顶端与升降油缸驱动连接,所述余热调节杆的底端设置有与余热锥形腔相对应的锥形体。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多层多腔式余热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供氧管与环绕在余热锥形腔四周的余热供氧腔相连通,所述余热供氧腔通过余热供氧孔与余热锥形腔相连通,所述余热供氧孔设置有多个,且呈螺旋孔道状排列,所述余热供氧孔为向下与余热锥形腔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多层多腔式余热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点火器通过密封支承套安装在余热保温壳上,所述余热点火器与安装在余热保温壳外侧上部的伸缩油缸驱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多层多腔式余热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出口设置为格栅状,余热出口上方的余热燃烧腔内放置有余热蓄热体,所述余热蓄热体为高分子耐高温大孔立方体,所述最下层余热燃烧腔的外侧设置有余热维修窗。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