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旋下饲式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936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螺旋下饲式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中、小型工业锅炉配套的高效节能、消烟除尘的燃烧装置--双螺旋下饲式燃烧装置。
目前,在中、小型工业锅炉和工业炉中,采用的螺旋给煤机下饲式炉排,是在饲煤槽中装有一根螺旋输煤轴。煤在饲煤槽中受螺旋输煤轴的推动,自下而上运动,一直翻涌到固定炉排上燃烧。螺旋给煤机下饲式炉排存在工作时易堵塞、布煤不均匀、燃烧不良、着火不稳定、灰渣含碳量较高、煤种适应性差等缺点,一般仅限于与立式锅炉匹配使用,使用量较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与中、小型工业锅炉和工业炉匹配使用的高效节能、消烟除尘的燃烧装置--双螺旋下饲式燃烧装置。
本实用新型双螺旋下饲式燃烧装置内容简述本实用新型双螺旋下饲式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输煤槽里并列装有两根螺旋输煤轴即正向螺旋输煤轴和反向螺旋输煤轴,在两根螺旋输煤轴之间装有倒V型导煤板,以利于煤连续、均匀地输送到固定炉排上;驱动装置与正向螺旋输煤轴连接,并由齿轮驱动反向螺旋输煤轴;输煤槽入煤口装有煤斗,出煤口装有固定炉排,固定炉排下面为等压风室,两侧为翻转炉排,上面布置空冷防渣箱和环形风室,空冷防渣箱与等压风室连接,环形风室装有4--16个喷嘴,且每个喷嘴中心线与炉膛中心的一个假想圆相切,空冷防渣箱和环形风室均与鼓风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双螺旋下饲式燃烧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检修方便、燃烧效率高和消烟除尘效果好之特点。同链条炉排相比可节约68%的钢材,排烟黑度小于林格曼0.5级,可广泛地与中小型工业锅炉和工业炉相匹配使用,也可与茶炉和食堂大灶匹配使用。
实施例


图1为双螺旋下饲式燃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双螺旋下饲式燃烧装置断面图。
见图中在输煤槽10内并列装有两根螺旋输煤轴即正向螺旋输煤轴5和反向螺旋输煤轴9,在两根螺旋输煤轴之间装有倒V型导煤板8,以利于煤连续、均匀地输送到炉排上。驱动装置1与正向螺旋输煤轴5连接,并由齿轮驱动反向螺旋输煤轴9,输煤槽入煤口装有煤斗2,其出煤口处装有固定炉排7,固定炉排7下面为等压风室4,两侧为翻转炉排11,上面布置空冷防渣箱3和环形风室12,空冷防渣箱3与等压风室4连接,环形风室装有4--16个喷嘴,且每个喷嘴中心线与炉膛中心的一个假想圆相切,空冷防渣箱3和环形风室均与鼓风机6连接。
驱动装置驱动螺旋输煤轴转动,把煤由煤斗输送到输煤槽出煤口处。正向螺旋输煤轴和反向螺旋输煤轴对煤产生一个垂直向上的合力把煤连续、均匀地输送到固定炉排上燃烧。鼓风机把一部分空气经空冷防渣箱和等压风室送入燃煤层;使煤低氧燃烧,燃烧不完全产生的可燃气体和未燃尽的碳粒进入炉膛,另一部分空气经环形风室由喷嘴喷出,且与炉膛中心的一个假想圆相切,形成旋转气流,与可燃气体和未燃尽的碳粒充分混合、燃烧。固体颗粒也随气流做旋转运动,由于离心力作用,被分离下来落入燃煤层继续燃烧,以达到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排尘浓度之目的,燃烧产生的渣由翻转炉排翻入除渣机。
权利要求1.一种双螺旋下饲式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输煤槽里并列装有两根螺旋输煤轴即正向螺旋输煤轴和反向螺旋输煤轴;在两根螺旋输煤轴之间装有倒V型导煤板;固定炉排上面布置空冷防渣箱和环形风室,环形风室装有4--16个喷嘴,且喷嘴中心线与炉膛中心的一个假圆相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节能、消烟除尘燃烧装置——双螺旋下饲式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输煤槽里并列装有两根螺旋输煤轴即正向螺旋输煤轴和反向螺旋输煤轴;在两根螺旋输煤轴之间装有倒V形导煤板;固定炉排上面布置空冷防渣箱和环形风室,环形风室装有喷嘴。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检修方便、燃烧效率高和消烟除尘效果好之特点。
文档编号F23K3/14GK2202255SQ9423018
公开日1995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1994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1994年9月10日
发明者朱继刚, 尹万琛, 蔡侠 申请人:朱继刚, 尹万琛, 蔡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