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式循环热风搬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4051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吸式循环热风搬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小型铸造冶炼业通天炉和搬炉。
大中型铸造业所用的通天炉一般都配置有除尘设备。但是小型冶炼铸造业所用的小型通天炉和搬炉就没有装除尘装置,如此便使得现场环境十分恶劣,不利于工人健康,污染了环境,而且热能的利用率也不高,增加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吸炉子散发的热量和灰尘的用于冶炼铸造业的搬炉。
所述搬炉炉体下部有风眼槽6,炉底2处开有出水嘴3,风眼槽的外壁为保温外层4,内壁为保温内层21;风眼槽上部炉体左右各装有一横转轴12,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搬炉炉体顶端装有一回风罩7,回风罩与风扇进风管10连为一体,风扇进风管的尾端接有扇壳固定面13,扇壳固定面的下端接有风扇出风管19,19的出口通向炉体风眼槽6;回风罩、风扇进风管,风扇出风管以及扇壳固定面均固定于炉体上;扇叶14装在扇壳固定面13与扇壳活动面18之间,其传动轴15为一加长传动轴。此轴与横向转轴同轴心,扇叶、扇壳平面垂直于此轴轴线。
回风罩与活动扇叶的设计可将搬炉排出的灰尘和余热吸入炉体内,产生热循环,如此即解决了热能的浪费和除尘问题;同时,活动扇叶和加长传动轴可使扇叶、电动机免遭损坏,沿长了其使用寿命,很适合于小型通天炉和搬炉的改造。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图中1-炉体、2-炉底、3-出水嘴、4-保温外层、5-风眼、6-风眼槽、7-回风罩、8-上料口、9-推拉杆、10-风扇进风管、11-法兰盘、12-横向转轴、13-扇壳固定面、14-扇叶、15-传动轴、16-轴承、17-电动机、18-扇壳活动面、19-风扇出风管、20-炉体支撑架、21-保温内层。
炉子顶部安有一推拉杆,底部有出嘴,二者都和炉子的横向转轴垂直,正面推拉时,炉子可以垂直和向前倾斜,使炉子底部的出水嘴像茶壶嘴一样出铁水,观察使用很方便。这里主要是解决了现有搬炉不能安装除尘器的问题。将原有的鼓风机结构解剖,使风扇叶和电机隔开,中间用传动轴连接,长度适当(约50-80公分),扇壳用耐热较好的材料制作,大小和原有的一致,鼓风机进风管做成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管道,截面的内边长和扇壳的进风口直径一致,进风管长度以扇壳半径作参考,约超出10公分左右。调整好扇壳出风口和炉子风眼槽进风口的相对位置,使扇壳进风管和炉子平行,以风扇壳的进风口为准,方向朝上,使扇壳所在平面和炉子横向转轴垂直。使风扇壳、进风管及出风管都和炉子构成固定的整体,且风源来自炉子的出风口。风扇叶,用铜或不锈钢制作,传动轴的一端固定风扇叶,另一端衔接电动机,传动轴由两轴承支撑托起。将扇壳和进风管重合的一面做成固定面,将另一面做成活动面,将风扇叶装于扇壳内,装好扇壳的活动一面。然后作整体校正,使炉子两边横向转轴的轴心、扇壳和扇叶的圆心及传动轴和电机的轴心都在一条直线上,它们即可各自转动,互不影响。由于使用的是热风,在风眼槽内壁,用耐火材料作保护层处理,炉子横向转轴和传动轴可做成空心,灌注冷却液。这种炉子将吸入的灰尘返回炉子,变为炉渣排除体外,不会飘逸,自身余热,也得以转化,达到吸尘和热风循环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自吸式循环热风搬炉,其炉体下部有风眼槽(6),炉底(2)处开有出水嘴(3),风眼槽的外壁是保温外层(4),内壁是保温内层(21);风眼槽上部炉体左右各装有一横向转轴(12),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搬炉炉体顶端装有一回风罩(7),回风罩与风扇进风管(10)连为一体,风扇进风管的尾端接有扇壳固定面(13),扇壳固定面的下端接有风扇出风管(19),(19)的出口通向风眼槽(6);回风罩、风扇进风菅、风扇出风管以及扇壳固定面均固定于炉体上;扇叶(14)装在扇壳固定面(13)与扇壳活动面(18)之间,其传动轴(15)为一加长传动轴,此轴与横向转轴(12)同轴心,扇叶、扇壳平面垂直于此轴轴线。
专利摘要自吸式循环热风搬炉,其炉体顶端装有一回风罩7,7与风扇进风管10,出风管19以及扇壳固定面13连为一体固定于炉体上;扇叶14装在13与扇壳活动面18之间,其传动轴为加长轴,此轴与横向转轴12同轴心,当炉体绕轴12转动时,回风罩亦随之转动,如此可将搬炉排出的灰尘和余热吸入炉内,产生热循环,解决了热能浪费和除尘问题,很适于小型通天炉和搬炉的改造。
文档编号F27B1/18GK2422604SQ0022949
公开日2001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24日
发明者黄功秋 申请人:黄功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