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燃烧床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21089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催化燃烧床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领域的一种装置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催化燃烧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针对高浓度的有机废气,主要利用冷凝浓缩回收装置、催化燃烧装置或直接燃烧装置等进行处理。
[0003]其中,现有催化燃烧床装置10(V如图1所示,其包括一炉体P、及均设于炉体
Ir内的一气气换热器V、一第一电加热层Y、--级催化剂层^、一第二电加热层
5'、一二级催化剂层6'和一蓄热层7',气气换热器2'、第一电加热层3'、一级催化剂层4'、第二电加热层5'、二级催化剂层6'及蓄热层7'从上至下设置并依次连通,蓄热层7'与气气换热器2'通过一第一气流甬道8'连通,且炉体P的顶部设有一进气口11',炉体P的侧部设有一出气口 12',出气口 12'与气气换热器W紧邻。催化燃烧床装置10(V应用时,有机废气经由进气口 IP进入炉体P内,并进入气气换热器W进行初步升温,接着有机废气从气气换热器W流入第一电加热层:V内进行再次加热升温,之后有机废气依次进入一级催化剂层V内反应、第二电加热层Y的加热、二级催化剂层6r内的再次反应,然后气体从二级催化剂层6'流向蓄热层7'进行蓄热,再经由第一气流甬道8'从蓄热层7'流向气气换热器2'内进行降温,最后降温后的气体经由出气口12'排出炉体I',即气体在催化燃烧床装置100'中的流向如图1中A'所示。
[0004]上述催化燃烧床装置10(V存在着如下主要地缺陷:处理有机废气时净化率相对较低,且对含有余热的反应后气体进行直接排出,不仅造成热能浪费,而且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催化燃烧床装置,不仅方便拆装组合、维修及更换催化剂,确保较佳的净化效果,而且能够避免反应后气体直接排放所造成的热能浪费与二次污染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催化燃烧床装置,包括一气气换热器、一电加热层、一一级催化剂层、一二级催化剂层、一蓄热层、及一气水换热器;所述气水换热器、二级催化剂层、气气换热器、一级催化剂层、电加热层、及蓄热层从上至下设置并依次连通,所述二级催化剂层、气气换热器、一级催化剂层、电加热层、及蓄热层分别安装于一容置室内,且每相邻的两该容置室均通过法兰衔接,所述气气换热器的进气口与一进气管连接,该气气换热器的出气口通过一第一气流甬道与蓄热层连接,所述气水换热器的顶部设有一出气口,且该出气口与一排气管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气气换热器包括一机体,所述机体分割形成一上换热区和一位于该上换热区下方的下换热区,所述上换热区与下换热区通过一第二气流甬道连通,且该上换热区与下换热区内分别安装有一与第二气流甬道紧邻的换热管组件,所述上换热区的顶端部设有一与二级催化剂层连通的上连通口,所述下换热区的底端部设有一与一级催化剂层连通的下连通口,所述上连通口与上换热区中换热管组件之间设有一第一导流板,所述下连通口与下换热区中换热管组件之间设有一第二导流板,所述气气换热器的进气口设于上换热区上,所述气气换热器的出气口设于下换热区上。
[0008]进一步地,每所述容置室的内壁均设有一第一保温层,且所述第一气流甬道的外表面上包覆有一第二保温层。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气气换热器的进气口、气气换热器的出气口、一级催化剂层、电加热层、二级催化剂层、气水换热器上分别设有感温棒。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层、及蓄热层安装于同一所述容置室内。
[0011]本实用新型催化燃烧床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各组成结构的独立设置,且通过法兰连接形成整体装置,能够方便催化燃烧床装置的拆装组合,并方便维修及更换催化剂,从而确保较佳的净化效果,并通过气水换热器的设置能够将反应后气体所含有的余热进行回用,不仅避免了热能的浪费,而且还避免了反应后气体直接排放所造成的二次污染冋题。
【【附图说明】】
[0012]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3]图1是现有催化剂燃烧床装置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催化剂燃烧床装置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气气换热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请结合参阅图2至图3,本实用新型催化燃烧床装置100,包括一气气换热器1、一电加热层2、一一级催化剂层3、一二级催化剂层4、一蓄热层5、及一气水换热器6 ;所述气水换热器6、二级催化剂层4、气气换热器1、一级催化剂层3、电加热层2、及蓄热层5从上至下设置并依次连通。
[0017]其中,二级催化剂层4安装于容置室71内,气气换热器I安装于容置室72内,一级催化剂层3安装于容置室73内,电加热层2与蓄热层5分别安装在一容置室内,而为了考虑结构的紧凑性,在本实施例中将电加热层2与蓄热层5安装在同一容置室74内;且每相邻的两容置室均通过法兰8衔接,具体地,容置室71与容置室72、容置室72与容置室73、及容置室73与容置室74分别通过法兰8连接,且容置室61与气水换热器6之间同样通过法兰7连接;所述气气换热器I的进气口 11与一进气管91连接,该气气换热器I的出气口12通过一第一气流甬道92与蓄热层5连接,所述气水换热器6的顶部设有一出气口 61,且该出气口 61与一排气管93连接。
[0018]为了强化气气换热器I的换热效果,设计如下具体结构的气气换热器1:其包括一机体10,所述机体10分割形成一上换热区13和一位于该上换热区13下方的下换热区14,所述上换热区13与下换热区14通过一第二气流甬道15连通,且该上换热区13与下换热区14内分别安装有一与第二气流甬道13紧邻的换热管组件(分别为换热管组件131、换热管组件141),所述上换热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