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对流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089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体式对流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用散热器。
在现有技术中散热器的种类很多,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对专利号9622019X专利的完善和改进,该专利虽然在性能、散热效果方面优于其它同类产品,但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还存在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就其结构而言,该专利是将散热体和罩体设计为一整体,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特别不便于散热器在建筑物内的安装,也不便于对散热器的日常清理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制做工艺简单、便于安装和清理维护的分体式对流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由散热机芯和导流罩构成,散热机芯是由水口、管座、供热管及散热片组成的散热元件通过紧固螺钉和钢护板紧固而构成,散热机芯与导流罩为分体形式,该导流罩是由前护板、导流孔板、后背梁及板簧构成。
散热元件水口可设置在供热管一侧或分别设在供热管两侧,散热元件至少为一层。
散热片的截面呈正弦曲线形,并采用铝材质制成。
供热管系采用铜或铝材料制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口位于供热管两侧的散热机芯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普通型导流罩主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普通型导流罩侧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普通型导流罩俯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炉窑型导流罩主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炉窑型导流罩侧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散热片截面形状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分体式对流散热器主要是由散热机芯15和导流罩16两部分构成,散热机芯是由上下两组散热元件通过螺钉10和钢护板8紧固而成,每组散热元件是由1-4根外径为12-20mm的铝管或铜管制的供热管5、散热片6及定位板7涨紧固装在一起,并通过密封垫2、管座3、锁紧板4和螺钉9固定,水口1设置在供热管5的一端部(如图1所示),该供热管另一端呈凵形;如图3所示,供热管可设计为直管形,水口1可分别设置在供热管的两端部,以便于需要增加散热机芯时的安装,与供热管配装的散热片6其截面呈正弦曲线型,如图9所示,高度H为1.5-3mm,正弦曲线R为3-8mm,散热片系厚度为0.1-0.5的铝板制成。导流罩16可设计为普通型和炉窑型两种,普通型导流罩(如图4)所示,是由前护板11、冂型导流孔板12、后背梁13及板簧14组焊成型,前护板11采用0.6-0.8mm钢板压制;炉窑型导流罩(如图7)所示是由导流孔板12、前护板11及板簧14组焊成型,该导流孔板12为平板,其导流孔的方向位于前护板的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设计合理,制做工艺简单,由于散热机芯与导流罩呈分体形式,既便于散热器在建筑物内的安装,又便于日常的清理和维护。
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式对流散热器,主要是由散热机芯(15)和导流罩(16)构成,所述的散热机芯是由水口(1)、管座(3)、供热管(5)及散热片(6)构成的散热元件通过紧固螺钉(9)和钢护板(8)紧固而成,其特征在于散热机芯与导流罩(16)为分体结构,该导流罩是由前护板(11)、导流孔板(12)、后背梁(13)及板簧(14)组焊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对流散热器,其特征是散热元件水口(1)可设置在供热管的一侧或分别设置在其两侧,散热元件至少为一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对流散热器,其特征是散热片(6)的截面呈正弦曲线形,并采用铝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对流散热器,其特征是供热管(5)采用铜或铝材质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对流散热器,它包括由散热元件、紧固螺钉和钢护板紧固而成的散热机芯及导流罩两部分,其特点是:散热机芯与导流罩呈分体形式,导流罩是由前护板、导流孔板、后背梁及板簧组焊成型,散热片截面呈正弦曲线形以增加其散热面积,散热机芯水口可安装在供热管的一端或其两端部,该分体式对流散热器的优点是结构设计合理,制做工艺简单,既便于散热器在建筑物内的安装,又利于散热器的日常维护和清理,是冬季取暖的理想用具。
文档编号F28F1/24GK2328975SQ98215490
公开日1999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10日
发明者姜杰 申请人:姜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