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火排燃烧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4541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火排燃烧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锅炉火排燃烧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在加工生产锅炉燃烧器火排时大多采用一次性冲压技术,火排喷口只能冲压成平口状态,此种结构使天然气在燃烧时不能充分燃烧,达不到节约能源的效果,而且还极易使锅炉主热交换器内产生结碳现象,造成换热效率低下,也缩短了燃烧器火排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使天然气燃烧充分、换热率高、燃烧器火排使用寿命长的一种锅炉火排燃烧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锅炉火排燃烧器,包括与锅炉连接的燃烧器本体,所述的燃烧器本体上设有与锅炉内镗相通的火排喷口,所述的火排喷口上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处设有与通孔相通的第一增压管,所述的第一增压管上设有与第一增压管相通的第二增压管。
[000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锅炉火排燃烧器由于增压管的设置可使天然气燃烧充分、换热率高、燃烧器火排使用寿命长,而且结构简单、生产加工容易。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增压管的结构为圆柱形管道,所述的第二增压管的孔径沿着远离增压管的方向逐渐收缩,圆柱形管道和鸭舌状管道结构都非常简单、生产加工容易。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增压管在挡板上设置成两排且两排之间错位排布,错位布置可以使天然气燃烧的更充分,燃烧效果更好。
[000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增压管和第二增压管之间为螺纹配合,螺纹配合结构简单易加工,而且拆卸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锅炉火排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锅炉火排燃烧器的第一增压管和第二增压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锅炉火排燃烧器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2]如图所示:1、燃烧器本体,2、火排喷口,3、挡板,4、第一增压管,5、第二增压管,6、锅炉。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4]结合附图,一种锅炉火排燃烧器,包括与锅炉6连接的燃烧器本体1,所述的燃烧器本体I上设有与锅炉内镗相通的火排喷口 2,所述的火排喷口 2上设有挡板3,所述的挡板3上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处设有与通孔相通的第一增压管4,所述的第一增压管4上设有与第一增压管4相通的第二增压管5。
[0015]所述的第一增压管4的结构为圆柱形管道,所述的第二增压管5的孔径沿着远离增压管4的方向逐渐收缩,收缩到一定大小的孔径。
[0016]所述的第一增压管4在挡板3上设置成两排且两排之间错位排布。
[0017]所述的第一增压管4和第二增压管5之间为螺纹配合。
[0018]本实用新型的锅炉火排燃烧器由于增压管的设置可使天然气燃烧充分、换热率高、燃烧器火排使用寿命长,而且结构简单、生产加工容易。
[001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锅炉火排燃烧器,包括与锅炉(6)连接的燃烧器本体(I),所述的燃烧器本体(I)上设有与锅炉内镗相通的火排喷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排喷口(2)上设有挡板(3),所述的挡板(3)上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处设有与通孔相通的第一增压管(4),所述的第一增压管(4)上设有与第一增压管(4)相通的第二增压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火排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增压管(4)的结构为圆柱形管道,所述的第二增压管(5)的孔径沿着远离增压管(4)的方向逐渐收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火排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增压管(4)在挡板(3)上设置成两排且两排之间错位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火排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增压管(4)和第二增压管(5)之间为螺纹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火排燃烧器,包括与锅炉连接的燃烧器本体(1),所述的燃烧器本体(1)上设有与锅炉內镗相通的火排喷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排喷口(2)上设有挡板(3),所述的挡板(3)上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处设有与通孔相通的第一增压管(4),所述的第一增压管(4)上设有与第一增压管(4)相通的第二增压管(5)。本实用新型的锅炉火排燃烧器由于增压管的设置可使天然气燃烧充分、换热率高、燃烧器火排使用寿命长,而且结构简单、生产加工容易。
【IPC分类】F23C5-08, F23D14-46
【公开号】CN204554820
【申请号】CN201520227052
【发明人】张明, 吴效田, 徐洪涛
【申请人】西安巴洛特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