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21135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焚烧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中国人口越来越多,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随之产生的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是生态环境的一大污染之一。以往处理垃圾的方法多是将垃圾深度掩埋于土地下,这样使得垃圾随着时间日益被腐化。该种处理方法存在的缺陷是:掩埋垃圾需要大面积用地,而且掩埋在地下的垃圾很容易污染地下水资源。目前,为克服掩埋处理垃圾方式存在的问题,很多地方利用垃圾焚烧炉集中密闭焚烧生活垃圾,通过焚烧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又能利用垃圾燃烧产生的热能进行发电或取暖,充分利用废物资源。
[0003]而焚烧垃圾的技术及米用的设备尚未成熟,仍存在缺陷: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水分和化学产品,例如水果、蔬菜、塑料和石油产品等,如果垃圾焚烧时含水量过高,则容易产生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垃圾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且焚烧缓慢;二是炉膛内升温速度较慢,无法迅速达到分解二恶英标准温度,大量化学产品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恶英还没有被完全分解就排放至空气内;三是垃圾焚烧时排放的烟气由于焚烧炉的缺陷,带有烟尘和有害气体的烟气未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就直接排放至空气中,不仅污染环境且烟气含有的热量也白白被浪费了。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垃圾燃烧速度快,节能环保的垃圾焚烧炉。
[0005]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垃圾焚烧炉,至少包括2个相互紧贴排列于一起的焚烧炉本体,每个焚烧炉本体上均设有进料斗和炉膛,所述进料斗设于焚烧炉本体的顶部,进料斗内设有卸料器;各个炉膛之间通过设于焚烧炉本体侧壁上方的排烟口相互连通、且最后一个焚烧炉本体的排烟口与烟气总管的进口连接;所述烟气总管的出口经余热装置后与过滤装置的进口连接,过滤装置的出口与排气管连接。
[0006]上述方案中,在过滤装置的出口与进口之间可以设有筛网,在过滤装置的进口下方设有活性炭吸附层。
[0007]所述烟气总管的出口可以分为多根烟气支管,所述烟气支管穿过余热装置后与过滤装置的进口连接。
[0008]所述余热装置可以为内部装有水溶液的水箱。
[0009]上述方案中,所述焚烧炉本体的下方侧壁上可设有多个进风口。
[0010]上述方案中,所述焚烧炉本体的个数可以为3个。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2]1、本发明的主要由多个焚烧炉本体组成,焚烧垃圾时交替使用焚烧炉本体,由于焚烧炉本体间是相互紧贴着排列一起,通过热传递使得正在焚烧的垃圾对未燃烧的垃圾进行去水、烘干,起到提高垃圾焚烧速度,节约成本的目的;
[0013]2、本发明设有的余热装置对排放出的烟气中含有的热量进行利用,即通过热量交换对水箱内的水溶液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溶液可排出用于工业用水或生活用水,具有节约能源的特点;
[0014]3、经余热装置后的烟气再经过所设的过滤装置处理,过滤装置中设有的筛网滤掉烟气中含有的粉尘及颗粒,活性炭吸附层则滤掉烟气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的气体,具有结构简单,节能环保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垃圾焚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标号为:1、焚烧炉本体;2、进料斗;3、卸料器;4、排烟口 ;5、进风口 ;6、烟气总管;7、烟气支管;8、余热装置;9、过滤装置;10、排气管;11、筛网;12、活性炭吸附层;13、炉膛。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0018]一种垃圾焚烧炉,至少包括2个相互紧贴排列于一起的焚烧炉本体1,焚烧炉本体I可以为2个、3个、4个…等任意整数个,本发明从实际需要及节能方面考虑,优选焚烧炉本体I为3个,其规格大小相一致,如图1所示。每个焚烧炉本体I上均设有进料斗2和炉膛13,所述炉膛13的内壁可以是涂覆有耐火材料的导热性好的金属材料制成,或是其他材料。所述进料斗2设于焚烧炉本体I的顶部,进料斗2内设有卸料器3,进一步所述卸料器3采用电机驱动,以达到自动卸下垃圾的目的。为使炉膛13内燃烧充分,在焚烧炉本体I的下方侧壁上设有多个进风口 5,所述进风口 5还可连接有鼓风机,以满足氧气的供给。
[0019]各个炉膛13之间通过设于焚烧炉本体I侧壁上方的排烟口 4相互连通、且最后一个焚烧炉本体I的排烟口 4与烟气总管6的进口连接,为达到散热均匀,所述烟气总管6的出口分为多根烟气支管7,烟气支管7的数量具体可以为5根、8根或10根。所述烟气支管7穿过余热装置8后与过滤装置9的进口连接,过滤装置9的出口与排气管10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余热装置8为内部装有水溶液的水箱,在过滤装置9的出口与进口之间设有筛网11,在过滤装置9的进口下方设有活性炭吸附层12。
[0020]本发明工作时,将垃圾从进料斗2装入,三个焚烧炉本体I的炉膛13装满垃圾后,首先焚烧两边炉膛内的垃圾,两边垃圾在不断燃烧的过程通过炉膛壁间的热传递及热烟气的产生,使得中间炉膛内装有的垃圾不断吸收热量,从而起到去除垃圾中的水分,起到烘干、助燃等工作,这样当燃烧中间炉膛的垃圾时,可大大提高其燃烧速度,节约资源;同理,当燃烧中间炉膛的垃圾时,两边炉膛内未燃烧的垃圾也不断吸收热量,也起到提高垃圾燃烧速度、节约能源的目的。当然,上述垃圾焚烧刚开始工作时,也可以先焚烧中间炉膛内的垃圾。只要保证两边炉膛的焚烧与中间炉膛的焚烧交替进行即可,且进料斗也要处于连续的工作状态。
[0021]本发明充分利用能源,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垃圾在焚烧炉本体I的炉膛13内燃烧后,带有热量的尾气、烟气经最后一个焚烧炉本体I的排烟口 4排出,尾气、烟气进入烟气支管7经装有水溶液的水箱时,通过热量交换释放出热量,加热水箱内的水溶液。当水溶液达到一定温度时,可排出来用于工业用水或是生活用水。经余热装置8后的尾气、烟气再进入过滤装置9,过滤装置9内设有的筛网11滤掉烟气中含有的粉尘或颗粒,而活性炭吸附层12能吸附烟气中含有的硫等有毒有害气体,净化后的尾气、烟气经排气管10排出。
【主权项】
1.一种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2个相互紧贴排列于一起的焚烧炉本体(I),每个焚烧炉本体(I)上均设有进料斗(2)和炉膛(13),所述进料斗(2)设于焚烧炉本体⑴的顶部,进料斗⑵内设有卸料器⑶;各个炉膛(13)之间通过设于焚烧炉本体(I)侧壁上方的排烟口(4)相互连通、且最后一个焚烧炉本体(I)的排烟口(4)与烟气总管(6)的进口连接;所述烟气总管(6)的出口经余热装置(8)后与过滤装置(9)的进口连接,过滤装置(9)的出口与排气管(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在过滤装置(9)的出口与进口之间设有筛网(11),在过滤装置(9)的进口下方设有活性炭吸附层(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总管¢)的出口分为多根烟气支管(7),所述烟气支管(7)穿过余热装置(8)后与过滤装置(9)的进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装置(8)为内部装有水溶液的水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本体(I)的下方侧壁上设有多个进风口(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本体(I)的个数为3个。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炉,至少包括2个相互紧贴排列于一起的焚烧炉本体,每个焚烧炉本体上均设有进料斗和炉膛,所述进料斗设于焚烧炉本体的顶部,进料斗内设有卸料器;各个炉膛之间通过设于焚烧炉本体侧壁上方的排烟口相互连通、且最后一个焚烧炉本体的排烟口与烟气总管的进口连接;所述烟气总管的出口经余热装置后与过滤装置的进口连接,过滤装置的出口与排气管连接。本发明的垃圾焚烧炉具有结构简单,焚烧速度快,节能环保的特点。
【IPC分类】F23G5-44, F23G5-04, F23G5-46
【公开号】CN104534478
【申请号】CN201410849165
【发明人】李军, 王一伊
【申请人】桂林科技企业发展中心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