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式燃油汽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9359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射式燃油汽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燃机用燃料油汽化装置,特别是一种采用喷射方式将燃料油进行汽化处理的装置。适用于汽油车(机)、柴油车(机),燃气轮机等作为汽化器用。
在发明人向中国专利局递交的《一种喷射式燃料油汽化装置》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申请号93239390.X,申请日931008),记载了一种采用两级锥体阀进行油量控制,并直接通过车内油泵供油的喷射式汽化器。该汽化器虽然具有将燃油经两锥体阀直接喷入汽化喉管与空气混合、油路短。控制反应快、汽化效果好,且不需另设高压油泵供油等特点。但由于该装置中两级用于调节和控制供油量的锥体阀是垂直于汽化器布置,且控制两阀塞与节气门同步运动的连杆机构亦较复杂在第二级锥体阀阀塞前端的两锥体之间还设有一高仅为0.5mm的柱体,其加工亦较困难。因而该装置存在着占用空间较大,结构不合理、控制精度较差及阀塞控制面加工较困难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背景技术基础上,通过改进两锥体阀与混合器的相对位置和第二级阀塞端部结构,以及简化控制两阀杆与节气门同步运动的连杆机构,从而达到简化结构、缩小其体积、改善其加工的工艺性,提高其控制的准确度等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将原垂直于混合器设置的两锥体阀改为与混合器轴线平行设置,并分设于混合器本体的两侧在第一级锥体阀阀塞前端设一油量控制柱体,在该柱体后设两个直径不同的油量控制锥体在第二级锥体阀阀塞的前端仅设两个直径不同的油量控制锥体,以改进两阀塞的加工工艺性。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带小喉管的混合器、底座、节气门、节气门拉杆、串连而成的两级锥体阀及控制两锥体阀塞与节气门同步动作的连杆系统和回位弹簧,以及与第二级锥体阀连接并插入混合器内的喷油管其中两级锥体阀分设于混合器本体两侧且轴线均与混合器轴线平行在第一级锥体阀上还设有一带滤网的进油管接头,而在该锥体阀阀塞前端设一流量控制柱体,在该柱体后设两个直径不同的油量控制锥体在第二级锥体阀阀塞的前端仅设两个直径不同的油量控制锥体而回位弹簧则分设于各锥体阀阀腔后部,以保证油路在停机时呈关闭状态第一级锥体阀阀杆通过曲柄及连杆与节气门轴连接,第二级锥体阀阀杆则通过连杆、杠杆与第一级锥体阀阀杆连接并同时与节气门同步动作两锥体阀阀腔则通过油管连通。而整个装置则通过下部的底座与进气支管连接,通过上部的接口与空气滤清器连接,通过拉杆与设于驾驶室内的脚踏板连接,而通过进油管接头与油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两级阀体分设于混合器本体两侧,且与该轴线平行设置后既使结构紧凑,又缩短了连杆机构的长度,从而使整个装置的安装空间大为减少;省去了第二级阀塞端部两锥体之间的控制柱体,又改善了该阀塞的工艺性;此外,将回位弹簧直接分设于两阀体后部,提高了回位控制的可靠性。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阀塞的加工工艺性较好及操作控制准确性较高等特点。
附图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底座,2、混合器本体,3、节气门拉杆,4、支承座,5、小喉管,6、第二级阀体,7、阀塞,8、阀杆,9、螺母套,10、回位弹簧,11、阀盖,12、杠杆,13、连杆,14、空气过滤器接口,15、油管,16、第一级阀体,17、阀塞,18、滤网,19、封头螺帽,20、进油管接头,21、阀杆,22、螺母套,23、回位弹簧,24、阀盖,25、连杆,26、固定连杆,27、连杆,28、曲柄,29、节气门,30、曲柄,31、同步拉杆,32、喷油管,33、支座。
实施例混合器本体2高180mm,下底座1、上部空气过滤器接口14及混合器内径均与常规同规格混合器同;小喉管5的直径为29mm,节气门29及喷油管32的结构直径亦与原结构同。第一级阀体长75mm,外径20mm,阀腔内径7mm,长30mm,环形锥面高5mm大端直径7mm,小端直径3.5mm,上端油腔部分直径亦为3.5mm;与之配合的阀塞17的公称直径亦为7mm与阀腔动配合,上部大锥体高5mm,下底直径6.5mm,上底直径3.5mm;小锥体下底3.5mm,上底1mm高19mm,顶端柱体直径1mm;第二级阀体6长52mm,外径20mm,内腔φ7mm,环形锥面高5mm上、下底直径分别为7mm、2mm,端部油腔直径φ2mm与之对应的阀塞7公称直径亦为7mm,大锥体上、下直径分别为2mm、4.5mm锥度与对应的环形锥面同,顶端小锥体上底直径为0,下底直径为2mm,高5mm两螺母套9、22均为空心套,外径φ20mm内腔φ10mm,总长25mm,中部为六角形厚5mm,两端各攻M16螺纹,长各10mm;阀盖11、24、通过螺纹分别与螺母套9和22连接,其中心孔均为φ6mm、固定连杆26、曲柄30均与阀塞17的阀杆端部固接,固定连杆26直径φ6mm,长50mm;曲柄30为直角柄,两边各为10mm长,另一边端部通过连杆27与曲柄28活动连接,曲柄28则与节气门轴固定连接并通过其转动带动阀塞17同步动作,连杆27长50mm,曲柄28长10mm;同步拉杆31通过连杆25与固定连杆26活动连接,连杆25长20mm;同步拉杆31长95mm,固定端与支承座4活动连接,连杆13则紧固连接于同步拉杆上距支承座15mm处;阀杆8的端部通过杠杆12与连杆13的上端连接,杠杆12长51mm支承于支座33上,其支点距阀杆24mm;连接杠杆12及同步拉杆31的连杆13长度以当同步拉杆处于最低位置时阀塞7完全关闭,而处于最高位置时阀塞7为最大开度时而定。
该装置使用中当燃料油经进油管接头20,进入第一级阀后,若节气门拉杆3不动作,节气门29及阀塞17、7均处于关闭状态(附图1中为半开状态)时,整个油路亦处于关闭状态。当节气门拉杆3动作、节气门轴带动节气门29和曲柄28同步转动,并通过连杆27、曲柄30带动阀塞17向下运动,油路开通在阀塞17向下运动的同时其上的阀杆通过固定连杆26、连杆25带动同步拉杆31向下运动,该拉杆又通过连杆13带动杠杆12的外端向下运动,而杠杆12的另一端则带动阀杆8向上运动,则第二级阀的油路亦开通,燃油经过油管15、第二级阀油腔及喷油管32、喷入混合器内与空气混合,并根据其开度大小控制其进油量的多少。
权利要求1.一种喷射式燃油汽化装置,包括带小喉管的混合器、底座、节气门、节气门拉杆、串连而成的两级锥体阀及控制两锥体阀塞与节气门同步动作的连杆系统和回位弹簧,以及与第二级锥体阀连接并插入混合器内的喷油管其特征在于两级锥体阀分设于混合器本体两侧且轴线与混合器轴线平行;在第一级锥体阀上还设有一带滤网的进油管接头,而在该锥体阀阀塞前端设有一油量控制柱体,在该柱体后设两个直径不同的油量控制锥体;在第二级锥体阀阀塞的前端仅设两个直径不同的油量控制锥体;回位弹簧则分设于各锥体阀阀腔后部第一级锥体阀阀杆通过曲柄及连杆与节气门轴连接,第二级锥体阀阀杆则通过连杆、杠杆与第一级锥体阀阀杆连接并同时与节气门同步动作;两锥体阀阀腔则通过油管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射式燃料油汽化装置,该装置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将作为第一、二级油量控制的两级锥体阀分设于混合器本体两侧且与其轴线平行设置,同时将回位弹簧直接设于两阀体后部,并省去第二级阀塞端部两锥体之间的油量控制柱体及简化了连杆机构,从而使其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阀塞工艺性较好,并提高了操作、控制机构的准确性。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松散、连杆机构较复杂等弊病。特别适合汽油、柴油车(机)等作为汽化器用。
文档编号F23D11/00GK2211540SQ94229628
公开日1995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1994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1994年9月23日
发明者王刚哲 申请人:王刚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